司法考試和法學考研
A. 法學本科應該先法考還是先考研
首先,關於法本大四在校生能否一年同時准備法考和考研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大家需要認真評估一下自身的基礎,特別是英語基礎,還有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錄取難度。我認為大部分同學是可以同時准備的,但是一定要提前准備並且做好詳細的規劃,當然最重要的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我而言,我是大三的寒假決定同時參加法考和法碩考試的,並在假期里閱讀了很多前人的經驗分享,了解了大量的相關信息,這個前期工作對於你接下來一年的備考是至關重要的。
進入大三後,就開始為法考和考研感到糾結,對於法本生來說,法考和考研都至關重要,哪一個都不願舍棄。一開始我是以考研為主,當時查了很多考研的資料,在了解到專碩與學碩的區別後,結合自身的情況,我選擇了法學專碩,而選專碩的原因是普遍都說專碩比學碩容易好考,可以和法考兼顧,並且含金量不比學碩差,而我本身也更喜歡實踐性較強的專碩。因此最後我決定考研和法考同時准備。來勝法考法碩公眾號提供
備考初期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看到身邊同學很多都已報班開始按部就班的學習,更是感到壓力倍增。考慮到我需要兩個同時准備,時間緊任務重,加之自己也沒什麼經驗,因此在同學和學姐的推薦下我報名了來勝的一貫C班。而我報班的最大的初衷是希望在書本選擇以及搜查資料上節省時間。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法考改革後時間上的變化,無疑會給同時備考的學生帶來更大的挑戰,由於我們是第一屆,考研成績尚未公布,同時備考的成功率有多高大家都不得而知。結合我自身的備考情況來看,法考結束後的那兩個月,最大的阻礙是心態上的變化,畢竟這兩個考試都是要打持久戰,經歷法考後,考研的信念很可能會被消磨掉一部分,且對於法學專碩而言,還要面臨大量的背誦和持之以恆的英語學習,因此在這個階段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態上的不放棄,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B. 法學考研和法考有什麼區別
01.聯系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都屬於國家的學歷教育考試,而法考是一種執業資格考試,和學歷教育考試不同,法學研究生考試是一種學位和學歷考試。也就是說,無論是法學碩士還是法律碩士要想取得從業資格,就一定要通過法考。
02.區別
◎區別一:性質不同。法考是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是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的從業考試。資格考試。因此司法考試十分重視對法律知識的應用,使法律人知曉法律是如何規定,如何運用法律去處理具體的糾紛。雖然從近幾年司法考試命題趨勢來看,理論法學的命題有所增加,但是法律應用依然是司法考試的主旋律。
法學考研是大學本科生和同等學力考生進行法學專業深造的專業理論考試。學歷考試。法學考研雖然也要考察考生對法律的了解和掌握,但更偏重法律條文背後的理論闡釋。即法學考研的目的更側重於法律條文為什麼這樣規定,法律如此規定有何論理依據。
◎區別二:考試范圍不同。法考的考試范圍大而全,幾乎涵蓋了法學本科所學的各學科法律知識。因為其要通過考試培養、選拔那些法律全面人才,輸送到社會上各種法律職業崗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等等。選拔的這些專業法律人必須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識,這樣才能在法律操作過程中得心應手,游刃有餘,這也正是司法考試的目的之所在。
法學考研的考試范圍可謂精而深,除了個別異類變態學校全面考察之外,大部分學校都是只考幾門最主要的法學學科,例如四川大學考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刑法、民訴、刑訴。類似《六法全書》的范圍,只不過增加了法理學,剔除了商法。法學考研畢竟不同於法考,法學考研目的是吸收、培養法學理論人才,重視法學理論深度的發掘,以使之深刻把握天地間法律精華之規律,為薄弱的中國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區別三: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力的非本科生。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
◎區別四: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重點院校。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為院校自主命題,但正因為如此,法學碩士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方面有很大缺陷,對外校考生較不公平。而法律碩士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公正性較高。因此,基於公開平等的考慮,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較多,也較熱門。
◎區別五: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區別六: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 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如果考取了研究生,要想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就無需通過法考,如果想從事實務工作,例如去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工作,則需要考法考。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有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研究生的學歷和碩士學位尤其重要,法考通過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法考改革後,更要利用好來之不易的報考資格,抓住當前比較可觀通過率的紅利期,做到「魚和熊掌皆可兼得」
C. 司法考試和考研那個更難
法考被很多人稱為「天下第一考」,它的難度是毋庸置疑的。根據司內法部公布的數容據,2018年首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國一共有60.4萬人報名參加考試,最終有47.3萬餘人參加第一階段客觀題的考試,其中19.2萬人通過客觀題考試。在這些人中有18萬人參加了主觀題考試,其中有11萬餘人通過考試取得合格成績。
以報名人數來算,2018年法考整體上通過率為18.2%,如果以實際參考人數來看,則約為23.2%。 其中客觀題通過率約38%左右,法考主觀題通過率約61%(A證 C證)。
而考研呢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2015年以來每年的考研人數呈逐步上升趨勢,2019年錄取率為25%左右。
當然,具體哪一個考試更難,還要因人而異,需要自己親身體會才能知道了。
D. 我學法學的,關於司法考試和考研到底選哪個
你大致有兩種選擇:
1、如果你要考一個非常有難度的學校(五院四系),同時又深感自己沒有太大底的話,可以考慮放棄司考,因為你完全可以在以後考上研的時候再來攻克司考,而且不會因為沒有司考的證而影響你工作,因為你還在學校里。
2、如果你的目標根本就是工作而不是考研,考研只是為了「鍍金」的話,那麼可以將重心放在司考上,司考不難,我最後兩個月才努力,最後過了。
當然,結合起來你就有第三條路,那就是「兼顧」,前提是你大學時代的基礎就不錯,而且真心感興趣、愛學習,對法律真的有愛好與持久的動力,因為不論哪個你都需要面對大量繁復的法條和理論,這個壓力其實是不小的。一切都要看你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
你這個問題問得其實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你在這里撇下這么一句話有什麼用?你覺得網路上的網友能給你多大的幫助?我們了解你么?知道你的具體情況和志向所在么?
一切當然得靠你自己來分析和綜合考量,這里給你的只能是過來人的分析,而無法給你答案。你問「選哪個」,這個當然最終還是得問你自己!!
E. 司法考試和法律碩士相比哪個更好考
法律專業可以考CFA,cfa協會對cfa報名的考生在專業方面未設定要求,無論你是什麼專業,只要你滿版足cfa報名條件就權可以考CFA。
cfa考試報名條件:
根據CFA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的要求,報考不限定專業,如果你對資產管理、投資研究、咨詢服務或投行感興趣,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就能報名參加CFA考試:
1. 擁有學士學位或相當的專業水準以上,對專業沒有任何限制;大學學習年限與全職工作經驗合計滿四年;如果申請人不具備學士學位,而是具備相當的專業水準,也可被接受為候選人。在校大學生,可在畢業前12個月內注冊報名考試。 4年制本科學歷(在校大四學生) 3年制大專學歷加上1年全職工作經驗 2年制大專學歷加上2年全職工作經驗
2.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3.完成注冊和報名以及支付費用;
4.能夠用英語參加考試。 CFA報名付款方式:
1.Visa,萬事達卡,美國運通,大來卡,JCB和Discover
2.個人支票,公司支票或銀行支票(如支票,銀行本票)
3.匯票或郵政匯票(包括西聯匯款)
4.電線或ACH(聯系info cfainstitute.org說明)
F. 法學考研與司法考試之六大區別
法學考研與司法考試之六大區別:性質不同、考試范圍不同、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錄取比例不同
一、性質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考研是大學本科生和同等學力考生進行法學專業深造的專業理論考試。學歷考試。法學考研雖然也要考察考生對法律的了解和掌握,但更偏重法律條文背後的理論闡釋。即法學考研的目的更側重於法律條文為什麼這樣規定,法律如此規定有何論理依據。
2、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是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的從業考試。資格考試。因此司法考試十分重視對法律知識的應用,使法律人知曉法律是如何規定,如何運用法律去處理具體的糾紛。雖然從近幾年司法考試命題趨勢來看,理論法學的命題有所增加,但是法律應用依然是司法考試的主旋律。
二、考試范圍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考研的考試范圍可謂精而深,除了個別異類變態學校全面考察之外,大部分學校都是只考幾門最主要的法學學科,例如四川大學考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刑法、民訴、刑訴。類似國民黨時期《六法全書》的范圍,只不過增加了法理學,剔除了商法。法學考研畢竟不同於司法考試,法學考研目的是吸收、培養法學理論人才,重視法學理論深度的發掘,以使之深刻把握天地間法律精華之規律,為薄弱的中國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2、司法考試:司法考試的考試范圍大而全,幾乎涵蓋了法學本科所學的各學科法律知識。因為其要通過考試培養、選拔那些法律全面人才,輸送到社會上各種法律職業崗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等等。選拔的這些專業法律人必須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識,這樣才能在法律操作過程中得心應手,游刃有餘,這也正是司法考試的目的之所在。
三、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
四、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重點院校。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為院校自主命題,但正因為如此,法學碩士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方面有很大缺陷,對外校考生較不公平。而法律碩士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公正性較高。因此,基於公開平等的考慮,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較多,也較熱門。
五、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六、錄取比例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 左右。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G. 法學學生先考研還是先考司考
看具體的選擇了,想工作還是想深造,畢竟在法律的這條路上,理論很重要、實踐也很重要。兩者不沖突,相輔相成。司考是工作的入門檻。
H. 非法本,司法考試和法學的研究生,選擇哪個最好呢
在我們國家司法考試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考試,不僅有很多法學本科的學生會去報考司法考試,也有很多不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在大四的時候也會嘗試著報考司法考試。不過司法考試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司法考試的通過率相對比較低,很多法學本科的學生初次參加司法考試都無法通過,本科不是法律專業的同學參加司法考試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那麼對於這一部分本科不是法學專業的同學來說,參加司法考試和繼續攻讀法學專業的研究生哪一個更好呢?
三、本科非法律專業的同學應該如何選擇
如果選擇在大四的時候就自學參加司法考試,那麼就意味著可以更早的拿到司法考試的相關證書,也可以更早的從事相關的工作,能夠在工作當中積累更多的經驗。但是如果選擇繼續攻讀法學專業的研究生,自己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在求職的過程當中也會更有優勢一些。其實考生完全可以邊復習法律的相關知識邊參加法學專業的研究生考試,司法考試可以在研究生階段進行,目前國內很多學校的法律碩士學制都是兩年,基本上不會耽誤就業的時間。
I. 司法考試和考研沖突嗎
時間上不沖突,法碩是一月考,司考是九月考。你報的話,兩樣都能按時參加考試。但是真的不建議這么來,因為很可能兩樣都沒撈著,得不償失~
「大家都說司考之後四個月用來復習考研,只要努力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司考過了的話法碩就簡單了。」這個大家是誰?你班上的同學嗎?你們是法學的嗎?我很懷疑你在哪裡聽來的如此不專業的話。難道你們學校就是傳說中的清華北大中國人民或政法?裡面全是牛叉得不行的人?
司考跟法碩完全不是一個方向,司考重的是實務,法碩重的是學術,兩個用的書都不同(司考有專門的教材,不用法學那紅皮書),考試內容更加是兩回事,過了司考對於考法碩沒有什麼幫助(司考選擇題的答案是死的,法碩的答案看你自己的見解能言之成理)。每年都有很多法碩考不過司考,你全說人家是不夠努力恐怕太偏頗,學得深了就想得多了,有些題目課堂上你老師是這么講的,到了司考卷子上還照你老師的來你就錯了。這就是為毛很多人說司考比法碩難~司考要求你把你所有的內功全部散了,學一套新的武功,所以很多沒有內功的(非法本)反而考得過,包袱比你們少。准備完司考,你懂的只是法條和司考的出題套路,你在法碩上面仍然是從頭再來,那些說過了司考再考法碩會容易的人,一聽就是連司考的歷年題目都沒見過的外行。
司考和考研(法碩)這兩個考試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都屬於一心二用很難達到目的的那種。司考,滿打滿算至少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現在開始准備不算晚),就是一天至少八九小時的安排復習,堅持至少兩三個月。對精神和身體都是一種煎熬和折磨,等九月底一考完,你整個人都會褪層皮,休整完了十月了。離考研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時間不多,所以緊接著又是像司考一樣的高強度復習(你在准備司考之前做的那些法碩的准備,這時候也基本上忘光了,而關於司考的知識對你法碩又沒什麼大用,從頭再來,不高強度可能有戲嗎),考二三流學校的法碩當然還是有點希望的。
你兩樣都准備的話,那你在未來八九個月的時間里,每天都是至少八九小時坐著看書(甚至加上聽MP3講座的時間,可能一天花十小時以上),沒有休息日,做題目經常受打擊,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未來開始迷茫,焦慮不安失眠沮喪(放心,這些症狀是准備司考的人慣常出現的,十個有九個人會有。自殺的都有)。。。要是你智力超常,心理素質也超常(這個是最主要的,身體上吃不消還在其次,關鍵看你自己能不能承受這么艱苦的歲月),你就兩樣一起准備吧。
你說的「大家都說司考之後四個月用來復習考研,只要努力還是沒有問題的」,這在理論上確實是存在的,不過你自己去計劃下這個所謂的「只要努力」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我准備司考三個月就已經面臨精神崩潰(幸好最後挺過來了,考也考上了)。而我身邊的人,也鮮有兩樣同時准備的,有那麼幾個,但是結果都不好。因此我才在聽了你的「大家都說」之後懷疑你來自清華北大中國人民或政法那樣的學校,那裡牛人特多,兩樣都中的肯定有~~~
不要糾結過關率,完全沒意義。司考是跟自己的戰斗,只要360就及格,不像考研你是跟別人比成績,你要算自己的分數排多少名才有戲。考司考,你自己努力了,有了360+,即使過關率低到只有1%,你也在1%裡面,換句話說,即使過關率高到99%,你沒有360,99%對你來說也不高了。
考過了之後的實習不是必須的,只有你要當律師的情況下,才需要一年的實習。而且這一年的實習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規定的,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你完全可以在讀完研後找律所掛實習。不存在浪費。
「兩個都很難考,不想浪費任何一個啊! 」就是因為兩個都難考,才不建議一起准備。再說,司考年年有,法碩年年有,誰說今年舍棄一個,就不能再考了,就是浪費?須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采了玉米掉了茄子的事情天天在上演,你一句不想浪費,萬一兩個都沒落著,浪費的又是什麼呢?
打了這么多字,加點分吧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