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食物浪費立法
『壹』 反食品浪費法通過,這項立法的意義是什麼
經過調查發現,每年我國人民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國食物浪費問題非常嚴重,必須引起重視。2021年4月底,我國正式通過了《反食品浪費法》,將食品浪費問題正式納入法制軌道,這項立法具有重大意義。
三、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必須要懂得珍惜,勤儉節約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現在不再為食物問題而發愁,但是也絕不能隨便浪費糧食。
反食品浪費法的通過有利於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形成節約食物的良好風氣。
『貳』 反食品浪費將立法,在吃飯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大家都知道,現在倡導節約糧食的行動,糧食來之不易,古人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古代連吃飽飯都是個問題,現在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就不應該浪費糧食,美麗的糧食都是辛苦的汗水換來的。反食品浪費將立法,我們應該要做一個光碟行動的參與者,不要再浪費糧食了。也許這樣才能真正的控制人們,真正的做到不敢浪費糧食,支持光碟行動,從自己做起。
『叄』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我國是個人人口大國,糧食成為關系民生重要問題,反食品浪費法就要出台了,在以後用餐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適量點餐,不可浪費
反食品浪費法律規定要對有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並要交稅。這項政策出台,就警惕消費者不要多點餐,適量就可以。總得來說,就是吃多少,點多少,剩下菜品,要打包,不能浪費。
餐館還要為消費者提供小量餐品,那些號稱“大盤”、“大碗”就沒有了市場,以後還要引起注意,商家就不能讓消費者故意買很多食品了。
四、我國關於浪費糧食數據
中國每年浪費多少糧食?據一位全國政協委員表示:“我國糧食浪費現象嚴重,估算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千克”外國媒體也曾經報道過,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夠養活2億人,這個數量確實極為驚人。
浪費可恥,珍惜每一粒糧食。
『肆』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中,食品浪費標準是怎樣認定的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反食品浪費的立法說明我國法律的逐步完善擴大,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吃播就是時代的產物,一些人打著大胃王的稱號吸引眼球,從而賣出產品盈利,實際上並不是視頻中那樣能吃,反而浪費了很多食物。這樣的行為有很多,因此有必要建立法律來約束這種行為。
『伍』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為何要為食品浪費問題專門立法
因為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人口基數大,食品需求量大,同時食品浪費問題也很嚴重 ,據統計,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就大致在340-360億斤,這其中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除了在消費環節的浪費,我國糧食損失浪費還存在於生產、儲存、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估算,糧食全產業鏈總損耗率約12%。每一個龐大的數據都在催促著我們讓我們盡快設立食品浪費的相關法律法規。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
『陸』 反食品浪費法通過,反食品浪費法的立法動機是什麼
之所以我們國家需要設立相應的反視頻的回訪,是和我們國家目前的國情有著密切的關系的。
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整體的糧食安全也是我們國家重點需要管理的和重點投資的領域,所以說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都有節約糧食愛護環境的義務,所以說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必須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節約糧食,雖然說我們國家的整體的糧食安全是不用擔心的,但是我們的糧食也是非常有限的,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需要節約糧食的。
『柒』 國家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什麼
國家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就是為了讓我們每一個中國公民意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我國人口已有14億,每年的凈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減少;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在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減少糧食500億斤。而且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
作為中國公民,我們一定要遵守國家的制度和規范,做一個知法,守法,懂法並且有道德,有禮貌的好,過敏也一定要節約糧食,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減少亂砍濫伐,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捌』 反食品浪費法通過,這項政策何時能全國落實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投票通過了反食品浪費法,為國家預防食品浪費提供了法律依據。《反食物浪費法》於頒布之日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從現在起,嚴格的節約和反浪費不再只是提倡和呼籲,而是成為有效的法律規定。這一舉措的實施,也體現了立法者反對食品浪費情緒的緊迫性。人口規模的擴張和城市化的發展,中國的糧食消費量仍將在未來保持剛性增長趨勢。由中國科學院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從2013年到2015年1700萬到1800萬噸糧食被浪費在每年中國餐館,相當於3000萬年到5000萬年的年度配額。
法律是寫出來的道德,道德是心裡的法律。既已是與食品浪費作斗爭的法律,更需要每個人從意識形態和日常生活習慣的層面出發,以法律為導向,以美德為導向,停止鋪張浪費之風,樹立正確的食品消費觀念。防止食物浪費的工作已經完成。停止浪費,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法律上。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當政府部門和“關鍵少數派”以身作則,食品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者嚴格遵守時,法律就能得到執行。我們將打擊浪費了根深蒂固的道德和社會規范,並培養一個健康、文明的“食物”的新時尚在整個社會。
『玖』 北京為什麼會立法反對食品浪費
北京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叢駱駱表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立法反對食品浪費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樹立社會文明新風尚等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大力整治浪費之風,餐飲浪費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制止餐飲浪費的影響因素較多,如消費理念方式、經營管理水平、不文明消費習俗等,浪費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頑疾,急需通過立法系統規范,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
據介紹,草案制定過程中,10818名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參與問卷調查,網上完成問卷68萬餘人。參與者普遍認為通過立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很有必要,同時收到立法建議5000餘條。
(9)反對食物浪費立法擴展閱讀:
任何單位個人有權勸阻制止食品浪費
規定草案對外賣、自助餐等企業進行了規定。
其中,要求網路餐飲服務平台、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在餐品瀏覽頁面標注餐品分量、規格、建議用餐人數等信息,推廣小規格餐品、可選套餐。外賣配送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餐盒、餐袋和保溫、清潔的配送容器。
鼓勵網路餐飲服務平台利用信息技術分析餐飲消費需求,為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開發改進餐品、按需備餐、防止和減少浪費等提供信息技術服務。
自助餐經營者應當建立備餐評估、供餐巡查等制度,根據用餐人數合理布置餐台,配備不同規格的餐飲用具,引導消費者少量、多次取餐;可以採取事先約定的方式,對造成浪費的消費者收取相應費用。
規定草案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制止食品浪費行為,發現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的,可以向市民服務熱線或者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依法處理。
『拾』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對於在飯店明顯浪費者有何規定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對於在飯店明顯浪費者將會收取垃圾處理費。
據悉,反食品浪費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草案明確了食品浪費的定義為「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
草案共32條,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比如,草案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反食品浪費工作的領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反食品浪費工作情況;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規范,加強管理。公務活動用餐應當推行標准化飲食,科學合理安排用餐數量和形式。
(10)反對食物浪費立法擴展閱讀:
反食品浪費需其他立法協同
在12月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目的是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他介紹,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獲等多個環節。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系,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作出原則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