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道德榜樣
❶ 教師該不該成為道德楷模
2007年全國道德模範名單 一、全國助人為樂模範 1、李明素(女)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二、全國見義勇為模範 2、殷雪梅(女)生前系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城南小學教師 3、徐 偉 天津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 4、韋正雄(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5、趙傳宇 湖北省長江大學學生,現為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 6、謝芳秋(女)廣西賓陽縣賓陽中學學生 7、艾尼·居買爾(維吾爾族)新疆大學學生 三、全國誠實守信模範 8、文花枝(女)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導游,現為湘潭大學學生 9、王一碩 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四、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10、方永剛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 11、鍾南山 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五、全國孝老愛親模範 12、曹於亞(女)四川省成都市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生 13、劉 霆 浙江林學院學生 14、洪戰輝 中南大學學生 15、黃來女(女)武漢大學學生 16、張 曉 甘肅省平涼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生 17、韓 瑜(女)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小學教師 18、楊懷保 湘潭大學學生(陝西省勉縣籍
❷ 教師品德的名言警句
1)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
2)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3) 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薩迪
4)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5) 您的教誨催我風雨兼程,我的祝福伴您晝夜心耕。一路上有您的教導,我才沒有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關注,我才能順利實現理想!
6)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7) 友誼是精神的融合,心靈的聯姻,道德的紐結。——佩恩
8) 老師,您是真誠的、善良的、美好的。願所有同學的心扉都向您敞開。
9) 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不可在事情已經無望之後再說閑話。——伊索
10) 鮮花、掌聲、祝詞表達了學生的心願:老師您辛苦了!學生祝您:天天「九。十」,永遠快樂!
11) 用狡計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將陷於危險埋伏之中。——伊索
12)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13) 園丁--崇高的稱號。看那枝頭綻放的鮮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澆。祝福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14) 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培根
15) 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作出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完對您的崇敬!您用知識甘露,澆開我們理想的花朵;您用心靈清泉,潤育我們情操的美果。在這不尋常的節曰里,獻上我們深深的祝福!
❸ 什麼是教師的道德人格
教師職業道德人格,就是指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以及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規范的總和。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質及道德修養等。人格問題乃「做人之道」。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內在組織,它包括人的思想、態度、興趣、氣質、潛能、人生哲學以及體格和生理特點等心理物理個體性的多面綜合,簡單地說,就是指個體的差異,也可以叫人格的個性特徵。
心理學上的人格解釋至少在兩個方面是與倫理問題相溝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組成部分。能夠正視環境與個人的責任,因而對自身、別人或所居處的環境,能夠正確適應的所謂「健全人格」,如從倫理學的角度看,亦可認定是一種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動力特徵與道德問題相溝通,以某種行為方式行動或能以某種特定結構組合一系列外在行為表現的整合能力。由於中小學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更應著力關注對自身的道德觀念、情感、信念等的內在系統的建構,加強人格修養。
我們要將中小學教師的人格修養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是因為在每個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社會媒體是學習的源泉,有很大的社會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時期,這些社會媒體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並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施加不同的影響,特別是中學教師的人格修養,甚至影響著學生們的終身,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帶有社會責任,對學生人格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從學校教育來看,教師的人格,體現著教師之間的個性差異,諸如健康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穩重的態度、積極的興趣、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可見,教師的人格與師德有著密切的關系。
歷代教育家提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徵的體現。一切師德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學生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
慈愛和權威是為師的特質,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動力。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威信,沒有威信就沒有真正的愛。金子般的人格,能給學生們帶來足夠享用一生的「熱量」,能還給教育一個更加深刻的內涵,既使父母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青少年的身心也並不一定能夠健康成長,來自師長的愛是無聲的,但卻是最有份量的,學生們在學校里最渴望的就是來自教師給予他們的那種發自內心的愛。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最依賴的人,是學生的人格榜樣,學生在教師那裡獲得信心和力量,學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師是學生情操的陶冶者,心靈的哺育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道德觀念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道德的進步和發展。
在教育領域,廣大教師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學識、能力、寶貴時間無私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忠於黨的教育事業,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無私奉獻的好教師。但是,也有一些教師的行為與教師的基本道德大相徑庭。
首先,缺乏學術誠信。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社會對師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師徳的重要特徵和優良傳統。它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傳,也重身教。孔子說過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教育史上對教師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言行一致,處處事事努力做學生的表率。葉聖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生在校學習,往往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化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板樣。教師不僅處處事事都應嚴於做到身正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遠大的理想、誠實謙虛的品質、勤奮好學的作風和禮貌待人的素養。
其次,以教謀私,搞「有償家教」。有些教師利用本專業的優勢開辦各樣的輔導班,此舉本應無可厚非,但關鍵是本是課堂上完成的內容,卻變成了教師課外輔導獲取經濟收入的手段,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巨繁重的任務,他們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慾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由此可見,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師德修養,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再次,缺乏愛崗敬業,進取之心。在市場經濟大潮影響下,「跳槽熱」「第二職業熱」沖擊著校園,教師不認真教學,教學成了次要的事。人民教師不但要在內心深處培養一種高尚的情操,還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揚奉獻精神,但要教師發揮奉獻精神決不意味著可以不認真地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相反的,只有真正做到尊師重教,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得到更好的激發,發揚奉獻精神才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
第四,不尊重學生。有的教師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對犯有錯誤的學生,批評不顧場合,損害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自尊心,不易被學生接受。
諸如此類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勢必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途徑
教育是根本,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教師的道德建設尤為重要。
第一,加強制度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建立和完善監控機制,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和相應的處罰,對情節嚴重並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
第二,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建立抑惡揚善機制。在教師職業活動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時和應有的褒揚,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而逍遙自在,不受譴責,那麼違規者會越來越放肆,還會引起其他一些職業道德自律意識不強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惡性循環,污染社會風氣。
第三,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要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把樹立典型與培育優秀的教師群體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體,以典型帶群體,以群體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使整個教師隊伍形成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新課堂中的道德體現。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能夠適應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著重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教學觀念已逐漸被教師們認同。這種教學觀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種新觀念下的課堂教學圍繞學生主體來進行,必然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開放的課堂,進行更加靈活和科學的課堂教學設計,並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和組織,常常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就是說,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首先應該是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以此為指導,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來理解,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當明晰地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體驗和探究。三是教學中科學高效安排、監測、反饋、調控課堂行為,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效能。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
❹ 教師該如何做榜樣
古往今來,對於教師一詞有不同的解釋。「師表」顧名思義,指的是教師的表率作用。西漢楊雄說的「所謂師者,人之模範也」便是對教師表率作用的另一種概括。從中可以看出都在強調教師的表示帥帥作用,即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那麼,如何去做榜樣呢?其一,勤於鑽研,積極進取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我們知道學生對教師的許多缺點都可以原諒,不能原諒的是不學無術和缺乏工作熱情。因此,教師應勤於鑽研業務,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新知識,在教學中以飽滿的熱情去教,學生才能積極地學,這樣才不會誤人子弟,也才能教出積極上進的學生 。其二,嚴謹的、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當你批改作業時,把批改符號書寫規范;當你為學生寫評語時,把字寫工整;當你上課時,板書認真工整;當你上數學課時,把幾何圖形畫准確;當你習慣性地撫平學生皺巴巴的作業本時,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其三,簡朴、文明的生活作風,應當成為學生的習慣。我們知道學生普遍具有「向師性」的心理,這種心理使學生把老師視為生活中的楷模,包括穿著、打扮、言談舉止。所以我們更應注意自己生活中的細節。如:日常的穿著打扮,必須衣著整潔、端莊、樸素、大方,不要過於追求時髦,更不能著奇裝異服和濃妝艷抹,否則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在言談舉止方面,說話要文雅,言詞要懇切,而且一定要說到做到,絕不食言,用真情實感、朴實、文明、大方的言談去感染學生,做學生的楷模。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榜樣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我們每位教師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為人師表,做好榜樣。
❺ 教師榜樣的作用
一、為人師表。
有人說,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給學生 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響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學生不能遲到,預備鈴一響,我就立刻走向教室。看似區區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精神,做表率為人師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他爆發的內在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因此 ,為人師表是當好老師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於言教。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一所學校的校風校貌與教師的行為表現息息相關,一個教師的師德好壞對教風、學風影響極大。應該承認,目前,我們很多一線教師在工作繁重,生活清貧的情況下,以自身高尚的師德與良好的師錶行為影響與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學生,的確令人可敬可賀。我一定要向這些老師學習。
三、敬業精神。
具有敬業精神的老師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對工作一絲不苟,即使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也會想辦法克服。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以滿意不滿意,學生快樂不快樂,啟發沒啟發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盡管我還沒有完全做到這些,但我還是要以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熱情盡全力搞好自己的工作。
❻ 教師榜樣對於對兒童道德發展有哪些作用
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非常重要,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大多數兒童的價值觀還有人生觀都是靠家長還有老師來確立,所以教師的很多行為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兒童。
❼ 什麼是教師道德素養
教師素質,來又稱教師專源業素質,是指能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是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
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7)老師道德榜樣擴展閱讀:
教師素質的本質:
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
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❽ 教師向學生提供的道德榜樣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教師思想行為規范、教師教學行文規范、教師人際行為規范、教師儀錶行為規范以及教師語言行為規范
❾ 簡述教師的道德素養
教師應具備如下職業道德素養:
(1)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甘於在教師的崗位上無私奉獻。教師的勞動是十分高尚的勞動,人們稱贊他們是辛勤的園丁,這意味著他們是為祖國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是教師為祖國建設獻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表現,是他們崇高精神境界與高度政治覺悟的具體體現。教師崇高使命和高度責任感使他們在職業道德上表現出了無私奉獻精神。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只有具備這種品質才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才能真正為祖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2)熱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集中體現。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無不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把它視為教師的美德。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是一種紐帶,是教育得以維系之所在,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它是教師做好工作的精神動力,又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它還有助於培養學生有好待人、趨向合群等良好社會情感和開朗樂觀的個性。從內容上看,在較低層次上,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親近感,這是一種教師對學生以生活上的關懷體貼為起點而產生的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它是如同父母對子女的關懷和愛撫的那樣的情感。從較高層次上,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理解感和尊重感,這是教師對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和獨立意識的增強所產生的不同與成人的需要、願望和情感的尊重和理解的情感。在更高層次上,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期待感,它是教師期望學生獲得較快進步和成長的情感,是教師對學生未來成就的可能性懷著暗含期待的一種深沉的情感體驗。教師這種期待感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鼓舞學生向上的激情,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發展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已經為心裡實驗和教育實踐所證實。
(3)嚴於律己,為人師表。「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是由教師勞動所具有的示範性特點所決定的。教師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我國教師的傳統美德。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視「為人師表」,他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唐代教育家韓愈則進一步指出教師應「以身立教」。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師以身立教的傑出典範,他不僅倡導了「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身教人者教己」,而且身體力行,鞠躬盡瘁。
教師「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首先,表現在履行教師的義務方面,教師必須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努力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教師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說過:「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矣。」子貢解釋孔子的話說:「學不厭者,智也:教不倦,仁也。人且智,夫子既聖矣。」再次,教師要協調好人際關系,搞好團結協作。在現代的學校中,教育新一代決非個人能夠完成,需要許多教師的合作,也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合作,教師如果不注意協調好人際關系,可能會導致教育的失敗或者存在缺陷。最後,教師應具有文明的言行風度。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言行舉止要注意風度,注意講究文明。
❿ 道德榜樣人物到底有哪些噢`
助人為樂模範
李明素
林秀貞
劉月生夫婦
叢飛
邱娥國
全二平
吳天祥
劉國江
黨素珍內
李玉蘭
見義勇容為模範
王樹先
殷雪梅
徐偉
韋正雄
魏青鋼
趙傳宇
謝芳秋
艾尼·居買爾
李學生
王貴連
曹茜
誠實守信模範
文花枝
曹道雲
武秀君
王樂義
范玉恕
尚金鎖
徐輝
單增
王一碩
徐麗珍
李靜娜
敬業奉獻模範
袁隆平
方永剛
鍾南山
張雲泉
王順友
許振超
李素芝
劉玉蓮
包起帆
申紀蘭
孝老愛親模範
曹於亞
羅映珍
劉霆
洪戰輝
謝延信
黃來女
張曉
烏蘭其其格
韓瑜
沈利萍
楊懷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