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校是指

依法治校是指

發布時間: 2021-12-12 21:43:20

A. 依法治校的意義

依法治校是貫徹來黨的十六自大精神,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推進教育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

推進依法治校有利於推動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轉變職能,嚴格依法辦事;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有利於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有利於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范和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1)依法治校是指擴展閱讀:

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推進依法治校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標是:教育行政部門法治意識增強,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學校建立依法決策、民主參與、自我管理、自主辦學的工作機制和現代學校制度;各級各類學校校長、教師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質有明顯提高;

建立完善的權益救濟渠道,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學校育人環境;保證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實現教育的公平,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為教育改革與發展創建良好的法制環境。

B. 依法治校是黨的什麼

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高校依法治校的本質要求。

高校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有利於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推動實現教育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是高校治理歷史經驗的總結。從新中國建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經歷過不同的階段和方式,高等學校治理也隨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高等學校領導體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形式。

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唯有強化高校黨委對本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才能切實保障高校使命的有效實現,才能凸顯黨在高校的核心地位,體現新時代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建設要求。

(2)依法治校是指擴展閱讀

推進依法治校的法治要求:

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入憲法《總綱》,這是黨的全面領導在法律領域的集中體現。無論是黨內法規,還是行政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部門規章行政法規,乃至憲法、法律都以法的形式確認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

國家以法律和法規、規范性法律文件明確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都明確強調黨的領導。比如,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此外,教育部發布的《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也明確了黨的領導在依法治校中的極端重要作用。

依法治校是貫徹依憲治國重要要求的具體體現,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內容。依法治校要求學校內部要通過制定內部的規章制度,細化、具體化有關法律法規,把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做到細處、落到實處。

C. 什麼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

【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

D. 依法治校的「法」指什麼法有沒有明確的指哪部現行法律有沒有一部使「治校」可依的「法」

法律是個廣義的范疇,在這里指:教育法、未成年保護法、國務院的法規、教育部的規章以及當地的省、地、市自行制定的地方法規、規章等。

E. 依法治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依法治教的內容,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普法、教育執法、教育司法、教育守法、教育法律監督、教育法律救濟等方面。其中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核心體現。
教育立法就是教育法的制定,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其法定職權制定(修改和廢止)教育規范性文件的活動。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有權制定教育法律;國務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有權制定教育行政法規;國務院的各部、各委員會有權制定部門教育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計劃單列城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前提下,有權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計劃單列城市人民政府有權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地方政府教育規章。
法律一經制定,就應付諸實施。教育執法是教育法實施的關鍵所在。國家有關機關應按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適用教育法律規范,依法行政。教育行政執法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處罰、教育行政強制執行等形式。
教育司法是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運用法律處理教育違法案件和裁決教育糾紛的專門活動。這里所言的教育司法不僅包括國家司法機關處理教育案件的專門活動,還包括國家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裁決的活動。我國的教育司法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地方都在進行積極探索。
教育守法即教育法的遵守。遵守法律是針對一切組織和個人而言的。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全體公民應自覺按照教育法律規范行為,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嚴格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促進教育守法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是教育普法。教育普法主要指教育法制的宣傳與普及。自1986年起,我國有計劃地在全民中開展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教育法制普及教育是全民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此項活動,對增強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識,提高教育管理人員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質,保證教育法律法規的J頃利貫徹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在加強教育立法、教育執法的同時,必須進行教育法律監督,以保證教育法律的有效實施。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有權對教育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情況予以監督。我國目前教育法律監督的方式主要有權力機關監督、行政機關監督、司法機關監督、政黨監督、社會組織監督、社會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監督等。
當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並致損害時,可依法通過法律救濟途徑使得自己的合法權益獲得恢復和補救。教育法律救濟的根本目的就在於補救受損者的合法權益,為其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護。我國的教育法律救濟制度主要包括教育申訴制度、教育行政復議、教育行政訴訟、教育民事訴訟、教育刑事訴訟、教育行政賠償制度等。

F. 什麼是依法治教

依法治復教,即全部的教制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的有關規定,所有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從事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或不違背教育法律的規定和精神。
1、對依法治教基本內涵的理解所謂依法治教是指運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業它既包括國家和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2、依法治教是指依照法律管理教育事業,學校應當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規劃,這其中既包括國家及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以贏利為目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3、所謂依法治教,是指依據法律來管理教育,即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無論國外的法律還是我國的法律,均對保證人的條件作出了規定
4、依法治教是指通過法律的調整使教育管理和教育,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依法治活動向規范化、制度化及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G. 如何落實依法治校,治理結構是什麼

依法治校首先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學校樹立法律至上、尊重章程、依法依章辦事的理念與要求,實現法律、規則面前的人人平等,實現管理活動、辦學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校要突出法治原則對學校治理方式與手段的總體要求,重在制約和規范管理權力的行使。要以增強學校領導者依法治校的意識和能力、提高章程及制度建設質量、規范和制約管理權力運行、保證法律、規章的有效執行、完善權利救濟機制為著力點,體現法治要求對學校工作全局、管理全程的統攝與指導,對學校具體辦學活動、管理行為的系統規范。在管理中要准確把握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治、實體與程序、教育與懲戒的平衡,實現目的與手段的有機統一,避免以苛刻繁復的行為規則,代替管理職責和教育藝術。依法治校要緊緊圍繞和服務於學校人才培養、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任務,體現學校特色,關注師生需求。要從制度層面,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尊重和保護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提高服務意識,重視基層民主建設,依法落實師生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要以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為根本出發點,改革、完善人才培養和評價制度,健全教學、研究與學習制度,促進學校管理重心與方式的轉變。

H. 什麼叫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育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創造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

熱點內容
司法李永健 發布:2025-05-17 17:19:10 瀏覽:92
公司規章制度及政策 發布:2025-05-17 17:19:02 瀏覽:628
公司現場場地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7 17:09:56 瀏覽:949
工會通過企業規章制度的流程圖 發布:2025-05-17 17:09:08 瀏覽:422
法人變更後前期的法律責任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7 16:59:23 瀏覽:120
簡答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發布:2025-05-17 16:52:26 瀏覽:350
村居法律顧問在基層值班解答咨詢 發布:2025-05-17 16:44:57 瀏覽:713
公司規章簡單版 發布:2025-05-17 16:44:16 瀏覽:524
合同法對人防車位 發布:2025-05-17 16:29:18 瀏覽:193
行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發布:2025-05-17 16:27:09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