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什麼是法治六進

什麼是法治六進

發布時間: 2021-12-13 02:05:14

A. 法律六進指什麼

「法律六進」是中國特色的普法術語,指通過開展普及法律的活動,使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是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2006年提出並布置的為期五年的一項普法工作。
「法律六進」活動的總體要求:一是要大力開展憲法的學習宣傳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大力開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突出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努力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促進和保障社會和諧。三是要大力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制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依法維權,自覺履行義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四是要大力開展法治文化建設,努力創造符合我國國情、體現時代特色的法治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B. 六五普法內容是什麼

「六五」普法規劃中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繼續開展法治城市(內區、縣)創建,容做好法律六進活動,提升法治文化的作用,開展與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創新宣傳的形式和載體,建立配套考核驗收機制,落實督察責任制,深入全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C. 什麼是法治觀念,如何增強全社會的法制觀念

一、加強法治建設,提升整體法制觀念。推進法治建設,首先是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引導公民自覺學法用法,使公民在參與法制實踐中堅定法治信仰,學會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國家和個人的合法權利。經過多年的普法、宣傳等法治文化建設,廣大公民的法制觀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但是法治理念的具體精神還沒有深入骨髓、深入民心。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處於文化層次低、公民法治理念舊的傳統模式,固有觀念限制了公民只注重「守法」,而忽略了「維權」,加上一些法律法規和執法部門工作的嚴重滯後,導致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阻礙了工作的正常開展,使人們對法律的公正性和可行性產生了片面消極的認識。因此,我們必須在做好普法宣傳的前提下,兼顧抓好法治文化建設,既要抓公務員隊伍,又要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的范圍,通過法律講堂、模擬鄉村法庭等宣傳教育載體,搭建法律直通車、法律宣傳周等渠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公務員和人民群眾在參與法制實踐中學會法律,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根據不同對象、人群的需求,大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六進」活動,建立「城市法治顧問團」、「農村法律援助站」等機制,進一步拓展法律知識普及的覆蓋面,提高整體法制觀念。
二、改進形式方法,完善執法法治意識。公務員隊伍的法治理念、法制方式的改進,是解決當前「民事糾紛、社會治安」的關鍵所在。然而當前公務員隊伍不懂法、工作方式因循守舊、知法犯法者不在少數,一些執法者在行政執法中主觀臆斷、方式簡單粗暴,面對這樣的窘境,法治建設這張大網如何發揮實效,值得我們廣大公務員共勉。一是要加強執法隊伍,培養法治思維和法制方式能力。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完善廣大公務員執法隊伍學法制度。通過集中學習、法制講座、區別指導等形式組織學習行政法規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知識,定期開設執法培訓班、執法知識競賽、執法專題討論會,並將學習成績作為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切實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法治素養。二是要做到以法治法,完善領導幹部執法法治意識。通過強化法治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切實使群眾「信法不信權」、「信法不信訪」、「信法不信關系」,杜絕社會上輕視、無視法治和 「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等無理情況的滋長,真正做到政府懂法、公平執法,百姓知法、自覺守法,形成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圍。
三、推動管理創新,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完善相關法規和機制是政府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的可靠保障,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的重要前提,我們必須推動管理創新改革,建立健全有效機制。一是強化行政監督與問責,促進行政公開透明。推行政務公開,把政府的決策、立法、行政和執法過程向公眾開放,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路、廣大人民群眾和紀委進行監督和制約,建立與民聯系溝通的公共事務平台,尤其是社會轉型期人民群眾所關心環保、醫療、養老、拆遷等熱點問題,積極推動公民參與,使他們的合理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法訴求得到充分體現。二是規范工作機制與流程,深化執法行政問責。通過實踐,完善政府決策運行的法規體系,及時修正與實際不符的政策法規,維護政策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避免「越權行政引起的不合理現象」和「粗暴執法引起的群體性事件」,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對違法行政導致群眾利益受損的,從嚴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社會主義新時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開展和不斷完善法治建設,多管齊下,才能促成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公務員作為黨的一面旗幟,我們更應樹立宗旨意識,充分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執法為民、真心為民。

D. 法制漫畫是什麼意思

為配合「六·五」普法規劃,創新普法形式,實現「寓法於樂」、輕松學法,回滿足「法答律六進」需求,湖南、四川、甘肅、內蒙、廣東、江西、西藏、新疆等全國十多家省(市)依法治省(市)辦公室聯合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精心編輯出版了《普法漫畫》連續出版物(月刊)。
《普法漫畫》主要欄目為「新法圖解、專家講壇、機關說法、企業與法、法在校園、社區學法、法在農村、軍營話法、各地資訊、法規速遞」等。
《普法漫畫》(月刊)是面向基層以講解國家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的正規出版物,每期刊登各類法制漫畫200幅,全書圖文並茂,寓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具有權威、准確、實用、及時、通俗、幽默、生動、活潑等顯著特點。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套普法類漫畫連續出版物,也是適應時代發展,創新普法形式的重要舉措。
總的來說 應該是用幽默的漫畫來 體現法律 教育人民。

E. 自治州六五普法依法治規劃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

主要目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立足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需求的新期待,通過深入扎實的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宣傳憲法,廣泛傳播法律知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進一步提高各族幹部群眾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動形成自覺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社會環境。
第一項任務是:認真抓好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打牢依法治區工作基礎。要突出學習憲法,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基本制度、基本原則和基本內容,使廣大人民群眾全面深刻理解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增強各族幹部群眾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反對民族分裂、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觀念,樹立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觀念,樹立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觀念。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理念,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實現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由注重普及法律知識向注重培育法治精神轉變。要深入學習促進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要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突出服務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深入學習宣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口環境資源、科技進步、農村改革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和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深入學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規。深入學習與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抗災救災、維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等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深入學習宣傳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深入學習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學習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信訪、投訴、調解等相關法律法規。要加強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為重點,加強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審計法和廉政准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黨紀條規的宣傳教育。要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使法制宣傳教育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豐富法治文化活動載體和形式。引導法治文化產品創作和推廣,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推出精品、創出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文化產品的需求。
第二項任務是:堅持學用結合,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實踐。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集中民意民智,推進法治實踐。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切實強化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構建全方位的法制宣傳教育網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深化「法治六進」工作,增強「法治六進」工作實效。繼續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民主法治示範社區」、「依法治校示範校」等基層法治創建活動,引導基層組織和基層幹部依法辦事,引導基層群眾依法參與公共管理,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努力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要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著力抓好促進科學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保護資源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政府建設等方面所急需法律法規的制定或修改工作。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與機制保障。圍繞促進地方各項事業和法治化建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目標,推動各地、各部門黨組織進一步加強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形成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工作機制,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完善監督體制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完善行政調解制度,提高行政調解效能,完善行政復議和信訪制度。優化政務環境,提高公職人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范司法活動,提高司法效率,抓好司法公開,推進司法民主,促進高效廉潔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執行力,保障司法公正。努力實現以法治促發展、靠法治保穩定、用法治惠民生。要在發展和穩定的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法律服務工作。緊緊抓住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契機,引導法律服務工作積極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為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服務,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服務。
要加強執法檢查與監督。充分發揮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權利,監督和支持「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通過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執法檢查、視察等方式,監督和支持法制宣傳工作落到實處。

F. 按照「法治進單位」標准要求,開展「法治進單位」活動牽頭機關是

「法治六進」(即:「法治進機關」、「法治進鄉村」、「法治進社區」、「法治專進學校」、「法治進屬企業」、「法治進單位」)活動,是在總結、借鑒二十多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改變以往單一的普法手段,堅持學用結合、側重法治實踐,把嚴格執法、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作為法治建設的核心內容,作為衡量普法成效的依據,將「組織保障、制度建設、法制宣傳、法治實踐、民主監督」有機結合,通過制定可行的工作標准和量化指標,建立評估激勵機制,將長遠的目標階段化、抽象的事務具體化,使「法治六進」活動由「虛」變「實」。通過促進各部門、各系統的法治化、規范化建設,為構建和諧新疆、法治新疆、平安新疆夯實基礎。
「一抓雙掛」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一抓是抓正反典型;雙掛是與單位考核及領導幹部考察、任用掛鉤;與精神文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掛鉤,建立配套、易行的評估激勵機制

G. "法律六進」活動的主題是什麼

活動主題是普及法律知識。
「法律六進」是中國特色的普法術語,指通過開展普及法回律的活動,使答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是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2006年提出並布置的為期五年的一項普法工作。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六日,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貫徹落實第六次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貼近基層、貼近群眾,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的通知》(司發通〔2006〕48號),決定廣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掀起學法用法的新高潮。

H. 「六五」普法全稱是什麼

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 六五」普法規劃中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繼續開展法治城市(區、縣)創建,做好法律六進活動,提升法治文化的作用,開展與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創新宣傳的形式和載體,建立配套考核驗收機制,落實督察責任制,深入全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I. 禁毒宣傳教育「六進」工作是什麼

禁毒宣傳教育「六進」工作是:
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進農村
禁毒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禁毒宣傳「六進」活動是國家禁毒委員會在2000年禁毒宣傳文件中明確提出的工作目標,其具體含義是指禁毒宣傳工作、預防管控工作要進學校、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進社區、進農村,從而實現全社會禁毒、戒毒、防毒無死角、無盲區。
2016年到2018年,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國五年級以上的學生當中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每年至少上一堂課,是國家禁毒委等31個單位共同出台的
2018禁毒宣傳活動方案一、指導思想:以6月國家全民禁毒宣傳月、6.26國際禁毒日宣傳為契機,響應XX市《關於組織開展20xx年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滬禁毒委〔20xx〕28號),繼續深化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工作,推動20xx年八個一活動;以小手牽大手的形式,積極參與XX市第十屆網上禁毒知識競賽活動,把禁毒宣傳教育陣地從校園延伸至社區、家庭,營造家庭參賽、學校聯動、社區響應的全民禁毒輿論氛圍;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組織開展相應禁毒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把廣大學生禁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人人關注毒品,人人參與禁毒斗爭的良好局面。二、活動主題:依法宣傳毒品危害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遵紀守法公民堅決參與禁毒宣傳三、組織領導:宣傳領導小組組長:朱XX宣傳領導小組副組長:喬XX宣傳領導小組組員:徐XX四、活動時間:6月1日6月30日五、活動內容及要求:緊緊圍繞6.1《禁毒法》實施紀念日、6.3虎門銷煙紀念日、6.26國際禁毒日等主要時間節點,精心設計禁毒活動。充分利用橫幅、宣傳欄,櫥窗、板報、圖書角、電子屏幕等載體,廣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組織各年級學生參加第十屆XX市網上禁毒知識競賽,切實提高全校同學的毒品預防知識的知曉率。六、禁毒宣傳標語:1、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2、行動起來,參與禁毒人民戰爭。3、珍愛生命,拒絕毒品。4、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各縣、市、區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以下簡稱《禁毒法》)已於2007年12月29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禁毒法》是適應當前禁毒工作實際需要,在總結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綜合規范禁毒工作的重要法律。為切實做好《禁毒法》宣傳教育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
貫徹實施《禁毒法》,在全社會開展禁毒法制宣傳教育,是推進禁毒斗爭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對於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建設「平安滁州」、「法治滁州」具有重要作用。各地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學習宣傳《禁毒法》的重要意義,把學習宣傳《禁毒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任務,開展多層次、廣覆蓋、深入持久的系列宣傳活動,在全省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禁毒法》的熱潮並逐步引向深入。
要運用多種宣傳手段,增強宣傳效果。既要運用普法宣傳資料、黑板報以及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的普法宣傳手段,又要充分利用網路、遠程教育、手機簡訊等新載體,通過開展知識競賽、集中宣傳活動,以及舉辦法制展覽、法制講座等有效形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宣傳格局,努力營造聲勢浩大的宣傳氛圍,增強禁毒法制宣傳效果,為貫徹實施《禁毒法》創造有利條件。
二、認真組織開展主題活動,營造濃厚氛圍
全市上下要在6月1日《禁毒法》實施和「6?26」國際禁毒日前後,集中開展以「依法禁毒、構建和諧」為主題的《禁毒法》宣傳活動。各地要結合實際,懸掛宣傳條幅,張貼宣傳圖片,開展大型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向群眾免費發放法律文本及宣傳手冊,為群眾釋疑解惑,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禁毒法》宣傳氛圍。
三、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增強宣傳工作實效
各地要將《禁毒法》的宣傳教育作為「五五」普法的重要內容,緊密結合我省正在開展的「法律六進」活動,廣泛、深入、持久地做好《禁毒法》的普及宣傳工作,大力推進《禁毒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單位,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禁毒戒毒的良好法治環境。
各地宣傳教育工作要注意突出重點。要加強對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以《禁毒法》為主要內容的禁毒預防教育,增強其防範意識,做好預防工作;要加強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勞教人員、監獄服刑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宣傳力度,增強其學法、知法、守法意識,促進行為矯正和教育改造。
四、切實加強對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
各地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切實加強對此項活動的組織領導。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宣傳活動方案,組織專門力量,認真抓好落實。
各地要樹立禁毒工作大局觀念,注意加強與禁毒辦、公安、發改委、財政、衛生等有關部門和組織的溝通,充分動員和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協作,共同推進《禁毒法》的宣傳教育工作。

熱點內容
婚姻法男方出軌財產分割 發布:2025-05-17 11:42:26 瀏覽:577
設區的市制定的規章備案 發布:2025-05-17 11:37:07 瀏覽:182
社會與法雨過天晴天晴扮演者是誰 發布:2025-05-17 11:37:04 瀏覽:680
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 發布:2025-05-17 11:36:25 瀏覽:234
法律顧問工作記載 發布:2025-05-17 11:36:23 瀏覽:890
出台規章制度結合實際 發布:2025-05-17 11:32:15 瀏覽:900
法院司法管理 發布:2025-05-17 11:27:54 瀏覽:590
企業法律顧問應具備的知識 發布:2025-05-17 11:22:55 瀏覽:660
法院判了疫情 發布:2025-05-17 11:21:30 瀏覽:630
道德經樂 發布:2025-05-17 11:20:58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