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在線解說

法治在線解說

發布時間: 2021-12-13 22:13:50

『壹』 太拼了,為了工作,你不知道央視主播對自己有多狠

傳媒內參導讀:每一位央視主播的光鮮亮麗,背後都離不開汗水的澆灌。正是因為有這份認真執著,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專注投入,才有如今的成就。
整理:CCTV看點
所有的職業榮耀背後都是汗水與辛酸,所有的成功都是梅花香自苦寒來。正如央視主持人也是經歷了不懈努力之後,才能在這個大舞台上如花朵般絢爛綻放。
白岩松
白岩松,央視新聞頻道主播,他參與了數不清的重要事件報道,港澳回歸、抗洪救災、國慶轉播、汶川地震、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是許多新聞學子心中的「男神」。
有人說,只要看到白岩松,就知道是有大事情了。而參與這么多要聞報道的背後,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付出。
他曾經一周七天里五天做直播,一天做周刊的欄目,剩下一天處理突發事件。
他發燒的時候要主持節目;手術第二天也要主持節目;嗓子說不出話的時候,後面放個熱水瓶,隔一會兒就要趁屏幕切換的空檔喝水潤潤嗓子。
《東方時空》開播初期的白岩松
白岩松主持《新聞1+1》的時候,晚上9:30的節目,中午12點開選題會,這是為了保證當天討論的話題都是最新的。
確定好選題後,就要立馬去做查資料、聯系采訪、准備稿子等一系列的籌備工作。電視里的他,講經濟危機、聊醫改……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在這廣博的知識儲備背後,是他「笨鳥先飛」一樣地去做功課。
這些年來,白岩松一直堅持自己寫解說詞,用筆在紙上刪刪改改。慢慢地,白岩松憑借自己的實力和擔當奠定了自己在觀眾心裡的地位。
徐俐
徐俐,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曾獲得2006年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華語主持人金獎,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首批入選成員,她曾參與過香港、澳門回歸慶典,「9.11」襲擊事件、中國入世等多個重大報道。
1992年10月1日,央視國際頻道開播,徐俐作為首檔節目《中國新聞》的首位主播在央視亮相。字字珠璣、簡潔干練的播報風格,使她成為了中文國際頻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992~2016年《中國新聞》欄目片頭集錦
徐俐曾說:「認真和努力是我一生的核心基調,從職業生涯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如此。我從未想過除去認真和努力之外,職場還有第二條路可走。認真就是心無旁騖,拿事兒當事兒,按職業要求認真完成所從事的工作,並從中探索職業規律,爭取比別人完成得更好,更有質量。努力就是登高望遠,努力超越現在的自己。我對自己最大的提醒,是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人都不能停止成長,而唯有不斷努力,人才可能不斷成長,在成長中實現自我超越。」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練習普通話,徐俐曾經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提前一個小時到台里練聲,這一堅持就是5年。
她還經常錄下早上6點多播出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報摘節目,對比著練習。當時她為了練好口腔開度,經常和別人說完話後,後槽牙還打開著,而因為這她曾一度被母親責怪沒有女孩樣。
多年來,新聞已經成為徐俐生活的一部分,她家裡訂了好幾份報紙和新聞雜志,吃早餐的時候就開始看,平時上網第一件事也是看新聞。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讓徐俐換來了觀眾的肯定。
李修平
李修平,央視新聞頻道主播,1989年-2015年任《新聞聯播》主播,享有「國臉」的美譽,2009年獲得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
為了新聞,李修平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短發造型,曾有人問她:「這么多年,發型一直沒變過,不覺得煩嗎?」她樂了:「這樣挺好的,適合我的工作啊,我也已經習慣了。」
1989年,剛進央視的李修平20出頭,留著長發,扎著馬尾,與別的新聞播音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後來領導找她談話:「這樣太年輕了,有點兒壓不住。」兩個月後,造型師給她剪了短發,沒想到,這樣的發型一留就留了這么多年。
1991年的李修平
李修平曾說,自從坐在《新聞聯播》的播音席上,自己便一刻也沒有輕松過。做新聞直播,最怕的就是突發事件,稿件來得比較晚,而且急,但卻最有新聞價值。
這時候心細的李修平往往在交替播音的過程中,總會拿起下一條稿件看一遍,哪怕不是自己播,也會幫著把生僻字趕緊查了加上備注。她表示作為一個新聞主播,有三點必須具備: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
多年來,李修平在主播台前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一刻也不鬆懈。她說:「這是我的工作,我珍惜這份工作,從一開始我就踏踏實實,以後我會更加踏踏實實的。」
在2014年《新聞聯播》的一次直播中,李修平零失誤口播一篇長達16分鍾的緊急稿件,留給她准備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幾分鍾,高超的專業素質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
李修平16分31秒的出鏡口播
李修平講述急稿口播背後的故事
柴璐
柴璐,央視新聞頻道主播,主持過《海峽兩岸》《新聞30分》《法治在線》《國際時訊》等節目,曾在2008年獲評中央電視台「十佳」優秀節目主持人,在2012年獲得廣電總局「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她一路向前,在2014年時,獲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
柴璐在大學期間,四年如一日地練習吐字發音、新聞播送、長篇通訊。畢業後,柴璐進入央視實習,這時她的工作是一名記者。她第一次走進《中國新聞》的辦公室時,看著忙碌的同事,發現了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差距。
面對經驗與實踐的缺失,實習期的柴璐在八小時上班時間之外,開始瘋狂「自我惡補」:她把A4紙訂成厚厚一沓,一筆一劃在上面寫下「新聞基礎自我培訓」幾個大字,看報紙、做剪貼、分析電視節目,使盡自己的每一分力氣,想讓思想豐滿起來、筆頭流暢起來、技巧嫻熟起來。
她還借來電影學院的《剪輯學》,試著理解鏡頭的蒙太奇、跳軸、構圖,試著感受剪輯的節奏、切換的技巧;她在北廣的書店中找來《電視新聞》《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電視新聞編輯與製作》等書籍研讀;就連每天看電視,她也不放下紙筆,力爭把記者的每一個提問都速記下來,分析節目的骨架結構……
柴璐的同事曾這樣評價她:「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奮、不張揚。」柴璐不太喜歡跟朋友出去吃吃喝喝那些事情,她經常一個人加班做節目,一個人看書學習,她還曾利用閑暇時間學習,取得了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
每一位央視主播的光鮮亮麗,背後都離不開汗水的澆灌。正是因為有這份認真執著,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專注投入,才有如今的成就。

『貳』 講犯罪的電視欄目有哪些

央視的綜合頻道每天中午12:35的《今日說法》,裡面講解的都是罪犯作案的過程,會有專家對案件進行分析,幫助人們更好地懂法守法。央視的新聞頻道有《法治在線》,他的涉及面會更廣,視野也更大了,主要目的也是幫助人們學法。各個地方電視台一般也會有各自的相似欄目。
下面是我給你找的全國十佳法制節目列表:
一、中央電視台
《大家看法》
《大家看法》,力圖通過多元觀點和獨特角度,呈現高熱度新聞故事、解讀高關注度新聞話題,並通過展現見仁見智的繽紛看法、針鋒相對的犀利觀點,縮短人們與新聞之間的距離。鮮活熱辣的新聞故事,精彩紛呈的思想表達,正是《大家看法》的生命與靈魂。
首播時間:每晚20:00
重播:次日中午12:30
《今日說法》
1999年1月2日中央電視台推出一個全新的法制欄目—《今日說法》,《說法》採取以案說法、大眾參與、專家評說的節目樣式。欄目宗旨:重在普法,監督執法,推動立法,為百姓辦實事。
首播時間:每天12:40(CCTV-1)
每天13:58(CCTV-12)

二、山東電視台
《說事拉理》
欄目的前身是山東衛視的名牌欄目《道德與法制》,創辦於1986年,全國「一五」普法的第一年,是山東電視台和全國法制節目中唯一一檔連續播出23年的名牌欄目,也是全國開辦時間最長的法制欄目。《道德與法制》欄目一直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針對熱點事件進行客觀報道,堅持以事說法、以案說法,注意把握分寸,對事件作出客觀的評價和引導。
播出時間:每晚22:15

三、北京電視台
《大家說法》
《大家說法》是從《法治進行時》的專題節目衍生出來的一檔法治新聞專題欄目,旨在對法治事件進行深度刨析和提出警示,是對《法治進行時》報道內容的補充。
首播時間:BTV科教每天12:20
重播時間:BTV科教每天00:20

四、天津電視台
《今日開庭》
通過原告、被告的激烈爭辯,法官入情入理的案件剖析,使觀眾在案情起伏之中了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更使觀眾掌握了如何依法處理身邊此類案件的方法。觀眾可通過簡訊平台互動版塊,評點案情。每周末推出《今日開庭》特別節目,特約律師和特邀嘉賓以辯論的形式對案件進行分析、解剖。
日常版《庭審實錄》首播:每周一至周五晚20:30~20:55
周末版《庭審實錄》首播:每周六20:30~20:55
精選版每周一至周五18:00播出

五、長沙電視台
《政法報道》
中國百佳新聞名欄目,心直口快,敢怒敢言,從民生視角關注時政要事、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語言犀利透徹,發人深省。《政法報道》由兩名主持人以交談形式主播,真實,鮮活地播報本市及外埠的政法類新聞,特色鮮明。
首播時間:18:25-19:45

六、湖北省廣播電視總台
《咵天》
《咵天》是湖北視2007年4月15日推出的一檔用武漢方言播湖北新聞的欄目。節目主持人「蔡一」是首屆「湖北方言大賽」的冠軍,該欄目的看點是用「方言來評說社區新聞,同時加入一些湖北曲藝形式」,讓新聞變得更活潑好看。
播出時間:每天17:30

七、杭州電視台 《警界41》
浙江省第一家公安電視專欄。《警界41》一經推出,就以深度報道法制事件、積極闡述法理法規、推進法制化建設為己任的立意,立即在社會上造成轟動效應,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播出時間:周日20:30

八、成都廣播電視台
《真相30分》
《真相30分》聚焦成都及國內外熱點新聞事件,通過記者的全方位調查揭示新聞事件背後的真相。《真相30分》強調新聞的深度、沖擊力及獨到的觀點。為增強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貼近性,欄目將邀請新聞當事人、政府部門領導、資深專家做客演播室,實時點評新聞。
播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晚8:00至8:30。

九、貴州電視台
《法治第一線》
用法制的外殼包裝情感,為觀眾挖掘、展現案件背後的故事以及不為人所知的真相,關注民生百態,記錄法治進程。
首播:19:30—20:30
重播:次日12:00—13:00

十、秦皇島電視台
《法制民生》
創辦於1993年。節目以「弘揚法治,關注民生」為宗旨,在解讀中國法律法規的同時,關注百姓民生的情感糾葛,深受觀眾喜愛,收視率始終位於秦皇島電視台自辦節目的前茅。
播出時間周一至周六18:15

『叄』 曝光70位央視女主播學歷誰的學

央視主播經緯通過微博曬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照,並透露「畢業了!」照片中,經緯站在「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的頒獎台前,身穿碩士學位畢業服,招牌式的知性笑容,看上去非常親切漂亮。此微博一出,網友紛紛送上祝福,其中有網友稱:「美麗可愛的經緯姐姐加油,一直都喜歡你的主持,喜歡《中國電影報道》,喜歡你的酒窩!畢業快樂!」 據悉,塗經緯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本科畢業,但之後她不僅就讀了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院在職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廣播電視專業攻讀藝術碩士。此番從北京大學畢業,應該是已拿到了北大的藝術碩士證書。 先後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 曾任中央電視台《早間新聞》、《晚間新聞》、《現在播報》等主播。 她的成長與中國電視新聞的改革相伴,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建國50周年閱兵式,她都成功參與。 而《現在播報》的創建,更使她成為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綜藝類節目主持﹑表演專業,先後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節目主持人和福建東南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2005年正式進入中央電視台戲曲音樂部音樂頻道《影視留聲機》。 並主持cctv4《中國文藝》、音樂頻道《中國音樂電視》等節目。 漢族,女,中國著名節目主持人,央視文藝中心副主任。全國青聯常委。 1995-2000年擔任《綜藝大觀》主持人,此後,隨著綜藝大觀的成功,周濤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之一。 連續16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電視轉播解說。 周濤具有美麗、和善、聰慧、睿智、德藝雙馨的良好形象和獨特魅力,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親和力,深受觀眾喜愛 1997年從烏魯木齊八一中學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 200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畢業後到新疆電視台工作。 2004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主修國際關系與新聞學,獲碩士學位。 2005年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主修媒體與傳播學,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7年2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出境,主持夜間的整點《中國新聞》節目。 1998年畢業,主持中央電視台農業節目《致富經》現任《聚焦三農》欄目主持人 主持欄目有cctv-3《國際藝苑》、cctv-8《影視俱樂部》、音樂頻道《經典》 她同時還是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文化專題部節目主持人,中華全國青聯委員。 在2006年度中國中央電視台挑戰主持人大賽中從11000多名選手脫穎而出,勇奪第一名,並被當場宣布加盟中央電視台。 現任《歡樂中國行》、《歡樂英雄》、《激情廣場》、《綜藝盛典》節目主持人 以其簡潔大方的主持風格和甜美可人的外表被譽為「央視新銳女主播第一人」。 她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大二時即成為了上海電視台《伴你走天下》節目的主持人和編輯。 CCTV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新聞60分》、《中華情》(2006年開始主持)女主播 1997年考入沈陽電視台擔任《知識與生活》、《電腦時代》的主持人。 1999年獲朵而女性新主持人大賽東北賽區總冠軍,全國優勝獎(前八名)。 2000年獲中央電視台榮事達杯全國主持人大賽優秀獎第十九名。 2000年畢業到遼寧電視台擔任《幸運50》、《第一時間》主持人. 2002年3月來到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主持《新聞早報》、《西部新聞每日資訊》。 2003年6月至今調到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主持《中國新聞》,同時也主持《環球360》(07年1月停播)與《新聞60分》。 陝西西安人,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主要研究公共管理。 現擔任CCTV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CCTV新聞頻道改版後的《新聞30分》、《法治在線》、《國際時訊》欄目主播。 最為人所知的事跡為:2005年,以大一學生身份參加央視三套《挑戰主持人》節目,並成為該節目史上第一位八期女擂主。 2006年,已然榮譽滿身、聲名遠播的她再次參加CCTV《挑戰主持人》綜藝節目主持人全國選拔賽,並榮獲季軍。 現為中央電視台(CCTV)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有《挑戰主持人》及大型晚會等。 朱曉琳: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 研究生:北京廣播學院學習播音主持藝術專業 1996.9--2000.7 就讀與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得本科學歷。 1999.9--2001.1 在北京廣播學院學習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研究生班學習。 2001.7--2005.9 在CCTV5主持《早安中國》。 2003.1--2006.1 就讀美國西南大學,獲得MBA學位。 2005.9至今 在CCTV5從事主持《體育晨報》、《奧運城市行》、《城市之間》、《球迷世界盃》、 2007年12月正式成為《新聞聯播》主持人,針對《新聞聯播》變臉,很多網友認為,李梓萌端莊大氣但頭不時右傾,不夠協調。 央視國際網站推出了一個投票活動,結果李梓萌以領先海霞100多票的微弱優勢成了最受觀眾歡迎的新人。 出生在中國陝西省漢中市,現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女主播。 1997年考入中央電視台國際部。先後擔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 1997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擔任主持人、編導。 2000年,擔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人物周刊》《新聞會客廳》等節目的主持人。 2003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音樂系研究生班,同年進入央視財經頻道 2010年初赴新加坡參加路透社培訓,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EMBA班 現主持《第一時間》《環球財經連線》《經濟半小時》等王牌欄目,是財經頻道當家花旦。 徐君:中國傳媒大學攻讀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學位,大學主攻英語。 2004年11月份進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工作,任「社會與法」頻道《法治視界》節目主持人。 編導並主持的專題片曾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和山東省廣播電視彩虹獎等優秀獎項。 2001年3月開始, 一套《整點新聞》 (14點、16點、24點) 2003年7月開始,新聞頻道 《天氣·資訊》、《約會新7天》、綜合頻道《晚間新聞》(2009至11年) 2003年主持《春天的聚會》《航空百年知識大賽》等大型節目。 最大願望:希望主持的節目能為您打開視野,給您的生活帶來智慧! CCTV3,《新視聽》《挑戰主持人》《開心辭典》《夢想劇場》《過年七天樂》 《國慶七天樂》《助威奧運七天樂》《奧運慶功七天樂》特約嘉賓; 王梁《聯合對抗》節目(20張)任央視音樂頻道《快樂琴童》女主持人; 1993年7月畢業後來到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中國音樂電視》節目。她喜愛音樂, 中央電視台十大美女主播之一,曾主持過《國際時訊》、《天氣資訊》《文化報道》等節目。 她的恬靜的主持風格,如蘭的氣質,使億萬觀眾為之傾倒。觀眾們喜愛她的美,她知性的美,原始的美,儒雅的美,更佩服她的才華。 她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女性,以自己的美麗和才華獲得過幾次選美的大獎,但依然不受外界的影響走自己的生活道路,實在難能可貴。2011年7月26日秦方在節目中介紹完小伊伊的情況後,哽咽播報動車追尾事故,並求良心求真相。 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體育新聞》,新聞頻道《體育報道》欄目主播。主持風格具有真誠、有親和力。 1990年開始任上海東方電視台主持人2002年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現為文藝中心文藝部主持人。 主持經歷 《流金歲月》、《相約星期六》、《視聽滿天星》、《海風伴我行》、《上海大劇院》、《從星開始》、《新上海游記》、《親親百家人》、《魅力12》、《音樂人生》、《歡樂中國行》 歐陽智薇: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2005級本科班畢業生 湖南懷化人2009年4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第一時間》實習, 2009年8月31日,歐陽智薇正式亮相《第一時間》,成為該節目新主播, 2011年赴瑞士達沃斯報道世界經濟年會。是財經頻道最年輕的主持人。 央視著名主持 先後主播《24小時》《新聞1+1》,其自然大方,親和機智的主播風格,得到觀眾一致認可。 2008年深入四川地震災區路遇大難面前仍不忘記感恩的「朱大爺」「淚灑北川」一幕,更是家喻戶曉,感動中國。 央視主編王開嶺也曾評價:「在李小萌所有的表情中,這是最美的一次」。2010年,獲得「金話筒」獎。 1995年至今 在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30分》欄目播音員 2009年4月-2010年5月 梁艷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為期一年。 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學習,畢業後到清華大學工作,曾榮獲清華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1994年調入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曾擔任<<希望之旅>>、<<今日影視>>等欄目主持人。 1998年參與創辦<<中華醫葯>>欄目,現任<<中華醫葯>>製片人、主持人,多次榮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中國彩虹獎」一等獎, 中央電視台新銳節目主持人,主持中央電視台多個熱門欄目。復旦大學新聞學學士、經濟學碩士。 曾先後擔任上海電視台《今日報道》主播、《新聞透視》主持人、記者兼責任編輯。 2001年起任上海衛視人物訪談欄目《人在上海》製片人、主持人。 著名主持人,江西南昌人。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曾是深圳衛視的當家花旦,曾主持的節目有:《早安深圳》、《深視新聞》、《直播港澳台》等。2009年,當選為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第二屆十佳主持人。2009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擔任《經濟信息聯播》主播。 朱迅:1992年3月-1996年3月日本亞細亞大學經營學部畢業 1995年2月—1995年8月 英國劍橋大學短期英語留學課程畢業 1996年4月—1998年3月 日本亞細亞大學研究生院經營學部媒體市場專業畢業 1993—1999年主持日本NHK教育台《中國語講座》、NHK電視台直播節目《中日歌會》、日本電視台《亞洲觀》、NHK—1《悠久的長江·三峽》等專題、朝日電視台直播節目《今晚》。 1999—2000年主持央視《正大綜藝》、《走進電視》、《佳藝大世界》等節目;主持央視青年歌手大賽、《心連心晚會》。 2000—2003年主持央視4套《歡聚一堂》、《快樂中國》;擔任《正大綜藝》外景主持人;主持《新千年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大典》、《中秋晚會》、《元旦晚會》、《手拉手》等節目。 現為中央4套《歡聚一堂》、《快樂中國》欄目主持人,《快樂中國》欄目製片人。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進入中央電視台主持的第一個節目是《焦點訪談》 先後主持過《東方時空》和《新聞調查》、《新聞會客廳》等節目。 《九州大戲台》和CCTV-3《藝苑風景線》等一檔檔風格截然不同的節目, (1974年1月4日生),河北人,1999年5月,開始主持河北電視台的全新娛樂欄目《激情99》 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河北地區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方瓊也因此成為了河北家喻戶曉的人物。 2003年到北京進修,主修影視編導專業,在中央電視台主持了《選擇》和《智力快車》等欄目,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優秀主持人之一。 1997年7月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戲曲音樂部,主持多檔音樂節目及大型文藝節目。 新疆人。曾在上海電視台《智力大沖浪》做了三年主持人,之後去攻讀了研究生, 2002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台開始主持《實話實說》,是中央電視台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之一。 柴靜:1995年畢業於湖南長沙鐵道學院,22歲到北京廣播電視學院進修電視編輯。 2003年4月,成為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零距離」報道「非典」。 (1983年2月16日-),出生在中國陝西省漢中市,現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女主播。 有人說,敬一丹的主持缺少女人味,可仔細想想人才濟濟的中央電視台又有哪位女主持能像敬一丹這樣穩穩坐在名主持的金交椅上呢? 敬一丹覺得自己本質上既是一個工農兵學員,又是一個知識青年。她始終以一種傾聽和積極交流的姿態面對觀眾,她從不將電視上那個「她」帶入「角色」,而只是在敘述著她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切,不經意間將觀眾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十分欣賞白岩松說過的一句話:主持人三個字應該放大『人』字。的確,我們從敬一丹的主持風格中也找到了她做人的原則。 1990年,倪萍調入中央電視台做節目主持人,她在《綜藝大觀》及連續十多屆的春節聯歡晚會中的瀟灑表演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倪萍還連續十年主持收視率在十億觀眾左右的大型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並在晚會中擔任最重要的節目主持人。 2000年12月,倪萍開始擔任《聊天》欄目的製片人和主持人。 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主播過《上海早晨》、《新聞夜線》等節目;現任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資訊節目主持人,主播每天早晨7:00-9:00的《第一時間》。 2000年上海電視台、新民晚報、東方網聯合舉辦的「西部行大型報道」 沈冰:浙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系國際金融專業,後選送到新加坡學習 1995年7月至1995年11月保送浙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系國際金融專業,後選送到新加坡學習。 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業與財務系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中央電視台任《對話》節目主持人 1991年――1995年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95年――1997年 在四川電視台主持財經節目。 1997年――2002年7月 在重慶電視台工作,擔任《重視新聞晚報》。 期間,主持過專題文化類節目有《渝州暢晚》、《巴渝風》;訪談類節目有《西部大開發》、《龍門陣》。參與主持了1998年重視與鳳凰衛視合作的春節節目「雙重喜慶」。 2002年重慶電視台建台20周年特別晚會「多謝四方眾鄉親」。 2002年至今擔任中央電視台二套節目《經濟信息聯播》的主播。 1999年主持的「巴渝風」獲中國播音與主持人作品政府獎一等獎。 先後擔任《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等名牌欄目主持人

『肆』 怎麼評價欄目《法治在線》

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法治在線》,將以往的法律新聞節目中的以情動人轉變為以法動人,將法理與情理結合,體現出新聞與法律的人文關懷性,這是具有獨創性的。

《法治在線》欄目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其鮮明的現場感和新聞時效性。節目中播出的都是真實發生且最近發生的事件,讓觀看者們都能切實感受到的身邊事,這樣的事件才最具有價值性和教育警示性。或許是你生活中未曾注意過的一個小的錯誤觀念,但其實會鑄成大錯,這時《法治在線》節目的重要性就能體現出來了。深入淺出的講理講法,讓普通老百姓學法用法,真正學會用法律武裝自己,掃除法盲。

『伍』 抗戰70周年幕後播音員

抗戰勝利70周年解說播音員

康輝,1972年1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康輝於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1993年畢業後康輝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同年任CCTV-1《晚間新聞報道》、《新聞早八點》等主播,新版《東方時空》、《午夜國際觀察》主持人。2001年起康輝任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主持《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多檔節目。
中文名康輝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
出生日期1972年1月17日
職 業主持人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1]
主要成就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副主任
《新聞聯播》主持人[1]
代表作品《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
主持節目《新聞聯播》,《法治在線》等
屬 相鼠
血 型A
星 座摩羯座
小 學石家莊市范西路小學
初 中石家莊市第40中學
高 中河北師大附中
學 歷中國傳大本科生北大碩士清大EMBA

『陸』 新聞三十分主持人名單

截止2019年9月:

和佳、崔志剛、李文靜、賀紅梅、長嘯

《新聞30分》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於1995年4月3日推出的午間新聞節目,節目由長嘯、崔志剛、賀紅梅、李文靜、和佳等擔任主播。

節目以國內外要聞、話題類新聞、文化體育類新聞為主,午間天氣預報為輔。

節目於1995年4月3日起每日12: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2003年5月1日,因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試播,該節目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並機直播,同時部分地方台進行轉播。

(6)法治在線解說擴展閱讀:

節目背景

1995年4月3日,央視為了解決采編播分離的矛盾,作為一項改革措施創辦了午間播出的《新聞30分》這個節目。

說明:每天12:00-12:30在CCTV-1和CCTV-13並機直播(特殊情況只在CCTV-1播出、且有可能延時播出,或可能在12:00之後開始播出,甚至停播)。

《新聞30分》是央視新聞節目的名稱中唯一包涵了節目時長的,但是由於每次都插播廣告,除特殊情況下,新聞內容從來沒有超過30分鍾。在全國哀悼日期間,除中文國際頻道和其他外語國際頻道等外宣頻道外,其他頻道全部並機直播。

『柒』 央視各個頻道所有主持人名單

CCTV央視各頻道主持人名單:

cctv-新聞
邢質斌 羅 京 崔永元 李修平 王 志 沈 冰 水均益 和 晶 海 霞 張泉靈 李瑞英 張宏民 白岩松 朱廣權 李小萌 王 寧 郎永淳 阿 丘 康 輝 李梓萌 楊 晨 賀紅梅 郭志堅 鄭天亮 崔志剛 寶曉峰 翟樹傑 董 倩 經 蓓 梁 艷 章偉秋 方靜 胥午梅 鄭 麗 栗忠民 張 璐 張 恆 張 羽 耿 薩 慕林杉 李文靜 顏 倩 納 森 彭 坤

cctv-1
敬一丹 張 越 張 悅 趙忠祥 柴 靜 路一鳴 陳志峰 顏澤玉 黃 薇 唐劍 汪文華 肖曉琳 張莉

cctv-2
王小丫 李 詠 趙 赫 歐陽夏丹 馬 斌 史小諾 孫小梅 謝穎穎 李雨霏 陳偉鴻 尼格買提 朱 軼 賈志紅 孟 莉 王小騫 熊 雄 肖 薇 冀玉華 顏 芳 姚雪松 張 毅 高 博 周 蓉 任魯豫 龐 曄 陳小雨 寧小鵑 計 渝 李佳明 羅曉芳 方 英 馬洪濤 姚振山 嚴曉寧 軼 男 錢 婧

cctv-3
董 卿 朱 軍 畢福劍 管 彤 張澤群 趙保樂 李 紅 施 翌 梁 璐 馬 東 劉 璐 小 燕

cctv-4
朱 迅 徐 俐 夢 桐 王世林 洪 濤 葉迎春 魯 健 剛 強 宋一平 李 紅 任志宏 桑 晨 王端端 曾 湉 孫靖涵

cctv-5
孫正平 張 斌 韓喬生 沙 桐 段 暄 於 嘉 劉建宏 王 江 張宇東 施 丹 寧 辛 甄 誠 羅宏濤 梁毅苗 袁文棟 孫 燕 吳 為 華 北 蔡 猛 朱 虹 馬 昕 朱曉琳 朱 環 楊 健 魏曉南 尤 寧

cctv-6
潘奕霖 王 歡 經 緯 瑤 淼

cctv-7
畢銘鑫 周 雷 陸 梅 顧國寧 張 瑋 李 冰 杜 雲 王莉鑫 肖東坡 馮 琳 燕 菲 劉棟棟 王曉燕 俞 潔

cctv-8
劉芳菲 王 梁 冀 星

cctv-9
芮成鋼 楊 林 曹 日 李東寧 楊 銳 季小軍 林東威 朱 筠 劉 欣 楊福慶

cctv-10
楊 柳 石瓊璘 王玲玲 張騰岳 趙音奇 王雪純 李曉輝 周 宇 方 瓊 白 樺 朱 華 於勝春 冉宗瑜 丁 丁 高 月

cctv-11
白燕升 董 藝 周 穎

cctv-12
撒貝南 路一鳴 勞春燕 王筱磊 張紹剛 張小琴 阿 果 侯 豐

cctv-少兒
鞠 萍 董 浩 劉純燕 方 瓊 徐 柳 金 豆 紅果果 小鹿姐姐 周 洲 月亮姐姐 毛毛蟲 曾 媛 綠泡泡 陽 光 曹 震 一 天 杜 悅 小 時 陳 怡

cctv-音樂
劉芳菲 董 卿 周 宇 張 越 王雪純 孟盛楠

『捌』 男主持崔志剛是誰

崔志剛,男,1968年生人,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中央電視台播音指導(正高職稱)專、新聞播音部新聞一組副組屬長。主持《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法治在線》等欄目,曾擔任9.3大閱兵直播主解說,多次擔任重大新聞事件的主播和現場報道的記者[1]。
2016年10月,出版專業著作《好好說話——普通話的陳述式表達》。[2]
中文名
崔志剛
國籍
中國
民族

出生地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
出生日期
1968年8月17日

『玖』 法治在線的現場震撼

《法治在線》欄目的選題多以事件為主,事件本身的故事性是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第一現場」版塊所應該擁有的是大量的細節鏡頭,攝像機要捕捉的是與案件息息相關的物證以及人物的反應,尤其是當事人的表情及語言,而且要兼顧辦案人員富有動態感的言行和情緒特徵。在「馬家爵」案中,看到馬家爵落網時滿身污垢,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黑人」的時候,編導無須用更多的解說來表述馬家爵在逃期間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畫面本身就是「敘述者」,而這樣無聲的語言則更具震撼力,它留給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觀眾與畫面形成一種交流,張力因此而構成。假設前期擷取的鏡頭都很完美,在後期節目製作過程中的敘事就應該將重點放置在敘事結構上,而這個結構的原則應該是不斷地設置「懸疑」。「懸疑」構成事件的結扣,也是矛盾沖突的交匯點,它推遲了結果的展示,在敘事上形成跌宕起伏的節奏,觀眾的收視注意力被這樣的「懸疑」所牽引著,觀眾容易沉浸到這樣的疑點重重的敘事過程中去,從而獲得現場的感受,這正是「第一現場」版塊的魅力所在。
2003年8月《法治在線》播出「第一現場:高架橋夜捕飛車賊」,通過隱藏在高架橋邊一座居民樓內的攝像機真實記錄了廣州某高架橋上一段時期內頻頻發生的飛車團伙搶奪行人財物的現場,其中一個1分鍾左右的長鏡頭讓我們記憶猶新:飛車賊為搶包明目張膽的將一名不肯放手的受害者在橋上拖了20多米,犯罪者的張狂、受害者的無助就在這個搖搖晃晃的長鏡頭中一覽無余,鏡頭的客觀冷靜、觀者的拍案而起,現場的張力勝過一切有聲有色的描述和評論。因為播出篇福所限,這個節目是分上下集播完的,上集剛播完,中心的電話就被打爆了,觀眾幾乎是憤怒的指責欄目為什麼不將該節目在一期中播完。

『拾』 《法治在線》的幕後解說員是誰

崔志剛

熱點內容
學民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6 16:31:51 瀏覽:351
法院轉場素材 發布:2025-05-16 16:23:00 瀏覽:227
注會經濟法2014年各章分數 發布:2025-05-16 16:20:26 瀏覽:172
法律援助律師如何成為社會律師 發布:2025-05-16 16:18:07 瀏覽:922
20年不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逮到了 發布:2025-05-16 16:18:06 瀏覽:473
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16 16:13:02 瀏覽:279
民事訴訟法解釋對商業秘密 發布:2025-05-16 16:03:38 瀏覽:874
合同法妨礙合同履行 發布:2025-05-16 15:53:36 瀏覽:120
央美書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5:51:08 瀏覽:204
法院書記員難嗎 發布:2025-05-16 15:48:21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