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武斷性

道德武斷性

發布時間: 2021-12-14 00:26:24

Ⅰ 不道德的行為有哪些

我覺得它是個很抽象的詞。《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以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偏私、誠實和虛偽等道德概念來評價人們的行為和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作文網 home.sanwen8.cn在我們身邊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天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從他們的所作所為中我們能看出哪些是有道德人,哪些是沒有道德人。例如,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捨己救人等都是有道德的;而隨地吐痰、見利忘義、坑蒙拐騙等都是沒有道德的。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我跟著媽媽到市場買菜,看見賣烤腸的,便央求媽媽給我買一根。媽媽猶豫了一下,還是掏出五塊錢,說:「我到前面買菜,你等會兒去找我。」我一邊胡亂答應著,一邊跑向賣烤腸的攤。到了那兒,問明烤腸價錢,便把錢遞給那位叔叔,讓他給我烤一根。叔叔很麻利,一會兒工夫,一根香噴噴的烤腸就做好了。我接過來,說了聲:「謝謝叔叔!」就跑進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了。終於在一個賣土豆的攤上找到了媽媽。媽媽問:「多少錢一根?」我一邊吃著一邊答道:「一元一根。」媽媽說:「我沒零錢了,那四塊錢正好夠付土豆的錢。」我猛然醒悟:糟糕!剛才買烤腸沒找錢。便對媽媽說了一聲,拔腿向賣烤腸的攤奔去。我邊跑邊想:那個叔叔會認帳嗎?如果他不承認怎麼辦?......我一路胡思亂想著,不知不覺地到了烤腸攤。我走過去,怯生生地對賣烤腸的叔叔說:「叔叔,剛才買烤腸您忘了找我錢了。」叔叔忙從放火腿腸的小箱子底下取出錢說:「剛才我低頭找零錢,一抬頭,你就已經跑得沒影了。」說著,把四元錢遞給了我。我覺得這位叔叔是個有道德人,作為小商販,他誠實,不貪小便宜。 作文但有些商販卻不是這樣,他們缺斤短兩,以次充好,掛羊頭賣狗肉。就拿那件事來說吧,有一次我和媽媽聽見有人在市場吆喝 「一元一把」的油菜,媽媽便買了兩把。結果回家洗菜時才發現,中間夾雜著野草爛菜,擇了半天,兩把油菜才挑出不到一把。這個商販太沒有道德了,他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敗壞了自己的人品。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不浪費糧食,不撒謊,不說粗話,不隨地亂扔垃圾。我想,做一個有道德人,應該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我覺得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做到: 作文1.在家裡,尊敬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培養自理、自立的能力;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在學校,尊敬師長,自覺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3.在社會,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禮貌待人,做"文明小使者"。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有素質,文明社會離我們就不會遙遠了。

Ⅱ 道德缺失 合法期望在哲學上什麼意思

所謂「道德」是公共意志之體現是否具有集體無意識,還是個人自由意志的表達具有最大化的主觀判斷,這兩類都是從認識論上無法解釋的,所以「道德」問題本身具有多遠性。羅爾斯的「道德武斷」是說「道德對現實外部世界隨經驗世界的直接判斷」。

Ⅲ 羅爾斯的「道德觀念的武斷性」是什麼意思

道德觀念的武斷性
指的是個人道德觀念樹立後
以此為標志進行價值判斷

Ⅳ 如何理解倫理,道德,倫理學三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人們大都把道德和倫理視為一個概念,其實,兩者並非完全一致,對此進行界定,首先應該分別弄清楚它們的辭源意義和概念意義。

1、辭源涵義

從辭源上考察,在西方, 「道德」(morality)一詞源於風俗(mores),而mores則是拉丁文mos(即習俗、性格)的復數,後來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根據希臘道德生活的經驗,從mores一詞創造了一個形容詞(moralis),指國家生活的道德風俗和人們的道德個性。英文的morality就沿襲了這一含義。

「倫理」或「倫理學」(ethics)一詞源於古希臘的伊索斯(εˊθ0S)。該詞在荷馬時期表示駐地或公共場所,在早期古希臘哲學家中,這個詞表示某種現象的實質或穩定的場所。後來專指一個民族特有的生活慣例,相當於漢語的「風俗」、「品質」、「品格」、「德性」等意思。

可見,在西方道德和倫理的辭源涵義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風俗、習慣以及內在的品性、品德。即一方面是外在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是指內在的行為規范心理自我-個人的品德。

但在中國,道德與倫理的辭源涵義卻有所不同:「道」本義為道路。《說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為規律。所謂人道,指社會行為應該如何的規則,如《禮記》雲:「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人道之大也。」「德」本義為得。《管子?心術上》曰:「德者,得也」。「德」是「外得於人,內得於己。」(《說文》)「道」與「德」的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中:「故學止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道」和「德」聯系在一起的意思是:「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得也。」(《四書集注?論語注》)可見,中國「道德」的辭源涵義與西方相同,一方面是外在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指內在的行為規范心理自我-個人的品德。

「倫」本義為「輩」。《說文》曰:「倫,輩也。」引申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古代的「五倫」就是指五種人際關系: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理」本義為「治玉」。《說文》雲:「理,治玉也。」引申為治理和物的紋理;進而引申為規律和規則。可見,中國的「倫理」就包括如下兩個意思:一方面是外在的規范-行為應該如何;另一方面是人際關系的規律-行為事實如何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

2、概念涵義

我們是在如下意義上使用「道德」和「倫理」這兩個概念的:「道德」指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和規范在人們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倫理」指行為事實如何的規律和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

要正確理解「道德」與「倫理」這兩個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道德與倫理是「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的涵義

作為「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的道德與倫理是指社會制定或認可的關於人們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應該如何的非權力規范。

第一、關於道德和倫理「具有社會效用」

道德和倫理都是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應該」是道德和倫理的重要屬性。但是,並不是它們的特有屬性;因為 「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並不都是道德和倫理。以吃飯為例,西方人習慣用刀叉,印度人習慣用手指,中國人習慣用筷子。這三種習慣都是應該如何的規范,但皆非道德和倫理。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使用刀叉或筷子,是道德的和合乎倫理的,而使用其他的手段是不道德的。

道德和倫理的「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的關鍵在於具有利害社會的效用:道德和倫理是社會制定或認可的關於人們的對社會「具有利害效用」的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

第二,關於道德和倫理是「應該而非必須的非權力」規范

道德和倫理是行為「應該」如何的規范,但法律也是「應該」的行為規范。這兩種的區別在於什麼?過去的觀點一般認為是法律規范依靠「強制力量」來維系,而道德和倫理規范依靠「非強制力量」來維系。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所謂強制,就是使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意志而服從他人意志的力量,強制包括肉體強制、行政強制和輿論強制。實際上道德和倫理也依靠「強制力量」維系,是依靠「輿論強制」。因為,輿論同樣具有使人們不得不放棄自己意志而服從他人意志的力量。俗語道「唾沫星子淹死人」、「舌頭底下壓死人」,就是「社會輿論」強制力量發揮的作用。

因此,倫理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區別,不在於是依靠依靠「強制力量」,而在於是否依靠一種特殊的強制:權力。權力是管理者擁有且被社會承認的迫使被管理者服從的強制力量。法律規范是權力規范;倫理道德規范則是非權力規范。

(2)道德是「規范在人們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的涵義

Ⅳ 道德武斷性是什麼意思 道德缺失 合法期望在哲學上什

錯誤,這個你可以看公開課《公正課》,裡面有一節是講康德的.在倫理學裡面康德的稱為義務倫理學,是一種非結果論的道德哲學觀.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Ⅵ 對一個行為的道德評判應該主要依據行為人的動機還是行為造成的結果

在教育領域中,道德評價是指運用已有的道德觀念對行為的是非、好壞、善惡進行評定和判斷的過程。道德評價的過程,貫穿在道德認識發展的始終。道德評價能力的培養有助於道德信念的形成,也是對道德行為的一種積極的強化。

如果只是靠著自己的直覺和推測來判斷這個人做出這個行為的動機繼而用這個標准進行評測,未免也有些過於自我臆測了。那麼我覺得要想來評判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這個行為本身所形成的一系列原因、結果、動機,用一套完整的體系對其進行評判地才好。

Ⅶ 語言的武斷性指的是什麼

是語言的隨意性,也即語言的主觀性。

Ⅷ 道德武斷性是什麼意思 道德缺失 合法期望在哲學上什麼意思啊,,

「道德沙漠」和「合理期望」相對的概念。 「道德沙漠」是一個概念,在法律意義。 道德「,」道德應該得到的(財產,名譽,利益,獎勵和懲罰,罰款等),也就是所謂的「公平」(「不義之財收益。「,可以被形容為」道德不當或在非道德的) 「合理期望」(合理期望)符合法律或法律依據的期望的期望而獲得的,這不就是一個大胃口的期望,所謂的「合理」。 「明智」和「合理」,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一致的,既合情,合理「(」君子愛錢以適當的方式「,大概就屬於這一類。);不一致:」合理「而不是」合理的(法律)「,」合法「(合理的)不一定是」明智的「。即:「非法」或「法律」是同樣的事情,「不公正」或「一」則是另一回事,因此,在做這樣的概念上的區別。 「道德沙漠」被翻譯成「道德當之無愧的」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Ⅸ EQ/MQ/AQ/DQ/FQ/WQ/SQ/HQ/各指什麼

1.德商(MQ):指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品德。德商的內容包含體貼、尊敬、容忍、寬容、老實、負責、溫和、忠心、禮貌、風趣等各種美德。

2.智商(IQ):是一種表現人智力高下的數目指標。也可以表示為一個人對知識的控制水平,反應人的察看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發明力以及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商(EQ):指治理自己的情感和處置人際關系的能力。

4.逆商(AQ):指面對逆境蒙受壓力的能力,或蒙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

5.膽商(DQ):是一個人膽量、膽識、膽略的度量,體現了一種冒險精力。膽商高的人能夠把握機遇,凡是勝利的商人、政客,都具有非凡膽略和氣魄。

6.財商(FQ):指理財能力,特殊是投資收益才能。財商是一個人最須要的能力,但往往會被人們疏忽。

7.心商(MQ):就是保持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堅持良好心理狀態和活氣的才能。心商的高下,直接決議了人生進程的苦樂,主宰人性命運的勝利。

8.志商(WQ):指一個人的意志品德程度,包含堅韌性、目標性、武斷性、自製力等方面。

9.靈商(SQ):就是對事物實質的頓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

10.健商(HQ):是指個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才能的反應

Ⅹ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什麼 為什麼要做一個有道德 的人

可以用《至理賢文》回答你嗎?

此書一半講的是「處世之道」,也就是人生哲
理,智慧、及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半講的是「為人
之德」,也就是做人根本,人之真情、良心。——《至理賢文》

道理即智
慧,有智方有才。德情即為人,做事先做人。——《至理賢文》

===========================================================

至理賢文摘選:

人若無德生而何益

讀書不是為求成功略德思,一心學才只圖錢。
教子教孫須教義,積善積德勝積錢。美德乃良心,
人有良知天地敬,胸存正氣遐邇欽。雖然德主內在
修養,才主外在形象,二者缺一不可。但一個人更
應該注重自己的內在。

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德為小人。競爭縱然激烈
,但才華不能代表一切。人人讀書則重才輕德,那
多才缺德的社會就會烏煙瘴氣。因為缺德的人,學
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於是好心人總
易受騙上當,因而人人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所謂修心養德,順心感恩自戴德,違心積怨必
報復。一個人在不惜一切追求外表光艷的途中,也
須時常關心一下,內心的德苗是否壓彎?同情是一
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但畢竟活得順心,才易生愛
;唯有愛心,方生憐憫。

處事待人誠為本,持家立業儉當先。善為至寶
深深用,心做良田時時耕。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而
若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
用處。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
德,不為窮困而改節。相貌不佳德可補,品德太劣
貌難遮。人若無德,生而何益

===============================================

【教子教孫須教義,積善積德勝積錢。】——教育
兒孫須教他們為人正直,多做善事,多積點德要比攢
錢好。

【人有良知天地敬,胸存正氣遐邇欽。】--—一個
有良心天地都會尊敬他,一個人胸存正氣遠近的人都
會欽佩他。

【順心感恩自戴德,違心積怨必報復。】-—活得順
心,心中就有感恩之情,自然記得別人的好處;活得不
如意,心中就會積壓怨忿,必然會產生報復的心理。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
,不為窮困而改節。】——芝蘭生長在幽深的林間,
不會因為沒有人來欣賞就不散發芳香;有德行的人修養
道義建樹美德,不會因為窮困潦倒而改變節操。

【處事待人誠為本,持家立業儉當先。】——為人處
事以真誠為基本,操持家務與建立事業,首先要節約。

【善為至寶深深用,心做良田時時耕。】——善良要
作為至寶深入使用,心要像良田一樣時時刻刻細致耕耘。

【相貌不佳德可補,品德太劣貌難遮。】-—一個人
的長相不好,可用他的為人品德去彌補,但一個人的品
德太惡劣,用他的容貌是遮蓋不住的。

=======================================================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16 16:44:55 瀏覽:726
學民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6 16:31:51 瀏覽:351
法院轉場素材 發布:2025-05-16 16:23:00 瀏覽:227
注會經濟法2014年各章分數 發布:2025-05-16 16:20:26 瀏覽:172
法律援助律師如何成為社會律師 發布:2025-05-16 16:18:07 瀏覽:922
20年不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逮到了 發布:2025-05-16 16:18:06 瀏覽:473
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16 16:13:02 瀏覽:279
民事訴訟法解釋對商業秘密 發布:2025-05-16 16:03:38 瀏覽:874
合同法妨礙合同履行 發布:2025-05-16 15:53:36 瀏覽:120
央美書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5:51:08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