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視域下的反腐敗斗爭
① 依法懲治腐敗說明了什麼道理
你如果想致富的道路期限,一些國家能為你投資給你放,你可以支付轉回來再給換了款
② 談談對黨風廉政與反腐斗爭與依法治國公平正義的關系和認識
正確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廉潔政治是一個國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治進步的重要條件。歷史經驗表明,只有執政者清正廉潔,才能處理好與人民群眾關系,社會才能安定和諧;反之,執政者腐敗必然導致政治動盪、經濟凋敝、人民困苦,乃至政權更迭、生靈塗炭。這樣的事例,古今中外,屢見不鮮。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黨和國家政權的性質與腐敗水火不容,反腐敗是關繫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爭。對於我們這個在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人民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執政的政黨來說,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如果任由腐敗泛濫,可能葬送我們的黨、葬送我們的政權、葬送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建設和諧社會就根本無從談起。只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做好了,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鞏固了,和諧社會建設才能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③ 從依法治國的角度,應如何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成績顯版著、碩果累累,黨風廉權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初步實現了有法可依。當前,隨著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面對反腐倡廉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快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的步伐既十分重要又相當緊迫。
著力推進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是施行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必然要求。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一道,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國對黨執政方式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國的重要目標是「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依法執政要求將黨的執政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反腐倡廉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也必須按照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要求,努力實現法治化。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礎是有法可依,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的質量和系統化程度,直接關繫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十七大報告要求,「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前,反腐倡廉工作還只是初步實現了有法可依,要建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④ 從依法治國角度談談目前黨內懲治腐敗分子力度的看法,並談談如何對公務員進行
一是監督「公開」制度的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等方面的公開,作為一個制度確立並實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充分運用了「陽光是最好防腐劑」原理,是防腐、揪腐的最有力舉措之一。為此,一切法律法規、制度、文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應當保密的外,都應當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知曉、隨時方便地查閱,以此最大限度壓縮權力暗中運行的空間。紀檢監察等機關必須擔負起此項監督重任,對沒有落實到位的,毫無例外地點名道姓通報並依法追究責任。把「口頭上的正義」外化為「看得見的正義」。
二是監督「權力運行」制度的落實。把權力關進籠子,要靠建立健全制度,但落實制度更是關鍵。如幹部選拔任用、政府采購、招投標、司法拍賣等,幾乎都是有比較成熟的法律規定,然而從已處置的「老虎」、「蒼蠅」來看,無一例外都是無視法律法規等相關制度的存在。有法不依問題不能僅僅指望制度執行者自身的覺悟來糾正,「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必須加強監督,進而發現問題並懲處矯正,才能促進和保證制度的真正執行。監督機構在無力全方位監督的情況下,應著力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人員監督。重點部門中的重點是那些群眾反映強烈、前腐後繼、連續在同一職位上落馬多人的部門;重點崗位人員中的重點是領導幹部,重點中的重點是「一把手」,因為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吏腐腐一個,官腐腐一窩。」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讓一切腐敗行為無處遁形。
三是監督反腐「責任制」的落實。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發布的《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明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一個目標、兩大方針、三項任務、四種責任、五項措施」。各級黨委就落實《工作規劃》制定方案、進行任務分解、細化並明確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建立了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責任制。這個責任制度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工作規劃》關於「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紀委要切實承擔監督責任」、「強化對監管者的監督」、「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成員的監督」、「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解決影響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問題」等反腐敗體制機制改革的新規定新要求,是對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⑤ 掃黑除惡反腐敗斗爭中的政治態度與表現
⑥ 如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黨課
換人,要能力不要文憑
⑦ 以 厲害了我的國 為主題 請 從科技創新 反腐敗斗爭 依法治國 文化自信 教育
主要還是從我國的教育的創新方面來寫
⑧ 為把反腐敗斗爭繼續引向深入十九大提出三個堅持具體指什麼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推動政治生態實現根本好轉
⑨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
一要不斷完善反腐敗法律制度體系。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要通過廢、改、立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反腐敗法律制度體系。要善於將黨的反腐敗主張和決策轉化為人民的共同意志,通過國家立法將反腐敗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軌道。在十二屆人大已將反腐敗法列入未來五年立法規劃的基礎上,要就盡早著手、科學論證、開門立法、廣聚民意,加快制定出台反腐敗法、重大事項決策程序法、公共信息公開法、預防和處理公職人員利益沖突法、舉報人和證人保護法等法律。要在罪刑相適應的原則下,進一步加大對腐敗犯罪的懲罰力度。要做到預防與懲治、治標與治本,監督與查處、實體與程序、運作規則與一般程序並重。要加強黨內立法與國家立法的協調配合。要對現行的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進行清理,過時的及時廢止,不完善的要盡快制定實施細則,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緊制定,切實提高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為制度剛性運行夯實基礎。
二要大力培養反腐敗的法治思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最具變化性的因素,只有大部分社會成員具備了法治思維,反腐敗法律制度才能落到實處。因此要加強法治文化宣傳和教育,在全社會涵養制度為要、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努力提升法治理念。使全社會成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能體現法治精神,讓「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為一種慣性思維。要加強黨員幹部的黨紀政紀法紀教育,組織幹部學習法律,引導黨員幹部做到一切立身行事都以法律為准繩,自覺忠於法律、遵守法律,增強公務人員執法、守法自覺性。要旗幟鮮明地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切實解決好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使領導幹部真正敬畏法律、敬畏民意、敬畏崗位。
三要依法監督保證法律制度剛性。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法律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要通過不斷深化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紀委的監督責任和監督的相對獨立性、權威性,來確保制度執行到位、剛性運行。推進反腐敗治理體系現代化。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盯緊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使各級領導幹部習慣在監督下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用權,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要深化改革,完善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通過治方式引導和規范群眾有序參與監督。鼓勵實名舉報,善於運用法治方式處理涉腐網路輿情,做到積極應對,正確引導。要進一步加強「三轉」,依法加強監督檢查,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對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以權謀私等行為,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切實維護法律制度剛性。
四要堅持使用法治方式懲治腐敗。堅持有貪必肅、有腐必懲,把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作為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能,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同時必須要堅持用法治方式查辦案件,堅守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這一原則。要堅持實體正義和程序合法的統一,健全辦案制度、切實規范自由裁量權的運用,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保障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要規范辦案流程,正確使用「兩規」「兩指」措施,絕不能隨意性執紀、選擇性查處和越權違規辦案。要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的作用,加強職能部門間協同辦案、信息溝通、案件移送,做到「快查快結」。要嚴格遵守案件線索規范管理、辦案安全事故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要細化辦案標准,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量紀恰當、手續完備,使查辦的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五要打造過硬隊伍提高法治能力。要按照打鐵先要自身硬的要求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切實防止「燈下黑」,提高紀檢監察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推進反腐敗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強化教育,進一步增強紀檢幹部的法紀意識,夯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建立健全考評制度,定期對紀檢監察幹部進行法律知識考核,並運用好教育考核結果,重視提拔使用法治思維意識強、善於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幹部。要強化管理,促使紀檢監察幹部進一步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辦案,違反審查紀律就是違反政治紀律」的底線思維,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制度和規定。要強化監督問責,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堅決制止,對不適合紀檢監察工作的人員堅決調離,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查處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決不袒護、決不手軟,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腐敗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最大的毒瘤,而法治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好的社會治理方式,是治療社會弊病的良葯。紀檢監察機關只有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謀劃工作,才能在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融入到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旋律中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