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概念史

法學概念史

發布時間: 2021-12-15 18:11:47

『壹』 法學的概念

法學(英文:law,science of law,又稱法律學或法律科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內的專門學容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被稱為「刑名之學」,自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現代的法學,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學。但是關於法學與科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主要涉及價值論的研究是不是科學的問題。

『貳』 什麼是法學概念它與法律概念有什麼區別(說簡單點好)

簡單的說:

法學概念就是研究當中的法律。

法律概念就是已經形成法律條文中的概念。

法學概念可以是沒有法律規定的,法律概念可以是被法學研究更改的。

『叄』 法學史

法學史?

『肆』 法制史與法律史

法制史是研究法律的起源與歷史上各種類型和各個階段的法律制度的實質、特點、作用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和規律的科學。它既是法學體系中的獨立學科,也是法學的基礎學科,同時又是歷史學的重要分支。
如上面這位仁兄所說:法律史是比法制史更上位的詞,法律史包括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比較法律史、法律文化史等。

『伍』 法學的歷史發展和主要理論特是什麼

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被稱為「刑名之學」,自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
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現代的法學,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學。但是關於法學與科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主要涉及價值論的研究是不是科學的問題。
一、法的本質
所謂法的本質,是指法的內部聯系,是法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與法的外部現象相比較,法的本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是國家意志的表現
法的本質首先表現為法是國家意志的表現,這是法的初級本質。法與國家政權是密切相聯的,如果沒有國家政權作依託,法既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實現。統治階級一旦把本階級的意志宣布為國家意志,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國家的名義制定法律,從而進一步推行這種意志,並憑借國家的強制力迫使人們服從這種意志。
(二)法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志的表現
法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志的表現,是法的二級本質。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不是統治階級內部的各黨派、集團及每個成員的個別意志,也不是這些個別意志的簡單相加,而是統治階級通過「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整體意志、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這種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是該階級作為一個整體,在政治、經濟上的根本利益的反映。
(三)法的內容和實現形式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這是法的終極本質,也是法的深層本質。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反映在法律中的統治階級的意志並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統治者個人隨心所欲的結果,而是由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這就是法的物質制約性。
總之,法的本質所揭示的並不是某個唯一的、終極的要素,而是法內在的一種矛盾關系。這一矛盾關系包括兩個相關的方面:其一,從主觀方面看,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其二,從客觀方面看,法的內容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前者是法的國家意志性和階級意志性,後者是法的物質制約性。
二、法的特徵
(一)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
1.法對人們如何行為作出了明確的指示。法通過告知人們可以做什麼、禁止做什麼、必須做什麼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引。
2.法的內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法不是針對某個人、某件事而制定的,而是針對一類人、一類事而制定的。
3.法是能反復適用的。
(二)法是由國家創立的社會規范
法區別於其他社會規范的首要之處在於,法是由國家創立的社會規范。國家創立法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是制定;二是認可。
(三)法是規定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
法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以權利和義務為機制,影響人們的行為動機,指引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
權利意味著人們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為。法通過規定權利,使人們獲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義務意味著人們必須作或不作一定行為。義務包括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兩種,前者要求人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後者要求人們不得作出一定行為。正是由於法是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調整人們的行為,因此,人們在法律上的地位體現為一系列法定的權利和義務。
(四)法是由國家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法的強制性不同於其他規范之處在於,法具有國家強制性。

『陸』 我國法律的發展史是什麼

以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為起點,中國法制歷史傳承四千餘年,其總體的發展脈內絡、相容互間淵源繼承關系是異常清晰的。不過,四千多年間,朝代不斷更替,政權屢經變更。所以從宏觀上觀察,各個時期法制的內容、特色也各有不同。按照發展的階段及風格特色等粗略的標准來劃分,中國法制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早期法制、戰國以後的古代法制和近現代法制三個大的部分。

『柒』 中國法學歷史發展

中國法制史 第一編 中國法律的歷史發展 一、初創時期的中國法律(習慣法的成文化) 夏、商、西周時期是中國法律的初創時期。初創時期法律的突出特點就是,以習慣法為基本形態,法律不公開。 (一) 夏 夏代以天命神權的觀念作為立法、司法活動的指導思想,法律淵源包括習慣法、制定法和誓(軍隊的命令)等。 (二) 商 商代繼續秉承神權法思想。在繼承夏代法制經驗的基礎上,商代在罪名、刑罰和司法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 西周 西周在中國法律的初創時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階段,西周法制的內容與形式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形成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法制指導思想;進行了大規模的立法活動;確立了「刑罰世輕世重」、「明德慎罰」、矜老恤幼等刑事政策與原則。 二、發展期的中國法律 從春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法律的發展時期。發展時期的中國法律的突出特點就是封建法律逐步實現儒家化。 (一)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林立」「百家爭鳴」。尤其是儒家、法家,他們在圍繞著「禮」、「法」問題所展開的爭辯過程中,各自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合理因素的法律新見解,大大豐富了中國以及整個世界的古代法學。春秋時期最大的立法成就——各國陸續制定並公布了成文法,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又對舊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的變革,陸續出台了一批新的成文法。以李悝制定的《法經》為時最早,成就也最高,集中代表了當時的立法水平。無論是律典體例、篇章結構,還是在立法宗旨、內容實質等各個方面,《法經》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後世兩千多年的各代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作為中國古代成文法典的源頭,開創了中華法系獨樹一幟的立法先河。 (二) 秦 秦朝把法家的思想推到了極端。秦代法律的形式繁多,內容豐富,涉及的范圍包羅萬象,刑罰也十分殘酷,其所反映的法治水平是當時世界所罕見的。 秦律的風格與時代特徵 (1)以保衛封建經濟基礎以及相應的專制主義中央

『捌』 概念法學的介紹

概念法學源於19世紀中葉以後由歷史法學演變而來的「潘德克頓法學」,它以羅馬《版學說匯纂》為其理權論體系和概念術語的歷史基礎,強調對法律概念的分析和構造法律的結構體系,是近現代法制史上功勛最為卓著的學派,它把西方綿延千年的自然法思想與近代理性主義、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結合起來,適應現代民主、自由、法治和市場經濟的需要,奠下了現代法律制度和法治大廈的最重要的基石。時至今日,任何進一步的法律制度的完善,都是立基於概念法學的成就之上。

『玖』 請簡述法學的歷史發展和重要貢獻的人物。

法家主張實行文化專制;提倡統治者必須牢牢鉗制司法,。主張夷族連坐,寧枉勿縱。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國。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裡,漢武帝獨尊儒術。
統治者是以儒家思想哄天下,以法家思想治天下。

韓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為首,主張在政治與治國方術之中,「勢」,即權力與威勢最

戰國時期法家

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發展而來的。戰國時期法家主要有兩派:一派以李悝、吳起、商鞅為代表,他們主張用法治代替禮治,強調法的重要性;
另一派以申不害為代表,他們主張「循名責實」,要求統治者以權術控制臣下,統治百姓。韓非在總結兩派觀點的基礎上,吸收荀子的某些思想,構建了一整套法、術、勢相結合的君主集權理論

可以說,法家的歷史哲學觀相對於其他哲學流派完全是一種全新革命的觀點。
儒家墨家道家三家雖然思想主張各有不同,但是具有一種共同點: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自古代的「黃金時代」以來,歷史在逐漸退化,因此,人的拯救不在於創新,而在於回到古代。這就是三家的「歷史退化觀」

。三家的這種觀念,來源於中國依循過去經驗的傳統思維方式。中國人大多是農民,農民通常被耕種的土地所束縛,很少外出旅行。農民種地,按時令變化耕耘種地,只需憑借過去經驗,遇到新事,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主張「 法治 」的一個學派。儒家學派的最後一位大師荀子(荀卿)是其先驅者,他的弟子韓非子(韓非)則是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

作為儒學大師的荀子在政治主張上對孟子的學說又有所發展。在尊王道、舉賢能的基礎上,荀子主張兼稱霸力,法後王;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強調人的能動性,具有唯物主義的思想成分。

韓非子與老師的政治思想也不盡相同,他尖銳攻擊儒墨之道,提出了以法治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思想,形成了較完整的封建專制主義理論。

代表人物: 申不害、商鞅、韓非子、李斯、桑弘羊、周興、來俊臣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248 發布:2025-05-16 10:06:38 瀏覽:931
法律援助偵查階段律師意見 發布:2025-05-16 10:03:02 瀏覽:692
社會生存法夠硬和圓滑 發布:2025-05-16 10:01:38 瀏覽:30
關於共同侵害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9:32:59 瀏覽:803
中歐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09:25:24 瀏覽:238
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有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16 09:15:13 瀏覽:1000
借條不按手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9:13:05 瀏覽: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發布:2025-05-16 09:13:04 瀏覽:373
有關社會與法節目的論文 發布:2025-05-16 09:05:09 瀏覽:239
高等教育法規法條 發布:2025-05-16 09:04:18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