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會與法節目的論文
⑴ 學習法律知識
如果是要系統學習的話,建議首先應該學習法律的基本理論、憲法。這樣可以專對學習部門法有指導作屬用,同時學習語文
邏輯
等有關知識,他們對你理解、學習法律有很大幫助。然後學習部門法,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要機械的記憶法條,同時,要結合有關司法解釋一並學習、理解。還要在網上查看最新動態、最新理論,多看有關論文與案例,相信會對你有很多好處的。除此之外,還要學習法制史,國際法等,開闊視野。至於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望你成功。
⑵ 秦國榮的主要科研成果有
(核心期刊部分代表作)
1、《論中國法制變革中的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學習與探索》1996年第6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新華文摘》1997年第2期索引)。
2、《國際經濟一體化與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內在關聯考察》,《科學·經濟·社會》1997年第1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3、《論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國際化趨勢——兼論中國法制變革中的法律移植》,《學術交流》1997年第3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4、《國際經濟一體化對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影響》,《法學》1997年第1期(法學類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5、《法律形式化的意義分析》,《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4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1997年第1期轉載)。
6、《法律形式化——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時代課題》,《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1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1998年第3期轉載)。
7、《試論世界法制發展國際化趨勢下的中國法制現代化》,《江海學刊》1999年(中文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8、《論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中的幾個重大關系》,《山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9、《國際法與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法學》2000年專刊(法學類一級一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0、《知識經濟及其全球化對中國法律發展的影響》,載《法律科學》2001年第3期(法學類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1、《試論「三個代表」的思想對確立當代中國法律發展價值取向的意義》,載《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5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2、《淺談民事訴訟期間規定在實務中的幾個問題》,載《法學雜志》2001年第10期(法學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3、《人民調解制度的現代意義分析》,載《新疆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4、《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法律特徵、存在問題及其法治化研究——兼論WTO透明度原則對我國立法的影響》,載《理論與改革》2002年第3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2年第9期全文轉載)。
15、《WTO規則與中國法制建設——以WTO透明度原則和司法審查制度為視角》,載《長白學刊》2002年第5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16、《人民調解制度:法律性質、文化成因及現代意義分析》,《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17、《經濟法學基本理論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南京師大學報》2004年第5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經濟法學精粹(2004年卷)全文收錄》)。
18、《法治社會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矯正》,《法學》2005年第3期(法學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5年第6期全文轉載)。
19、《維權與控權:經濟法的本質及功能定位——對「需要干預說」的理論評析》,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2期(法學類一級權威期刊)。
20、《論WTO反補貼訴訟機制——兼論我國應對國際反補貼訴訟之對策》,《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法學類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1、《勞動違約責任:歸責原則、構成要件及立法完善》,《當代法學》2006年第2期(法學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2、《The Legislative Objectives and Historical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China Legal Science》Journal Agency 2005《中國法學》2005年外文刊(法學類一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3、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ul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21st Century Law Review No.4,2005(法學類核心期刊)。
24、《WTO反補貼措施:價值理念與制度功能---對《SCM協定》的法理解讀與思考》,《法學家》2006年第4期(法學類一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5、《我國反壟斷立法的制度功能與歷史任務》,《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9期(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6、《法律衡平與勞權保障:現代勞動法的價值理念及其實現》,《南京師大學報》2007年第2期(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7、《國際經濟法的緣起及其效力》,《法律科學》2007年第3期。(法學類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07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9、《法律上的勞動概念:法理邏輯與內涵界定 》,《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30、《建國前我黨勞動立法政策的演變及其啟示》, 《江海學刊》2008年第4期( 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
31、《服務期協議:概念、本質及其法律效力分析》,《法律科學》2009年第1期(法學類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3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資倫理定位與制度安排》,《中國法學》2010年第2期(法學類一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33、《勞動爭議解決的法律機制研究》,《江海學刊》2010年第3期(二級權威期刊,CSSCI來源期刊)。
34、《勞動權的權利屬性及其內涵》,《環球法律評論》2010年第1期(CSSCI核心期刊,法學專業核心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0年第5期全文轉載)。
35、《勞動合同中止制度:勞動者的權利維護與制度架構》,《政法論叢》2010年第4期(法學專業核心期刊)。
36、《勞資均衡與勞權保障:勞動監察制度的內在功能及其實現》,《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10年第6期(CSSCI來源期刊,法學專業核心期刊)。 1、《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南京師范大學青年學者文叢全額資助出版。
2、《市民社會與法的內在邏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術著作全額資助出版。 1、《你所關心的涉外經濟知識產權法律問題》,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勞動合同的訂立與解除》,南京出版社2000年版。 1、《怎樣排解涉外經濟合同糾紛》,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怎樣排解合同糾紛》,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部分)
1、《現代理論法學原理》,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國公民的現代法律觀念》,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現代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架構》,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法制現代化與中國經濟發展》,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新合同法詳解與應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中國經濟法新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六、 科研獲獎
1、專著《市民社會與法的內在邏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2008年獲得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09年獲得教育部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論文《論經濟法的的基本原則》,2001年獲得全國十三省市自治區經濟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3、論文《我國市場競爭法制建設的理論邏輯與歷史目標》,2007年獲得全國十三省市自治區經濟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⑶ 法治視界主持人
《法治視界》主持人——徐君,在2003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攻讀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學位,期間主攻英語。2004年11月,她進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擔任「社會與法」頻道《法治視界》節目的主持人。在職業生涯中,徐君積累了豐富的記者、編導和主持經驗,她編導並主持的專題片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和山東省廣播電視彩虹獎等榮譽。除了主持工作,徐君還是一位多產的作家,發表過多篇散文和小說,如《最後一課》、《拍攝〈北大百年〉的日子》、《離別》等。她的采寫新聞稿也多次獲得中國地市報新聞獎評比的一等獎等獎項。此外,徐君撰寫了多篇優秀論文,其中《論我國紀錄片的現狀及走向》(被收錄在《廣播藝術論》一書中)、《跨越時代的風格之美——淺議的現實主義風格》、《平實的魅力——試論韓國家庭倫理劇的編劇藝術》、《我們所歡迎的主持人》、《娛樂節目的殺傷力》《遊走在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等文章發表在《當代電視》及各類報刊雜志上。目前,她正在為中國傳媒大學211重點工程的二期重點書目《廣播電視藝術學體系》撰寫《播音主持》和《後工業時代的影視藝術》兩章內容。以下是她的個人檔案:
姓名:徐君
生日:5月21日
籍貫:山東
身高:170cm
體重:53kg
星座:雙子
血型:O型
民族:漢
家庭成員:父母,弟、妹
業余愛好:看書、看電影、寫作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寶石藍、白色
最喜歡的水果:蘋果
最喜歡的食品:韓國菜,西餐
最喜歡的服飾:休閑裝以及略顯隨意的職業裝
最喜歡的書:《紅樓夢》,《魯迅全集》
最欣賞的人:里芬斯塔爾
最喜歡的事:旅遊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
對於徐君而言,主持「社會與法」頻道的節目不僅是工作,更是一份責任。她認為,作為頻道的一員,能從事她最喜歡的工作並為社會和廣大民眾服務,是她人生中的幸運和自豪。她強調,「社會與法」頻道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道義精神關注和推進中國的法制化進程,為社會和廣大民眾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作為年輕主持人,她深知自己肩負的重擔,並承諾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與頻道的同仁們共同努力,為中國社會的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