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在線100字

法治在線100字

發布時間: 2021-12-17 02:28:32

『壹』 【【急】】有選擇觀看新聞聯播。百家講壇。法治在線。科技博覽。探索發現 每篇不少於100字【10】篇

我看的百家講壇都是09、10的
今年只看了梅毅的
我建議你還是自己去看看吧
百家講壇蠻好的!

『貳』 法治在線觀後感100字

給你兩篇
看今天的法治在線,講的是南昌一個人取了18萬現金,被一人盯專上並尾隨他到停屬車場,搶走了18萬。要說明的是被搶的是個壯的男子,搶錢的是個女子。該搶錢女拿電棒電擊了取款男,取款男立馬沒了知覺,被搶錢女輕而易舉搶走了18萬。
後來警察抓了這女的,此女的被逮住以後哭著說:我也不貪心,我也能吃苦,但是實在太缺錢了。

看了之後,我的心情很復雜。
此男錢被搶很值得同情;
此女搶錢的動機讓人感覺有點可悲,不光為這個女的,也為這個社會,搞的大家都「太缺錢」了。
感受: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只有在經濟利益有保證的情況下,企業才會治污,而一旦兩者發生矛盾,企業首選的還是經濟效益,就會用偷排來降低成本,將污染治理的成本轉嫁到環境中。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地理順體制,完善配套政策,讓污水處理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贏,走上良性循環之路。而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不敢想像,這樣的快速發展會給後代留下什麼?

『叄』 法治在線觀後感,字數不限!

法治在線》觀後感
一、懲處犯罪分子,我們引以為戒 今天看了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法治在線〉之〈斬斷毒禍〉,介紹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獲3.16特大販毒案的主要過程,看後頗有感觸! 國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緬甸毒梟與一四川毒販聯系頻繁,准備將一批海洛因運往成都,並且有意從境外聘請技術人員,在成都開設冰毒加工廠。從節目中的辦案人員得知,以往都是過境或就地銷售,而犯罪分子還准備開設毒品加工廠,可見案子的緊迫性。幕後操縱此事的四川毒販外號「張大哥」,具體情況不詳,可見案子難度之大。公安機關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對大毒梟「張大哥」的線索茫然之下,從破獲大毒梟的馬仔和一些女毒販入手,逐漸使線索清晰,最後順藤摸瓜式的抓獲大毒梟「張大哥」,搗毀了毒品團伙,使得建立毒品工廠的惡劣行徑最終不得逞。 一個案子的破獲,從長遠看來,就是對中國整個巨大的法治進程,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直接地看,本案的破獲,不僅表現了我們公安幹警與違法犯罪分子鬥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對觀眾是一種警示。它向公眾展示了公安機關對國家,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全作出的突出貢獻,必然增強人民對警察的信心和信任,愛戴與擁護。該案子的破獲,通過過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場生動地直接地讓壞人望而卻步,使觀眾引以為戒。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於每一個公民來說,不管誰觸犯了法律,最終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會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販毒運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會罪人!生命是寶貴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們應該拒絕毒品,遵紀守法!莫象節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終落個絕望下場! 案子的告破,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的法治建設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民眾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販毒女子的丈夫已經因為毒品的違法行徑而蹲守監獄,而她卻不知悔改,一些民眾竟然如此愚昧混沌。這些例子令人內心沉重,使我們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教導公民遵紀守法實乃當務之急,而且時時刻刻不能放鬆。我們國家也許還存在更多象她這樣愚昧的人們,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自己要時刻想到要遵紀守法,明辨是非;而我們也許還有更多的底層人民,更多普通老百姓需要法律陽光的普照,對於有關部門,我們的普法工作任務艱巨,有關法律工作人員任重道遠啊!
二,三女孩落網,我們深思 在抓獲「張大哥」的過程中,引出了三個女孩子。最小19歲,最大22歲,都是阿壩藏族自治州財貿學校的畢業生,被一個老鄉介紹認識了犯罪團伙中的一個女子。該女子說是能給她們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給她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雲南販運毒品,並且許諾一次就可以掙七、八千塊錢,是她們平時打工兩年的收入。。 節目一開始,就是一位穿著囚服的年輕女孩的哭訴懺悔,哽咽不斷,哭鼻子抹眼淚的,說話幾近模糊。看得出已經成為罪人的她面對記者和鏡頭很真實,毫無掩飾。且不論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具體是什麼罪名,單從節目開始時候的這位女孩子的哭訴就可知,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她們所犯的罪行已經無法挽回。觀眾的同情歸同情,惋惜遺憾也無濟於事,因為法律是不相信眼淚的! 不過,這三位女孩子的誤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常常成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標,她們本身的問題出在哪? 是什麼原因使她們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說其他沒有經過教育,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法律知識和道德規范教育的販毒馬仔和運毒女子,為了金錢,鋌而走險,情有可源。可是,接受過教育,有著高知識高素質,起碼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剛畢業的學生也踏入危害社會的領域,實在令人感嘆於接受過教育的學生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的缺乏。 我想,不僅是因為蠅頭小利的誘惑,尋找工作的緊迫,也不僅是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敗導致三個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可以說,除了家庭,社會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導致三位女孩成為罪人的「罪人」之一。 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涉世不深,對社會了解不清楚,思想單純單一。恰恰使得心懷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並能很好對其欺騙引誘。不是學生,而是學校為不法分子提供有機可乘的機會。這個案子的告破可以說是給我們的學校和教育一個狠狠的巴掌! 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 我們的學校應該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程度和了解社會的機會。學生只是在學校苦讀詩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終影響會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學校應該創造外部環境和條件,教給學生自我獨立的明辨是非的標准,教會他們如何判斷是非黑白曲直。重點工作在於,應該加大法律知識的普及,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首要這樣的條件具備,學生才有可能不會象上述三位女孩一樣加入販毒運毒的團伙中。而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的改變,不是一時能得以解決的,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家庭的長期的配合和改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付諸努力思考和努力實踐!

『肆』 法治在線觀後感

這篇不怎麼看得出時效性。。不滿意的話那個打砸搶燒案件的文章很多,就是是08年的。。 剛剛看了 央視的 《法治在線》,預防青少年犯罪系列,拯救青年----迷途少女。 看了之後,頗有感觸: 沒想到現在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如此之快。以往是一年才進勞教所幾個,而這幾年是一個月里就有十幾個!!這說明了什麼??!! 采訪那些孩子的時候,問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犯罪行為,他們會說,電影,電視,網路視頻里看來的。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可以這樣。 有何感想??現在的媒體,現在的環境,我們成年人是否應該有所思??當我們在享受,在放縱自己的時候,身邊的孩子他正看著呢!! 片中,有位教授接受采訪,(應該是說教,或是解釋些什麼),他呼籲,學校應該建立一個課程:人生教育。告之孩子,如何去面對環境,當與家人,老師,領導,同事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如何來處理,等等一些人處在社會當中的問題。 在這里,我就要提出疑問了:如果把這些歸咎給學校,那麼請問,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該做什麼呢?請不要再無故的給學校添加各樣壓力了!!學校的教育現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體罰與懲罰的界線不分,要求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提倡用什麼什麼來教學,什麼新課程理念層出不窮等等。還要把本不是學校能做的事情,再強加給學校。 節目繼續播放中,孩子之所以走上不歸之路的原因,是家庭。父母離異,給孩子的關心不夠,父親的暴力,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缺少與孩子相處,無法管教孩子。…… 當然我不是為了給教育者找一個托詞。只是想讓大家能夠更理智點,看清楚: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父母,社會都有這個教育的義務。而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家庭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想必,大家心裡應該有桿稱。 獨生子女,父母對其溺愛,放任;或許更多的是無暇顧及;或許是把教育的權利轉嫁給學校。 這是,一個危機

『伍』 有關法制和道德的電視節目(如今日說法、法制在線),概括案例,寫至少100字以內的感受

今天看了《今日說法》(我每天都看)感觸頗深。
講的是7名(6女1男)12歲-16歲之間一群孩子的事情,這些孩子們也都是小康之家,家長對其物質要求有求必應,但是他們卻迷上了網路,雖然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但共同的愛好和使其走到一起,在網吧附近對一些女同學實施搶劫。最後超過14歲的兩個孩子被判刑,才14歲!!花骨朵一樣的年齡,不等花開就已凋謝!在看守所接受采訪時她痛哭流涕,後悔莫及。
雖然現在我已不再是四高的老師,但是想到如果你們會像案件里的學生···
說實話,網路是方便的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給你帶來無限樂趣的同時也深深的給你埋下一顆地雷!你不踏上去即便是100年也不會出事,但是如果你稍微不慎,後果則不堪設想!
你們還是高中的學生,正是這種封閉式的管理使教師們的責任重大,放假期間學校,老師們都管不住,但是在上課期間你出了什麼事,連帶責任問題是誰都接受不了的。全縣批評,校內處分,你在網吧里暢游游戲世界時,老師們的命運,學校的聲譽都是擔在你的手上的。
給大家一句忠言,高中上課期間最好別外出上網,對你對老師們都沒好處2007年9月25日中午,看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節目,有感如下: 一\應當追究周曾二人的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但沒有追究,是對公權力的放棄.讓人們看到的只是法律的無奈.實質是執行人員等司法人員在贖職. 二\醫療機構放棄三萬余元應收回的費用,實質是對國家財產的放棄.這種妥協是對不法行為的縱容. 三\如此宣傳,會增加更多人來採取類似方法來解決類似問題.講道德和人性化,不能以犧牲法律的尊嚴為代價. 附:2007年9月25日中午,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節目內容 是什麼原因讓父母如此狠心,丟下十幾天的嬰兒不管?又是由於什麼目的,才讓他們做出如此舉動? 川川今年兩歲半了,可愛伶俐,活潑好動,而他卻是在醫院的病房裡長大的,由醫院的醫護人員輪流照顧著他。川川沒有父母家人嗎?為什麼會一直在醫院里呢?醫生說,川川的父母就住在遠醫院不遠的地方,那川川的父母為什麼不把孩子接回家呢? 川川的父母都是當地的農民。2005年,川川的媽媽在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順產生下了川川。孩子生下來後母子平安,在醫院觀察了兩天後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回到了家。誰知回家之後,川川的媽媽卻突然發現川川的左手有些問題,不能上抬。這是怎麼回事呢?全家都著急了,趕緊抱著川川再次回到了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為了及時給孩子看病,當天醫院的工作人員就陪同川川的父母到當地一家擅長兒科的醫院對川川進行了全面檢查。經拍片檢查,川川是因為左鎖骨骨折導致脖子上長了包塊,手抬不起來。給川川看病的醫院說,像川川這種情況不需要特殊的處理,讓骨折的部位復位後可自動癒合。 得知剛生下幾天的孩子就鎖骨骨折了,川川的父母情緒很是激動。川川的爸爸認定孩子鎖骨骨折就是保健院的責任。但是醫院說在孩子出生之後醫生和家人都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骨折不應該發生在醫院。醫生說,川川回家一星期之後才發現骨折,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骨折現在誰都說不清楚。況且就算是醫院在接生的時候出現了這種孩子鎖骨骨折的情況,也應該是屬於正常的情況。一般骨折的地方不用特殊處理都會自然癒合,不會留下後遺症。 可是還沒協商出個結果,醫院就發現川川的媽媽和爸爸都不見了。只有剛出生幾天的川川孤零零地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川川的父母到底去哪兒了呢?醫護人員一邊尋找川川的父母,一邊趕緊找人幫忙照顧哇哇大哭的川川。原來,川川的父母見醫院拒不承擔責任,就將川川扔在醫院回家了,並且提出接回孩子的條件是必須保證川川長大後沒有後遺症。父母走了,留下了不到一個月的川川在醫院里。 醫院的新生兒科24小時有醫護人員值班,考慮到孩子的安全,醫院就把孩子暫時放在了新生兒科,科室里的醫生護士給予了川船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此期間,川川的父母一直沒有再接他回家,川川就住在新生兒科。 為了讓川川的爸爸媽媽早一點把孩子接回去,也為了明確小川川鎖骨骨折的責任到底在誰,醫院決定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經鑒定,結論為新生兒鎖骨骨折系巨大兒分娩過程中不能完全避免的並發症,目前癒合良好,不屬於醫療事故。得到這樣的結果,川川的父母更生氣了。川川的父母認為,孩子骨折了,醫院怎麼會沒有責任呢? 本以為有了醫療事故鑒定事情就可以順利解決,但由於川川的父母不認可鑒定結果,所以仍然不接川川回家。就這樣,川川在醫院一住就是將近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川川的骨折早已長好,經拍片檢查已和正常的右臂沒有任何區別。小川川不知不覺地長大了,川川會爬了,川川會站了,川川會牙牙學語了,川川會叫媽媽了。 川川的一周歲生日也是醫院的護理人員給他過的。在此期間,川川的父母也隔三差五地來看過川川。因為不屬於醫療事故,院方不答應川川父母的要求,雙方一直不能達成協議。川川就一直在醫院住了下來,期間的費用當然都是醫院負擔的。川川1歲之後,院方專門找來了一個婆婆負責照顧他。 主持人:現在對於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很堅定地認為如果最後認定醫院沒有醫療事故,那麼醫院就不會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負責,他們的這個觀點對不對? 王躍:其實我覺得父母有些過慮了,可能他們有一種擔心,現在孩子可能還沒有暴露出什麼問題,那麼隨著他的成長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他們希望醫院做出一種承諾。我們講在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這個損害結果沒有發生的話,醫患雙方都沒有辦法真正去預見今後會怎麼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真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家屬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被告醫療機構來賠償損害結果的。因為從目前的狀態看,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妥。 現在對於川川的父母來說,沒有醫院的承諾他們就100萬個不放心,所以他們採取了一個方法,就是把孩子扔在了醫院,用這種方法希望給醫院施壓。那麼川川在長大的過程當中,他的生活會不會發生改變?川川能不能順利地回家呢? 2006年7月,四川省婦幼保健院以無因管理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川川的父母領回川川自行撫養,並要求他們支付川川住院期間的生活費用。成都市武侯區法院經過調查作出了判決,判決川川的父母將川川領回家自行撫養,並支付四川省婦幼保健院生活費,住院費共35863元。但是川川的父母接到判決後依然不想把川川接回家。 2007年春節前,川川的父母再次來醫院看川川,可最終川川的爸爸媽媽還是沒有接川川回家過年,還是把他留在了醫院。為了讓孩子能早日回家,法院執行庭的工作人員多次給川川的父母做工作,並希望他們會領回孩子。最終,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做出讓步,只要川川的父母將孩子領回家,他們可以不要這幾年的撫養費。2007年8月,川川終於回家了。 主持人:醫院在這個訴訟當中提出來的是無因管理,我們應該怎麼來通俗地理解這4個字? 王躍:沒有法定的義務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的利益管理他人的事務,這就是《民法通則》中所設定的無因管理,父母根據我們國家的法律他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他應該把子女接回到家裡去撫養,但是他們沒有這么做。可是如果醫院也不去管這個孩子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會有威脅,所以醫院基於這個事實來照顧這個孩子兩年多的時間,我想醫院的行為完全符合無因管理。 主持人:那我們再來說一下家長的行為。基本上是把孩子在醫院扔了3年,已經應該算是遺棄的行為了,那麼這種遺棄行為算不算遺棄罪? 王躍:遺棄和遺棄罪還是有不同的。遺棄是一種違法行為,但遺棄罪就已經構成了犯罪。按照我們國家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如果遺棄了被撫養人的話,我們的公安機關可以對他做出5日以下(拘留),如果這個遺棄被撫養人的情節非常惡劣,比如說造成被扶養人死亡或者屢教不改就涉及到一個犯罪的問題,就是《刑法》規定的遺棄罪,可以對當事人處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主持人:在這個個案當中我們最關心的是孩子,我們希望回去之後父母能夠有加倍的呵護和關愛,讓孩子忘掉不愉快的那3年的經歷。同時這個故事也在提示我們所有的患者和醫療機構,當出現什麼問題的時候,大家真的能夠心平氣和,先不要惡意地假設對方,先不要把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在對方身上,雙方要彼此地互信,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開誠布公地解決問題,可能很多醫療糾紛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剛看了今日說法,講述了邯鄲人民醫院因為農民欠費幾百元,把出生才一個月的孩子放到洗衣房,3天後孩子死去。看了挺氣憤,現在的社會竟然是這樣的吃人的社會,只認錢了。想到前幾天統計局的統計私營企業的工資數據,網民的回應真是有意思,別搞笑了,全都不在乎的樣子,都是嘲諷的口氣,堂堂的大國,人民的每天的冷嘲熱諷,難道當局者看不到么,農民的收入如果高,他願意放棄治療嗎,底層的收入再低,也看不到,而高層每年幾千萬的年薪也不當回事,股市製造了多少的億萬富翁,是怎麼出來的。

『陸』 求十篇關於法治在線、今日說法的觀後感

哇 搞錯沒有啊
那你天天盯著今日說法看咯,反正也蠻好看的

『柒』 法治在線的觀後感,要三百字左右

現在犯罪太多了,你要什麼題材的。具體一點

『捌』 作文《法治在線》4oo字

懲處犯罪分子,我們引以為戒今天看了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法治在線〉之〈斬斷毒禍〉,介紹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獲3。16特大販毒案的主要過程,看後頗有感觸!國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緬甸毒梟與一四川毒販聯系頻繁,准備將一批海洛因運往成都,並且有意從境外聘請技術人員,在成都開設冰毒加工廠。從節目中的辦案人員得知,以往都是過境或就地銷售,而犯罪分子還准備開設毒品加工廠,可見案子的緊迫性。幕後操縱此事的四川毒販外號「張大哥」,具體情況不詳,可見案子難度之大。公安機關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對大毒梟「張大哥」的線索茫然之下,從破獲大毒梟的馬仔和一些女毒販入手,逐漸使線索清晰,最後順藤摸瓜式的抓獲大毒梟「張大哥」,搗毀了毒品團伙,使得建立毒品工廠的惡劣行徑最終不得逞。一個案子的破獲,從長遠看來,就是對中國整個巨大的法治進程,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直接地看,本案的破獲,不僅表現了我們公安幹警與違法犯罪分子鬥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對觀眾是一種警示。它向公眾展示了公安機關對國家,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全作出的突出貢獻,必然增強人民對警察的信心和信任,愛戴與擁護。該案子的破獲,通過過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場生動地直接地讓壞人望而卻步,使觀眾引以為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於每一個公民來說,不管誰觸犯了法律,最終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會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販毒運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會罪人!生命是寶貴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們應該拒絕毒品,遵紀守法!莫象節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終落個絕望下場!案子的告破,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的法治建設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民眾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販毒女子的丈夫已經因為毒品的違法行徑而蹲守監獄,而她卻不知悔改,一些民眾竟然如此愚昧混沌。這些例子令人內心沉重,使我們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教導公民遵紀守法實乃當務之急,而且時時刻刻不能放鬆。我們國家也許還存在更多象她這樣愚昧的人們,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自己要時刻想到要遵紀守法,明辨是非;而我們也許還有更多的底層人民,更多普通老百姓需要法律陽光的普照,對於有關部門,我們的普法工作任務艱巨,有關法律工作人員任重道遠啊!
二,三女孩落網,我們深思在抓獲「張大哥」的過程中,引出了三個女孩子。最小19歲,最大22歲,都是阿壩藏族自治州財貿學校的畢業生,被一個老鄉介紹認識了犯罪團伙中的一個女子。該女子說是能給她們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給她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雲南販運毒品,並且許諾一次就可以掙七、八千塊錢,是她們平時打工兩年的收入。。節目一開始,就是一位穿著囚服的年輕女孩的哭訴懺悔,哽咽不斷,哭鼻子抹眼淚的,說話幾近模糊。看得出已經成為罪人的她面對記者和鏡頭很真實,毫無掩飾。且不論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具體是什麼罪名,單從節目開始時候的這位女孩子的哭訴就可知,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她們所犯的罪行已經無法挽回。觀眾的同情歸同情,惋惜遺憾也無濟於事,因為法律是不相信眼淚的!不過,這三位女孩子的誤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常常成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標,她們本身的問題出在哪?是什麼原因使她們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說其他沒有經過教育,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法律知識和道德規范教育的販毒馬仔和運毒女子,為了金錢,鋌而走險,情有可源。可是,接受過教育,有著高知識高素質,起碼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剛畢業的學生也踏入危害社會的領域,實在令人感嘆於接受過教育的學生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的缺乏。我想,不僅是因為蠅頭小利的誘惑,尋找工作的緊迫,也不僅是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敗導致三個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可以說,除了家庭,社會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導致三位女孩成為罪人的「罪人」之一。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涉世不深,對社會了解不清楚,思想單純單一。恰恰使得心懷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並能很好對其欺騙引誘。不是學生,而是學校為不法分子提供有機可乘的機會。這個案子的告破可以說是給我們的學校和教育一個狠狠的巴掌!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應該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程度和了解社會的機會。學生只是在學校苦讀詩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終影響會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學校應該創造外部環境和條件,教給學生自我獨立的明辨是非的標准,教會他們如何判斷是非黑白曲直。重點工作在於,應該加大法律知識的普及,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首要這樣的條件具備,學生才有可能不會象上述三位女孩一樣加入販毒運毒的團伙中。而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的改變,不是一時能得以解決的,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家庭的長期的配合和改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付諸努力思考和努力實踐!

『玖』 法治在線典型案例

法治在線》觀後感
一、懲處犯罪分子,我們引以為戒 今天看了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法治在線〉之〈斬斷毒禍〉,介紹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獲3.16特大販毒案的主要過程,看後頗有感觸! 國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緬甸毒梟與一四川毒販聯系頻繁,准備將一批海洛因運往成都,並且有意從境外聘請技術人員,在成都開設冰毒加工廠。從節目中的辦案人員得知,以往都是過境或就地銷售,而犯罪分子還准備開設毒品加工廠,可見案子的緊迫性。幕後操縱此事的四川毒販外號「張大哥」,具體情況不詳,可見案子難度之大。公安機關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對大毒梟「張大哥」的線索茫然之下,從破獲大毒梟的馬仔和一些女毒販入手,逐漸使線索清晰,最後順藤摸瓜式的抓獲大毒梟「張大哥」,搗毀了毒品團伙,使得建立毒品工廠的惡劣行徑最終不得逞。 一個案子的破獲,從長遠看來,就是對中國整個巨大的法治進程,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直接地看,本案的破獲,不僅表現了我們公安幹警與違法犯罪分子鬥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對觀眾是一種警示。它向公眾展示了公安機關對國家,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全作出的突出貢獻,必然增強人民對警察的信心和信任,愛戴與擁護。該案子的破獲,通過過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場生動地直接地讓壞人望而卻步,使觀眾引以為戒。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於每一個公民來說,不管誰觸犯了法律,最終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會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販毒運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會罪人!生命是寶貴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們應該拒絕毒品,遵紀守法!莫象節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終落個絕望下場! 案子的告破,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的法治建設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民眾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販毒女子的丈夫已經因為毒品的違法行徑而蹲守監獄,而她卻不知悔改,一些民眾竟然如此愚昧混沌。這些例子令人內心沉重,使我們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教導公民遵紀守法實乃當務之急,而且時時刻刻不能放鬆。我們國家也許還存在更多象她這樣愚昧的人們,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自己要時刻想到要遵紀守法,明辨是非;而我們也許還有更多的底層人民,更多普通老百姓需要法律陽光的普照,對於有關部門,我們的普法工作任務艱巨,有關法律工作人員任重道遠啊!
二,三女孩落網,我們深思 在抓獲「張大哥」的過程中,引出了三個女孩子。最小19歲,最大22歲,都是阿壩藏族自治州財貿學校的畢業生,被一個老鄉介紹認識了犯罪團伙中的一個女子。該女子說是能給她們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給她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雲南販運毒品,並且許諾一次就可以掙七、八千塊錢,是她們平時打工兩年的收入。。 節目一開始,就是一位穿著囚服的年輕女孩的哭訴懺悔,哽咽不斷,哭鼻子抹眼淚的,說話幾近模糊。看得出已經成為罪人的她面對記者和鏡頭很真實,毫無掩飾。且不論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具體是什麼罪名,單從節目開始時候的這位女孩子的哭訴就可知,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她們所犯的罪行已經無法挽回。觀眾的同情歸同情,惋惜遺憾也無濟於事,因為法律是不相信眼淚的! 不過,這三位女孩子的誤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常常成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標,她們本身的問題出在哪? 是什麼原因使她們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說其他沒有經過教育,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法律知識和道德規范教育的販毒馬仔和運毒女子,為了金錢,鋌而走險,情有可源。可是,接受過教育,有著高知識高素質,起碼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剛畢業的學生也踏入危害社會的領域,實在令人感嘆於接受過教育的學生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的缺乏。 我想,不僅是因為蠅頭小利的誘惑,尋找工作的緊迫,也不僅是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敗導致三個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缺失,可以說,除了家庭,社會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導致三位女孩成為罪人的「罪人」之一。 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涉世不深,對社會了解不清楚,思想單純單一。恰恰使得心懷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並能很好對其欺騙引誘。不是學生,而是學校為不法分子提供有機可乘的機會。這個案子的告破可以說是給我們的學校和教育一個狠狠的巴掌! 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 我們的學校應該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程度和了解社會的機會。學生只是在學校苦讀詩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終影響會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學校應該創造外部環境和條件,教給學生自我獨立的明辨是非的標准,教會他們如何判斷是非黑白曲直。重點工作在於,應該加大法律知識的普及,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首要這樣的條件具備,學生才有可能不會象上述三位女孩一樣加入販毒運毒的團伙中。而學校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的改變,不是一時能得以解決的,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家庭的長期的配合和改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付諸努力思考和努力實

『拾』 百家講壇、探索發現、法治在線 概括主要內容100字以內短文 10篇之內,幾篇都行。

百家講壇100字概括5篇

熱點內容
法院規章審查 發布:2025-05-15 07:17:55 瀏覽:24
立法算宏觀調控嗎 發布:2025-05-15 07:05:55 瀏覽:998
勞動法關於停電上班的規定 發布:2025-05-15 06:51:45 瀏覽:333
網上律師靠譜嗎 發布:2025-05-15 06:29:17 瀏覽:344
公車條例 發布:2025-05-15 06:19:28 瀏覽:378
擅自處置氯氣罐泄露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5 06:18:50 瀏覽:211
個人說明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5 06:10:58 瀏覽:597
長春民事律師 發布:2025-05-15 06:01:33 瀏覽:832
國家機管法治人物事跡 發布:2025-05-15 06:01:24 瀏覽:712
勞動法病假事假工資規定2015 發布:2025-05-15 05:51:03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