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案法律道德
A. 李庄案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哪些條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單純的講法制而忽視道德,如李某,就是名副其實的訟棍!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B. 中國影響性案件李庄案的法律看法、分析、見解……
李庄案就法律層面而論,在於混淆和模糊了第306條法律上罪與非罪的界限,缺乏司法實踐的統一認定,甚至導致了刑事辯護律師執業的無所適從。
C. 根據李庄案,分析現如今的律師犯罪現象!
律師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尤其是在我國。說其特殊,主要是因為百姓的傳統觀念太強,認為替犯罪分子辯護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但是,無論是律師還是其他的各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律師的職業道德就是為他的當事人辯護,哪怕他的當事人是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因為律師也是人,也是要養家糊口的,也是一個有著正常人感情的人,但是律師的職業讓其必須為他的當事人辯護。當然,李庄案又是個特殊情況,因為其偽造證據,突破了律師的職業道德,這就是違法,這就是犯罪。我不反對律師為犯有重罪的人做減刑甚至無罪辯護,因為這是其職業道德所要求他們應該做的,他們應當為自己的當事人爭取利益最大化,但我反對突破了職業道德來進行辯護的做法。現如今,很多律師被金錢所迷惑,喪失了一個律師所應信奉的信仰,忘卻了律師職業道德的束縛,所以才一步步墮入犯罪的深淵。
D. 李庄案你們怎麼看
李庄,原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合夥人。2009年11月,李庄接受委託,成為重慶市龔剛模涉黑案主要嫌疑人龔剛模的辯護人。當年12月,龔剛模向重慶市司法機關檢舉李庄,稱李庄教唆他編造「被刑訊逼供」的虛假口供。隨後,重慶市警方以涉嫌偽證罪為由逮捕李庄。
2010年1月8日,重慶市江北區法院一審認定李庄犯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兩年半。同年2月4日,李庄以藏頭詩的形式寫下一紙悔罪書,被法院認定為「認罪態度較好」。2010年2月9日,重慶市一中院終審改判李庄有期徒刑一年半。
2011年3月29日,就在李庄即將刑滿釋放之時,又被追究「遺漏罪行」,但該案最終以檢方撤訴告終。2011年6月,李庄刑滿出獄。
(4)李庄案法律道德擴展閱讀:
「李庄案」對法治的三大積極意義:
第一是促成中國律師抱團,這對於律師權利的維護很重要。
第二是李庄案一季終審判決後,直接推動了2010年5月份《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台,這是司法改革中的小進步。
第三是,加快了刑事訴訟法的大修,其中有最重要的「李庄條款」,即再碰上類似李庄這樣的案件,要異地偵查、異地審理;另外,要先審本案(龔剛模案)再審衍生案(李庄案),不能先把李庄案判掉,再審龔剛模,那是司法邏輯顛倒。這是大進步。
E. 請教法律高手能說說你們對於李庄案帶來的啟示嗎
律師要在法律的框架下維護當事人的利益,不能為了掙錢忘記了國家的法律,否則錢沒掙到,把自己搭進去了。
F. 面對大寫的人,為什麼還要苛責——簡談李庄及李庄案
面對大寫的人,已經獲得了更多的認可,而少了許多的苛責。
一個「大寫的人」——李庄,已經雕塑般、山嶽般偉岸地矗立在這個神奇的國度,這個我們愛著恨著的國度,這個承載著我們希冀和夢想的國度。這個「大寫的人」的意義,需要結合這個國度來解讀,結合「重慶事件」來解讀,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這個特定的時間節點來解讀。李庄案,這是一個註定要進入歷史的案件,「大寫的人」李庄,已經不朽!——盡管李庄正當壯年。
上面這段文字,是可以進行論證的。但我想:即使就目前已知的有關李庄案和李庄本人的案中表現,論證不需要了。
試問:在瘋狂的公權力對一個執業多年的律師進行「挖地三尺」式的全國范圍內的收集證據活動之後,竟然找不到把柄,這個律師的職業操守如何,這是不是對李庄職業操守的一種特殊評價。若是將這種特殊評價適用到北京或者全國律師身上,這樣的律師有多少數量,多少比例。那些還在指摘李庄的律師,先請捫心自問,能否經受這樣的檢驗。
記得當年司法部就李庄案搞警示教育時,引起多少律師同行腹誹。今日,李庄正在申訴,律師同行應該以實際行動支援,歡迎李莊重歸律師隊伍。在此提前倡議:當李莊重歸律師隊伍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值得(准確的說是應該)發文,樹立李庄律師為全國律師的學習榜樣。
G. 李庄案的案件詳情
2009年,中國重慶市黑社會性質團伙主要嫌疑人龔剛模被起訴,原辯護律師為李庄。當地檢察院懷疑李庄唆使嫌疑人及證人偽造證據,令嫌疑人謊稱被警方刑訊逼供。檢察院隨後以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等罪名對其提起公訴。這一刑事案件被稱為李庄偽證案,俗稱李庄案。該案被中國諸多媒體所報道,其關於法治、司法獨立和程序正義、律師職業道德和人身權利、金錢利益和腐敗、媒體「通稿」及更多內幕的爭議,在社會上,特別是中國法律界引起了諸多討論。
該案於2009年末2010年初進行了一審和二審,李庄二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1年4月進行了李庄遺漏罪行的審理,但最後因證據存疑,檢方撤訴。李庄於2011年6月11日刑滿出獄。
H. 李庄案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2009年,中國重慶市黑社會性質團伙主要嫌疑人龔剛模被起訴,原辯護律師為李庄。當地檢察院懷疑李庄唆使嫌疑人及證人偽造證據,令嫌疑人謊稱被警方刑訊逼供。檢察院隨後以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等罪名對其提起公訴。
這一刑事案件被稱為李庄偽證案,俗稱李庄案。該案被中國諸多媒體所報道,其關於法治、司法獨立和程序正義、律師職業道德和人身權利、金錢利益和腐敗、媒體「通稿」及更多內幕的爭議,在社會上,特別是中國法律界引起了諸多討論。
該案於2009年末2010年初進行了一審和二審,李庄二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1年4月進行了李庄遺漏罪行的審理,但最後因證據存疑,檢方撤訴。李庄於2011年6月11日刑滿出獄。
I. 李庄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李庄,原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合夥人。2009年11月,李庄接受委託,成為重慶市龔剛模涉黑案主要嫌疑人龔剛模的辯護人。當年12月,龔剛模向重慶市司法機關檢舉李庄,稱李庄教唆他編造「被刑訊逼供」的虛假口供。隨後,重慶市警方以涉嫌偽證罪為由逮捕李庄。
2010年1月8日,重慶市江北區法院一審認定李庄犯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兩年半。同年2月4日,李庄以藏頭詩的形式寫下一紙悔罪書,被法院認定為「認罪態度較好」。2010年2月9日,重慶市一中院終審改判李庄有期徒刑一年半。
2011年3月29日,就在李庄即將刑滿釋放之時,又被追究「遺漏罪行」,但該案最終以檢方撤訴告終。2011年6月,李庄刑滿出獄。
(9)李庄案法律道德擴展閱讀:
「李庄案」對法治的三大積極意義:
第一是促成中國律師抱團,這對於律師權利的維護很重要。
第二是李庄案一季終審判決後,直接推動了2010年5月份《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台,這是司法改革中的小進步。
第三是,加快了刑事訴訟法的大修,其中有最重要的「李庄條款」,即再碰上類似李庄這樣的案件,要異地偵查、異地審理;另外,要先審本案(龔剛模案)再審衍生案(李庄案),不能先把李庄案判掉,再審龔剛模,那是司法邏輯顛倒。這是大進步。
J. 對李庄案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幾個疑問想問。
你什麼邏輯?法律規定所有的被告都應該有辯護律師,如果自己沒錢找法院會給他指定律師,按你意思是不是所有的為重刑犯辯護律師是不是應該和被告一起關進教育?都二十一世紀了居然還有這種邏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