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之得一

道德經之得一

發布時間: 2025-05-11 19:44:14

❶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②;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③。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⑥,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⑦;神無以靈,將恐歇⑧;谷無以盈,將恐竭⑨;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⑩,將恐蹶⑾。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⑿孤、寡、不穀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乾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穀」。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的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乾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穀」。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❸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作者簡介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老子,又名老聃或李耳,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更是道家學派的奠基人。他的聲望之高,甚至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被世界公認為文化名人,位列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列。他的智慧結晶體現在不朽著作《道德經》(也稱為《老子》)中,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順應自然,實行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於公元前471年。他字伯陽,謚號聃,這個名字中的「聃」與「耳」在古代有相似的含義。據傳,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的居民,這個地方在西周時期曾為陳國領地,現今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和安徽省渦陽縣之間,兩地對其出生地的歸屬存有爭議。

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被譽為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智慧和教誨在道教中被尊崇為至高無上的道祖,他的思想和著作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考和生活。他的智慧遺產,如《道德經》中的深邃哲理,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❹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的原文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正。
其致之也:
天毋以清將恐裂;地毋以寧將恐廢;
神毋以靈將恐歇;谷毋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而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此其賤之本歟?非也!
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

注釋:
毋:形聲。「母」省聲。毋、母古本為一字,後分化禁止之詞,乃加一畫以別之。本義:表示禁止的詞。相當於莫、勿、不要。
蹶:倒下、跌倒。
孤、寡、不榖: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榖」。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非:金文作「兆」,像「飛」字下面相背展開的雙翅形,雙翅相背,表示違背。
譽:榮譽、美名。
碌碌:平庸的樣子。硌硌:奇異的石頭。

譯文:
從前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就變清澈,地得到一就變寧靜;
神得到一就變靈驗,谷得到一就變充盈;
萬物得到一就生長,侯王得到一就用一來讓天下平正。
那推導出:
天無法再清澈恐怕將要裂開;地無法再寧靜恐怕將要廢棄;
神無法再靈驗恐怕將要休息;谷無法再充盈恐怕將要枯竭;
侯王無法貴重高尚恐怕將要倒下。
所以必貴而以賤作為根本,必高而以下作為基礎。
因此侯王自己稱呼孤、寡、不榖。
這違背以賤為本的原則么?違背!
所以到達無數榮譽,沒有榮譽。不慾望平庸的玉石,奇異的石頭。

理解:
一元與多樣。
以前那些能夠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個中心就會從混沌變為清澈;地圍繞一個中心轉就會從震盪變為寧靜;
神得到一種能力就可以施展從而變得靈驗;山谷有一最低窪就會因積水而充盈;
侯王得到並運用治理天下這一最高的核心法則,天下就會公平公正。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推導出:
天無法清澈,就會重回混沌,電閃雷裂;地震無寧靜,人獸都會離開,進而被廢棄;
神無法靈驗,不再被世人信仰信任,神靈就不得不休息;谷不能充滿水,那剩餘的水也會被蒸發,恐怕將會枯竭;
侯王如果無法被人們再認為是貴重的、崇高的,恐怕侯王的地位就可能被推翻。

天,是律動的抽象。地,是安、靜的抽象。
神,是生發、化用的抽象,是由內向外,由極端向廣泛的一種顯化。谷,是匯集、歸藏的抽象,是由外向內,由廣泛向極端的一種歸納。
萬物,是集合中個體的分立指所有的東西,它的一個抽象概念,是一個集合。侯王,是集合中個體的歸結。
「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這三個抽象辯證關系,代表著不同緯度的二分世界模型,三對二分世界模型。三對辯證關系共同構築出一個更為宏大的宏觀世界模型,用以描述、論述我們的精神世界,進而闡釋現實世界中的一切現象。這里的「三維」,不是空間上的三維XYZ軸,是抽象理解的維度、背後關系的維度、統分統合的維度。

貴是由無數的賤而不斷疊加累積而成,所謂高是也是又無數的下疊加積累而成。貴是靠賤來襯托,高是靠下來顯赫。
所以必貴一定要以賤作為根本,為支撐自己的賤而做工作;必高則一定要以下為基礎,為下謀福祉。
因此那些侯王自稱孤、寡、不榖,這就是以賤為本么?違背!

所以那些獲得數次榮譽的人,只不過是用無數個賤下堆積出來的,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榮譽!
所以不要去羨慕成為那些碌碌平庸的玉石,而要做奇異的石頭。

❺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譯文

在古代的智慧中,道德經提到,那些領悟並實踐道的人,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天,因其遵循道,得以保持清明的秩序;地,由於道的力量,得以平靜無擾。神明因道而顯現出無比的靈性,河谷則因道而充盈不竭。萬物在道的指引下,得以繁衍生息,生長茁壯。而王者,通過道,成為引領和統治的象徵,成為萬民的領導者。


然而,如果這些關鍵的元素失去了道,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天將不再清明,可能面臨崩裂的危機;地若動盪不安,恐將面臨崩潰;人類若失去靈性,可能會走向滅絕;河谷乾涸,生命之源將消失;萬物無法生長,世界將陷入荒蕪;王者失去領導地位,國家將面臨動盪。


因此,智慧的王者們明白,他們尊貴的地位並非源自自身的優越,而是以謙遜為根本,自稱「孤」、「寡」、「不穀」,這正是以卑微為尊的表現。真正的榮譽並不在於表面的贊美,而是內在的力量和堅定。他們追求的,不是如寶玉般璀璨,而是如山石般堅硬,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世事的磨礪。

熱點內容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
傳散播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2:23:25 瀏覽:299
私房菜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22:16 瀏覽:193
國家勞動法遲到多少分鍾才算遲到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3
鏟車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9
法院讓政 發布:2025-05-12 11:43:47 瀏覽:209
中小煤礦關閉補償條例 發布:2025-05-12 11:31:55 瀏覽:856
宣傳法律知識的游戲 發布:2025-05-12 11:30:16 瀏覽:384
全國計劃生育條例2016 發布:2025-05-12 10:58:44 瀏覽:713
通州法院曹 發布:2025-05-12 10:36:54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