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這本書

道德這本書

發布時間: 2021-12-19 21:02:50

❶ 關於思想道德的書籍有哪些

有 道德與法 思想品德等等,還可以把他們分為 思想和道德,思想包括心境和對生活的態內度。道德包括處事行容為。在這推薦《思想品德》《品德教育》《人文觀察》《心態決定命運》《關系決定命運》《社會與法》等等 望採納

❷ 教師職業道德這本書的全部內容

主要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報名時間是在6月末-7月初左右,一定要時刻關注你所選擇的授權考試地點的信息,經常詢問,切不可由於信息閉塞錯過報名時間。2005年的教師資格證費用是420元,其中300多元是學校的培訓費。
具體事宜:
報考教師資格證首先要找到一個授權考點(一般是師范院校),報名時要報上所選科目和所選級別,然後是准備考試分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兩科,9月中旬考試(筆試),通過後第二年的4月份參加相應的市級教育局組織的試講(講課內容是你所報的科目),通過後同年6月份帶著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合格證復印件,普通話證書復印件,體檢表及畢業證書的復印件到相應市級教育局領取教師資格證。
注意:普通話要二級乙級以上含二乙(報科目為語文要在二級甲級以上),科目可在報名時自選(數學,語文,英語,計算機等),本科生是可以報高中、初中、小學中的一個級別,專科生可以報初中、小學中的一個級別,最重要的是只有應屆的畢業生可以報(如果是大一大二的學生是不可以報的) 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也可以報

❸ 求一些關於道德倫理的書

《外國倫理學復名著譯叢》不錯制。這是書目。
外國倫理學名著譯叢 中國社科
正義論
倫理學體系
沉思錄
境遇倫理學
馬克思倫理學的對象
倫理學概論
哲學的倫理學
尼各馬科心理學
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
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
功利主義:贊成和反對
倫理學方法
無義務無制裁的道德概論
德性之後
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
道德原理探究
五種倫理學理論
環境倫理學
還有商務印書館《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也很好。

❹ 道德與法律這本書主要講哪三個方面,用三個字概括

道德與法律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德,倫理和法律三個方面。用三個字概括就是情,理,法。

❺ 哪本書是關於講道德的

《道德經》嘿嘿
《三字經》可以嗎?
《論語》很多很多,讀這些都有對道德的感悟。
不是么?
即使不是你想要的答案,也該能給你點啟示了把

❻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6)道德這本書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❼ 關於道德的書籍

陽光心態》 《 厚黑學 》\x0d1、《賊巢》(Den of Thieves),詹姆斯斯圖亞特(James Stewart)著,1991 年出版(中譯本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在這部有關道德的書中,善(一群執著的政府律師和偵探)戰勝了惡[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伊萬布斯基(Ivan Boesky)、馬丁西格爾(Martin Siegel)、丹尼斯利文(Dennis Levine)].但是,在 這之前,惡卻得到了不少實惠.\x0d2、《告密者》(The Informant),庫爾特埃痕瓦爾特(Kurt Eichenwald)著,2000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埃痕瓦爾特的這本書,以平靜的語言、驚險的情節和身臨其境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些變態的告密者,單就懸念而言,完全可與勒卡雷(le CarrM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譯注)的任何一本書相媲美.\x0d3、《沉靜領導》(Leading Quietly: An Unorthodox Guide to Doing the Right Thing),約瑟夫L巴達拉科(Joseph L. Badaracco)著,2002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終於,我們有了一本可供生活在真實世界裡的人閱讀的道德書籍.建議那些希望保住自己的飯碗,同時又想「正確做事」的人一讀.\x0d4、《房間里最精明的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貝薩尼麥克林(Bethany McLean)和彼得艾爾金德(Peter Elkind)著,2003 年出版.這本講述安然公司(Enron)崩潰的書引人入勝(由《財富》兩位高級撰稿人合著).它毫不留情地把該公司破產的責任歸咎於有責任的各方,不僅解釋了安然如何迷失方向,而且也解釋了整個華爾街是如何迷失方向的.\x0d5、《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The Way We Live Now),安東尼脫勒洛普(Anthony Trollope)著,1875 年出版.這是特羅洛普對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的經典嘲諷.作者認為,倫敦的投機家和信託基金人士「搞不清商業與欺詐之間的區別」

❽ 《性與道德》這本書寫了什麼

人性與道德

m滿滿滿 簡書作者

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

為了利益為了金錢,寧願拋棄曾多年的女友,與有錢家女子結婚,也因為無法得取利益價值與金錢財富,寧願離婚分開。在外尋求家境富裕女子,以謀取自利為目的,以便結婚成家。自私自利,利慾熏心。這類人一生只為錢而活,為利益而不擇手段,也是人生的悲哀。正是命運多舛窮苦一生,也因為從小的家庭生活觀念影響和本質依舊如此。

一個人的人品好壞,也會受ta父母的人品影響,看一個人的人品好壞,看TA的父母人品好壞很重要,尤其是父親一角。

此外就是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關系也有一定影響。因為什麼樣的父母將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❾ 道德的力量這本書在哪個軟體有

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過得真快,時間像一劑褪色的調板,潛移默化地在我們恍惚間沖刷著我們初來科藝的熱情和好奇,雖然臉上仍有稚嫩,但我們張揚的面容上有豪情和信念。而在這看似短暫的四個多月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本書卻實實在在地一路陪伴著我們經歷轉變。緒論中的「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讓我們這些剛經歷六月高考戰場的士卒了解到現今的大學生活只不過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老師說:「世界上有一種在空中飛行的鳥,它永遠不會著陸,渴了飲霜露,餓了食塵埃,當它終於著陸的時候,它也就死了」老師說我們也該是這樣的一種鳥,只不過我們在空中飛行,為的是永無止盡地學習。天空是競技者的舞台,它成全了太多人的夢想,但也可能會成為某些人的殉葬場。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讓我受益良多,人的生命過程與其他動物的生命過程不同,人生不僅僅是一個自然過程,還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社會內容。人不僅活著,還要生產、交往、創造,形成一定的人生價值目標,以一定的人生觀指導自己的行為,賦予人生這樣或那樣的意義。縱觀歷史風雲進程中的蒼蒼足跡,一路上秦檜的遺臭萬年、岳飛的彪炳青史、楊國忠的卑鄙善良、嵇康的崇高善良,他們留下了自己模糊的身影,後人心中自有標准給予他們評價——或瞻仰著學習或鄙夷著不屑。有一個同學曾經說過:「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當我們死後,除了帶給親人短暫的悲傷後,我們都會被大家遺忘,又有什麼可以證明自己曾經活生生地來過呢?」毋庸置疑,這就是世界的生存法則,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的地球仍在旋轉,人類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卑微的脆弱。

書上說「世界觀決定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觀。人生觀從屬於世界觀,在另一方面,人生觀對世界觀的鞏固、發展和變化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觀發生變化,往往會導致世界觀發生變化」大衛的思考者的雕塑,歷來為美學家所承認,那手撐著下巴的姿勢造型,像在思考著自古而今人類發出的種種質疑的拷問,「人為什麼活著」「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人應該怎樣對待生活」。在由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這三個內容所組成的人生觀話題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是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了歷史條件下的人,對「人為什麼活著」這一人生問題的認識和回答。人生目的取決於人們所處的歷史時代,取決與人們所處的階級地位,受制於不同時期的社會風尚,取決與人們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和思想覺悟。而今在21世紀的新時代,以往歷史的種種羈絆已成為泡沫,人們有更大的自由思考自己的人生目的,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世界上的人的能力、智商有三六九等分,並沒有固定的評價人生價值的標准,我們的人生目的往往只需要設定地比現在高一個台階就好,留給自己一個向目的地前進的航向和期待,做到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不至於太過單調和迷茫。例如,一個教師可以希望自己桃李滿天下,將園丁工程師的職業煥發出神聖的光輝,一個農民可以希望自己的田地里可以種出比別家更大的農作物,可以有更豐盛的收獲,一個純潔調皮孩子的希望是可以盡力做個乖孩子,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給予父母一個安寧的避風港……以上種種,當他們將自己的希望設定為此刻的人生目的,並為此奮發努力時,他們的人生也就呈現的清晰明朗起來了,更為可貴的是,他們並不是單獨的在為自己的人生目的而奔走,無形之中,也為世界呈上了一份精彩的調劑色。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價值剩餘,不是看他向這個社會索取了多少,而是看他向社會創造出多少倍值的產物。」

人生價值是一個含義十分復雜的范疇,它是指個體滿足社會需要的事實與程度,它是人生個體的一種屬性。我們總說這個人他做了些什麼,然後他實現了自己多少的價值。可見有時候,它代表一種結果,那麼從這方面來說,人生目的代表著一個過程,我們在用身心付諸行動的過程中,人生目的一直伴隨著我們,滋育著我們。

人生有潛在的目的,這也將持續一輩子。你不知道明天一定會發生什麼事,但你大概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人生才沒那麼枯燥。明天之後肯定有明天,但是你明天之後是否有明天還要受你自己的努力影響。人生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某一個目的活著,人總是在不斷的了解自己,用幾千年生命的延續去了解生命的真相,你不會是唯一的主角,但你是那股力量的組成部分。人活著是客觀的,是自然給了我們生命,而怎樣來活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是主觀的. 人生目的是一個主觀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它不僅僅是活著這樣簡單,人生為追求許多東西,比如榮譽,成績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大學時代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❿ 解釋《道德經》的《道德論》是誰的作品怎樣能得到這本書的全部內容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西周末期李耳所傳。裡面有81章,沒有《道德論》,前面37章為《道經》,後面為《德經》,總共就5000多個字,這本書網上有,書店有,到處都有。
老子在第一章已經說得很明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本書只能靠個人的「悟」性,因為沒有最早的存本,單文言應該有4000到6000種版本,而翻譯成現代文的少說也有15000種版本左右,你看到每一個版本的古文和現代文,以及解釋都不一樣,這本書只能靠自去領悟和思考,如果你站在科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唯物主義的書,如果你站在道家的角度看,這就是一本黃老之術的書。
「佛自心中有,何必身外求。」你最少要買三到五本,看三到五種不同的古文和解釋,然後自己的領悟去思考,你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知道。
就像修佛,如果修的不是佛陀的智慧和慈悲,那麼一走會走向迷信、怪力亂神,成魔而不是成佛。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間。
道一般有四種含義:一、構成世界的實體,比如:人、豬、樹、花、水、土等等;
二、創造宇宙的原動力,比如:什麼力量讓月亮圍著地球而不圍著太陽轉,為什麼地球上有人,太陽里就沒人啊?什麼創造了太陽,怎麼讓太陽有熱量?人是怎麼來的,什麼力量促使人的產生?等等;
三、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比如:水往低處流,蘋果會掉下來,不會掉太月亮上去;春天過了會是夏天,不是冬天等等自然規律;
四、作為人類行為准則,比如:法律、倫理,小偷如果有自己道:只偷東西,叫盜亦有道,如果偷不成,用搶的,他就是搶劫犯,如果偷了被發現把人殺,那就是殺人犯。他沒有守住他是個小偷的道。
道只能靠自己去領悟,是不能言傳的。說出口就已經不是道了。

熱點內容
勞動法病假偽造假條 發布:2025-05-11 09:48:14 瀏覽:175
申請法院對法官的監督 發布:2025-05-11 09:37:32 瀏覽:299
刑事訴訟法96條是常見的嗎 發布:2025-05-11 09:33:47 瀏覽:551
遵道德名言 發布:2025-05-11 09:30:40 瀏覽:836
毛筆書法學校 發布:2025-05-11 09:24:16 瀏覽:968
婚姻法解釋二22條出資 發布:2025-05-11 09:24:06 瀏覽:583
女性胸的刑法 發布:2025-05-11 09:21:50 瀏覽:153
民法537 發布:2025-05-11 09:21:13 瀏覽:746
當法官難不難 發布:2025-05-11 09:16:17 瀏覽:520
周家殺法官 發布:2025-05-11 09:06:16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