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1. 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包含的一個方面,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服從和服務於黨的路線、綱領,從意識形態方面,從理論指導上講,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地位。在意識形態領域絕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基本立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繼承,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創造。未成年人的素質如何,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和前途命運。教育培養未成年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體能健康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 大學生應如何加強道德修養
首先大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堅持從自身做起版,從小事做起,在實權踐中進一步成長,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02
其次大學生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大學四年中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在空閑時間學習其他知識領域的內容,只有心懷學問,才能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
大學生要加強自我修養,培養高尚的人格,將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習慣中,養成樂於助人,團結協作,關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04
大學生要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懶散、不積極進去的生活態度,與具有良好修養的人交朋友,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摒棄自己身上的缺點,不斷提高個人修養。
3. 談談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養課能幫助大學生從歷史和現實的大量素材和生動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料,獲得真、善、美的心理啟迪,正確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自己的業績。具體地說,包括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於學生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折,更好地完成大學期間的發展任務。從中學到大學的轉折,是大學生人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將經受多方面的新考驗。它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意味著發展的機遇。然而,由於當代社會背景以及個體特點及其經歷的原因,近年來大學生在這一轉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為突出,嚴重地影響大學生教育任務的完成及個人的全面發展。通過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有助於大學生提高自我素質,增加應對現實中各種挑戰的能力,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完成大學期間的各項發展任務,成為社會發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於青年學生積極探討人生的具體問題及其哲理,盡快選擇並走上成功之路。隨著大學生離開家庭並逐漸融入社會,他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有關個體和社會發展的具體問題,並引發有關人生和社會問題的相應思索。「思想道德修養」課程針對大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從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面臨的具體問題出發,進而透過具體現象探討人生和社會發展的哲理問題,將有助於青年學子撥開市場經濟的迷霧,避免西方資本主義價值取向的干擾,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從而為自己的成才撥正航向。
最後,「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學習,還將有利於青年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實現自我的新境界。修身養性向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個體發展的目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保證。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承擔了重要責任,黨和政府對此也寄託了殷切希望。通過課程的學習,將有助於青年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華真正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 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1.3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茫。
現代大學生普遍對政治缺乏熱切關注與認知,政治意識及憂國憂民意識不強,對現行理想道德教育存在抵觸情緒,更有甚者思想過於偏激,也有一部分學生思想思想消極,毫無進取之心,對集體主義價值觀認識不高。主要反映在道德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淡薄, 他們只講索取, 不講奉獻, 貪圖個人利益, 損害集體利益。 1.4道德理論與實際行動步調不一
有些大學生知行脫節、 言行相悖、 表裡不一, 講起大道理來頭頭是道, 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卻漏洞百出、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二、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足產生的原因
2.1家庭教育問題。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課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家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就是家長。有的家長提倡引導式教育,獎懲人性化;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式教育,獎懲暴力化;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忽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所有這些家庭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成才, 反而還會製造出問題孩子。 2.2學校教育問題。
學校作為繼家庭教育後最主要的教育方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品掌握,而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完善。我們一向倡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培育「四有」新人,但就目前的學校教育情況來看,德智失衡的情況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育人為本,育德為先的原則也沒有牢牢把握。由於德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使部分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得不到全面發展, 學生在思想道德和遵紀守法方面屢屢發生各種問題。 2.3社會環境問題。
社會作為學生剛走出象牙塔進行磨練的地方,其教育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首先,互聯網路的開通,一方面使學生獲取各種先進知識的渠道增加,有助於更好地接受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其有害信息如暴力、色情以及網路游戲,對大學生的影響急劇增加。有一部分大學生沉迷於網吧、游戲廳,致使一些大學生思想混亂,進而導致不道德事件和違法亂紀事件屢屢發生,給社會安定帶來不必要麻煩。其次,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價值觀念和各種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西方敵對勢力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我國進行 「 西化」 、 「 分化」 的政治圖謀, 並以各種手段、各種途徑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 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觀點、 價值觀念、 生活方式, 嚴重干擾了大學生的思想健康發展。 2.4大學生自身問題。
當代大學生在經濟、政治、思想等方面雖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總體還不夠成熟。在思考問題時常表現在思維上片面性較重,缺乏辯證性。重現象輕本質的思想嚴重,重功利輕道德的現象嚴重,這些思想導致大學生在功利與道德上自覺不自覺的更看重前者,也使的一些非道德現象屢屢發生。
三、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方法及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各種高新技術都被應用於有益於國家發展的戰略中來,各國的綜合國力日趨強大,國家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國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其發展的速度都是十分的迅速,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相對於發達國家來說我們還是落後一大截,這就要求我們國家的新一輩人才——當代的大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就要進一步的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方法及途徑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3.1加強思想道德課程建設,豐富其學習內容
大學的課程數目繁多,雖然思想道德修養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它還是深深的影響著同學們的心,所以說,大學里課程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課程建設的最重要的有一本好書,好書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無異於一個良師益友,可以說一本好書可以造就一個成功的人。好書源於好的作者,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就要從書抓起,所以要組織專家學者不斷的創新,重視教材的科學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為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一個好的開端。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精神文明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我們學生的水平,名師出高徒,試想一個連自己都不能管理好的老師如何能培養出好的學生呢。一個老師自己的觀點,對時事的看法,對事物的評價,教學的內容方法,政治傾向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的學生,學生們會不自覺的跟隨自己老師的觀點、看法。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對自己的學生負責,做好表率,重師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取信於學生。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祖國的園丁。所以說師資隊伍的建設對於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影響是重大的,對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影響深遠。 3.3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並規范其內容體系
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以教育為出發點的。大學生最初對社會的認知都是源於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來接觸、了解社會,並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員。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有剛入學時的軍訓,、社會調查、公益活動等為主要的活動形式,這主要時讓我們認知社會,增強我們對社會,對祖國的責任感;也有大二大三時對專業課的學習,讓我們用所學的專業以實踐的形式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增強自己的榮譽感。在這些過程中,我們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人格的形成,特別是在大學生這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初形成的時期,對於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來說社會實踐活動時必不可少的。
3.4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
大學生長期生活的環境並不是家庭,而是學校,所以說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至關重要的環境因素並不是家庭而是校園。在校園里對學生影響最深的應該就是一個校園的校園文化。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到校園的文化中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的思想文化可以造就一個個性鮮明、道德高尚、品學兼優、情趣優雅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型人才。學校通過升國旗唱國歌,上黨課學黨史,在圖書館寢室張貼名言警句、歷史英雄人物、科學家、學者畫像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學生就會在不自覺中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5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同時,應注重人性化的管理[2] 由目前的調查看來,大多數的大學在對學生管理時都是採用強制性的手段的,像一個學生犯錯全班受罰,寢室一人不合格全寢室人陪同收拾的比比皆是,而事實證明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受到一些成效但是還是有弊端的。這種強制性的舉措是不助於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因為學生們的思想覺悟沒有得到提高,他們是被動的。所以說在學校的管理中應該逐漸的實現有強制性向自覺性的轉變,只有學生們自己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實現思想道德的建設。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應該每日「三省吾身」發現優點繼續發揚,發現缺點及時改正,真正的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祖國未來的支撐。
5. 當代大學生要怎樣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
當代大學生要怎樣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呢?這是個問題。我認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學習。毛澤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科學的理論就像一面引導千軍萬馬朝著正確目標沖鋒陷陣的旗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首先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並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這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理論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僅要掌握思想道德建設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著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理論聯系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主要是指青年學生要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並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鑒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要注重知行統一,在踐履中學習。知行統一,強調踐履,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特性所決定的。大學生通過學習討論了解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理論,就謂這「知」。但獲「知」並不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獲「知」的目的是為了「行」,是為了「踐履」。中國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為真知」。因此,知行統一,注重踐履,就成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注重知行統一,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踐履,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6. 大學生為什麼要加強道德建設,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
文化
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是和諧社會主義人際關系、改善社會風尚、提升人民道德素質、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應當把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到「以德治國」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思想道德建設對「治國」的重要意義和特殊作用。
1.充分認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提高貫徹中央決定的自覺性、堅定性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舉措。馬克思主義從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出發,一貫重視對青少年一代的培養教育。馬克思說過,工人階級的未來,從而也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於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共產主義是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回顧過去,我們今天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大好局面是幾代人艱辛創造的結果;展望未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將由後來者承擔。現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只有加強教育,使他們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確保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取得最後勝利。 2.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道德學習和道德建設的重要時期,是養成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關繫到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大學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是學生共產主義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世紀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講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學生的道德學習和道德建設工作,則更需要充分認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注重大學生道德學習和道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創新,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解決新問題。 3.以德治國」,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把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國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經濟不斷發展、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個人利益日益凸顯的新形勢下,加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和以誠信為重點的道德建設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只講享受,只講索取,不講理想,不講信念,不講奉獻,不講誠信,人們就會失去共同的奮斗目標,失去行為的正確規范,就會思想貧困、精神空虛,就會自然而然地陷入低級、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之中。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不論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多大的成績,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也不可能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更不可能建成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社會。
因此,我們必須提高對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克服一切重「法治」輕「德治」、重業務輕政治、重技術輕道德、重才能輕品德的忽視思想道德建設的錯誤傾向,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要堅決抵制一切腐蝕人們精神世界的腐朽的文化,在全社會大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
7. 黨員如何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具體對策來如下: 加強對大學生的源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更新觀念,經常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這是學校思想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文化價值觀取向應該符合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最高價值追求應該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領悟,並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2.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學生。 3.發揮校園文化的優勢作用。 4.加強黨團組織建設。 5.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
8. 大學生怎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現在人們動不動就把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拿出來說事情,這個不行,那個有問題。
其實人們都忽略了關鍵點,那就是社會、家庭環境的問題。
學生生活在社會和學校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學校的教育同社會教育卻完全脫節,可以說很多價值觀完全背離,你說這個情況下,讓學生們咋辦?
按學校教的做吧,在社會上難生存;按社會上學的做吧,那叫沒有道德。
悲催啊,只好做二皮臉,在學校做人,出來做鬼。
舉個例子:就說煤礦工人師傅們每天在井下(社會大環境)作業,煤很多,人是黑的,出來洗洗(上學了,在學校教育)白了,但主要工作是在井下,還得下井(畢業了,回歸社會),只好黑下去。
如何提高道德水平不是大學生的關鍵任務,是全社會的關鍵任務。只有提供一個健康、干凈的大環境,大學生的道德問題不是問題。
9. 大學生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當代大學生要怎樣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呢?這是個問題。我認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學習。毛澤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科學的理論就像一面引導千軍萬馬朝著正確目標沖鋒陷陣的旗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首先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並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這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理論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僅要掌握思想道德建設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著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理論聯系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主要是指青年學生要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並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鑒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三,要注重知行統一,在踐履中學習。知行統一,強調踐履,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特性所決定的。大學生通過學習討論了解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理論,就謂這「知」。但獲「知」並不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獲「知」的目的是為了「行」,是為了「踐履」。中國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為真知」。因此,知行統一,注重踐履,就成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注重知行統一,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踐履,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10. 做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
杯具、、、1500字的要求都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