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人性

道德經人性

發布時間: 2021-12-24 18:46:39

⑴ 《道德經》為什麼要滅絕人性和「自

滅絕人性????
需提出例證,否則此種莫須有的指控,毫無意義!

⑵ 人性善,國家昌盛,人心惡國家不幸,所以要好好看看道德經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⑶ 我想證明 老子是人性 本惡論

我認為老子道德經的觀點不是「人性本惡論」,而恰恰相反,是「人性本善論」。
1.善者不多 多者不善 。是說善者不多積累財富,多積累財富的就不是善者。這句話也表明了老子對善者的定義。
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這句話是說得道者不要以智治國。所謂智,指的是技巧、心智之類。人之所以難治,就是因為他們心智多。人性本是善的,只是心智多了,就不善了,所以的確不能提倡以心智治國。統治者心智多,老百姓的心智也會多,則國家就難治了。
3.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從表面上是將百姓視為芻狗,其實不是。這句話的本意是聖人不要干預老百姓的生活,應當讓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老百姓本來就是符合道的,不需要治理,也能有條不紊,如果幹涉百姓生活,反而讓他們失去道,那麼就不好治理了。
從上所說,並沒有一點說到「人性本惡」,反而是「人性本善」,人性本來就是符合大道的,本來就是善的,無需治理,更不能以智術治理。

⑷ 《道德經》中說,人性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最大的悲哀是做齷齪之事,行仁義之言。很多人在暗地裡做的都是最骯臟和卑鄙的事情,但是卻在表面裝得滿嘴的仁義道德。這樣兩面的人生實在讓人悲哀。

⑸ 為什麼很多人推崇《道德經》

四、為何中國的大門一般都有兩扇?

因為如果只有一扇的話,做的太大,小孩子推不動,做的太小,東西又放不進去。兩扇門也寓意著一陰一陽,中國人講一就是二,講二就是一,一個門由兩扇組成,陽跟陰是門的兩扇,代表《易經》,《易經》有兩扇門,一個陰一個陽。

五、為何儒釋道三教要合一?

因為儒家給我們講的是求生的道,叫作生存之道,即求生、惜生。如果我們完全照儒家行事,就會很辛苦,時時警惕,處處小心,一點錯都不行,實在太累。道教告訴我們要保生、貴生,它說求生是不錯的,但是用身體去換取,是不對的,所以要保生,並要視生命如寶貴的寶物,不要怠慢它,珍惜它。因此,道教在養生方面,世界第一。佛教即不叫你保生,也不叫你求生,而是叫你樂生、樂死,修來世,輕身體,現世的軀體就是臭皮囊。所以,先人叫三教合一是在思想上為人類著想,這就叫作同,即《道德經》中的一句「同,謂之玄」。明明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玄妙之所在。

《道德經》中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講完的,而簡單一本書,一千人讀有一千種讀後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悟,作為一個凡夫俗子,有時候也許不能參透其中的最簡單的智慧,所以,拾人牙慧也不失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況且,還是拾聖人的牙慧,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大家多看看《道德經》,學習其中的做人之道,生活之道,處世之道,學以致用,就算不能一步登天,也許還能修得正道,成就一番事業,實現最初的理想。福生無量。

文章由道山不老編輯整理

⑹ 《道德經》中的仁義是怎樣的仁義

本章主寫老子關於仁義的思想,主要從孔子與老子的思想來論述其思想的精髓。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慧智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本章中老子所言從人性本和大道來論述,何為人性本和大道?

孔子的言論中有很多關於約束自身的言論: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等關於規范自身的言論。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義」,並有很多言論來提高人們認識「仁義」。從人們正面來論述接近「大道」

那麼老子本章中的言論是作何解釋呢?

老子言人們本就是「大道」

人們擁有自己的思想及意識,處理問題時有自己的獨特的想法及行為准則,隨著智慧的開啟,人們忘記自己的由來,偏離大道。

偏離大道後,人們就發布一些政令,規則來約束社會這個大家庭。

為什麼現在社會來提倡仁義丶孝慈等呢?因為社會缺乏仁義丶孝慈。

人有了慾望與智慧的時候,就會應用自己的智慧去達到自己的慾望。

釋義

大道被拋棄了,才彰顯出仁義。

智巧出現了,才會有虛偽狡詐。

家庭不和時,才會顯出孝慈。

國家昏亂的時候,才會出現忠臣。

看管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碰到這些情況呢?大家認為如果碰到這些情況該怎麼做呢?

⑺ 老子《道德經》中是怎樣批判人性的

論述的時候,分別考察,楚簡本(「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本(「帛書老子甲本」)、帛書老子乙本(「帛書老子乙本」)、和通行本(「道德經全文」)。
這四個本子,從網上,按照引號里的關鍵字,可以搜到,並能下載,我下載到的,也就是主要用於比較的是,是台灣人做的,pdf文件。
我還有一個英文版,譯者是James Legge。

我把"道德經",稱之為,"德道論",本文題目,還是稱為"道德經"。

這幾個本子,我的總結如下:
1. 楚簡本,德道論的雛形,用了當時楚國的文字,是一個官方版本,主要是「道論」。
2. 帛書老子甲本,德道論的成型。
3. 帛書老子乙本,德道論的民間版本。
4. 通行本,把德道論的成型,德篇放在後,道篇放在前,成為道德論,後稱為「道德經」。

我認為,整個德道論,有三個階段:
1. 楚簡本階段,是一個政論的本子,主要在官方流傳,主要講「道論」,其主要觀點如下:
1)階級論
2)民性論
3) 人性論
2. 德論階段,加入了「德論」,我認為,原因有二:
1) 道論裡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2)受到了流行的「禮學」的沖擊
3. 「道論」的豐富階段,主要是,加入了,"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1) 其中的「道」,對應於德道論雛形階段的「道」。
2) 其中的「名」,既對應德道論雛形階段的「名」,也是受到流行的「禮學」/「名學」沖擊的結果。

我認為,楚簡本已經在社會上流傳,流傳到了楚地,用了楚國當時的文字而已。楚簡本,是「德道論」的雛形,更是「道德論」的雛形,楚簡本,包含了德道論的初始內容。

後來流傳的「道德經」,我認為:
1) 保留了道德經雛形的時候的順序
2) 抹殺了道德經發展的順序
結果1),我認為,可以理解。
結果2),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德道論是幾個人的合作本子,並且一直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流傳的結果,變成了「道德經」,變成了一種教,原來的樣子,不是這個樣子,既不是一種教,也沒有一個神(作者)。

還有一個最最戲劇的結果,我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結果很感興趣。步驟如下:
1)找一個人,讀帛書老子乙本。(我沒有試過,只是自己嘗試讀)
2) 看帛書老子甲本
3) 體會一下來自古代的聲音

⑻ 那一句道德經可以表達人性虛偽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人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⑼ 論語道德經和人性的弱點哪個更值得讀

你可以先看人性的弱點,因為是現代白話比較好懂,如果仔細看完聯系身邊實際,受益匪淺,之後再看論語,再看道德經。

⑽ 《道德經》道出人性慾望:內心清凈滿足,才能生活自在,你覺得呢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熱點內容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上海律師 發布:2025-05-08 19:07:15 瀏覽:610
國際法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發布:2025-05-08 18:54:16 瀏覽:979
油罐車法院 發布:2025-05-08 18:46:55 瀏覽:336
關於律師會見 發布:2025-05-08 18:46:55 瀏覽:731
法治時空商丘 發布:2025-05-08 18:36:09 瀏覽:354
法院給的送達回證 發布:2025-05-08 18:29:30 瀏覽:388
法官的問題 發布:2025-05-08 18:13:24 瀏覽:539
疫情中的法治 發布:2025-05-08 18:05:21 瀏覽:142
法律碩士是不是法學 發布:2025-05-08 18:03:06 瀏覽:882
25屆法院 發布:2025-05-08 17:36:37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