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自述題法治

自述題法治

發布時間: 2021-12-24 19:26:01

Ⅰ 有關法治作文題目怎麼寫

寫作思路:作文的題目可以寫《法治伴我行》、《法治在我身邊》等等,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關於法治的故事闡述一下。

正文: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可見,在嚴肅的法治面前,人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則,在法治的支持與限制下,才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可惜的是,在我的身邊,我就遇到一些不遵守法律的人,而且還是令人汗顏的學長們。

記得那是一個二年級的夏天,我已經開始自己一個人獨自坐公交車回家。到站台的時候,眼睛瞄了一下站台上的電子顯示屏:12站。哇塞,還有這么遠啊!我嘟起了我的小嘴,但隨即又開心起來。這么遠也不錯,可以順便玩一會兒。想著想著,我便獨自一個人去了車站旁邊的小胡同。

本以為小胡同里會有些好玩有趣的,但突如其來闖入的幾個的學長們打消了我那顆竊喜的心。他們凶神惡煞的看著我,說:「小屁孩,趕緊把你身上的錢交出來!不乖乖的拿出來,信不信我湊扁你!」我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也嚇住了,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只得乖乖地聽他們的,把身上媽媽剛給我的50元買書的錢給他們,心中又生氣又害怕。

可我沒有反抗,也沒有吭聲,最後他們拿著50元錢,得意洋洋的走了。回到家我也沒有膽量跟媽媽坦白說這件事,媽媽問起書來,我才支支吾吾地撒謊說錢丟了,直到上了三年級我才第一次跟媽媽說起此事。

媽媽聽完,耐心地告訴我:「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處理非常棒!因為當時的我隻身一人,如果跟對方起了爭執, 我肯定會吃虧,還有可能會受傷。遇到這種事情,盡可能得先滿足對方的要求,然後一定要記住對方的模樣,隨後待對方走後,盡快去學校告訴老師。

如果遇到社會上的不良人群,我們還可以選擇報警。讓警察或者老師來處理此事。」聽完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並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以後再遇到這種事,一定要按照媽媽說的做!

朋友們,如果下次你也和我一樣遇到這樣的事,請不要驚慌,一定要見機行事。法治伴我行,法治,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Ⅱ 700字關於法治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法工作的重大意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一個有規則、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你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樣的自由嗎?當然不能!做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像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要遵守法律,遵守規則。

我想通過這么一說,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來就應該要學法了。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講道理,如果我們人人不講理,那我們的國家將是怎樣一副場面,這個國家怎能還稱其為一個國家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好好學習它,還要合理的運用,才能更好的遵紀守法,維護自身的利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朝著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方向在努力。國家一直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教育公民自覺守法,並且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執法機關,普法的意義則在於能促使執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懲治違法犯罪份子,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來,我們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有很多原來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隨著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的開展,使得人民群眾逐漸接受了法律意識的培養,並自覺自願地運用法律。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並且從事著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傳教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效,總結其中的一條經驗,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同志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自己,請記住「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Ⅲ 要一篇800字的思修考試,考試題目是求一篇論文:法治不是工具,法治應成為信仰

我們也要考這個題目,4個之一

Ⅳ 作文題庫我對法制的看法1000字左右

「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三國時劉備告勉自己兒子劉禪的一句話,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雖然歷經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是啊,「小惡不治,必然發展」,看看社會中那些犯罪分子哪個不是從「小惡」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隻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船就會沉沒。因此,我們少年兒童預防犯罪要從預防不良行為做起。人們常說,家庭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個教師。記得班裡曾做過一次試驗。老師問: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怎麼辦?竟然有半數以上的同學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師接著問:為什麼?那些同學便說:「爸爸媽媽告訴我,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一些,不能受窩囊氣。」我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家庭里,我慶幸,爸爸媽媽從沒用這樣不正確的思想教育我。但是,那些同齡的人的話仍讓我震驚。大人們是怎樣言傳身教的啊!難怪因早戀而懷孕的少年犯劉美娜對著她的父親大聲指責道:「你成天在家看那些三級片,你有什麼資格管我?」家庭教育的影響,難道還不足引以為戒嗎?再看看社會中種種現象吧。有的執法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有的企業家為謀取暴利將法律拋於腦後,違法生產經營,大肆造假售假,損害國家和人們的利益;有的人為不勞而獲,怨恨報復,把法律置之度外,殺人放火、搶劫、橫行霸市等等。雖然,這些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是這些行為卻對社會、對孩子們遺害無窮。試想,假若人人都自以為是,輕視法律,那麼那些由於缺少知識而心靈受污的孩子們又怎能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呢?「法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團體,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那麼依法治國就將永遠是一句空話。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社會,而法制社會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創造出來。讓我們謹記「法在我心中,我與法同行」,成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

Ⅳ 法制徵文的題目有哪些

1、法制在我心中

2、法律讓我茁壯成長

3、人人遵守交通法

4、法網恢恢疏而不內漏

5、情大?容法大?

6、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學生

7、法制伴我行

8、知法、懂法、守法

9、那些年,我們一起打過的官司

10、法制教育讓我成長



題目太多了,只要是與法律、法制相關的,一般都可以。上述10個題目僅供參考。

Ⅵ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成為法治精神的踐行者(思修考試題)

(一)進行普法教育:學校應注重《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學校的《法律基礎》課應實行以法律意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老師也應該改善教育手法,多舉一些案例,通過實際案例來教育學生。並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掌握法律知識,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的目的。
(二)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學校可以組織「模擬法庭」一類的活動來,讓學生在假設的環境中了解並利用法律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或者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在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且還應該在假期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三)社會和學校應加強法制氛圍的製造:社會應該通過多種媒體,宣傳法制觀念,進行普法教育。佔領網路思想教育陣地,讓互聯網同樣也成為法律宣傳的一個新平台。摒棄網路弊端,發揚網路平台的廣泛性。
加強社會注意榮辱觀的教育,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氛圍,進而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大學是一個學術重鎮,要有活躍而濃厚的學術氛圍,有寬松而自由的創新環境,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最後要有良好的文化環境。讓大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教育。從而讓大學生成為法治精神的踐行者。

熱點內容
具有法律效力員工入職承諾書 發布:2025-05-08 19:35:29 瀏覽:152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上海律師 發布:2025-05-08 19:07:15 瀏覽:610
國際法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發布:2025-05-08 18:54:16 瀏覽:979
油罐車法院 發布:2025-05-08 18:46:55 瀏覽:336
關於律師會見 發布:2025-05-08 18:46:55 瀏覽:731
法治時空商丘 發布:2025-05-08 18:36:09 瀏覽:354
法院給的送達回證 發布:2025-05-08 18:29:30 瀏覽:388
法官的問題 發布:2025-05-08 18:13:24 瀏覽:539
疫情中的法治 發布:2025-05-08 18:05:21 瀏覽:142
法律碩士是不是法學 發布:2025-05-08 18:03:06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