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教法學體系

教法學體系

發布時間: 2021-12-24 23:17:47

A.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哪些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羅馬國家的法,私法是個人利益的法。

根據這一標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當事人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護當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對社會財富分配進行宏觀調整,調整國家與公民關系的法律。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

這是因為存在獨立的社會利益,既不是國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會法被稱為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一種法。

公法、社會法和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律標准、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

(1)教法學體系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等部門組成。

1、憲法

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是主要的,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憲法部門還包括底層下屬的組織法等法律主要國家機構、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授權法律,法規法律,和國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規范國家行政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和規范的總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規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范行政機關活動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規范、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關於一般行政法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督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包括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規范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民法具體法兩部分組成。

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律。單獨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有一些單獨的民事法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和商標法實施條例。

4、商法

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商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地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業關系或商業行為的法律。

從表現形式看,我國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個分支,但民法中規定的許多有關民事關系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適用於商法。在這個意義上,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律

經濟法是調節一國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以適應國家宏觀經濟間接調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的法律部門的表現包括法律與企業管理有關,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的法律,法律對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鄉鎮企業等等。

有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等金融、財稅相關法律法規。與宏觀調控有關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涉及市場主體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相關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對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法律規范關於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社會保障法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和法律法規,規則等。

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有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法主要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資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環境保護方面,先後制定了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

8、刑法

刑法是規定罪與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基礎性法律部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關注的一種法律。在刑法中,佔主導地位的刑法規范的文檔,和一些獨立的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也可以規定刑法規范的內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

從程序法的角度保證了實體法的正確實施和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程序法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一般屬於這個部門。

B. 如何區分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懸賞分有追加!

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兩者的區別為:①法學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有關法律的學科體系,它屬於社會科學范疇;而法律體系則是指一國現行的法律規范體系,屬於社會規范體系范疇.這是兩者的外在的本質區別.②法學體系的內容和范圍比法律體系的內容和范圍要大的多.③法律體系具有屬國性,而法學體系則具有跨國性.
兩者的聯系為:①法律體系是法學體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礎.②法律體系也是法學體系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法律體系中新的法律內容的增加和擴充,便會促成新的法學體系內容的出現.③法學體系反過來也會成為法律體系發生變化的原因和根據.
3.法律體系與立法體系.兩者的區別為:①立法體系的組成要素是法的淵源;而法律體系的組成要素則是法律部門.②立法體系是以各制定機關的地位及法律規范的效力范圍和效力等級為分類組合標准,而法律體系則是按照法律規范所調整的不同社會關系和不同調整方法作為劃分該體系的組成要素——法律部門的標准.③立法體系側重於法的調整的外部形式,而法律體系側重於法的調整的內在內容.
它們之間的聯系為:①立法體系和法律體系都是指現行法律規范的不同組合;②當立法體系是法典式的法的形式時,它同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一致的.
====================
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的區別法律體系:又稱為部門法體系,即將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標准化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門,並由這些法律部門所構成的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
區別體現在:A、構成的基本單位和劃分依據不同:法律體系是按照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調整方法的不同進行分類,他的基本單位是法律部門;
法學體系是按照人們對各種法律知識所研究的對象和范圍的不同進行分類的,基本單位是法學的分支學科。
B、反映的內容不同:法律體系所反映的是一國現行的國內法,
法學體系不僅研究現行的國內法,還要研究古今中外的各國法學理論和法律制度及國際法。所以法學體系的范圍遠遠廣與法律體系。
C、一國某一時期,只能有一個法律體系,但可以由多個法學體系。2、對法學體系的劃分A、從法學各種類別的法律角度分:國內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B、從法律制定到施行這一過程的角度講:立法學、法律解釋學、法律社會學。C、認識論的角度講: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D、從法學和其他學科的關系角度講:法學本科和邊緣法學。

C. 法學體系是什麼

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法學體系是一個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聯系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知識系統。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因而研究社會的各種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所研究的范圍也就十分廣泛,從而形成若干分支學科。這些分支學科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知識系統就是法學體系。
建設法學體系需要總結和研究本國的法學研究、法學教育、和法律實際生活對法學體系的需求,以及借鑒國外在這方面的經驗。由於近代意義上的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因而其中心問題是法學分支學科的劃分和設置問題。
1、由於社會關系的紛繁復雜,不斷形成不同的部門法予以調整,相應地也就出現了相應的法學分支學科對其進行研究。
2、法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專門的學問,不僅要研究各個部門法,還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進行綜合的研究,為各個部門法學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相關條件。於是也就出現了諸如法理學、立法學、法社會學、比較法學、法律思想史學、法律制度史學等等具有一般理論(綜合)特質的法學分支學科。

D. 法學體系、法律體系、法學課程體系三者概念及其區別

三者的概念:
法學體系是法學作為一門學科,由法學的全部分支學科構成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也稱法的體系或部門法律體系,通常指由一個國家現行的各個部門法構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學課程體系在理論上目前尚缺比較明確的概括性的表述,一般是指以普高法學本科教學計劃中各法學課程組成的整體。
從法律發展史上說,是先有法律、而後才有法學,因此,法律體系應先於法學體系,法學課程體系是伴隨著法學體系的建立而產生的。

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
首先,法學體系是學科體系,其范圍比法律體系大得多,如法學體系中有法理學、法哲學、法史學、法律心理學等內容,法律體系則沒有相應的部門法。其次,法學體系的學科以全世界為范圍,不受國別限制,如民法學必須以中外各民法為研究對象,具有跨國性。
法律體系是法學體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反過來,法學體系又可以推動法律的產生,補充和調整原有法律體系的內容和結構,法學對「法律體系」的研究,也會打亂原有的法律體系布局和結構。

法學課程體系與法律體系、法學體系:
法律體系的十個部門法,都應為法學課程體系所包含,但課程體系范圍更廣,如法理學、法史學法律體系就不能包括。法律體系限於一國,法學課程體系不限於一國,應設置國際法課程,其它應用法學課程如刑法學也兼顧外國刑法等。法學課程體系不同於法學體系。法學體系以學科為分支,法學課程體系以課程為分支,法學課程以課程為分支,法學課程體系以法學體系為前提和基礎,但是並非有多少門課程,學科數量遠遠多於課程數量,並且,課程名稱與學科的名稱也不完全一致。

E. 教育法律規范的結構

教育法規的體系結構:
教育法規體系是指教育法作為一個專門的法律部分,
按照一
定的原則組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完整統一的法律有機整體。

(一)

縱向結構:教育法規體系的縱向結構,即教育法規的表現形式,是指由不同層級的
教育法律文件組成的等級、
效力有序的縱向體系。
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縱向結構為:

1.
《憲法》中有關教育的條款:
《憲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規制定的依據。

2.
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調整教育內部、外部相互關系
的基本法律准則。對整個教育全局起宏觀調控作用,或稱為「教育憲法」
「教育母法」
.
我國
的教育基本法律為
1995
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
育法》

3.
教育單行法律:教育單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定教育領
域某一方面具體問題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低於《憲法》和教育基本法。

4.
教育行政法規:教育行政法規是行政法規的形式之一,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
依據《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關於教育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低於《憲法》和教
育法律,高於地方性教育法規和教育規章。教育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有三種:條例、規定、
辦法或細則,如《國務院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
則》
《教師資格條例》等。

5.
地方性教育法規:地方性法規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專稱。制定地方性
教育法規,
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地方性教育法規只在該行政區域內有效,
不得同憲法、
法律行政法規想抵觸,其名稱通常有條例、辦法、規定、規則、實施細則等。

6.
教育規章:
教育規章是中央和地方有關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頒布的有關
教育的規范性文件,
有的稱為教育行政規章,
包括部門教育規章和帝反政府教育規章。
部門
教育規章是國務院所屬各部、
各委員會發布的有關教育的規范性文件。
這類文件主要是就國
家有關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問題制定出相應的實施辦法、條例、大綱、標准等,以
保證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如《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地方政府教育規章是整個
教育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橫向結構:
教育法規體系的橫向結構是指依據教育法規所調整的教育社會關系的特點
或教育關系構成要素的不同,
劃分出若干處於同一層級的部門教育法,
形成法規調整的橫向
體系。我國教育法規體系的橫向結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類:

1.
教育基本法。它奠定了我國教育制度的基礎,是決定我國教育發展的基本法,即已頒布施
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
基礎教育法。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領域的教育
法律的總稱。
已頒布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即為基礎教育法的一個組成部分。

3.
高等教育法。是以高等教育為調整對象,涵蓋大學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學歷高
等教育的法律法規的總稱,即已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4.
職業教育法。是以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為調整對象的教育法律法規的總稱,即已
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5.
成人教育或社會教育法。以各類在職人員和職後人員的教育為調整對象,包括成人教育、
繼續教育、
終身教育等。
從內容上應是橫向結構不可缺少的方面,
但是否單獨立法鄭子昂進
行論證。

6.
學位法。
主要就學位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位的等級、
學位授予的條件和程序等作出規定,
即已頒布施行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7.
教師法。是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人員的地位、權力、義務、職稱、考評、進修、培養
等為調整對象的教育法律法規,即已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8.
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財政法。是以教育經費的來源、分配、使用、核算及教育基建和教學設
備等辦學物質條件保障為調整對象的教育法律法規。
從教育發展的實際來看,
需要制定該法
律。

F. 一部完整的法律體系包括哪些

法律體系,或稱「法的體系」、「法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規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不同「法律部門」分類組合形成的一個呈現體系化的有機聯合的統一整體。
法律部門的劃分標准:
(1)法律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
(2)法律規范的調整方法
我國法律部門的劃分:
1.憲法法律部門
2.行政法法律部門
3.民商法法律部門
4.刑法法律部門
5.訴訟法法律部門
6.經濟法法律部門
7.勞動法法律部門
8.科教文衛法法律部門
9.資源環境保護法法律部門
10.軍事法法律部門

G.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法律體系,該體系三個階級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含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的內容!

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H. 法學體系的法學體系的中心問題

建設法學體系需要總結和研究本國的法學研究、法學教育、和法律實際生活對法學體系的需求,以及借鑒國外在這方面的經驗。由於近代意義上的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因而其中心問題是法學分支學科的劃分和設置問題。

I. 在整個教育法律體系中,什麼法處於根本大法的地位

教育法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大法,它在教育法律體系中居於教育憲法的地位。

J. 什麼是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Legal System)(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版行法律規范分類組權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10)教法學體系擴展閱讀

法律體系主要特徵

第一,法律體系是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構成的整體。

第二,法律體系是一個由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呈體系化的有機整體。

第三,法律體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門類齊全、結構嚴密、內在協調。

第四,法律體系是客觀法則和主觀屬性的有機統一。

另有法律體系的特徵

1、法律體系是一國國內法構成的體系,包括被本國承認的國際法。

2、它是現行法構成的體系

3、構成法律體系的單位是法律部門,法律部門是由若干相關的法律規范構成的,因此法律規范是法律體系構成的最基本單位。

熱點內容
道德情操論哪個版本 發布:2025-05-08 16:37:41 瀏覽:846
民族理論政策法規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08 16:27:55 瀏覽:464
法院主體責任落實 發布:2025-05-08 16:22:50 瀏覽:43
段波民法百度雲 發布:2025-05-08 16:22:48 瀏覽:946
十四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8 16:21:05 瀏覽:149
民法和商法的性質 發布:2025-05-08 16:17:05 瀏覽:994
233法規 發布:2025-05-08 16:16:29 瀏覽:954
雲南省環境保護暫行條例 發布:2025-05-08 16:15:19 瀏覽:872
荔浦法院網 發布:2025-05-08 16:11:12 瀏覽:99
律師工作軟體 發布:2025-05-08 16:08:48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