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的名人素材
『壹』 道德的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
●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蔡元培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陶行知
●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陳鶴琴
●道德修養貴乎實行,卻不貴看書,但看書能正確我們的道德觀念,自也很有益處。 ——楊賢江
●一種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養好的社會公民的`。 ——弗·培根
●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由於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緣故。 ——盧棱
●教育必須立足於道德和智慧,道德是為了支撐美德,智慧是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凌。 ——尚福爾
●對你們的孩子要教之以德性,只有德性,而不是金錢,才能使人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貝多芬
●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明辨善惡及真偽,並使人傾向於善與真,排斥惡與偽。 ——塞·約翰生
●必要的道德教育最好在嬰兒出生的那一瞬間就開始,因為這樣開始就不會因太多的期望而失望。 ——羅素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條既適合於孩子,又對各種年齡的人來說都最為重要,那就是:絕不損害別人。甚至教人為善這一條,如果不從屬於這個教訓,也是虛偽的、矛盾和有害的。 ——盧棱
●教你的孩子規矩勤勞,不要在窮苦中失措,敗壞了品德而行為不檢。 ——裴斯泰羅齊
●人人都應該祈求自己具有存在於一個健康的身體裡面的一個健康的心靈。 ——誇美紐斯
●我們應該盡量使孩子們開始聽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響的最好的一課。 ——柏拉圖
●不要讓兒童的思想和心靈接觸到不正義的事情時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這是邁向道德發展的更高境界的一個台階。 ——蘇霍姆林斯基
●五年寒窗固然能培養出工程師,但學會做人,則需要一輩子。 ——蘇霍姆利斯基
『貳』 歷史上關於堅守道德底線的素材
1、吳佩孚
吳佩孚曾經是一個北洋大軍閥,1931年後蟄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上門來拉吳下水,被吳拒絕。1937年10月,土肥原賢二親自出馬找吳出面組織偽政權,亦被吳拒絕。為明志,吳特別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里。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縱觀吳自九一八以來,雖是落魄政客,但至死都沒有與日本人合作,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政治氣節,也可以說是堅守了一個中國人的道德底線,值得稱贊。
2、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
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3、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
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麵粉!」
4、皖南事變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葉挺威武不屈,堅持斗爭,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5、堅守道德底線,更要做到堅守道義
南宋末年,宋都臨安被元軍攻破,文天祥面對元軍高官厚祿的誘惑,毫不動心。元軍沒辦法,只得把他囚禁起來,折磨他,但為了民族大義,他始終沒有屈服,反而寫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氣歌》,最後英勇就義。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捍衛民族大義。
『叄』 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150字左右
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像一朵茉莉,高雅、清新。而我是一朵花苞,開出怎樣的花就要看我今後的每一次抉擇和每一次行為。
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完善自我,學會自強、自律、自愛;再在家中學會一些基本的道理;然後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嘗試著成長。走向社會,道德地做好每一件事;最後也開成一朵茉莉。
說到道德,主要是實踐,可道德實踐是很難的。也許一個選擇就決定了你今後的每一天。讓我們來看看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叫蘇珊娜的女孩和一個叫瑪麗的女孩成為了好朋友。有一次瑪麗去糖果店偷了一包杏仁巧克力,蘇珊娜不想告罵瑪麗的密,於是勸瑪麗說實話。瑪麗是個好姑娘,她去了糖果店打工來抵債。
一個小夥子在國外留學,發現了外國的車站沒有檢票員,很容易逃票,雖然偶爾被抓,但他卻仍認為沒有關系。大學畢業,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巴黎一家企業的賞識,卻又莫名其妙地被辭退了。後來他才知道是因為他逃票的緣故。再後來,他去各個大企業都被辭退了,大致原因也是逃票。他已經後悔莫及了。
故事一中的瑪麗是一個好孩子,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彌補了錯誤,她還是好孩子。可故事二中的主人公卻沒那麼幸運,他犯下了他一生的錯誤——拿誠信開玩笑。道德常常可以彌補智慧的欠缺,可智慧卻永遠不能不能填補道德的空白。別拿誠信開玩笑,一次也不要!知錯就改還能是個好孩子。
道德從理論上是很簡單的,可是誰能守住道德呢?也許在不知不覺,道德節流走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做個好孩子,一個有道德的人。
『肆』 關於道德與利益的名人作文素材
但丁曾說過,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下面我為大家總結整理了一些道德和利益主題的名人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材一: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終於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發布了新的政令。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給予10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去移動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者給予50金。有個大膽的終於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事實,終於使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推行了新法。
素材二: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讀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之後,我感慨萬千。又一次想起上次去西湖遊玩的事。早就聽說人們對西湖的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抱著對西湖的遐想,我來到了西湖。西湖果然名副其實。碧波盪漾,小花朵朵。捧一捧西湖的水,是那麼清涼。荷花在風中微微搖擺,荷葉托著珍珠似的露珠。這是一幅多麼美的風景圖啊!怪不得歷代詩人對西湖流連忘返。
可是,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漂著一張嶄新的報紙,報紙的主人卻不知何去何從,留下那張報紙在湖面上孤獨地漂著;一個叔叔喝完飲料,就把飲料瓶隨手一扔,垃圾箱里他僅有3米;一個阿姨吃完棉花糖,就悄悄地把餐巾紙扔進草叢里……此時此刻,我無暇再欣賞風景,而是一個人思考:西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人們卻若無旁人的破壞它。如今全球變暖已給人們敲響了警鍾,西湖若再破壞下去,恐怕會面目全非。
素材三: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益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伍』 以道德為主題的議論文素材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以道德為主題的議論文素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言語類
(一)名人名言
1、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
2、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備
4、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李白
5、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6、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郭沫若
7、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斯賓諾莎
8、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羅曼?羅蘭
9、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鄧肯
10、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朗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1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克雷洛夫
12、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13、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
14、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盧梭
15、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16、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個人。——羅素
17、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18、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19、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德謨克利特
2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德謨克利特
22、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爾基
23、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列夫托爾斯泰
(二)妙語集錦
24、嚴格意義上說,社會的道德首先應該維護社會的公平。道德是講「應當的」,社會的公平是最大的「應當」。比方說,市場經濟訴諸的是效益手段,多勞多得是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但道德要考慮社會的公平問題。那麼,我們社會的政策、法律在維護人們正當獲得利益、權利的同時,還主張要維護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我們社會所實行的先富與共同富裕的這樣一個基本政策,其中就表達了道德對社會公平的一種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葛晨虹做客強國論壇接受嘉賓訪談時說。
事例類
﹡學子風采﹡
學海揚帆終不悔,為報祖國殷切情
5月11日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國駐加拿大大使館舉行頒獎儀式,由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樹民代表教育部向我國在加拿大自費留學的優秀博士生頒發獎金和證書,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優異學習成績和研究成果。
在張白羽從盧大使手中接過獲獎證書的那一刻,她興奮得滿面生輝,讓每個在場的人都感染到她的蓬勃朝氣和興奮心情。座談時,她滿懷激情地一連道出五個「何其幸」:「何其幸,我擁有一個偉大祖國!祖國繁榮昌盛,蓬勃發展,讓每個海外兒女都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何其幸,祖國關愛我們,祖國令我感到溫暖,祖國就在我心中;何其幸,有那麼多可尊敬的師長,教我治學之道。同窗可愛可敬,他們的激昂上進令我振奮……」發言結尾,情濃而詩成:韶華數載紙上留,家國萬里沐春風;揚帆學海終不悔,為報祖國殷切情!
[點撥]在這則感人的材料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祖國都沒有忽略她的每一位兒女,所以當這些自費留學的優秀博士生們在獲得中國大使館獎勵的時候,深深地被包圍在溫馨的「母愛」中,有如此慈祥的母親,誰能不心生愛國之心,回報之志呢?
[適用話題]這則材料適用於「愛國」「感恩」「回報」等主題和話題。
﹡歷史亮點﹡
千年獨舞
1405年7月11日,歷史定格在這一天。這一天,明朝三寶太監鄭和率領由百百餘艘大小船隻,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組成的龐大船隊,從1405年(明永樂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歷時28年,七下大西洋。遠航至東南亞、印度洋,最遠到達紅海與非洲東海岸,遍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航程之遠,歷時之久;船舶數量之多,噸位之大;船員之眾組織之嚴密;造船和航海技術之先進,均為當時世界之最,遠在歐洲人所謂「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之先,是世界航海史之壯舉。
『陸』 道德與利益的名人作文素材事例
但丁曾經說過,人不能像動物一樣活著,而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下面我就為大家總結整理一些道德利益的名人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與利益作文素材
1:商鞅被任命為秦孝功的大臣,想成為一個新的法律。秦小紅又擔心又猶豫。商鞅終於說服秦小紅進行改革,並頒布了新的法令。在三陽城南立了一座城門,取而代之的是張氏城門。在招募的人中,那些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得到了10金。人們對這種做法感到驚訝,不敢動木頭。然後,商鞅告訴中國人,那些能搬家的人將得到50黃金。一個大膽的人終於動了木柴,商鞅當即給了他50塊金子,以示他的正直。新的法律終於被新的法律實施了。
2:1935年,著名畫家徐悲鴻剛從巴黎回來,蔣介石派張道凡請徐悲鴻畫一尊他的半身像。雖然張道凡說了不少好話,但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一個畫家,對你的董事長絲綢沒有興趣。張道凡很驚訝地說:「你對董事長沒有興趣,你感興趣的是什麼?」徐悲鴻冷笑道:「我對人民感興趣」,張道凡說:「江主席肯定不是這樣的?」徐悲鴻說:「是的,是的。」張道凡很著急徐先生,你是個有才華的藝術家。徐悲鴻看著張道凡說:「我勸你不要做這種蠢事,免得後悔。」
道德與利益名人名言
1.以青春之我 ,創造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國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類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 李大釗
2.至誠無息。《禮記·中庸》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禮記·中庸》
3.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巴斯德
4.嫉恨別人努力所獲,刻意無視別人付出,為自己不努力找借口,刻意欺騙自己,把自己臆想成犧牲品,從此讓自己生活在悲憤中,這就是折磨自己。別悲憤,這個世界不欠任何人。每個經濟地位在你之上的人,都有比你更辛勤的付出。他們沒搶走你任何東西,你所獲,只與你智慧付出成正比,不是別人的錯。
5.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凱洛夫
6.品行是一種很復雜的成果,不僅是意識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識力量習慣技能適應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會經驗的成果。——馬卡連柯
7.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於國家 ,也適用於個人——羅素
8.人類最高的道德標準是什麼?那就是愛國心。——拿破崙
9.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氣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尚的品德,超脫時期和社會,走自己准確的途徑。不發奮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10.用 法律 更新人們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權機構。消除封建殘余,保證人的尊嚴,促進經濟繁榮,以穩定聯邦形式統一歐洲。作者:拿破崙
『柒』 關於道德名人事例素材
1、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接替其主持國政。蔣琬的下屬楊戲性格孤僻,不善於言辭。當蔣琬與楊戲交談時,他往往只回應而不發表意見。有人對此不滿,向蔣琬抱怨楊戲的怠慢。然而蔣琬卻平靜地解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楊戲不輕易贊美他人,也不公然批評他人,這正是他可貴之處。人們因此稱贊蔣琬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胸懷。
2、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因成功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從秦國帶回趙國而被封為上卿,職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滿,威脅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選擇迴避和容讓,避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誤以為他害怕廉頗,但藺相如解釋說,他之所以容忍退讓,是因為將國家的安危置於個人恩怨之上。廉頗聽聞後,便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向藺相如認錯並請求和解。
3、明朝時期,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為官。一日,他收到家書,得知家中為建房子與鄰居發生爭執。董篤行回信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深以為然,在建房時主動讓出幾尺。鄰居見狀,亦效仿之。最終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建成後的胡同被稱為「仁義胡同」。
4、李斯特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一位年輕女子在海報上宣稱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舉辦音樂會。演出前一日,李斯特出現在她面前。女子因冒名頂替而驚慌失措,李斯特讓她彈奏一曲,並給予指導。最後,李斯特愉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告訴劇場經理,晚會的最後一個節目,由我來為新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演奏了最後一曲。
5、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以寬容對待政敵著稱。一位議員對此表示不滿,認為林肯應該消滅政敵。林肯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不就等於消滅了我的敵人嗎?」簡潔而深刻地表達了他對寬容的理解,即通過寬容,潛在的對手可能轉變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