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暴露

道德暴露

發布時間: 2021-12-25 00:50:14

A. 一個女人的隱私被暴露有多可怕

去年末接了河北電話(本人坐標寧波)。 雖然劃了幾次,但還是打來了,以為是誰急事找來的,所以迎接了他。 對方問我是不是王xx。

所以他沒有再找我了,所以我就跟淘寶官方客服打了個電話,客服妹妹說話就像春風,已經讓我鬆了一口氣,不用擔心,但最後還是沒有給我一個解決的辦法,在網路時代,你暴露得越多,在別人的眼裡,你就會傷到自己。 這不是“一心一意”,而是互聯網時代對自身安全的重視,畢竟,你不確定屏幕的另一面是樂於享受生活的朋友,還是無法無天的嘲笑如何向你尋求利益的人。

B. 1.形容水流奔滕轟鳴,也形容人的暴露吼叫。2.道德氺平高。

咆哮如雷、德高望重

C. 道德只宜律已,不宜律人

這話,我認為是錯的。

一.道德按普遍接受的定義,就是一種依靠習俗、輿論、個人自省共同維持的非強制的社會規范。既然是要依靠輿論(眾人之論,而非光靠個人自省)維持,那道德當然不是只律己,不律人了。

關鍵是道德不論律己還是律人,都不是也不應是強制(不得依靠暴力)的(只能通過評價某人做某事不道德+自己行動減少與此人來往,來對此人形成某些軟約束,比如你老是騙人,我不跟你玩了,於是你被孤立受損失,而不能因為你老是騙人,我就可以打你甚至殺你;並且,我可以說你,譴責你,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在現代社會,強制的(依靠合法暴力: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規范是法律。

而且道德只律己,很難做到,比如:

1.認為道德律己不律人的人,我只想問他們:假如有人無端罵你十句,你能做到不還口不?假如有人老是騙你,或者約好的事老放你鴿子(但還未達到違反法律的程度),你能做泰然處之,友好地繼續跟他交往下去不?(同時他不可能給你很多錢)。



我還是舉那個大家基本上小時候都聽過的故事為例吧:那個多次喊「狼來了」的小孩,最後的結果清楚地表示了違反道德後,別人是怎麼「律」他的:只要不相信他喊的,當時不來與他交往,就讓他付出了代價,讓所有人感受到了這種約束,告訴大家要誠實。完全合法。


二.道德律己不律人,這句話是自相矛盾的:這句話本身也是一條道德訓誡,C對別人A說這句話,希望A不律自己C,也不律其他人,不就是C在用「道德律己不律人」這條道德律A嗎。

D. 你遇到過哪些赤裸裸「暴露人性」的事

很多很多。因為人在對於觸及到自己私利的事情的時候,都會表現得很自私。這就是人性,處處可見,無法避免。

最後願你能以溫柔待這個世界,也願世界待你溫柔。

E. 人性在沒有道德約束的狀態下是否會暴露出邪惡!

人分三我,本我 超我 自我
本我,是完全遵從人的本能和慾望而形成的人格。
自我,是本我與超我融合而成的人格。自我既將「本我」的部分本能與慾望壓制到了潛意識中,又將超我中的一些部分吸收到了自我中。
超我,是完全遵從社會倫理道德而形成的人格。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人格更偏向於「自我」這個范疇,屬於社會的主流人格
開玩笑地說,在沒有超我的約束下便是本我,是卑劣野蠻的。
所以如題,人性在沒有道德約束的狀態下會暴露出邪惡。。那是本性。。

F. 「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那麼還要評判惡俗的人嗎

「道德用於自律時,好過一切法律;道德用於律人時,壞過一切私刑。」但追究歷史上第一個系統論述「自律」的人,是康德。在康德的倫理學中,有一個處於統攝地位的概念,叫「絕對命令」。這里,「絕對」表明道德只以自身為目的,或者說道德行為的唯一目的只是使道德自身具有合理性。

這種合理性從哪裡來呢?康德的回答是,實踐理性。

舉個栗子,「撒謊」道不道德呢?不道德。不是因為撒謊會傷人,而是因為我們的理性會自行推理出「如果人人都撒謊,將沒有人再相信別人的話,撒謊將不再可能」的結論。

再舉個栗子,「自殺」道不道德呢?不道德。不是因為你自殺了你父母會難過,而是因為理性告訴我們「人人都去自殺,人就不復存在,自殺將不再可能」。

所以,康德強調「自律」,即自己為自己立法,但同時從以上兩個栗子我們可以看到,實踐理性實際上有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道德以合理性為自身目的,我的規則就成了普遍規律。在這里,自律同他律是同一的。

但!是!

康德的倫理哲學有個很大的問題。「絕對命令」規定了道德法則的形式,卻沒有規定道德的具體內容。你可以按照你對實踐理性的理解制定你自己的道德規范,我也可以按照我對實踐理性不同的理解制定我自己的道德規范。畢竟,今天的哲學家們都還在為理性法則的具體內容爭吵不休。這樣一來,我們就又回到了道德相對主義。

康德到底哪裡錯了呢?答案很簡單,他的倫理學完全沒有經驗的參與。拋棄了經驗對道德行為的影響,人類的道德就是一團飄在天上的理性。而如果將「他律」納入經驗的范疇中考察,「他律」無所謂對不對,至少是「有用」的。

同理,「道德用於自律時,好過一切法律;道德用於律人時,壞過一切私刑」這句話作為「意見」一種也無所謂對不對,至少它在應對一些道德綁架時,是個有力的回擊,大家可以靈活運用。

G. 如何看到那些愛「暴露」的露陰癖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ago,亞當和夏娃光著屁股生活在伊甸園,彼此赤裸相對。每一天都單純愉快地玩耍~直到有一天,亞當和夏娃偷食了禁果獲得智慧,才意識到彼此不同之處。而文明,從亞當和夏娃遮羞的那兩片葉子開始……

陪伴如初,心有所依 微信公眾號 (初心客廳)ID:xinlishuzixun

H. 有關道德行為的資料(文章或短文(簡短))

誠實可貴——讀《退錢》故事有感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這是我讀了《退錢》這篇文章後所領悟的。
這篇文章使我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光榮革命傳統,從而幫助我們從小樹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一篇值得一讀的好文章。
這篇短文主要介紹了方誌敏退錢的一個故事,他是一個誠實的人,是一個正氣凜然,堅貞不屈的人,當犧牲是,只有36歲。
讀了這篇短文,使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所推崇的一種美德,是一個人道德思想與道德行為的體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親和力,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梁,詩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范。
讀了這篇短文,使我懂得了擁有誠實守信,就能戰勝任何困難,取得應有的成就擁有誠實守信,世界會無限大,生活會無限美好。
讀了這篇短文,使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它對我們的成長和成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要以誠待人,以信對人。在答應別人的事之前,一定要慎重,認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夠做到的再答應,一旦答了,就要千方百計地去做好,這樣才能不失信與人,才能值得別人的信任。
讓我們攜手來精心呵護我們純潔的心靈,一起來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德,以誠實守信為航標向著目標而努力前進吧!

I. 暴露行為算不算犯罪(違法)。

根據你的目前描述的情況來分析,不屬於違法犯罪,但在民事上雙方已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換句話說,你欠對方那麼多錢是要還的。
進一步說,如果你採取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對方信任,致使對方寄錢給你,不管對方所買物品是否違法,而你把錢占為己有,可能就會構成刑法上的詐騙罪。
以上僅供參考!
~~~~~~~~~~~~~~~~~~~~~~~~~~~~~~~~~~~~~~~~~~~~~~~~~~~~~~~~~~~~~~~~~~~~~~補充:
把錢弄丟了不是逃避債務的借口,是不可以用來推脫責任的。
至於證據方面,如果僅是民事訴訟方面,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他匯錢肯定有匯款單或轉賬單,銀行也會有記錄,即使你說匯入的銀行卡不是你的,但追究起來,你敢說銀行卡的主人不會找你麻煩。況且一旦公安機關立案介入,你取錢的銀行內部監控錄像也會暴露你的行為。這個你就不要跟警察玩躲貓貓啦。

J.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暴露的道德問題的具體表現

一般說來,特權秩序之下的競爭是趨劣競爭,無良者勝,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

自然秩序之下的競爭是趨良競爭,良者勝。這是理想的市場經濟境界。

市場經濟是指「以尊重私有財產權為基礎的社會合作」。私有財產絲毫不受侵犯的社會,可以稱為「完全自由的社會」。這種社會的經濟層面,可以稱之為「自由市場」或「自由經濟」。

熱點內容
黑山律師 發布:2025-05-08 16:57:28 瀏覽:934
法規核查 發布:2025-05-08 16:56:22 瀏覽:389
合同中代表人負責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08 16:51:15 瀏覽:173
道德情操論哪個版本 發布:2025-05-08 16:37:41 瀏覽:846
民族理論政策法規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08 16:27:55 瀏覽:464
法院主體責任落實 發布:2025-05-08 16:22:50 瀏覽:43
段波民法百度雲 發布:2025-05-08 16:22:48 瀏覽:946
十四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8 16:21:05 瀏覽:149
民法和商法的性質 發布:2025-05-08 16:17:05 瀏覽:994
233法規 發布:2025-05-08 16:16:29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