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狡辯民主法治

如何狡辯民主法治

發布時間: 2021-12-30 18:20:59

① 如何加快我國民主法治的建設進程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一)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聯系,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加強人大常委會制度建設,優化組成人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支持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完善民主監督機制,提高參政議政實效;加強政協自身建設,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二)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支持職工參與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強社會自治功能。

(三)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四)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對於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幹部擔任領導職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鼓勵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認真貫徹黨的僑務政策,支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

(五)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規范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規范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精簡和規范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減少行政層次,降低行政成本,著力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問題。統籌黨委、政府和人大、政協機構設置,減少領導職數,嚴格控制編制。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六)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定能夠不斷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② 在一個逐步實現民主、法治的國家如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跪求解。。

我國憲法制度對言論自由規定的不足

言論自由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自由,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世界各國憲法和法律及國際公約中均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加以保護。我國憲法也不例外。然而,我國盡管對言論自由作了一系列法律規定,但目前我國公民的言論自由並未獲得很好的保護,言論自由的現狀尚未達到令人滿意的狀態。我國的憲法表述似存在下列不足:

(1)規定過於簡單,界定不夠明確。有關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則必須具有明確性。一般憲法在對公民的基本權利作出規定時總是分作兩種情況:一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另一為公民的基本自由。公民的生命、健康、私有財產等一般歸入公民的基本權利。而公民的言論、表述、出版、遷徙自由等一般歸入公民的基本自由。這種情況不僅在我國憲法中得到體現,在一些西方國家的憲法中也有所體現[6]。那些歸於基本自由項目之下的各項自由,如出版自由,通常不受民法的保護,其外延和內涵也不像民事權利那麼明確;相反,那些歸於基本權利項目之下的多項權利,一般都受到民法的保護,其外延和內涵在民法里都有明確的界定。在司法實踐中,我們很容易找到侵害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賠償案件,但是很難發現有關侵害表達自由的民事賠償案件。這似乎從經驗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對有關言論自由的規定還不夠明確。

(2)缺乏對言論自由的保護性規定。有些國家的憲法在賦予公民以言論自由權的同時,還規定了相應的保護公民言論自由權的措施。如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為了實現高標准地保護和促進表達自由和信息自由,歐洲條約成員國同意以下標准:對於信息傳遞過程的參與者,媒體的內容或其他傳送和散發信息行為,政府應當避免審查或任何形式的武斷控制、限制。與此相比,我國憲法僅規定了公民的言論自由權,而對於言論自由權的保障措施憲法並未涉及,這當然也不利於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3) 缺乏對言論自由行使的具體限制性規定。如前所述,言論自由是相對的,其行使不得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對行使言論自由所進行的限制都必須是事先由法律規定了的,而且這種限制在一個民主社會是為了服從於一個更高的利益的需要。各國憲法及國際公約中大多在規定公民言論自由後緊接著有相應的限制性規定。如《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宣布:「本條第二款所規定的權利的行使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這些限制只應由法律規定並為下列所必需……」然而我國憲法對言論自由行使的限制沒有作出專門規定,而是適用憲法對於言論自由行使的統一限制。這種限制的規定有些過於寬泛,這樣,在實踐過程中,將給予司法機關過大的自由裁量權。在遇到言論自由權與其他權利的沖突時,容易缺乏操作標准而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造成傷害。

完善對言論自由立法之對策

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必須具有明確性。規制的目的、程序、限制的范圍和標准都應當是明確的。這是言論自由的一般保障原則所要求的。我國憲法盡管已經將言論自由權列為法定權利,但對於言論自由權的規定過於簡單、概括。因此完善憲法制度對言論自由的有關規定是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的基本舉措。

(1)應當完善憲法條文的表述。我們必須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的言論自由的范圍、種類和限度。

(2)除憲法制度的完善外,在具體法律制度中也應注意對言論自由的保護。盡管言論自由權作為一項基本自由與大多數基本自由一樣,可能不易在具體法律中再行作出具體規定,譬如,很難在刑法或民法中規定如何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權。但是,可以完善具體法律中與言論自由有關的條文,以間接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只要是未涉及煽動他人以暴力的方法作為達成變革之手段,均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

③ 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

加強公民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教育,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應當加強民主內政治方面的公容民意識教育,從法制、道德、核心價值體系三個環節入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一是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在法制軌道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二是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通過加強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質,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政治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標,更為理性地對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訴求,做有政治責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任何社會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以此來引領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④ 在民主法治社會如何做一個好公民

應該學習法律,了解法律,懂得咋樣運用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同違法行為智斗,要善於斗爭,向人們學傳法律,提高法律意識。再要積極參加民主選舉,行使自己的權利,充分享受政治權利。更要與人為善,和睦相處,構建和諧社會。

⑤ 民主是法治健全的基石正方論據,並對反方提出幾個問題

民主
一、事實論據

白居易體恤民情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諫官時,就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寫了大量諷諭詩揭露官僚勢力殘害人民的罪行。他寫詩力求讓人民群眾看懂,相傳他每寫好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媽媽聽,聽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時,每到一處,都要力爭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時,他修築湖堤(現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蘇州,興修水利,也受到蘇州人民的愛戴。在做忠州刺史時,他搞了許多利民的改革,號召開荒生產;改進稅收辦法,增加豪富的稅款,減輕貧苦農民負擔;盡量節省開支,減輕老百姓的支出。他親自帶頭種樹,綠化荒山。他主持群眾聚會,席地而坐與民同樂。有些官員說什麼:「『貴』、『賤』雜處,不成體統。」白居易對這種議論毫不理睬。後來忠州人為了紀念這位愛民的好官,為他建了「白公祠」。
吉鴻昌愛民故事
著名愛國抗日將領吉鴻昌,把民眾當父母,對危害人民的事和人都極為痛恨。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絕不寬恕。他有一個親侄兒叫吉南星,在鄉下為非作歹,為了掩蓋姦情他竟用砒霜毒死人家全家七條人命,被當地縣衙收押。吉鴻昌的祖母出於私情,強行保釋。縣衙礙於吉鴻昌聲望權勢,拖延不決。後來吉鴻昌得知真情後,立即實際情況信責問縣官:「我當師長,他殺人全家,你不問罪;如果我當了軍長、總司令,他不就要殺全村、全縣的人嗎?」並讓副官趕到縣城,將吉南星當眾執行槍決,為民伸冤報仇。
1929年7月,吉鴻昌就任寧夏省政府主席。有人奉承他,在他一張大照片上寫了八個字:「官運鴻昌,光輝祖宗」。吉鴻昌看罷大怒,把照片撕得粉碎,訓斥那人道:「你把我吉某當成什麼人!我吉鴻昌把民從當父母,一民為民眾謀福利,高官、厚祿、金錢、地位算了屁!」
愛民英雄徐洪剛
徐洪剛是濟南軍區某部的一名班長。在探親歸隊途經四川筠連縣時,有歹徒在車上搶劫和調戲婦女,他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挺身而出,同4名歹徒殊死搏鬥,身上連中14刀,腸子從刀口中流出,但仍用雙手死抑著一名歹徒的腿。他熱愛人民,不顧個人安危,用他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人民子弟兵熱愛人民的英雄頌歌。
薩克雷助貧為樂
威廉. 薩克雷,是英國19世紀傑出作家。他同情窮人,真誠助人。每當聽到或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便把錢裝在用過的丸葯盒裡,寫明:「每服一粒,以應急需」的服法,並附上一封化名、假名或沒有寄信人姓名地址的信,叫人送去。這樣,他就感到很高興。

屠格涅夫救女僕
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反對母親賣掉年輕女僕路莎,認為這里野蠻行為。他把路莎藏了起來。購買路莎的女地主,控告屠格涅夫煽動家奴「造反」。縣警察局長召集了一些所謂「通達事理」的人,每人拿一根木棍,由這位局長率領,到屠格涅夫家搶人。屠格涅夫拿起槍跪到門前台階上。槍口對著惡棍們,厲聲喝道:「再向前一步我就開槍!」惡棍們退散了,路莎終於被救下。

(二)理論論據

1、人民心力為革命成功的基礎。孫中山《人民心力為革命成功的基礎》
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3、與民同樂。《孟子.梁惠王下》
4、人民的聲音是強大的力量。[古希臘] 埃斯庫羅斯《阿伽門農》
5、國家是為人民而存在的。鄒韜奮《國家至上與民主自由》
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禮記.大學》
8、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海瑞傳》
9、無奪民時,則百姓富。《國語.齊語》
10、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三國.諸葛亮《諸葛武侯集》
11、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古希臘] 赫西奧德《工作與時日》
12、人民之聲——真理之聲。土耳其諺語
13、你要與人民親近,就得傾聽他們在說什麼。蒙古諺語
14、立國基礎,就是萬眾一心。孫中山
15、失眾心,足以亡。漢.劉向《說苑.敬慎》
16、自古未有逆民心而得天下者。明.薛煊 《讀書錄》
17、任何一種東西,必須能使人民群眾得到真實的利益,才是好的東西。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18、吉凶與民同患。《易經.系辭上》
19、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吳兢《貞觀政要.論政體》
20、你可以長時間愚弄一部分人民,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愚弄全體人民,但是你不可能長時間愚弄全體人民。[美] 林肯,引自麥克盧爾《林肯的談話和故事》
21、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俄] 別林斯基
22、若是在前進中脫離了人民,你將進入黑夜:人民的直覺是上帝的指點,永遠指向真正的利益。[美] 愛默生《處世之道:力量》
23、長太息以掩涕兮,誤用民生之多艱。戰國.屈原《離騷》
2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5、魚離不開水,官離不開民。中國諺語
25、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在家賣豆腐。中國諺語
27、究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8、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唐.齊已《君子行》
29、但願蒼生懼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於謙《詠煤炭》
30、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三國志》
31、聖人不利已,憂濟在元元。唐.陳子昂《感遇》

⑥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如何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1.民族事務治理方面在法治軌道上,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2.人大要民主科學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為民族事務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3.政府對民族事務治理要依法行政,審慎用權,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4.依法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⑦ 聯系實際如何樹立正確法治思維方式

加強公民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教育,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應版當加強民主政治方面權的公民意識教育,從法制、道德、核心價值體系三個環節入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一是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在法制軌道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二是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通過加強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質,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政治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標,更為理性地對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訴求,做有政治責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任何社會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以此來引領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熱點內容
校車司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3:14:11 瀏覽:154
飛訊輸入法官方下載 發布:2025-05-06 03:14:09 瀏覽:223
鎮江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 發布:2025-05-06 03:14:09 瀏覽:815
美國大法官數量 發布:2025-05-06 03:14:06 瀏覽:583
張瑜律師上海 發布:2025-05-06 03:13:33 瀏覽:949
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5-06 03:07:41 瀏覽:70
教師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是 發布:2025-05-06 03:01:12 瀏覽:579
執法官滑鼠怎麼設置lol 發布:2025-05-06 02:51:19 瀏覽:979
勞動法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發布:2025-05-06 02:48:14 瀏覽:805
民間借貸律師函 發布:2025-05-06 02:42:38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