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
㈠ 學術規范的重要性
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倫理道德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學術規范的意義是有助於彰顯學術研究的價值,使學術活動制度化、學術研究標准化和專業化。有助於學術積累和創新,強調學術史的研究和學術傳統的養成,從而推動學科發展。有助於解決學風建設問題,規約和懲處學術研究活動中的各種不良行為。學術道德是指在學術界約定俗成並得到學者認同和共同遵守的觀念道德和價值取向,包括對待學術事業的態度、學術責任等。學術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對行為者的約束作用是以自覺為特徵的。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之間的關系是學者在進行學術活動時自律與他律的關系,也就是說「學術規范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的約束機制,而學術道德則是學者內在的自我修養機制」。
㈡ 學術道德有哪些基本規范
學術道德最基本的規范就是誠實性,即論文不能造假,並且還有原創性,即論文不能抄襲別人的成果
㈢ 什麼是學術規范學術規范有什麼意義如何理解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
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倫理道德規范,或者根版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權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學術規范的意義是有助於彰顯學術研究的價值,使學術活動制度化、學術研究標准化和專業化。有助於學術積累和創新,強調學術史的研究和學術傳統的養成,從而推動學科發展。有助於解決學風建設問題,規約和懲處學術研究活動中的各種不良行為。學術道德是指在學術界約定俗成並得到學者認同和共同遵守的觀念道德和價值取向,包括對待學術事業的態度、學術責任等。學術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對行為者的約束作用是以自覺為特徵的。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之間的關系是學者在進行學術活動時自律與他律的關系,也就是說「學術規范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的約束機制,而學術道德則是學者內在的自我修養機制」。
㈣ 學術道德規范的學術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應當遵守下述基本學術道德規范:
(一)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時如實註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時,如實註明轉引出處。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並簽署確認書。所有署名人對研究成果負責,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對研究成果整體負責。
(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准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四)尊重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研究對象)。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必須保護受試人合法權益和個人隱私並保障知情同意權。
(五)在課題申報、項目設計、數據資料的採集與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確認科研工作參與人員的貢獻等方面,遵守誠實客觀原則。搜集、發表數據要確保有效性和准確性,保證實驗記錄和數據的完整、真實和安全,以備考查。公開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必須實事求是、完整准確。對已發表研究成果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和承認。
(六) 誠實嚴謹地與他人合作。耐心誠懇地對待學術批評和質疑。
(七) 對研究成果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有關人員擁有著作權。僅對研究項目進行過一般性管理或輔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權。合作完成成果,應按照對研究成果的貢獻大小的順序署名(有署名慣例或約定的除外)。署名人應對本人做出貢獻的部分負責,發表前應由本人審閱並署名。
(八) 不得利用科研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正確對待科研活動中存在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關系。
㈤ 如何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資源學院
良好的學術道德對樹立優良學風、培養正
直誠信的拔尖創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研究生中形成遵循學術規范、嚴守學術道德的良好氛圍,使得每個研究生具備良好的素質,實現更好的自身價值,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學術道德規范是科研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則,是保證正常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創新的根本保障。恪守學術道德、遵守學術規范應該是每個江科大研究生的基本行為准則。為此學校提出了很多倡議,總結如下:
一、增強歷史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時代大學生。
二、堅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嚴謹求學,誠實做人。尊重科學事實,堅守學術道德,自覺維護學校學術聲譽。
三、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遵守學術刊物引文規范。在學術論文中明確表明引用他人成果與觀點等內容;杜絕剽竊、抄襲、篡改、偽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學術觀點等違反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的行為。
四、以行之有效的學術活動踐行學術道德。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自控能力,努力拚搏,嚴謹求實,用實際行動形成健康向上、學風嚴謹的學習氛圍。
五、探究真理,追求卓越。在探索科學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到不為名利、甘於寂寞、銳意創新、奮力拚搏,努力把握科技前沿,創造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真知灼見。
㈥ 如何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
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專利專法》、中國科協頒布的《科技屬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及學術道德規范,要堅持科學真理、尊重科學規律、崇尚嚴謹求實的學風,勇於探索創新,恪守職業道德,維護科學誠信。應當遵守下述基本學術道德規范:
(一)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時如實註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時,如實註明轉引出處。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並簽署確認書。所有署名人對研究成果負責,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對研究成果整體負責。
(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准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四)尊重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研究對象)。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必須保護受試人合法權益和個人隱私並保障知情同意權。
㈦ 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中學術不端包括哪些
學術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一)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時如實註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時,如實註明轉引出處。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並簽署確認書。所有署名人對研究成果負責,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對研究成果整體負責。
(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准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四)尊重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研究對象)。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必須保護受試人合法權益和個人隱私並保障知情同意權。
(五)在課題申報、項目設計、數據資料的採集與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確認科研工作參與人員的貢獻等方面,遵守誠實客觀原則。搜集、發表數據要確保有效性和准確性,保證實驗記錄和數據的完整、真實和安全,以備考查。公開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必須實事求是、完整准確。對已發表研究成果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和承認。
(六) 誠實嚴謹地與他人合作。耐心誠懇地對待學術批評和質疑。
(七) 對研究成果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有關人員擁有著作權。僅對研究項目進行過一般性管理或輔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權。合作完成成果,應按照對研究成果的貢獻大小的順序署名(有署名慣例或約定的除外)。署名人應對本人做出貢獻的部分負責,發表前應由本人審閱並署名。
(八) 不得利用科研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正確對待科研活動中存在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關系。
常見的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不端行為是指,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的各種造假、抄襲、剽竊和其他違背學術活動公序良俗的行為。全體研究生不得有下述學術道德不端行為:
(一)抄襲、剽竊、侵吞、篡改他人學術成果:在學術活動過程中抄襲、篡改他人作品等成果,剽竊、篡改他人的學術觀點、學術思想或實驗數據、調查結果;違反職業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學術認識、假設、學說或者研究計劃等行為。
(二)故意做出錯誤的陳述,捏造數據或結果,破壞原始數據的完整性;偽造、拼湊、篡改科學研究實驗數據、結論、注釋或文獻資料等行為。
(三)偽造學術經歷:在評獎、評優、獎助學金評定等申報材料填寫有關個人簡歷信息及學術情況時,不如實報告個人簡歷、學術經歷、學術成果,偽造專家鑒定、證書及其他學術能力證明材料等行為。
(四)成果發表、出版時一稿多投。
(五)未如實反映科研成果:虛報科研成果,或重復申報同級同類獎項,或隨意提高成果的學術檔次,在出版成果時未如實註明著、編著、編、譯著、編譯等行為。
(六)不當或濫用署名:未參加科學研究或者論著寫作,而在別人發表的作品等成果中署名;未經被署名人同意而署其名等行為;在科研成果的署名位次上高於自己的實際貢獻的行為;未經被署名人允許的隨意代簽、冒簽;損害他人著作權,侵犯他人的署名權,將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單之外。
(七)採用不正當手段干擾和妨礙他人研究活動,包括故意毀壞或扣壓他人研究活動中必需的儀器設備、文獻資料,以及其它與科研有關的財物;故意對競爭項目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
(八)參與或與他人合謀隱匿學術劣跡,包括參與他人的學術造假,與他人合謀隱藏其不端行為,監察失職,以及對投訴人打擊報復。
㈧ 什麼是學術規范
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
它涉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學術活動的各方面:包括學術研究規范、學術評審規范、學術批評規范、學術管理規范;也有學者對學術規范做出了橫向概括,認為包括它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學術研究中的具體規則,如文獻的合理使用規則,引證標注規則,立論闡述的邏輯規則等。
二是高層次的規范,如學術制度規范、學風規范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內容層面的規范,價值方面的規范,技術操作層面的規范。
(8)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擴展閱讀:
一、違反懲罰
1、對於學位申請者或學位獲得者,可分別做出暫緩學位授予、不授予學位或撤銷學位授予的處理。
2、對於指導教師,可做出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嚴重敗壞學術道德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3、對於參與舞弊作偽行為的相關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處理結果應報省級學位委員會(軍隊系統報軍隊學位委員會)備案,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二、相關違反案例
1、浙江大學賀海波論文造假,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葯學院院長李連達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不再續聘。
2、雲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被指論文抄襲、一稿多投。李慶生主動申請對自己的相關論文進行鑒定,結果為「過度引用不當」。
3、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浙大共核查了賀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關人員涉嫌學術道德問題的論文20篇,其中賀海波涉及論文9篇。事發後,賀海波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浙大將其開除出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