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家鄉道德建設的調查報告

家鄉道德建設的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 2021-12-31 14:10:11

⑴ 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調查報告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表明,社會主義思想主要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它們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三大經脈。這三大經脈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中得到充實和發展,成為我國目前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而社會主義道德主要指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以及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道德是內心的法,社會主義道德是勞動人民內心意志的反映,既利於己,也利於人。

資本主義社會也有思想道德,但同我們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有本質區別。深掘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內涵,不難發現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本質有三。第一,推崇勞動。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勞動創造了人,勞動發展了人,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反對剝削和壓迫,這樣,艱苦創業、勞動光榮、推崇勞動的思想便成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基礎與根本,任何逃避勞動、鄙棄勞動、浪費勞動的思想行為都是其所堅決反對與不容的。正由於此,《決議》特別指出,在全民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證。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文化比較落後,處在創業時期。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偉大的創業精神。即使經濟有了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這種精神。

第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強調人的社會性。人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主義社會強調人的社會性既是對歷史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也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優越於資本主義思想道德的本質特徵之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實質上都是強調人的社會性,教育人們愛民、愛集體、愛國家、為人民服務,個人價值通過社會價值的實現而實現。講究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實質上也是要加強人的社會性,加強人們之間的分工與協作,共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社會環境,這樣於己於人於社會都有好處。強調人的社會性,既重視自己個人的社會價值的實現,又注意幫助和帶動他人創造價值,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系。

強調人的社會性,實現人的社會價值和幫助他人,離不開奉獻精神。倡導奉獻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第三個本質。人生的高級境界就是超脫自己,能為他人或社會帶來幸福與和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精髓就是無私奉獻。在資產階級看來,人性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重大局限。可是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人的發展就是要逐步擺脫人的局限,因此擺脫自私,超越自己,便成了人類先進分子神聖的理想與追求。當然這是落後階級和落後分子所不敢想和不能做到的。因此,倡導奉獻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便比以往任何思想道德更具先進性和戰鬥力。

我國推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一個合理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首先,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中國要推行相應的思想道德,這個相應的思想道德便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其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適合目前中國國情。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水平落後,人均資源和財富不多,遠遠不是享受和休閑的時候,全民必須抓緊建設,艱苦奮斗。因此,作為社會的思想道德必須推崇勞動。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么多的人都要吃飯,都要發展,若不團結協作,不強調人的社會性,而讓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橫行,那麼必將導致人欺人、人壓人甚至人殺人的可怕局面,全國將內耗、內斗、內亂不已,到那時亡國亡族的日子就不遠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不忘團結協作,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講究社會主義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我們強調人的社會性,就是要把人們組織起來,既分工,又協作,形成一個有序的系統,從而獲取個體簡單相加所無法取得的整體效益,這種效應可用一句俗話來形容,就是「人心齊、泰山移」。但是人是有差異的,要將有差異的人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有序的集體,就必須要有人出來幫助人、團結人、帶動人,也就是說必須要有人出來奉獻。不講奉獻,只講索取,集體內必將摩擦不斷,矛盾激化就「窩里斗」甚至解體。然而沒有哪個人天生註定就是奉獻者,奉獻必須大家來完成,只有社會倡導奉獻,奉獻者才會層出不窮。因此,我們的思想道德必須倡導奉獻,這是社會系統前進演化的必然要求。正是這種必然要求,才有了我們共產黨產生的基礎和必然。我們共產黨就是要出來為人民服務,做社會需要的奉獻者、帶頭者和自我犧牲者。

總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是社會主義中國必然的選擇,其在中國推行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是顯然的。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決議》精神,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謝謝```

⑵ 關於家鄉人民的道德風貌、法律意識的調查報告

家鄉只哪裡呀?國人?您在海外?如此,家鄉人民道德越來越淪喪了。法律意識,看看中國奇特的交通規則就知道了:人讓車、直行讓讓拐彎,人行道亂哄哄。法院多搞成違法的楷模,這就是現狀。

⑶ 家鄉社會道德調查論文 要錦州的~~

一、 調查的背景與動機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裡,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時間:2007年2月7號至2007年2月27號。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七里店村及附近幾個村莊:沙坡池村,王莊村,毛庄村,孫庄村。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從農忙到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范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按時間來說

從近二十年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變化來看,經歷了先慢後快的發展過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形成,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同時由於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輩們自身文化素質過低、觀念落後,使得他們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時顯得猶豫、盲目以及不適應,農村裡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戲、聽說書、扭秧歌、祭祖等逐漸消失,農村文化陣地明顯萎縮,文化建設發展緩慢。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現在,這種情況開始逐漸好轉。80年左右出生的人開始成為農村家庭的家長,這些人大都受過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感興趣,並且接受很快,於是,一度單調沉悶的農村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多樣,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展到現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在我們鄉鎮也有許多文化場所,如:音像製品出租、書報刊出租與零售、網吧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改善,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發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來說

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裡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

農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體來看缺乏指導、監督和引導。比如我在調查鄰村的一個網吧時,發現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學生幾乎全部是在玩電腦游戲或者聊天。電腦和網路本來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傳播工具,而如果缺乏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使孩子們整日沉迷在游戲或聊天的虛擬世界裡,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生活相較於其他年齡的人群顯得相對貧乏,我所調查的這些農村裡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組織。建議農村鄉鎮的相關部門和幹部多關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組織開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類的文化活動,為他們購置一些健身器材,使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三、 當前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

1、 賭博風的抬頭

在我這次調查的幾個村莊里,有近30%的農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農民所說,「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

2、 迷信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我調查的村莊幾乎全部是漢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於農村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當地農村的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揚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這已經帶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農民的參與熱情不夠

有些農民仍然只注重掙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群體文化活動熱情不高,參與較少。

四、 幾點建議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農民對目前的現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硬體建設。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放映廳等。

2、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⑷ 家鄉調查報告

終於找到了——-

調查對象:交通工具
調查時間:2009.10。3
地點: 禹王辦事處
過去:1991年,全辦事處有自行車5310輛,摩托車103輛,私人小車16輛,無公交車。
現在:2009年,全辦事處有自行車6735輛,摩托車5120輛,私人小車396輛,公交車已開通。
原因:黨的一系列農村致富政策充分發揮了作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
水平不斷提高。
建議:希望黨的富民政策不斷加強,城郊建設納入城市管理。

你說「獲得滿意的回答會給50分」
是不是真給50分哪?

⑸ 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現狀調查

可以看出,中學生無論在社會上,在學校內,其愛國意識的養成,總體上看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由此也驗證了學校在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學生愛國認識與愛國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在升國旗、奏國歌時,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的行為調查中,有89%的學生能做好。也說明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建立在學生對愛國主義概念認識之上的。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文化成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講,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調查結果則表明,一部分學生對一些基本常識缺乏掌握。應該看到,德育與智育是辯證統一的。我們在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十分注意智育因素的培養。

另外。13%的學生不了解國徽圖案的象徵意義,還要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有3%的學生對升旗儀式持無所謂的情感,甚至有厭煩的情緒,令人擔憂。說明《國旗法》的學習教育要深入開展,升旗儀式有待進一步規范。參加升旗儀式是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一,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要讓學生自覺地通過這一活動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基於以上分析,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道德品質教育,德育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政治方向、形成馬克思主義正確的思想觀點、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不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迷失方向。學校要注意研究學生品德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抵制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學校一定要把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努力開展「寓德於教」的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就是一句空話。要充分發揮政治課及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學校一定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能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停留在觀念的層次上,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標志是其行動,這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屬。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強調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我們要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才真正地落到實處,找到方向,德育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

對待師長的情感行為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中小學生對師長的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來看是比較好的,這從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小學愛國主義品質的人格基礎狀況,又從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中小學具有形成優秀道德品質的潛在的較強的能動性,自然也是加強道德教育能受到實效的前提。

禮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訓曰:「不學人與禮無以立」「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尚使命。它一方面把中華民族禮儀轉化為青年一代的素質結構: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時代禮儀。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不盡人意。一些與禮儀相悖的行為侵襲和影響著青少年,不少青少年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調查顯示,有的不會鞠躬、不會微笑、不會拍手;有的見到老者不是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就是低下頭來,摔肩而過;有的家庭甚至出現「孝順顛倒」的不正常現象。「禮儀之邦」的中國出現了禮儀失落,不能不使人感到憂慮。

人生在世要有「三自」,即自尊、自知、自製。「自尊」是為氣節、「自知是為智慧、「自製」是為修養。有了「三自」,在人格上能頂天立地,在交際上能使用文明用語、道德規矩,不卑不亢,在品德上能上下稱道。

人生價值取向

學生最敬佩的人物調查中處於前五位的次序為:

1、科學家

2、革命領袖

3、成功人士

4、英雄模範

5、著名演員或歌星

崇拜偶像的選擇時代的限制,年齡和社會影響的痕跡是很明顯的,敬佩的人物中科學家居第一,革命領袖居第二。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有可望長大的急切心理,在這種急切心理的催促下,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未來的我」。這個「未來的我」,就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中心崇拜的偶像是學生心甘情願選擇的,是在一定環境熏染下潛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動搖、不易轉移,就會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起規范作用、推進作用。

作為家長和教師應該將一些追求高遠、矢志不移、貢獻卓著、完善小我、光大大我的知名人物介紹給孩子。讓孩子的心靈逐漸與他們產生共鳴。讓孩子去體察,去感受,逐漸從崇敬升華為崇拜。

幫助孩子選擇崇拜偶像,就是幫助孩子選擇永不退休的終身教師,一旦做成功了,又是終身有益的大好事,就會全方位、多層次地影響孩子,給孩子以前進的動力。

奉獻與所取的關系是人生價值取向的核心問題,學生中認為人生在於奉獻的佔40.6%,認為在於奉獻也在於索取的佔49.2%,多數中學生用奉獻與索取兼顧的價值取向取代「人生價值在於奉獻」這一觀點的主導位置。

對人生的思考,多數中學生是非觀念比較明確,但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比理性的標准更具有影響力,他們思考的熱點更側重對現實人生的關注,不確定的因素不少。

在政治價值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認識並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對走社會主義道路持肯定態度的佔95.19%,表明大多數學生希望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長期穩定和繁榮。當然有部分學生對政治教育課冷淡,對意識形態不關心,「政治無用論」有一定的市場。

在道德價值觀方面,對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61.6%的學生認為需要大力提倡。有35.3%的學生既要為人民服務,也要為自己謀利益。

在道德行為上,一些公認的社會道德准則在不少中學生中並沒有成為約束自我的力量,對考試作弊問題,30%的學生認為「不作弊更好,作點弊也無妨」;有3.2%的學生認為「不作弊太傻了」。調查還表明,對英雄模範人物表示敬佩,但不準備去仿效。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學生道德能力不強,道德選擇是非不清,對社會上的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認識錯位,道德行為表現不良。少數學生有打架斗毆、偷竊、欺詐等行為,受到校紀、法紀處理。

職業價值方面,在選擇職業考慮的因素上。選擇職業符合個人特長和興趣的佔35.8%,而符合社會需要的僅佔20.6%。總體上看,中學生考慮職業選擇因素上,更加註重自身發展,強調符合個人興趣、特長,以實現個人抱負為出發點,並且兼顧社會需要,同時也考慮工資收入和穩定等實際問題。

在具體職業選擇上,把從事科技工作放在首位,偏重個人生活和前途,民族、社會、集體責任感不強。認為講人生理想就是自我設計,講成才就是成名成家,講幸福就是個人幸福,講民主就是個人自由。

極大多數學生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同時有追求個人利益,嚮往高收入、高消費的現象比較明顯。不少學生在對待理想與現實、精神生活與物質享受、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繫上,明顯地向後者傾斜,具有兩面性。對學生情況的估計,不能只停留在調查數據的分析上,還要看到問題的深層內涵和實質。當今的中小學生,思想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他們思維敏銳,勇於探索,求知慾強,文化科學知識面廣,但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務實、自立、開拓的一面,也有短視、盲目的一面。其表現為可望實現現代化,又對社會主義方向不夠明確和堅定;能較快適應改革開放,但情緒起伏不定;務實觀念增強,但對政治漠不關心;自主意識突出,但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減弱;開拓意識強,但刻苦意識欠缺。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在學校教育階段給予正確引導,勢必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影響他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給點分吧!謝謝

⑹ 家鄉調查報告該怎麼寫

我查的,或許對你有用

青島的變化:
*在1932年3月——1933年6月,新建柏油幹路160公里。
*6年間,鄉區道路里程增加10倍。
*1932——1935年期間,共建郊區校舍42所,使青島郊區每個大村都有小學,小村設分校,基本可以容納全區的學童,同時頒布法令,強制入學;否則罰款1-10元,但受罰後如果遵令入學,則退還罰金。
*在鄉區新建了眾多的民眾學校、鄉村公園、新式醫院、合作社、公安分局等設施。
*在鄉區建設如上設施,需要大量資金,但鄉區財政收入只有財政支出的1/8,完全以市區的收入補貼鄉區。以上這些不以獲取短期利益為主要目的的建設,實際上是一種現代文明的輸入,為青島以後的現代化發展打下了基礎,比如教育的普及、新知識的推廣、落後思想觀念的改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等等。
*為農民提供貸款,設立農場苗圃,實驗推廣優良的種子種苗,無償分發果苗、蔬苗、菜種、麥種及牛羊豬雞等優良種苗,以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
*1931年青島市人口統計為40.3萬人,1936年9月的人口統計為57.5萬人。
*青島的民族工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民族工業與外資的比例,從1928年的1:103發展到1936年的1:8,
雖然外資還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青島的民族工業的數量和門類都較此前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1931年,中國第一個水族館——青島水族館開館。
*1932年,青島天文台從館陶路遷至觀象山,並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棧橋回瀾閣建成。
*八大關歐式建築群的規劃、建設完成。
*1932年11月開辟滄口飛機場,1933年1月11日開通青島至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城市的空中航線。
*1933年2月16日,青島第一體育場開工,僅用5個月建成,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體育場。同年7月12日,華北運動會在青島舉行。北方12省的1034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同年,永安大劇院(又稱青島大舞台)落成,規模僅次於上海。
*1934年10月,青島船廠新船塢落成。
*1936年,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成立,開中國海洋生物研究之先河。
*1937年,青島建築審美委員會成立,以獎勵優秀建築設計。
*1932年9月7日,國立青島大學改為國立山東大學。青島寬松的輿論環境,吸引來了老舍、梁實秋、
王統照、王度廬、俞平伯、蕭軍、蕭紅、聞一多、洪深、沈從文等一大批學者來青島任教,胡適等
也來山東大學定期講學。青島的文化、報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1935年《青島市施行都市計畫方案》完成,這是青島歷史上的第3次全面城市規劃。
該規劃的指導思想是1933年《雅典憲章》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遊憩、交通」。
對城市布局、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業區、工業區、港埠區都進行了完善而科學的規劃。
其中滄口水道、前灣港的開發,環膠州灣快速路(高速公路)已經提出初步的規劃方案,
甚至還規劃了43公里的軌道交通——「市中心採用地下式(地鐵),市中心以外採用高架式(輕軌)」。另外,在綠化、排水、污水處理廠、文化體育設施、建築高度、樓間距等方面的規劃也不厭其詳。
這次規劃對青島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很多規劃都已經變為了現實,也給了後人很大的啟示,如1992年青島市政府的東遷、2001年提出的「三島一灣」的整體布局。

⑺ 急秋一篇關於道德問題方面的社會調查報告

http://wenku..com/view/a0bd0e2ced630b1c59eeb552.html
http://wenku..com/view/cfb4b365783e0912a2162a9b.html

⑻ 關於社會道德建設現狀的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觀調查報告

由 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很嚴重的!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費1元,一年全國就浪費了4745億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65萬噸糧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噸水,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56億噸水!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這些巨大的浪費了!
我們的大學生在玩鬧的同時,忘記節約。據調查顯示,有些人在校期間的浪費竟是平時在家的10倍!這些數字真要算起來也可說是天文數字了。
人們種種的浪費現象,水、電資源與食物資源的浪費尤其嚴重。
「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的廣告雖然隨處可見,但是並沒有得到人們的真正重視。我國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人們再沒有節制地浪費水資源和污染水資源,只靠污水處理是難以扭轉缺水這一局面的!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資源十大浪費現象:
1.刷牙時不關水龍頭;2.洗澡塗肥皂時不關水龍頭;3.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時修理;4.用過量水洗車,洗車的水未能循環使用;5.隨意開啟消防龍頭用水;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過大,大小不分檔;7.洗衣服時不用手搓而只用水沖;8.直接用自來水沖洗道路;9.在公共浴室洗澡後「人離水未關」;10.解凍海鮮使用「自來水常流法」。
顯而易見,這都是我們熟悉的日常行為,勿庸置疑,我們的節約意識還有待提高!
調查結論
很多人認為,節約是一種「寒酸」的生活方式,現在的生活過得這么舒適,哪一點點浪費又算得上什麼呢?我是這樣認為的,假如換一個看法,大家眼裡所謂的「寒酸」,其實便是節約了。節約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是一種好習慣,是一種品德。
後記
「節約資源,從我做起。」杜絕浪費現象,說易不易說難不難,關鍵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⑼ 關於家鄉的調查報告

從出生到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樂也有挫折,從不知道叫媽媽到一個懂事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挫折,從一次次的挫折中變得成熟,而這一切不正是圍繞一個「變」字嗎?人在變,世界又何嘗不在分分秒秒地變化呢?從刀耕火種到現代科技,從簡單頭腦到現代有經濟頭腦的商人、知識淵博的學者、有一技之長的藝人……這世道難道沒變嗎?

每天樹葉變化著不同的顏色,春天,嫩綠的世界;夏天,深綠的天地;秋天,火紅的天地;冬天,潔白的世界。春夏秋冬,斗轉星移,不停地變化著,季節在變化,大地也在變,而在我眼中變化最大的是我的家。

家的大小在變化,家裡的人也從小孩變到大人、從大人變到老人,最重要的是家裡的擺設在變。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家裡逐漸有了錄像機、洗衣機、電視機,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變化超出了人民的想像,豐收的碩果壓彎了枝頭,機器轉動得歡快流暢,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我們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時代。我們的家變得更豐富更有品味,就說說我家的變化吧。

以前我的家的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有一個客廳、一個卧室,我就在那裡度過了我的嬰幼兒時期,我對那時的記憶是朦朧的、模糊的,聽媽媽講那時家裡只有一個小彩電、小冰箱、半自動洗衣機、布藝沙發,燒的是蜂窩煤……那是一個簡陋而溫暖的家。現在讓我帶你參觀一下我的新家吧:

我的新家有一個大客廳、兩個卧室、一個書房,還有一個小小的儲藏室,以前我就在爸爸媽媽的卧室里住,而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天地,我也有自主權裝飾我這溫暖的小天地了:我的被單、床罩、窗簾都是維尼熊的,我的衣櫃里裝滿我的衣服,我還有了書櫃、書桌,我把這兒稱為「快樂學習天地」,我還在牆上貼滿了我喜歡的海報,那一張張海報透出我的天真、快樂,我有了一架鋼琴,每天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不管是悲傷還是歡快都使我陶醉,我漸漸有了一些玩具熊,每天晚上我會向它們訴說我當天的傳奇故事;我家的客廳里有一個大的電視、皮製沙發、搖搖椅、大書櫃,還有我去海南撿的許多貝殼……你說我的家變了嗎?

從壞變好,人何嘗不希望呢,但要變化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艱苦奮斗,讓我們好好學習,使我們的祖國拜年得更得更加輝煌燦爛 。

熱點內容
政府法律顧問運行平台 發布:2025-05-05 18:39:43 瀏覽:179
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發布:2025-05-05 18:38:59 瀏覽:21
順德區北滘鎮法律援助工作站 發布:2025-05-05 18:38:53 瀏覽:250
安徽阜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18:27:32 瀏覽:513
刑事訴訟法九十條 發布:2025-05-05 18:22:33 瀏覽:895
讀在職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5-05 18:17:04 瀏覽:381
群立法作文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101
集團公司內部監督規章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648
法律顧問為機關提供 發布:2025-05-05 18:09:46 瀏覽:67
簡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徵 發布:2025-05-05 18:05:26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