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刺灸法學

刺灸法學

發布時間: 2021-12-31 20:23:06

1. 極泉穴的刺灸法

刺法:避開腋動脈,直刺0.3~0.5寸,整個腋窩酸脹,有麻電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動,以3次為度。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鍾。

2. 針灸推拿專業有些什麼學習課程

不同學校課程設置不一樣.中醫必修的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葯,方劑,中醫內專科屬,四部經典(內經,傷寒,金匱,溫病)經絡,腧穴,刺法灸法,針灸治療,實驗針灸,針灸醫籍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可能會開氣功如太極拳,少林內功,易筋經之類的.選修課有中醫外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急診,中醫眼科,皮膚科之類,有些也許會是必修.西醫方面必修一般是系統解剖,局部解剖,病理解剖,神經病學,選修多點,西醫的都學.就這方面各個學校有出入.公共課程就不說了.(PS:全是我自己所學,不是ctrl+c,ctrl+v)

3. 人中穴的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灸不及針,黃豆大柱,日灸三壯。
〖別名〗人中,鬼客廳,鬼宮,鬼市,鬼排。
〖穴義〗督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溝渠下行。

4. 怎樣學習針灸

先學經絡,再腧穴,再刺灸法,再疾病治療辯證配穴

5. 大敦穴的刺灸法

淺刺0.1~0.2寸。可灸。取三棱針點刺大敦穴出血,然後用手指從膝關推揉此穴出血。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6. 學好針灸需要看什麼書

先看中醫基礎的東西,比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然後看經絡腧穴學,灸法刺法學,針灸治療學,針灸處方學,實驗針灸學,神經病學,等等等等,這個是我們當時學的專業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 百匯穴的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百會:督脈足太陽之會。
【別名】頂中央穴,三陽五會穴,天滿穴,天蒲穴,三陽穴,五會穴,巔上穴。
【穴義】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在此交會。
名解
(1)百會。百,數量詞,多之意。會,交會也。百會名意指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由於其處於人之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故名百會。三陽五會、三陽、五會名意與百會同,三陽指手足三陽經,五會指五臟六腑的氣血皆會於此。
(2)頂中央穴。此指本穴位於頭頂中央,無它意。
(3)天滿穴。天,天部。滿,滿盛也。天滿名意指穴內陽氣為滿盛之狀。理同百會名解。
(4)天蒲穴。天,天部也。蒲,古指草蓋的園屋,此指穴內氣血為人體的衛外之氣。理同百會名解。
(5)巔上穴。巔,頂也。上,上部也。巔上名意指本穴位處頭頂,且氣血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理同百會名解。
(6)督脈足太陽之會。本穴物質為手足三陽經之陽氣匯聚而成,但以膀胱經及督脈傳入的陽氣為多,故為督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充盛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縮後循督脈下傳前頂穴。
【功能作用】升陽舉陷,益氣固脫。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8. 角孫的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耳周。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鍾或用燈草灸。
角孫穴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9. 陽陵泉的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陰陵泉,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鍾。

熱點內容
湖北石首交通規章有疑問 發布:2025-05-05 18:49:29 瀏覽:166
政府法律顧問運行平台 發布:2025-05-05 18:39:43 瀏覽:179
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發布:2025-05-05 18:38:59 瀏覽:21
順德區北滘鎮法律援助工作站 發布:2025-05-05 18:38:53 瀏覽:250
安徽阜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18:27:32 瀏覽:513
刑事訴訟法九十條 發布:2025-05-05 18:22:33 瀏覽:895
讀在職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5-05 18:17:04 瀏覽:381
群立法作文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101
集團公司內部監督規章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648
法律顧問為機關提供 發布:2025-05-05 18:09:46 瀏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