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有沒有地方立法權
❶ 東莞有沒有像深圳一樣的本地區的勞動法
深圳是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有立法權。
東莞只是一般地級市,沒有立法權,所以也沒有本地區的勞動法。
有關東莞勞動法的問題,你可以參考:東莞勞動律師網。
❷ 東莞市有哪幾個縣區謝謝
截至2012年5月1日,東莞市轄32個鎮和街道。
其中包括4個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萬江街道
28個鎮:石龍鎮、石排鎮、茶山鎮、企石鎮、橋頭鎮、東坑鎮、橫瀝鎮、常平鎮,虎門鎮、長安鎮、沙田鎮、厚街鎮,寮步鎮、大嶺山鎮、大朗鎮、黃江鎮,樟木頭鎮、謝崗鎮、塘廈鎮、清溪鎮、鳳崗鎮,麻涌鎮、中堂鎮、高埗鎮、石碣鎮、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因地處廣州之東,境內盛產莞草而得名。介於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是清溪鎮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惠陽區接壤。最北是中堂鎮大坦鄉,與廣州市區和增城區、惠州市博羅縣隔江為鄰。
(2)廣東省東莞市有沒有地方立法權擴展閱讀
東莞因地處廣州之東,盛產莞草而得名。於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從蕪城(今寶安南頭)移至到涌(今莞城)。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東莞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東莞地域隨之縮小。清沿明制。
民國期間,先後隸廣東省粵海道、粵中行政區、第一行政區和第四行政區。
1949年10月17日,東莞全境解放。初期屬東江行政區管轄。
1950年3月,東莞縣隸珠江專區。
1952年,撤銷珠江專區,東莞縣隸粵中行政區。
1956年2月,撤銷粵中行政區,東莞縣隸惠陽專區。
1958年11月,東莞縣曾短期隸廣州市。
1959年1月,撤銷惠陽專區,東莞縣劃歸佛山專區。
1963年6月,復置惠陽專區,東莞縣又隸惠陽專區。
1985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仍屬惠陽地區管轄。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復將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❸ 東莞有幾個法院
1、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管轄17個區鎮:莞城、東城、南城、萬江、道滘、洪梅、望牛墩、麻涌、中堂、高埗、石碣、石排、企石、石龍、茶山、寮步和松山湖科技園產業區
辦公地址:東莞市石龍鎮黃洲新城區方正大道中石龍人民法庭審判辦公樓(暫定)
辦公室電話:0769-81380993。
傳真:0769-81380983。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下設:
東城人民法庭(轄區為莞城街道、東城街道)
南城人民法庭(轄區為南城街道、萬江街道)
道滘人民法庭(轄區為道滘鎮、洪梅鎮、望牛墩鎮)
麻涌人民法庭(轄區為麻涌鎮、中堂鎮)
石碣人民法庭(轄區為石碣鎮、高埗鎮)
石排人民法庭(轄區為石排鎮、企石鎮)
石龍人民法庭(轄區為石龍鎮、茶山鎮)
松山湖人民法庭(轄區為寮步鎮、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
2、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管轄6個鎮:虎門、厚街、沙田、大朗、長安、大嶺山
辦公地址:東莞市長安鎮涌頭村107國道莞長路段。
辦公室電話:0769-89889288。
傳真:0769-89889299。
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下設:
虎門人民法庭(轄區為虎門鎮)
厚街人民法庭(轄區為厚街鎮、沙田鎮)
大朗人民法庭(轄區為大朗鎮)
大嶺山人民法庭(轄區為長安鎮、大嶺山鎮)
3、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
管轄10個鎮:樟木頭、黃江、謝崗、常平、橋頭、東坑、塘廈、清溪、鳳崗
辦公地址:東莞市塘廈鎮花園新街45號。
辦公室電話:0769-89808666。
傳真:0769-89808777。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下設:
樟木頭人民法庭(轄區為樟木頭鎮、黃江鎮、謝崗鎮)
常平人民法庭(轄區為常平鎮、橋頭鎮)
橫瀝人民法庭(轄區為橫瀝鎮、東坑鎮)
清溪人民法庭(轄區為塘廈鎮、清溪鎮、鳳崗鎮)
❹ 廣東省英德市有沒有地方立法權
一個小小的城市豈能有立法權。只有省級獨立的城市和民族自治的城市才有立法權。如果是一個城市都可以自己立法中國那不得亂套了。
❺ 根據我國立法法規定,哪些地級市享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根據我國立法法規定,哪些地級市享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ABCD)
A.廣東省東莞市
B.廣東省中山市
C.甘肅省嘉峪關市
D.海南省三沙市
❻ 哪些地區擁有地方立法權
有些地方人大享有一定的立法權。我國的地方人大立法分為一般地方的立法和特殊地方的立法。 (1)一般地方的立法權。 一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二是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如:齊齊哈爾、吉林、撫順、鞍山、大連、唐山、邯鄲、大同、包頭、青島、淄博、洛陽、淮南、無錫、寧波等)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2)特殊地方的立法權。還有三種特殊地區,比一般地方的立法許可權要大。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根據這一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范圍,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已有法律、行政法規的,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變通規定;二是國 家尚未制定或不可能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制定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因為可以變通法律的規定,所以規定須報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准才能生效,這是為了維護法制的統一。 第二,全國人大特別授予立法權的地方。 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有關的法律、法令、政策規定的原則,按照該省經濟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1988年、1992年、1994年和1996年全國人大先後四次分別授權海南省、深圳市、廈門市、汕頭市、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經濟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遵循憲法的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制定法規,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或所在省的人大常委會備案。 第三,特別行政區。根據"一國兩制"方針,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會有權制定法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香港、澳門特區除外交、國防以及其他屬於中央政府管理范圍的事務不能立法外,有權對特區高度自治范圍內的一切事務立法。但兩個特區的立法權是全國人大通過基本法授予的,特區行使此項權力,是否符合基本法的規定,是否超越國家的授權,應由中央監督,因此又規定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憲法和有關法律的這些規定表明,我國的立法體制既是統一的,又是分層次的,是由國家立法權和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權以及授權立法權所構成的。這樣一個立法體制,說明地方立法,從性質上講,應當是對中央立法(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補充,行政法規也是對國家法律的補充,都是國家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一個立法體制,也可以說主要體現了以下兩個精神:一是在中央與地方關繫上,既堅持中央必要的集中統一,又注意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二是在權力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繫上,既堅持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立法權掌握在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更有利於直接反映群眾意願和要求的國家權力機關手裡,以保證立法的民主性;同時,又注意提高國家的管理效率,保證國家行政機關有足夠的權力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 總之,我國的立法機關只有一個,即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地方人大是否享有立法權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部分地方人大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全國人大特別授予立法權的地方;特別行政區等享有一定的立法權。當然地方立法不得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特別行政區立法應符合基本法)。
❼ 東莞市分為哪幾個區
東莞不設區。
東莞市轄:莞城、東城、南城、萬江4個辦事處(大市區)。
設28個鎮:長安、虎門、厚街、大朗、黃江、中堂、麻涌、高埗、石碣、石龍、企石、石排、常平、洪梅、道滘、沙田、鳳崗、謝崗、橫瀝、寮步、橋頭、東坑、清溪、塘廈、大嶺山、望牛墩、樟木頭。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東莞地處東經113°31′ -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是清溪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大坦鄉,與廣州市、惠州市隔江為鄰;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獅子洋中心航線,與廣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鳳崗雁田水庫,與深圳市相連,毗鄰港澳,處於廣州至深圳經濟走廊中間。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
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是全國四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直屬廣東省轄。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全市陸地面積2465平方公里。
(7)廣東省東莞市有沒有地方立法權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5年01月,東莞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09月撤消東莞縣,建立(縣級)東莞市。
1988年01月,升格為地級市,東莞市是當時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直屬廣東省。
1986年,東莞市開始撤區公所建鎮,實行鎮轄村體制。
1986年02月24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撤銷東莞市莞城鎮和篁村區、萬江區、附城區等3個區公所,設立東莞市城內區街道辦事處、城外街道辦事處、萬江區街道辦事處、附城區街道辦事處、篁村區街道辦事處5個街道辦事處。
1988年01月,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07月東莞市莞城區人民政府籌備組成立,作為正縣級單位管轄城內區街道辦事處、城外區街道辦事處、附城區街道辦事處、篁村區街道辦事處和萬江區街道辦事處5個科級街道辦事處。
2000年03月,撤銷附城區街道辦事處,設立東城街道辦事處。
2001年10月,撤銷篁村區街道辦事處,設立南城街道辦事處。
2002年01月,撤銷1988年01月分設的城內街道辦事處、城外街道辦事處,合並重新設立莞城街道辦事處。
2002年11月,撤銷萬江區街道辦事處,設立萬江街道辦事處。
至2011年09月東莞市下轄28個鎮和4個街道;各鎮(街道)共下轄383個村和214個社區。
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東莞實行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行政區管理。
鎮行政管理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行政管理機構為街道辦事處;村行政管理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行政管理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❽ 東莞市屬於廣東哪個區
東莞市不是廣東的一個區,而是廣東省的一個城市,為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因地處廣州之東,境內盛產莞草而得名。介於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是清溪鎮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惠陽區接壤;最北是中堂鎮大坦鄉,與廣州市黃埔區和增城區、惠州市博羅縣隔江為鄰;最西是沙田鎮西大坦西北的獅子洋中心航線,與廣州市番禺區、南沙區隔海交界。
最南是鳳崗鎮雁田水庫,與深圳市寶安區相連。毗鄰港澳,處於廣州市至深圳市經濟走廊中間。截至2017年底,西北距廣州市中心區59千米,東南距深圳市中心區99千米,距香港中心區140千米。東西長70.45千米,南北寬46.8千米,全市陸地面積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2.57平方千米。
(8)廣東省東莞市有沒有地方立法權擴展閱讀:
東莞市發展歷史沿革:
1、東莞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立縣,初名寶安縣,隸屬東官郡。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縣治從蕪城(今寶安南頭)移至到涌(今莞城)。
2、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縣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東莞縣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東莞縣地域隨之縮小。清沿明制。民國期間,先後隸屬廣東省粵海道、粵中行政區、第一行政區和第四行政區。
3、1949年10月17日,東莞縣全境解放。初期隸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0年3月,東莞縣隸屬珠江專區。1952年,撤銷珠江專區,東莞縣隸屬粵中行政區。
4、1956年2月,撤銷粵中行政區,東莞縣隸屬惠陽專區。1958年11月,東莞縣短期隸屬廣州市。1959年1月,撤銷惠陽專區,東莞縣劃歸佛山專區。
5、1963年6月,復置惠陽專區,東莞縣又隸屬惠陽專區。1985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仍屬惠陽地區管轄。
6、1988年1月7日起,國務院批復將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❾ 東莞市勞動法
一般在我們口頭上經常講的法律法規其實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法律:回一般是國家立法機關答(一般是全國人大)制定的,而且他們的法律效力是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普遍的效力。
法規/條例:一般是地方政府和省部委頒發的,比方說廣東省的<<工資支付條例>>,他只適用於廣東省,而在湖南省就不適用了。
也就是說,法律與法規/條例等的區別在於他的立法機關不同,因而他的適用范圍也不於,法津一般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利機構制定的,他對全國范圍里有普遍的約束力,是其他地方政府的法規/條例等的批導方針,其它地方的法規不是可以違背勞動法的宗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2007年下半年以主席令頒發的法律,全國通用。因而你所說的東莞市勞動法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有勞動糾紛必須在有效時間之內,憑你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資料,如:廠證、工資條或勞動合同等到當地鎮的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因你沒有在此詳細說明原因,大家都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因此建議你與當地的勞動部門聯系咨詢處理方式。祝你好運!
❿ 地方省份有立法權嗎條例能成為法嗎
當然只有中央的立法機構才能立法,地方只有無條件的服從.地方制定的條例只是一種規章制度罷了,作為公民有責任和義務服從和執行,如果違反條例,雖然沒有刑事責任,但也會受到地方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