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家篤實

道德家篤實

發布時間: 2022-05-16 20:53:46

『壹』 《道德經》有兩句是:「致虛極,守靜篤。」是什麼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理解:
當我們把所觀察的事物不斷的放大,就會到達虛的極點;當我們把時間停滯在極短的一瞬間,就能觀察事物靜態的極點。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觀察事物的初始、本質、形狀、變化規律等等一系列性質特點。

我們通過觀察,能夠認識到萬物都是一齊變化而來,經過循環往復的變化,最終又會回歸到其本源。回到本源狀態,就是回到事物最原始的初始靜態。回到這個最初始靜態,就是走完了接受使命、履行使命、回復使命這一事物循環。

能夠通曉事物的循環往復就是通曉規律,通曉規律就是有智慧。如果不懂這些規律而妄作妄為就會遭致災難。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積累相應的足夠經驗。

循環往復是永恆的客觀規律。如果人們能知道規律他們就會變得寬容,變得寬容就能做到客觀公正,秉公執法就會被人們擁戴為王,行王權就會符合天甚至順應道,順應道的方法和規律是永恆的。能把永恆的道傳播於世,那麼即便你突然身亡,你的事跡方法也將永存於世。

注意:
同第一章,都是講認識規律的方法。呼應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注釋:
致,送詣也《說文》。虛,使衰減、空、凈。極,最終的、極限。守,職守。篤字本義:在自然固厚基礎上加固加厚,比自然固厚更加固更加厚、夯實基礎。並,一齊。
作,興起,勞作。觀,仔細看、景象。復,往來、還原。芸芸,紛雜、繁多。
命,命令、使命。復命,執行命令後回報。常,規律、恆久、經常。知,知識、知曉。
明,智慧。妄,亂也《說文》。容,儀容、容納。公,平分也《說文》。
天,至高無上《說文》。歿字本義:死於非命(未及壽終而死)。殆,陷入困境、危險。

譯文:
達到虛的極限,持守靜的篤實。
萬物一齊興起,我仔細觀察其往復變化。
物種紛繁眾多,各自都要還原到其本源。
回歸本源叫做靜,靜叫做執行命令後回報。
執行命令後回報叫做規律。知曉規律叫做智慧。
不了解規律,妄作妄為就會遭致凶險。
知曉規律就能容納,能容納就會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就能被尊為王,行王權就能像天一樣;
符合天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會長久,即便突然身死也不會滅亡。

『貳』 老子與孔子哲學思想的不同(急!!)

老子與孔子哲學思想之比較
——網路05-1 李斌
老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開拓者和創建者,是中國文化成熟時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創立的宇宙本原學說與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相對立,又互相滲透,互相補益,成為影響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的兩個主要理論學派,老子的哲學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和階級的烙印.老子的哲學是崇尚陰性的一面:玄牝,雌伏,虛空,柔弱,靜篤,恬淡,無為,不爭,抱朴,守拙,絕聖,棄智等等.在理解上, 如果只執此一端, 或僅以此為歸宿, 就有走向消極的危險.
老子的宇宙本原論是中國哲學史上也是世界哲學史上最早的一次劃時代的飛躍.老子從自然現象的變化探索宇宙本原,進而探索人類社會的演變.吸收了伯陽甫的陰陽說思想,通過對自然現象的廣泛考察,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負陰抱陽"的統一體,也就是古代人常說的混元氣,混元氣之中同樣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陰陽兩種勢力的對立,在一定條件下得到統一,產生出新的物質.」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42章),老子從天文歷法的推移,考察天體運行"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經》25章)的運動規律,是天地運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規律的"道"才使得陰陽二氣均勻調和,主宰著宇宙萬物不失其序地生長變化."可以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曰道"(《道德經》25章)是整個宇宙萬物的本源.堅持無神論,公然否定天神的存在,並且把主宰宇宙萬物的"道"提高到哲學的層次,提出以"道"為范疇的宇宙本原的認識論和辯證思維的方法論,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向"天神"創造宇宙的神學公開地下了挑戰書.老子認為"道"是客觀世界固有的東西,是宇宙的本體,又是支配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也是對客觀事物正確反映論述出來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體和普遍規律,動搖了天命觀,就必定要落實到具體的政治行為和人生過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認識論上的意義.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根本存在的運動實體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宇宙本體雖然無形,無聲,無名,不能為我們的感覺所感知,但它是真實存在的,可以為我們的思維所把握.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經》38章).老子天才地預言:"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40章)此」無」並非」純無","空無",而是從無形到有形,從無到有的進化思想和辯證思維的認識."穀神不死,是謂玄牡,玄牡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其名存,用之不勤."(《道德經》6章)老子所說的穀神可能是陰陽對立的元氣,內涵著創生萬物始基,是物質規律性的統一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42章),老子以數字的方式表述了宇宙萬物逐漸生成的過程,老子所說的」道生一」可能是指陰陽二氣的統一體,"其上不潔,其下不昧;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德經》14章)在一定條件下分為天地,天地之氣均勻調和逐漸生萬物."人也是由分化產生出來的".
老子哲學體系的"道"是宇宙的總根源,總規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認為"道"是世界的物質基礎及其變化法則的統一,是物質規律性的統一體;"道"是宇宙存在的運動實體,也暗宇宙運行的道路和規律,是主客觀的統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質運動的一定形態,是無限宇宙的一個有限的區域,而沒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質的同義語,"天地尚不能長久,而況人乎".老子認識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認識了矛盾的對立和相輔相成的轉化.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經》里充滿了辯證法的思想.從總體上說老子哲學思想的性質是樸素唯物論自發辯證法."凡是在樸素唯物論自發辯證法基礎上所有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他認識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但不曾看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認識了相反相成的矛盾對立轉化,但不曾認識到矛盾轉化的相對性和對立面斗爭的絕對性;特別是老子以天道推論人道,否定了人類社會矛盾的特殊性,貶低了人的創造性和斗爭性,不曾看到根據事物矛盾的性質,採取不同的斗爭方式,不曾看到根據事物矛盾的性質,採取不同的斗爭方式,即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矛盾 ,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與孔子強烈關注倫理學中道德實踐問題不同,老子思想覆蓋了哲學的各方面,且從本質上說兩者是互補的.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孔子關於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一些思想.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神人關系,天人關系,人人關系的處理.
一,敬鬼神而遠之——宗教人文化鬼神信仰
據《論語》記載:」子之所慎:齊(同齋),戰,疾.」(《述而》)」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為政》)」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八佾》)孔子對關於鬼神的祭祀很慎重,認為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卻去祭祀他,這是獻媚.在祭祀時,如果自己不能親自參加,決不請別人代理.但孔子與傳統宗教信仰不同,他反對對鬼神非理性的盲信.據《論語•述而》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亂智迷信,過分媚神等行為,孔子是批評鄙棄的.《論語•八佾》說:孔子」祭鬼如鬼在,祭神如神在.」孔子祭祀鬼神時,就好象鬼神真的降臨,真的存在一樣.孔子對待鬼神,既不是將信仰與理性相互吞沒,又不將二者相互隔離,而是以中和的智慧,將二者圓融到一體而保和太和.將信仰和理性統一,以理性來」過濾」,」純化」信仰.將」神道」做了一番」潔凈精微」的工作,將宗教大大地人文化了.不是外在地棄絕鬼神,否棄宗教,而是進行內在的轉化,把宗教轉化為人文,把神性寓於人事,這就是孔子處理人神關系的基本精神.
二,人之生命的安立——道德世界的開顯
對人如何安身立命的終極關切,是孔子作為哲人的終生情懷.也正是在這里,孔子為人類開顯出一個道德世界,在人的氣物生命外挺立出道德生命,價值生命,在物的世界中創造出價值的,人文的世界.這一道德世界是孔子在對」命」的反省,對」義」和」利」的分辨中開啟的.《論語•顏淵》記載:」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朱熹《四書集注》曰:」(子夏)蓋聞之夫子.」可見」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應是子夏聞之於孔子.生死壽夭富貴貧賤,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的層面,這種生命的存在形態決定於人之外的力量,是受人之外力量的限定.孔子稱這種對生命決定,限定的力量為」命」或」天」,」死生有命」的」命」乃外在命定,」富貴在天」之」天」乃外在主宰,表明人的存在的」外在性」:人的存在完全決定於外在,此外在是人不能參予的,是人無能為力而只能聽從的.這里,生命只表現出無意義性,無價值性.孔子稱這種世界為」利」的世界.所謂」利」,乃指功利,功用而言.在」利」的世界裡,如果說人的存在有」目的」的話,只能是為存在而存在,為生存而生存,這時人已同於」物」,毫無存在的意義.不管是」天命」所決定的人的存在的外在性,還是」利」的世界的功利性,都表現出人生的無根,無價值,無目的,無意義,都不能使人安身立命.孔子由」利」達」義」,開顯出一個」義」的世界,從而使人的生命真正得以安立,為人確立起價值之源.《論語•里仁》篇記:」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指出,與一般人只知曉」利」的功用性不同,君子明了」義」之應該,應當.嚴分」義」「利」,實際上是劃分開人之存在的兩個世界:應然世界和必然世界.人作為」物」的,」氣」的存在就處於必然世界中,這時人的存在就完全鎖定於因果鏈條中,人的生命存在即命運就完全地被外在必然決定.」義」的世界則是應然世界,當然世界,是人的價值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之所為乃基於人之當為,完全承擔並自覺履行人之當為,人自身作為目的而存在,人以價值方式存在.因此,在」義」的價值世界中,人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了真正的安立.
三,過仁者的生活——道德生命的踐履
人之實踐性是使人安身立命的價值世界,道德世界的最基本特徵,離開人之行為,價值世界,道德世界是不存在的.因為價值世界,道德世界同時是人文世界,是人之當為所形成的世界.因此,道德世界的實現,道德生命的獲得,就是人的道德踐履的問題.
孔子為人類所開辟的實現道德世界的方法,就是」仁」的道路.
其一,行仁的目的是成就個人的道德人格,仁道為己.《論語•憲問》記:」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道德修養(學)是為了成就,完成一種個人人格,稱為 「君子」,或」仁者」,也就是說,」仁者」或」君子」表示的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人所追求的,能夠實現人的道德價值的人格形態.因此,仁道即個人成德之道,仁學即個人成德之學,行仁就是為了成為」君子」,成為」仁者」,行仁即可當下從自己做起,在自己的身心上篤實地做工夫,」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而」歸仁」(《論語•顏淵》).
其二,行仁道即擔負起人的道德責任,仁即道德擔當.《論語•述而》記:」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道是要實現道德,道德本之於形上之天道,極為幽微深遠,似乎對人遙不可及,人不可達至.但事實上絕不是這樣,行仁道恰恰是我能決定的事,我要行仁道,仁就來了.但在現實中,善惡選擇往往將人置於困境之中,使人面臨道德抉擇的痛苦.有時這種道德抉擇的沖突甚至能使人面臨生死抉擇.而孔子毫不含糊地要求:」志士仁人,無求生而以害仁,有殺身而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在善惡面前毫無疑問,在任何情況下,即使在生死面前,人都應優先選擇義,選擇道德,也即選擇」仁」,不容任何的折衷和調和.因為道德是人的存在具有意義的唯一理由,是人之為人的唯一根據,舍此道德,保住此」生」,此」生」只是一生物生命,只是與禽獸無別的一種」物」的存在而已,作為」人」的存在已經沒有了.
其三,仁之踐履入手處極為平實而普遍,那就是我們每人都有的」情」.《論語•學而》記:」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研經室集•論仁篇》論證說:」此四句乃孔子語.而』本立而道生』一句,又古佚《詩》也.(《論語集釋》引)」孝」為對父母之情,」弟」為對兄長之情,而」孝弟」為仁之根本,因此,」仁」根本上是從」情」上說的.
其四,」仁」又是」感通」,是由仁之情的自然感潤,而將己,人貫通為一體.孔子向子貢講」仁」,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君子行仁,先」求諸己」,要求人在盡己之心的同時,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這種」推」的精神,其實質乃是」感通」,是本之於人的道德的仁心,自然向外感通,由己而感通(其他)人,從而將己與人,內與外打通,融為一體.
由上可見,孔子的」仁道」乃是以成就道德人格為目的,是要成就一個道德的世界.它要求人們以無畏的大勇擔當起道德責任,以實現自己的道德生命.講求理性和情感的交融和諧,追求道德化和人文化,是孔子哲學的基本特徵.

『叄』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什麼意思(老子)

原文:

古之善為道①者,微妙玄通②,深不可識。

【注】

①道:道德;王本原作「士」,據帛書乙本改。為道:修道,即減損慾望,使德行更為符合中庸之道。

②玄通:即通曉陰陽。

【譯】

古時善於修道的人,精微玄妙、通曉陰陽,深邃高遠而不可洞悉。

(順便附帶後文的翻譯)

正因為他們不可洞悉,所以只能勉強加以描述:遲疑不決,彷彿寒冬渡涉江河;警覺戒備,彷彿害怕四方強國;恭敬莊重,好似在外為客;氣若霜雪,好似冰凌消融;厚重篤實,如同純正的朴木;心境開闊,如同空曠的山谷;清濁交融,如同渾污的泥水。

誰能濁如渾水,卻可使內心安定而漸漸澄澈清明?誰能靜若止水,卻可使思緒噴涌而慢慢顯露生機?擁有如此道品的人,不會追求盈滿。唯有不追求盈滿,才能衰落後重歸興盛。

『肆』 《老子》有這么一句話「孰能濁以止 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是什麼意思

意思: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善為士者》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譯文: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

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伍』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的魅力從來都不來自血緣,階級,宗教,地域和時空,是因為人們對普世價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尋覓至善,所以兼愛非攻;腳踏實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賢非命。胸懷慷慨彰顯至美,所以重信貴義。


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文明風尚,推動素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

國學大師潘守宇說: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歷史是最好的過濾器,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精華。1988年,一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聚會巴黎,曾發出這樣的聲音: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儒家那裡去尋求智慧。聯合國總部也刻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在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上,我國一位官員稱孔子為孔老二,韓國的官員聽到後全體站立退場!韓國的學生當知道孔子不是韓國人時淚流滿面!韓國三星集團的外派人員必須會背論語;韓國把24孝拍成電視劇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說,不是身上應該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在千古之前,他們有價值的生活經驗,可以穿越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的微笑著,注視著我們仍然在談的言論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比如說我們是學哲學的,我們中國啊,有很多的哲學系,也有很多的哲學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學家能夠寫出一本書,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還被翻譯成多國的語言文字,為現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國有這么多的歷史學系,有這么多的歷史學家,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司馬遷的《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國有這么多軍事學家,有這么多軍事院校,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孫子兵法》,仍然被西點軍校奉為教材,所以我們只是略舉了幾個例子,那就告訴我們,其實中國古人的智慧,我們不能說是後人沒有辦法超越的,但是它確實是


後人難以超越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因為《論語》上,孔子說的這樣一句話,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須首先使你的工具鋒利起來,同樣的道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事物,要認識得清楚,首先必須把我們的心清靜下來。


我們看到當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對話的時候,他就講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一般人認為是落後象徵的東西和這樣的國家,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但正是因為它是秘藏著,所以很多人認識不到,還經常對它妄加批判。這就是導致傳統文化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潘守宇在北大講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陸』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三種,分別是:

1、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於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論語中。孔子從探討人的本性入手。

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差異主要是後天形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以他注重後天的教育,主張「有教無類」。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准,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和仁愛。

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表現啟發性教學原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習和行動相結合,要求學以致用。

2、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思想:墨翟以"兼愛"和"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 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使用技術的傳習。 對於獲得知識的理解,墨家認為,主要有「親知」、「聞知」和「說之」三種途徑。

前兩種都不夠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須重視說知,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

3、道家思想:道家主張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6)道德家篤實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教育主要是因材施教、啟發誘導,溫故知新、學思並重,循序漸進、由博返約,長善救失、教學相長,言傳身教、尊師愛生。

教育思想有助於人們理智的把握教育現實,使人們依據一定的教育思想從事教育實踐。有助於人們認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績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有助於人們合理的預測未來,勾畫教育發展的藍圖。

『柒』 崇德博學,篤行求真什麼意思

崇尚模範的道德行為,廣泛地學習各方面知識;踏實地做事做人,追求真善美。

1、崇德。這里所說的「崇」其實就是提倡的意思,「德」就是指德行。「崇德」就是指有德之人和推崇高尚的德行。

事實上,就像大家所知道的,「崇德」它呢既是為人之本,又是中國古往今來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最早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經》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對其都有詳略不一的敘述。

2、博學。「博學」就是指廣義上的學習。它呢是出自於《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和《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中。這其中的「礪」,是指「磨冶」之意。

3、篤行,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遞進層次,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4、求真,原意是探索真理,現也可理解為做實事,實實在在地做事。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有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7)道德家篤實擴展閱讀:

「崇德博學,篤行求真」是保定市第十三中學的校訓。

學校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素以「治學嚴謹、科學管理、師資雄厚、學風淳正、質量突出」而飲譽古城。

學校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以「豐富多彩、全面發展、科研興校、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辦學宗旨,以科研促教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在歷屆中考中各項指標均列我市前茅,成為古城人民心目中的重點初中校,並於2000年經河北省教育廳批准成為我市第一所純初中「公辦民助」學校。現已與二十四中(即十三中東校區)合並。

走進保定十三中校園,初二年級各班的標志牌令人耳目一新:雷鋒班、奧運班、美德美育班、英雄班、綠色環境班、自信班、保爾班等等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

該校校長錢雲會說,十三中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打造品牌學校、提高育人質量的突破口,開展了「創建特色班級」活動。

各班結合自身特點,將班規、班訓、班風融人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之中。一個學期以來,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行為、儀表、思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校園風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捌』 老子曰: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誰能在渾濁中安靜下來,使它漸漸澄清?誰能在安定中活動起來,使它出現生機?版
以上是解權釋,取自《傅佩榮細說老子》的解釋,是我覺得比較合理的解釋。其中的意思你不能斷章取義,應該結合這章的內容和哲學思想來看,建議你去認真閱讀這位老師的書你會了解的更加好的。
在這里老子主要是想說明得道者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是描述得道者的。

『玖』 道德經講解

「道可道,非常道。」真理是無法用具體的言辭來表達的,它超乎言辭。人們費盡心思描寫「道」,其實掛一漏萬,只要一落言荃,損失的遠遠比說出的多。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後相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不居的,而只有「道」是永恆的,這是相反相因、對立相成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不仁,是指天地無所私黨,不偏不倚,公正無私,而非天地忍心不憫。聖人不仁,是說聖人無所偏私,取法於天地,純任自然。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是虛空的,唯其虛空,所以能包含萬物,蘊藏著創造一切的因子,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沒有窮盡的。它視而不見其行,聽而不聞其聲,他虛空幽深,生生不息,連綿無窮。它「不死」,體現出道的永恆性;它「綿綿若存」,體現出道的創造性。
事物之間是相形存在的,有無相生。所謂「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所帶給人們的是便利,只有當它和「無」相配合時,才能顯示出來。
人的正常生活應該是精神與物質合一並重的,所謂「營魄抱一」。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偏重物質生活的享樂,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了道德淪喪。所以老子告誡眾人:「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一切要適可而止,不要走向自己的對立面。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能夠了解宇宙的原始,這就把握了「道」的規律。
「道」恍兮惚兮,不可捉摸,得「道」之士也是幽微精密,沉靜而不可測。他們能夠在渾濁動盪中以靜制動,從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澄靜安定的狀態。在長久的安定狀態中,得「道」之士又能以動自強,生發生命的活力。能由動而生靜,又能由靜而生動,就在這動、靜的互生過程中,去舊生新就完成了。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變化不已,但其中有「常」。這個「常」就是「反復」,也就是辯證法上所說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不斷發展,達到一定極限,就無法前進,這時候就會一變而到自己的反面。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最好的時代,人民感覺不到統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親近統治者而贊美他;再其次,人民畏懼他;最後,人民侮辱他。最好的統治者應該無為而治,達到「貴言」的境界,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但卻能天下大治。
「大道廢,焉有仁義;智慧出,焉有大偽;六親不和,焉有孝慈;國家昏亂,焉有忠臣」。人們的行為自然合乎仁義的要求,這才是真正的仁義,如果這種仁義出於人們不自願的效仿,等級就降了一級。等到統治者出來提倡某種道德觀念的時候,說明這個社會中這種道德已經很缺乏了。
老子認為,大道廢棄的根本原因,在與所謂的聖人誤導,他們倡導的種種治國學說,如仁義、禮法,無一不是以「私」字為核心。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人們一般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相對的關系,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事物的性質往往就在這種相反、對立的關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顯現,人應該善於從負面來觀察正面。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在老子看來,聖人無棄人、無棄物,這就是因襲了常道。不管是對待善良的人,或不善良的人,聖人都一視同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要首先了解事物剛勁的一面,才能執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決定去取。
「道恆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幽微深遠,難以名狀,總是處於質朴的狀態。它是至大的,因為它先天地而生,為萬物之母;它又是至小的,因為它幽微乃至無法覺察。「道」存在於天下,就好像江海為河川所流注一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省視,找到自然本來的自我面貌,從而努力保持與自然發展規律的和諧一致。在老子看來,人應知人,更應該自知,應該不斷戰勝自我,同時應該在物質生活上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比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事物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總是在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當事物不斷變化發展超過一定極限的時候,就會轉向對立面,所謂物極必反。這就是辯證法所謂的對立統一規律。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實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沒有達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順應自然而無為;下德的人無所作為而有心去做;上仁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應,於是就揚著胳膊使人強從。「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人們預設的種種道德禮儀規范,不過是「道」的虛化,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於輕薄;存心篤實,而不居於虛華。但人們因為拘泥於世間的仁義禮儀,而不能把認識上升到「道、德」的境界,這些規定成為禁錮人心的枷鎖,是人們認識大道的障礙。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他們內部各有其對立面,對立面之間相互轉化,這就形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恐怕是最為人們熟悉的老子名言之一了,它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也是「反者道之動」的具體說明。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而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為道」。「道」是玄妙的,人的資質不同,對道的認識也不同。所以下士聽說「道」如此玄妙,竟會大笑,他們哪能領略「道」的玄機呢!上士聞「道」,努力實踐;中士聞「道」,半信半疑。說以說「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在真理面前,人們總是習慣於裹足不前,老子所描述的這種現象,在今天同樣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背陰而向陽,陰陽兩氣相互激盪而形成新的和諧體。老子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源,是萬事萬物化生的母體。它化生出太極,又化生出陰陽兩極,陰陽相和,化生萬事萬物。既然人是自然化生的產物,那麼人類的行為應該效法自然的運動。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可能恰恰屬於反面。事物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物要能注意到對立面,善於運用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則往往可以轉圜。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牗,見天道」。老子在這里之所以貶低直觀感覺觀察的作用,是為了突出對理性認識的重視。較之經驗,它更注重內省。他認為,如果一任心智活動向外馳騁,則會使人思慮紛紜,精神渙散。反而不如抑制浮躁,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遵循天道的運行規律,去玄覽外物。這樣,才能洞察幽微,燭照深遠,了解事物的本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為學」就是探索外物知識的求索活動,人們獲取只是要靠積累,當然是越多越好,所以「為學日益」。「為道」是對於「道」的體會,是不可說不可名的,所以對於「道」的認識不能通過簡單的知識積累而獲得,相反的,要少私寡慾,所以「為道日損」。對天道的體會和對知識的追求,其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我們常常看到,即使一個知識很豐富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卻未必很高。老子所說的聖人,要具備非常豐富的知識,同時又具備對天道的精微體認。在這基礎上,他又能超越知識,好像無知無識,像嬰兒一樣純朴天真。真理性的認識往往不被大眾接受,這並不是因為真理深奧難明,而是因為大眾被一己私慾迷惑,即使真理距離自己一步之遙,世人也往往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萬物的形成和發展有四個階段。萬物都由「道」化生,「道」是萬物之母,這就是「道生之」;萬物化生之後,都依靠自己的本性得以維持自身的存在,這就是「得畜之」;有了自己的本性,寄託在一定的形體里,才能成為物體,這就是「物形之」;事物的變化發展還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和限制,這就是「勢成之」。在這四個階段中,「道」和「德」是基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江海所以能成為許多河流匯集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處在地下的位置。「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這是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哲學在戰爭領域的運用,對後來的兵家產生了很大影響。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

熱點內容
刑法規定的十大犯罪 發布:2024-05-16 11:43:35 瀏覽:508
勞動法創新 發布:2024-05-16 10:59:51 瀏覽:403
民事訴訟法裁定再審 發布:2024-05-16 07:36:28 瀏覽:367
法院老乾媽 發布:2024-05-16 06:41:15 瀏覽:316
國務院2013立法工作計劃 發布:2024-05-16 06:07:58 瀏覽:853
貼吧涉黃百度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16 05:03:58 瀏覽:965
2016郭守傑中級經濟法講義 發布:2024-05-16 04:48:53 瀏覽:975
請假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4-05-16 02:08:39 瀏覽:422
雇傭工人依據勞動法 發布:2024-05-16 01:48:10 瀏覽:210
四川法律碩士招生 發布:2024-05-15 23:40:28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