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實體性立法權

實體性立法權

發布時間: 2022-09-29 13:42:17

『壹』 立法權的概念

統治階級通過行使立法權把自己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表現出來,使之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內力。從立法權概念的實際容運用情況來看,各國一般在三個意義上使用立法權概念。 立法權,是指立法主體依法行使的制定、認可、解釋、補充、修改或廢止法律的權力。
立法權就是為主權者所擁有的,由特定的國家政權機關所行使的,在國家權力中占據特殊地位的,旨在制定、認可和變動規范性法文件以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綜合性權力體系。
立法權是一定的國家機關依法享有的創制、修改、廢止法律的權力,是國家權力體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權力。享有立法權是進行立法活動的前提。立法活動是行使立法權的過程和表現。
立法權是指統治階級通過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國家政權,按照一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法律規范的一種能力。

『貳』 哪些機關享有立法權

法律分析:凡是立法機關都有立法權。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包括:1、國家權力機關系統(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2、國家行政機關系統(政府及政府下設機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機關都不享有立法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六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第六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七十一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叄』 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的區別

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等權利.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1、表決通過法律的是立法權

2、表決通過國家大政方針的那是決定權

3、表決通過國家機關人事任免的是任免權

4、表決通過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報告的是監督權。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我國,作為立法機關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僅有制定、解釋、修改、廢止普通法律的權力,而且還有制定和修改憲法以及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對於決定權各國法律規定不一。在我國,行使決定權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權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四類職權之一,是最能表現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特徵的一種職權,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權力的廣泛性。具有鮮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權威性、強制性。同時,能起到補充人民代表大會其他三類職權、協助其他三類職權行使的作用。

任免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任免權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權力的具體體現。正確行使人事任免權,既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需要。及時准確地依法行使好人大常委會的人事任免權,可以提升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威。

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的權利。

監督權它是公民參政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國家權力監督體系中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監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離開了憲法和法律的監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據。人大監督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都要嚴格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的程序,對法定的對象進行監督。是否需要行使監督權,如何行使監督權都要以法律為准繩。只有堅持依法監督,監督才能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

『肆』 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的區別

現代結構功能主義的分析方法表明,通過對事物或現象的功能分析,人們能更為深刻地把握。「結構同功能是一種辨證的相互作用的關系;一方面,一個系統的結構決定這個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結構本身就是『凝結的功能』,也就是說,結構是在功能的影響下構成的。事物的規律就是事物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認識了事物的功能,就是認識了事物的規律。」 因之,具體分析和科學把握法律意識的社會文化意義和法制功能,對於深入理解現代法治與公民法律意識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比較法按照比較對象的差別,可分為規范的比較和功能的比較。 規范的比較,即比較不同國家同一名稱的法律制度、法律規則。這種比較以規則為中心,只要挑選出不同國家或地區具有相同或類似名稱的法律文件,把要進行比較的法律制度和規則一一加以對照,比較它們的異同,即可達到預期的目的。功能的比較不是以規則為中心,而是以問題為中心,只要被比較的國家或地區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問題,就可以就它們對該問題的不同解決辦法進行比較。正如德國比較發學家拉貝爾所說:「功能比較有兩個關鍵的概念,即功能和聯系。不理解法律規則、制度或體系是如何發揮功能的,就不能比較它們;不能把它們放到它們的法律的、經濟的、文化的聯系中,就不能了解它們是如何發揮功能的。」 本文將從比較法的角度對授權立法制度方面進行

一 授權立法概述

(一)授權立法的概念

明確一事物的概念是對其進行研究的前提。對於「授權立法」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授權立法就是行政立法。這種觀點以西方為代表,源於「三權分立」學說,認為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議會授權制定的各種行政管理法規。 這種觀點將立法機關作為授權立法的唯一授權主體,行政機關為唯一受權主體,行政立法根據議會授權制定的各種行政法規都屬於授權立法的范圍。

第二種觀點認為,授權立法包括行政立法,如英國學者沃克認為,授權立法是指由「議會為特定的事項授予無立法權的團體或個人制定。立法權可以授予政府、公共事業機構和委員會、地方當局、大學和其他機構」。 我國學者張根大等人認為「授權立法是指一個立法主體依法將部分立法許可權授予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行使,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根據所授予的立法許可權進行的立法活動。」

第三種觀點認為,把行政立法包括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這是我國一部分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憲法是配置國家權力機構的最高行為准則,而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務院、省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和自治地方權力機關有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權力,也就是說我國憲法以根本法形式確認了這些機關職權立法的合法地位,而且職權立法在權力來源,規范事項的范圍,行使權力所受到的監督控製程度不同於普通的授權立法,應把兩者相區別。

從上述理論觀點所反映的內容可以看出基於一國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國家權力配置原則,各國學者對授權立法的性質、授權主體的外延,以及授權立法的效力都有不同的認識。

(二)授權立法的位階

授權立法的位階是指授權立法在法律體系中的等級。在復數立法主體的立法體制中,不同立法主體制定的法規范的地位是不同的。我國學者在這一問題上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1、授權立法的位階與授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位階相同;2、授權立法的位階介於授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和受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之間;3、授權立法位階與受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的位階相同。

西方學者傾向於授權立法的位階與授權機關職權性立法位階不同的觀點。城仲模在論述德國行政命令的內容及歸類時認為,「前者(德國的法規命令)凡經聯邦法律之授權,即得由聯邦政府、聯邦閣員或邦政府發布,其內容輒含關涉人民自由、權利之一般的、抽象的規定,性質系對外的,含有法價值,而成為聯邦實質法律之一部分。」由此說明,德國行政機關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命令,根本不具有與議會制定的法律相同的地位,而只是實質意義上的法律而已。

法國授權立法的情況與德國的相似。法國學者認為,所謂授權命令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議會授權而發布的強制性規章,其本身雖非法律,但本質上卻具「法之延長」的特徵。 具體而言,德國行政命令分為法律性命令、授權政令和命令三種。前兩者屬於我們所說的授權立法,性質是實質意義上的法律。雖然法國行政機關根據授權制定的條例的地位相當高,它甚至可以改變法律的規定,但是在法國,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各種條例盡管受法律限制的程度不同,但都要受法律的限制,至少要受授權母法的限制,不得超出授權母法規定的范圍。行政機關在制定這種條例時,即使不對行政法院負責,也要對議會負責。

英國政府制定的授權立法位階更明顯低於議會法律,因為它不但要受到議會授權法和議會種種審查的限制,而且還要接受司法審查。如前所述,雖然議會為避免授權立法受到司法審查,在授權法中規定了排斥司法審查的條款,但法院並不認為行政機關的法文件可就此免於司法審查。但是,英國議會制定的法律卻不受法院司法審查的限制,從中可見,政府制定的授權立法與議會制定的法律區別時顯而易見的。

另外,西方國家的司法機關在具體案件中,如果涉及對授權立法的判定問題,法院一定要判定由被授權機關來承擔法律後果,宣布某一被授權機關的法文件無效,而不能判定由議會來承擔判決結果,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授權立法與議會法律的位階是不同的。

二 各國授權立法制度概況

(一)英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 英國授權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在英國,自14世紀以來授權立法就相當普遍。Henry八世統治時期,1539年議會通過《公告法》,授予國王發布公告以限制議會法律生效的權力,同時他的《官吏法》則任命政府特派員並授予其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條例、法令的權力。然而,從17世紀初至19世紀末,議會對政府權力的猜忌仍然是英國憲法的一個特徵,在議會與國王的斗爭中,立法權逐漸佔了優勢,議會的地位明顯提高,議會提出了一個根本原則,即國王無立法和征稅的權力。在這樣的權力對比下,18世紀以後,英國相當長時間授權立法逐漸減少,但並未停止。

英國授權立法的復甦是在19世紀後期。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第二次產業革命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迫切需要國家通過立法加強對經濟的控制,而立法機關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於是不得不授權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來適應這一需要。而且,「由於『集體主義』的發展,政府權力的范圍有所增加,因而制訂授權立法的權力在數量上必然增長。」 從1894年至1950年的56年間,授權立法是議會立法的30多倍。

2.英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在英國,能夠授出立法權力的主體(即授權機關)主要有兩種:

(1)議會。英國是一個議會主權的國家,議會具有全部的立法權,行政機關不具有職權性立法權,因此,只有議會才是授權機關,在議會的授權下,行政機關才能制定規范性文件。具體說來,只有英國的下議院才是授權立法的授權機關。

(2)被授權的行政機關或組織

在一定條件下,議會於授權法中也允許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將被授予的立法權力再行授出,經過授權法允許的行政機關或組織由此成為授權立法關系中立法權力的授出者。

在英國,有權接受議會或其他主體 授權進行立法的主體(即受權主體)主要有以下幾類:

(1)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成為英國授權立法中多數情況下的授權對象,其中又可分為:①樞密院;②政府各部部長;③地方政府;④其他法律授權機關

(2)法院的規則委員會

(3)英格蘭教會

(4)下議院

(5)社會團體等

3 英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英國行政法學家Garner針對英國的實際,根據不同的標准,對授權立法做了如下分類 :

(1)根據目的對授權立法的分類 根據授權立法的內容和目的,可將其分為:①有的法規是為使法律生效而制定的;②有的根據授權可以實施和修改已有的議會法律;③有時法規可以對法律規定的目的、內容或條件,進行增加、規定或解釋;④通常法規是用來「裝備」法律的(即對議會的骨骼式立法進行補充和完善)

(2)根據程序所做的分類 根據授權立法的程序,將其分為:①樞密院令;②法規;③臨時命令;④特別程序命令:⑤地方機關的命令;⑥細則;⑦再授權立法;⑧國教會法令;⑨預算決定。

(3)根據術語的分類 各種各樣的授權立法都可以根據它們的名稱加以分類,但是由於這些名稱的使用沒有什麼精確性,故在實踐中並沒有被採用。

4 英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在英國,對於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來自議會和法律。議會對授權立法的監督集中體現為事前監督與事後監督兩方面。事前監督主要是指授權法中一般都明確規定授權立法的目的、范圍、條件、方式、形式等內容,這些都可以構成對受權機關進行授權立法的法律限制。事後監督主要體現為議會的備案審查(單純備案和限期廢除備案兩種)和兩院聯合委員會對授權立法的內容提出報告兩種形式。來自法院的監督主要是指由法院依越權無效原則對行政機關授權立法的效力審查。

(二)美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美國授權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是典型的三權分立的國家,立法權只能由國會行使及行政機關行使的是行政權的觀念,在美國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美國憲法也明確規定,立法權屬於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國會,行政權屬於總統。在上述觀念的支配和憲法的規范下,美國實行授權立法就顯得格外困難。但是19世紀後期以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使傳統的憲政原則不再適應現實的需要,三權分立的原則一再被修正,授權立法已經成為美國立法制度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

雖然美國的授權立法發展一直出現反復,時至今日,美國的授權立法已經日臻完善,國會既不固守立法權為己獨有,也不濫行授權助長行政權的無限擴張,而是根據以下原則進行授權:其一,立法權專屬國會,因而憲法明確規定應由國會立法的事項,原則上不得授權;其二,國會確實無法行使其全部立法權時,得以骨骼立法或偶然性事件之立法的方式,將次要及細節部分授權行政部門以命令的形式加以補充;其三,授權應有標准或制約,不得無所限制或含混其辭。在實踐中,美國的授權立法也多的驚人。截止1975年,載入《聯邦法院匯編》的法規,已達127卷,65249頁,5000萬字

2.美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在美國,授出立法權的原始機關是國會,它基於現實的需要而將某種立法權授予其他機關或組織行駛。此外,根據議會授權法的特別規定,接受授權的機關還可將該種立法權力部分或全部轉授給其他機關行使,從而也成為授權主體。

美國的受權主體主要表現為以總統為代表的行政各部門,具體表現為:

——美國總統。

——獨立管制機構。如聯邦商業委員會、聯邦電訊委員會,民航局等。

——政府各部。

此外,法院經由國會授權也可制定一些程序規則,從而成為受權主體。根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155條的規定,下列不影響私人權利義務的行政機關被排除於受權主體之外:軍事機關;外交事務機關;擔負內務管理職責(如檔案、人事管理等)的政府機構;計劃和研究機構;管理某些公用事業的機構。

3.美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根據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授權立法的名稱為規章。同時,規章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分為三類:

(1)實體性規章 即規定個人權利和義務的規章。

(2)程序性規章 即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程序的規章。

(3)解釋性規章 即對法律或其他規章的含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規章。

4 美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美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來自兩個部門:國會和法院。國會的監督體現為直接通過相關法律廢止規章,以及通過行使調查權、彈劾權等間接方式,對授權立法加以控制。相對於英國法院的司法審查權,美國法院的司法審查具有更大的威力,它可以在具體案件中直接依據憲法宣布國會授權法無效。而且可對行政機關立法的效力加以判定,因此來自法院的監督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

(三)中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中國授權立法的產生與發展

以1982年憲法的頒布實施為分界點,可以把中國的授權立法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54年憲法公布實施到82年憲法公布實施前。54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是唯一享有立法權的機關,從而確立了高度集中的立法體制。這種體制根本不能滿足新中國成立、法制建設初期社會對法律的需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授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單性法規的立法許可權。1959年4月28日,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又通過決議,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根據實際需要對由全國人大制定的部分法律進行修改。1981年,全國人大授權其常委會通過和頒布《民事訴訟法》(試行),並於1982年頒布實施。1981年11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授權廣東省、福建省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第二個階段,從82年憲法到現在。82年憲法對立法許可權進行了調整,形成了一元兩級多層次的立法體制,立法主體實現了多元化,不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而且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都有相應的立法權,這種立法許可權的配置決定了授權立法發展的空間。這一階段的授權立法主要有以下特點:授權主體和受權主體擴大化;特別授權與法條授權並存(尤其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力推進,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數量日益增大);授權事項的寬泛化。

2. 中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由於我國立法主體的多元化,授權主體也存在多元化的情況,我國立法實踐中存在的授權機關有以下幾類: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全國人大是國家政權的核心,享有最基本的立法權,是當然的授權主體。但是,由於其每年只開一次,且會期短,決議事項多,所以並不是我國最重要的授權機關。而其常委會就可以在這一方面彌補其不足,所以在我國立法實踐中,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佔多數。

——國務院及其各部委、直屬機構 在我國的立法體制下,國務院作為授權主體就存在一個職權性立法和授權立法同時存在的情形。而且,在實踐中國務院各部委也存在、直屬機構制定的規章也存在授權規定,而且授權較為混亂。

——省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省級政府

雖然從理論上說,具有某一權力的國家機關,都有權將其權力授予其他機關,但是,我國立法授權主體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沒有限制授權主體的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立法主體都在進行立法授權,而由於主體的不明,必然導致我國立法授權的混亂。從對實踐的考察中人們會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即:越是較低級別的機關,越是傾向於在法文件中作授權規定。如不改變這種現象,我國的立法權就有被分解的危險,而且立法權的影響力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我國受權主體與立法主體(即授權主體)的范圍基本一致,除了全國人大,上述的授權主體都可以作為受權主體。這里存在一個疑問就是:人大和其常委會之間能否進行授權立法?在西方國家,把這種立法機關之間的授權稱為「內部授權」。這包括:國家議會對地方議會的授權和議會兩院之間的授權,一般情況下,西方國家是禁止這種立法授權發生的,因為在它們看來,「這會造成憲法權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國授權立法實踐中的受權主體都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但筆者認為,受權主體性質的多樣化將是授權立法制度的發展趨勢,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受權主體以行政機關為主,同時也有其他性質的主體(如英國的教會、社會團體等)。這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3.中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我國的授權立法,從授權對象的角度可以分為三類:

(1)全國人大對常委會的授權 這是我國具有獨特性的地方,如上文所述,不為西方國家所支持。

(2)對國務院的授權 這是與西方相一致的地方,這里不再贅述。

(3)對地方的授權 不僅包括對地方人大、政府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授權(如經濟特區),這是我國的特色。

4.中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我國沒有統一的監督授權立法的法律規定。只是零散規定了內部監督(如向國務院各部委授權中需要國務院的「批准」)以及備案制度制定。除此之外,再無「事前」和「事後」的監督措施。故學者建議加強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1.建立完備的登記備案制度,這不僅有利於加強監督,而且還有利於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2.建立報批制度,作為事前審查可以防止立法資源的浪費;3.建立撤銷制度,這是對授權立法的事後審查。有了這三項制度保障,我國的授權立法將有了體系化的監督體制,有助於其健康發展。

三 英美中三國授權立法制度的比較及思考

在當代,無論是西方法律體系還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都在發生一個令人矚目的變化,即制定法的中心正逐漸由議會立法、法典轉變為行政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的授權立法、行政立法,位於世界法律體系大家庭的英美中三國也不例外,這就為我們進行比較提供了前提。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先來簡要說明它們之間的共同點。主體上議會(或人大)是最主要的授權機關,而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受權主體;都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了相同或類似的分類;同時,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也成為三國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分別從多個角度對授權立法進行監督。

三國授權立法制度的不同點:

首先,從起源和發展來看,中國的授權立法制度較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較晚;同時英美通過議會主權或是三權分立,都確立了議會的唯一立法權,行政機關不具有立法許可權,故不會出現行政機關職權性立法和授權性立法並立或者沖突的情形,這是由三個國家不同的國家結構形式和國家性質所決定的。

其次,從授權立法的主體來看,議會是三個國家的共同授權主體,而且經議會授權的機關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成為授權主體;但是中國不同於英國和美國的一點就是由於其立法主體的多元化,導致了授權主體的多元化,不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而且行政機關、地方政府都可以成為授權機關。雖然從理論上說,具有某一權力的國家機關,都有權將其權力授予其他機關,但是,我國立法授權主體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沒有限制授權主體的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立法主體都在進行立法授權,而由於主體的不明,必然導致我國立法授權的混亂。從對實踐的考察中人們會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即:越是較低級別的機關,越是傾向於在法文件中作授權規定。如不改變這種現象,我國的立法權就有被分解的危險,而且立法權的影響力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鑒於此,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借鑒英美的經驗,縮小授權主體的范圍:在中央層次上,將授權機關限定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應給行政機關立法授權的權力;在地方層次上,將授權機關主要限定在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

再次,從授權立法的對象方面來看,除了與英美兩國一致的行政機關以外,我國受權主體與立法主體(即授權主體)的范圍基本一致,除了全國人大,上述的授權主體都可以作為受權主體。這里存在一個疑問就是:人大和其常委會之間能否進行授權立法?在西方國家,把這種立法機關之間的授權稱為「內部授權」。這包括:國家議會對地方議會的授權和議會兩院之間的授權,一般情況下,西方國家是禁止這種立法授權發生的,因為在它們看來,「這會造成憲法權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國授權立法實踐中的受權主體都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但筆者認為,受權主體性質的多樣化將是授權立法制度的發展趨勢,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受權主體以行政機關為主,同時也有其他性質的主體(如英國的教會、社會團體等)。這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最後,從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上,我國與英美兩個相比,從監督體制到監督力度都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故學者建議加強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1.建立完備的登記備案制度,這不僅有利於加強監督,而且還有利於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2.建立報批制度,作為事前審查可以防止立法資源的浪費;3.建立撤銷制度,這是對授權立法的事後審查。有了這三項制度保障,我國的授權立法將有了體系化的監督體制,有助於其健康發展。

『伍』 立法權的種類

從權力的來源上立法權分為兩種,一種是依法自身擁有的立法權,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立法權,該立法權可制定、修改、和廢除包括憲法在內的任何法律性規定;另一種是依法被授予的立法權,如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各級政府、中央各部委及其下屬單位等依法成立的行政、司法、軍事機關。兩種立法權所立之法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兩者之間也有不同之處,其一:前者所立之法的規范范圍均大於後者,後者所立之法的內容不得與前者沖突;其二:前者所立之法適用范圍較廣,而後者所立之法適用范圍較窄;其三:前者所立之法所規范的行為具有普遍性,而後者所立之法所規范的行為則具有特定性。

『陸』 立法權包括哪些要素

「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稱法律制定。西方國家的學者對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立法含義也有所不同。立法是通常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1.立法的概念

我國當今法學中,對「立法」一詞有四種理解。
從狹義的解釋來看,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立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制定和變動法律這種特定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從廣義來看,立法是指從中央到地方一切國家機關制定和變動各種不同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兩者之間的解釋,立法是指一切有權主體制定和變動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北大教科書解釋:立法是由特定的主體,依據一定職權和程序,運用一定技術,制定、認可和變動法這種特定規范的活動。
編輯本段
2.立法的特徵

第一,立法是國家履行職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國家的一項專門活動。
第二,立法既包括有立法權的專門國家機關進行的立法活動,也包括經授權的國家機關進行的立法活動。
第三,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活動。
第四,立法是一項包括多種法律變動的專門活動。
編輯本段
3.立法部門

立法部門是現代社會中負責制定法律的機構,通常由當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組成,通常稱為國會或議會,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稱。立法部門除了制定法律外,通常亦負責審批政府(行政部門)的公共開支要求、監督政府運作、同意司法首長的任命等。在議會制中,行政部門亦是由立法部門產生,向立法部門負責。在總統制中,行政首長並不由立法部門產生,而是分開選舉。但不論在何種制度中,由於立法部門掌握了公共財政的大權,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權力來源。
編輯本段
4.不同時期的立法

制定法律的權力不是一開始在議會手上的,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中,立法權不盡相同。在原始社會時代,法律一般是習慣法,由一個氏族內大家共同的習慣組成,大家共同遵守。
在奴隸社會時代,法律已經成文,不同國家法律制定的權力也不同。獨裁君主國家,立法權屬於君主。在古代印度,則屬於祭司階層 - 婆羅門,隸屬於神權。古代雅典,立法權由奴隸主組成的議會共同決定。
在封建社會,立法權一般都掌握在君主手裡。
編輯本段
5.現代的立法

現代社會,各國的立法權一般都是掌握在議會,各國的議會制度也不相同。三權分立的國家,議會單 相關書籍獨掌握立法權。議會除了具有立法權外,通常都具有運用稅款的權力。兩院制的議會制度國家,一般下院掌握最根本的賦稅權,能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的方式控制稅款的運用。
在美國,立法權和行政權完全分離,互不幹涉,互相牽制,各自單獨選舉。行政權首腦 - 總統對立法有部分否決權,但如果經議會2/3多數通過,總統無權干涉。經常有總統的反對派掌握議會多數的情況。
在日本,議會多數黨首自動接管行政權,擔任首相,所以行政和立法互相配合。要犯了錯誤,大家一起下台。
荷蘭女王不僅是禮儀元首,尚掌握部分立法權。
芬蘭總統不僅是行政機構首腦,也掌握部分立法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立法機構,而且是最高權力機構,掌握任命行政長官 - 總理和司法長官的權力,但不單獨掌握全部立法權,行政機構 - 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權,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單獨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
編輯本段
6.院制

現時大部份國家的議會都可分為兩院制或一院制兩種。兩院制的來源通常有兩種:英國式或美國式。英國式是源於英國國會建立初期,貴族和平民的利益無法平衡,於是設立由貴族組成的上議院和以平民組成的下議院以互相制衡。美國式是源於合並成美國的州份各有自己的淵源和文化,為避免人口多的州份侵害人口少的州份的利益,於是設立參議院,各州不論人口均派有兩名代表,以平衡以人口比例分配的眾議院。一院制的好處則是簡單,實行的多是人口少的國家。
編輯本段
7.立法程序

1.提出法案
2.審議法案
3.表決和通過法案
4.公布發

『柒』 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有啥區別,謝謝!

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從他們的定義即可看出區別:

1、立法權:國家制內定、修改和容廢止法律的權力。
2、行政權:是依照法律規定,組織和管理國內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務的權力。
3、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
簡單通俗來說,
拿美國來說,法院是司法,白宮是行政,國會是立法;
立法的不司法,司法的不行政不立法,行政的只能依法辦事,

『捌』 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主體分別是什麼

司法權的主體是法院,行政權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立法權的主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人們提到的「司法權」多指狹義司法權,即雖包括檢察權在內、但卻明顯偏重於審判權,或僅僅指審判權(即以法院為相應機關)。

行政執行就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運用行政權於公共行政事務的組織管理過程中,以保證行政管理活動正常運轉,實現整個行政目標。

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

(8)實體性立法權擴展閱讀:

在現代法治國家中,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機關行使,它們之間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衡。在這些國家機關中,法院和行政機關是兩個性質不同的國家機構,它們行使國家權力的目的、功能各不相同。

法院行使司法權,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司法權在價值追求、功能定位、運行方式等方面與行政權有著明顯區別。

在我國現有政治體制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法院均可對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的行為進行監督,但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是主流,而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則被限定在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上。

由此決定了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和司法權監督行政權的對象和深度,因此,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具有有限性和局限性。

『玖』 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有啥區別,謝謝!

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區別如下:
1、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2、行政權:是依照法律規定,組織和管理國內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務的權力;狹義講來,指國家職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職能的總稱;廣義講來,指作為決策職能的政治之外的執行職能;
3、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
司法權與行政權的主要區別:
1、司法權與行政權追求的價值目標不同;
2、司法權與行政權的性質不同;
3、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功能不同;
4、司法權與行政權運行方式不同;
5、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啟動方式不同;
6、司法權與行政權對獨立性的要求存在區別;
7、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公開性的程序不同;
8、司法權與行政權的裁決具有終局性的差異;
9、司法權與行政權對執法主體的職業化要求不同;
10、司法權與行政權的裁決依據的不同。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五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鑒定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發現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或者鑒定能力的;
(六)委託人就同一鑒定事項同時委託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情形。

『拾』 什麼是立法權,什麼是決定權

談到立法權,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立法。「立法」一詞早見於我國古代典籍《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律書》和《漢書·刑法志》,但我國古代典籍中所說的立法不同於近現代立法一詞的含義,它主要指製法設刑。《漢書·刑法志》說:「聖人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史記·律書》中說 :「王者制事立法」。

國外學者對立法的解釋也有所不同。美國《大網路全書》認為「立法是指國家機關為了規范社會行為,而制定法律規范的活動。」《牛津法律指南》對立法的定義是「立法通常指有權的個人或由法律確認的機關有意識地制定或改變法律的過程,是一種意志的表達。」《牛津法律大辭典》認為,立法「指通過具有特別法律制度賦予的有效地公布法律的權力和權威的人或機構的意志制定或修改法律的過程。」日本末川博所編《全訂法字詞典》則解釋為:「立法,是與行政、司法相對應的概念。從形式意義上講,不論法律名稱如何,是指制定一般抽象的法規的工作。」

中國法學界目前對立法概念的解釋不下十餘種,其中最普遍的有所謂廣義立法、狹義立法、和介乎廣義狹義之間的立法等觀點。而由於對廣狹范圍的理解也不一樣,因此,對立法概念的最普遍解釋至少有四種:第一,立法是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它的常設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這種特定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第二,立法是指從中央到地方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規范的活動。第三,立法是指一切國家機關,即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各種不同的規范性 文件的活動。第四,立法是指一切有權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國家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活動。本人認為立法就是國家機關依法創制、修改、廢止法律的一種活動。國家統治者可基於不同的需要設計不同的立法體制,對立法許可權進行不同的配置。

什麼是立法權,學者之間也有不同的認識,並形成明顯不同的兩種對立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立法權是指以國家名義制定法律的權力,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專有權力;[1]立法權是國家權力體系的一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相對於行政權、司法權而分離的權力,是最高國家權力和整體權力,地方並不享有獨立的完整的立法權。它們在立法上的權力宜稱為「立法規權」,而不宜籠統稱為「立法權」。[2]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現行憲法第58條規定的是「國家立法權」,不能將國家立法權等同於立法權。立法包括國家立法權、地方立法權和委託立法權等,是各種立法權的總和。[3]我以為要正確界定立法權,必須正確處理 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立法權和制憲權的關系。所謂制憲權是指制定憲法的權力。按照現代民主理論,這一權力屬於人民,不受任何限制。制憲除由人民行使外,還可委託人民的代錶行使。依照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思想家西耶士的主張,制定憲法的權力和由憲法創立的權力是兩種不同的國家權力。前者是指制憲權,後者是指依憲法而成立的國家權力,如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等。立法權只能制定一般的法律,其地位低於制憲權。但在各國立法權和制憲權具體行使的實踐中,卻採取了不同的做法:⑴制憲權和立法權並無嚴格的區分,都由立法機關行使,如英國的議會既制定憲法性文件也制定普通法律;⑵將制憲權和立法權明確加以劃分,制憲由特別的制憲機關行使,立法權由代議機關行使,如美國憲法便是由專門的制憲會議制定的;⑶制憲權和立法權都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但兩者適用范圍和制定程序有明顯的不同,如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法律只需要二分之一的多數,而制定和修改憲法則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

第二 ,正確認識立法權的性質。立法權是近代分權理論與實踐的產物,是國家權力體系中一種相對獨立的權力,是具有政治性質的一種重要國家權力。所謂立法權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權力,是指這種權力較之行政權、司法權而言,在適用范圍、運作特點、合法性基礎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雖然近些年來,在許多國家出現了三權之間相互滲透的情形,如委託立法,行政司法等,但上述現象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三種權力劃分的根基。之所以說立法權是一種具有政治性質的權力,是因為立法權通常與國家的最高權力相聯系,體現或代表國家主權或人民主權,並且管轄具有普遍意義的事物。在這方面,許多思想家都有過重要論述。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說:「立法權是享有權利來指導如何運用國家的 力量保障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4]他還說:「立法權是最高的權力。」「因為它有權為社會的一切部分和每個成員制定法律,制定他們的行為的准則」,而「誰能夠對另一個人 訂定法律就必須在他之上」。同時,立法權也是其它一切權力物的淵源,「社會的任何成員或社會的任何部分所有的其它一切權力,都是從它獲得和隸屬於它的。」[5]孟德斯鳩從分權制衡的角度主張立法權不是絕對的,也應該受其它權力的制約;但他認為「立法權應該由人民集體享有」,並由人民的代表通過議會來行使。[6]盧梭從其人民主權的理論出發,強調「立法權是屬於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屬於人民的」,它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權力,屬於主權者;而不像行政權那樣只限於個別性的行為。[7]

馬克思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同時,也對法的問題作過深入地研究。他認為立法就是「在議會中,國民將自己的普遍意志他提升為法律,即將統治階級的法律提升為國民的普遍意志」,「立法權是組織普遍事物的權力」,「凡是立法權真正成為統治基礎的地方,它就完成了偉大的根本的普遍的革命。正因為立法權當時代表著人民,代表著類意志,所以它反對的不是一般的國家制度,而是特殊的老朽的國家制度。」「要建立新的國家制度,總要經過真正的革命。」正是「立法權完成了法國革命」。[8]

第三,現代社會的多樣化發展和人類所面臨事務的日趨復雜,要求立法權的理論與實踐也表現出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因為法律本身是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體現,所以立法和立法權的多樣化發展,本身就是人類邁向自由王國的進步表現。另外,我們同時也應認識到立法權的配置固然與國家結構有密切聯系,但是國家結構形式並不是立法權配置的決定因素。單一制國家也可以出現多元立法形態,這種現象的出現,正好反映了現代兩種不同國家結構形式的國家相互借鑒和吸取治國經驗的趨勢。

熱點內容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
審計法治建設路徑 發布:2024-05-05 00:23:17 瀏覽:79
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4-05-04 23:13:15 瀏覽:229
民法典動遷 發布:2024-05-04 19:58:22 瀏覽:567
刑事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4-05-04 19:49:23 瀏覽:60
注會經濟法有幾道大題 發布:2024-05-04 17:49:19 瀏覽:640
社會與法河北邢台 發布:2024-05-04 15:26:45 瀏覽:823
中國第一部有關公司的法律是 發布:2024-05-04 15:26:43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