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舊道德觀念指的是什麼

舊道德觀念指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05 02:42:22

A. 舊道德觀念定義是什麼

舊道德主要指以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回常通常指仁、義、禮答、智、信)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倫理學說。李大釗在1916~1917年之間相繼發表了《孔子與憲法》、《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等反對尊孔的論文。他的看法是:孔子是數千年來封建帝王實行專制統治的護符,儒教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比專制帝王加於肉體上的淫威更其嚴重。

B. 綜合所學指出作者所說的舊道德觀念指什麼,據材料二,概括陳獨秀主要思想觀點

(1)儒家傳統道德(三綱五常)(1分) 人道主義,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專2分) (2)觀點屬: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與共和政治不能相容(2分)
歷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視倫理道德,是中國古代社會主流思想,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維護統治。(2分)直接原因: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1分)
(3)關系:新文化運動存在對傳統文化全盤否定的傾向導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誤會」;(2分) 作用: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統治地位;傳播了自由、平等、獨立觀念。(2分)

C. 是指出什麼是舊道德,舊文學

舊道德就是封建社會那一套道德要求,比如三綱五常,女子無才便是德等
舊文學就是以封建社會的標准為寫作目的的文學,比如八股文、文言文等。

D. 新道德和舊道徳的根本區別

舊道德指來以三綱五常(三綱指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倫理學說.
新道德是反對舊禮教、舊道德,宣傳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的思想.

因為儒家思想長時間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正統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由資產階級發起,旨在思想方面革除封建殘餘思想,所以把矛頭指向封建思想的代表——儒家思想。

新道德是指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等的資產階級思想 文化。 原因:①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②為推進西 方民主科學思想傳播。

E. 舊道德是什麼觀念指的是什麼

(1)儒家傳統道德(三綱五常)(1分) 人道主義,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回2分) (2)觀點:中國傳統的答倫理道德與共和政治不能相容(2分)歷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視倫理道德,是中國古代社會主流思想,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維護統治。(2分)直接原因: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1分)(3)關系:新文化運動存在對傳統文化全盤否定的傾向導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誤會」;(2分) 作用: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統治地位;傳播了自由、平等、獨立觀念。(2分)

F. 新文化運動中的「舊道德」「新道德」是什麼

舊道德主要指以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倫理學說。李大釗在1916~1917年之間相繼發表了《孔子與憲法》、《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等反對尊孔的論文。他的看法是:孔子是數千年來封建帝王實行專制統治的護符,儒教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比專制帝王加於肉體上的淫威更其嚴重。今天的時代和過去不同了,人們的道德觀念也應該隨著時代有所改變。他們還猛烈攻擊封建家族制度,把儒家的倫理學說和封建專制政治、封建家族制度結合在一起加以抨擊。《新青年》在反對舊禮教、舊道德的名義下,對婦女解放問題,封建家庭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宣傳了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的思想。

《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話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學,打倒舊文學的口號。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見。胡適的主張,著重於文體形式的改革。陳獨秀緊接著發表《文學革命論》,要求文學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內容上進行一次革命。《新青年》從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話文,採取新式標點符號。一些新體詩也開始在《新青年》上出現。魯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將,他陸續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和一些犀利的雜文,出色地把反封建舊禮教的革命內容與白話文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範。

G. 新文化運動中新道德,舊道德分別指什麼最好有準確地定義

舊道德指以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倫理學說。
新道德是反對舊禮教、舊道德,宣傳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的思想。

H. 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是什麼意思

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指封建倫理道德 ,新道德內指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容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1)政治方面:
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
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
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I. 請教下「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是什麼 限4個字

厚德載物

熱點內容
提出法治中國 發布:2025-05-04 21:11:04 瀏覽:658
市南司法局 發布:2025-05-04 21:04:53 瀏覽:852
遼寧師范大學的法律碩士是幾年 發布:2025-05-04 20:51:11 瀏覽:891
雙方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20:51:10 瀏覽:903
民法典出台後什麼時候實施 發布:2025-05-04 20:48:02 瀏覽:440
公職律師的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4 20:43:33 瀏覽:18
吳鵬行政法哪個機構 發布:2025-05-04 20:42:16 瀏覽:2
法治能見度 發布:2025-05-04 20:42:10 瀏覽:794
75周歲不用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20:40:40 瀏覽:954
什麼的欠條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20:39:11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