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古代的倫理道德

古代的倫理道德

發布時間: 2024-04-19 16:05:05

『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有哪些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條目繁多,內容豐富而龐雜。其中,尚公、重禮、貴和對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可將其視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貳』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什麼

傳統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中國的文化形態中以人倫關系為中心的人和主義價值觀和行為追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突出的持征。強烈的和諧意識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是—種倫理型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

『叄』 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經典有那些

我覺得要學習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可推薦您幾本書籍:
1.四書:《大學》、版《中庸》、《論語》、《孟權子》
2.五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周易》
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4.道德經、史記
別以為這些書很老套,但卻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喲,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忙,我已經讀過,確實很有深意,讓我在為人處世方面學到很多,也領悟了很多的事,真的對自己的日後的學習和成長很有幫助,嘿嘿!

『肆』 中國古代封建制度有哪些倫理道德觀念

北宋理學家朱熹提出的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分別從大家和小家的角度去闡述的,也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意思是,國家要人民做什麼事,人民就要做什麼事;父親要兒子做的事,兒子也不得違背;妻子必須嚴格遵守和聽從丈夫的一切決定。這些都是封建的統治者旅消喊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實施的一種治國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社會和家庭矛盾。拆野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橋扮。用來約束人與人之間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
『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和『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是古代為了約束和限制女子所制出的一系列的條款。極大的限制和剝削了女子的權利和自由。讓她們專心的服從自己的長輩,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兒子,以及自己的國家。女子的地位在古代是不受重視的,一切都要聽從男人的。用一些規定,規定了在那個時代要做一個怎樣的女人,才是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丈夫的女人。

『伍』 論述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具體內容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陸』 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有哪些

一般說來,具有實踐特性的學科都以一定的社會生活領域為研究對象,並在此基礎上圈定相對穩定的知識范圍。所以,理解一門學科,關鍵要看它研究的社會生活領域究竟是什麼,而不能單從名稱出發去簡單理解。

應該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己的倫理學,只是它的表述方式有自己的特色。有關這類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明白的表達,即「人倫之理」。漢代開設的「大學」「小學」教育,雖然是按適學年齡劃分教育階段,但就其教育內容和宗旨來說,它不僅是祖傳的倫理道德禮儀教育之學,而且作為「治國理政和育人之道」就是學習並踐行倫理、道德、禮儀的倫理學或品德學。朱熹在作《經筵講義》時,確切說明:「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所謂「大人之學」,主要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謂「小子之學」,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前者是學道,即窮理治世,後者是學文字和應對禮節。雖然所學內容和學問層次頗為懸殊,但都在倫理、道德和禮儀的范圍之內。古代設立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則要培養如荀子所說的「成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成人」就是有覺悟能擔當的成熟的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偏於個人物慾之蔽的脾性,復其善性而盡其人倫之理的理性。不難理解,所謂「大學之道」,其主旨就是使人從小到大,逐步通曉並踐行「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這「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就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宋明時期的倫理道德之學已成熟為獨特的中國哲學)。

在古代中國,我們的先賢曾把聖人的言論、所學匯集起來稱之為經典,如早期由孔子、孟子講學記錄匯編而成的《論語》和《孟子》。在他們之後出現的許多傳世經典,也都有這個特色。如戰國時代荀子的著作,就是結合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本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對治國理政、人倫道德和禮儀文明分別討論。這種把倫理道德和禮儀融入現實的社會生活領域展開討論,是中國特有的探討「道」的一種方式。

荀子在《解蔽篇》中對「道」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於舉之。曲知之人,觀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內以自亂,外以惑人。」曲解地論道,限於一隅之見,便不能提高對道的認識。不僅自己思慮會亂,若是用來處事還會蠱惑別人,危害事業,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荀子接著就強調「衡」的作用:「何謂衡?曰:道。」(註:道,謂禮義)這個「衡」既指恆定的價值目標,又指根本的判斷標准,而用「衡」的關鍵在於「治心」。「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那麼,「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有所謂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一而靜」。所以,中心在於「治心之道」。對心應導之以理,養之以情,不為物所引,則能定是非,決疑惑。而「治心之道」就在於「辟耳目之欲」,做到自強、自忍、自律。

『柒』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有哪些 倫理道德有哪些問題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熱點內容
民法共 發布:2024-05-17 14:09:27 瀏覽:7
博山區法院 發布:2024-05-17 11:38:03 瀏覽:881
萬廣軍律師 發布:2024-05-17 11:33:04 瀏覽:412
獨立行使司法權原則 發布:2024-05-17 08:35:13 瀏覽:856
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4-05-17 07:03:08 瀏覽:350
反道德技術 發布:2024-05-17 06:16:48 瀏覽:516
法院谷從榮 發布:2024-05-17 03:46:15 瀏覽:899
最高法院推事 發布:2024-05-17 01:53:06 瀏覽:586
三本法學考公 發布:2024-05-17 00:36:08 瀏覽:404
上海群租房條例 發布:2024-05-16 19:54:44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