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分兩種
Ⅰ 法學在職研究生分為幾種,區別是什麼
法來學在職研究生大源致可分為學碩和專碩兩種,這讓我們在報考時不知到底該以何種方式報考好。今天,在職研究生網來為各位解答一下,法學在職研究生有哪幾種,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同等學力學碩
同等學力申碩的受歡迎程度是很高的,因為它的學費很低,在職人員符合條件直接報名入學即可。在職人員只需要利用周末時間到學位授予單位,參加學校開展的在職研修班課程,經過學校課程學習,學士學位滿三年就具備申碩考試考試報考資格。這一申碩類型,在職人員先入學後申碩,難度低,用時少,是它的特性,也是和法學在職研究生專業碩士的主要區別。
在職專業碩士
法學在職專業碩士也是大眾在職人員較為接受的一種申碩方式,法學專碩的學費一年一般是2萬左右,學制3年左右。在職人員需要先通過全國入學考試和復試,經過嚴格的選拔才能入學。
法學在職研究生的招生是以同等學力申碩為主的,它的研究生方向廣,在職人員可自由的進行專業選擇,在職人員可完全脫離工作,2年的費用大概3萬元左右。法學在職研究生專碩對考生有較高的入學要求,費用也較高,在職人員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性價比不高。
Ⅱ 大學法學分為幾大類
中國大學共有12個學科,92個大學專業類,506種大學專業。12個學科分別是:哲學、回經濟答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
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
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
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Ⅲ 法律分為哪幾類
Ⅳ 法律分哪兩種
法律解釋,是指由一定的國家機關、組織或個人,為適用和遵守法律,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政策、公平正義觀念、法學理論和慣例對現行的法律規范、法律條文的含義、內容、概念、術語以及適用的條件等所做的說明。法律解釋為正確適用法律和完備立法所必需。(1)按照解釋的主體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將法律解釋分為正式解釋和非正式解釋。正式解釋是指由被授權的國家機關依法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對法律進行的解釋,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在我國,這種解釋可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等。非正式解釋,一般為學理上的解釋,不具有法律效力。(2)按照法律解釋的方法不同,可將法律解釋分為語法解釋、邏輯解釋、系統解釋、歷史解釋和目的解釋。(3)按照法律解釋的尺度不同,可將法律解釋分為限制解釋、擴充解釋和字面解釋。
分析:
法律解釋,顧名思義,就是對法律進行分析、說明和解答。但由於法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對其進行解釋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而實際上法律解釋只能由特定的人或組織依據立法原意和法律意識對法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具體內容、含義和術語所作的分析、說明和解答。法律解釋根據解釋的主體的不同、解釋效力的不同、解釋的方法的不同、解釋尺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回答本題時,首先要明白法律解釋的概念,其次要根據不同的標准對法律解釋進行分類,分析不同法律解釋的效力。只有涉及到這三個方面,對該題的回答才算完備。
狹義上的法律可以分為憲法 刑法 行政法 民法 商法 經濟法 訴訟法 國際法等等 每一個體系下又有詳細的劃分
Ⅳ 網上關於法律的研究生有兩種:法律專業和法學專業。兩個有什麼區別嗎謝謝~~~
1、法律碩士抄只能由本科襲學習的是非法律(法學)專業學生報考,偏向應用型,而法學碩士則大多由法律(法學)專業本科生報考,偏向研究型;
2、你都可以報考,但相對而言考法學碩士難度較大;而法律碩士知識點繁雜,但比較淺顯;
Ⅵ 公務員某些職位要求是法學,法學類,這兩種有什麼區別
法學是普來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源屬法學類專業。
法學類專業是一個專業大類,包含了法學,知識產權,監獄學,知識產權法,訴訟法,法律,國際法,刑事司法,律師,涉外法律,經濟法律事務,法律事務,大法學,經濟法學,涉外法律事務專業。
所以如果是法學專業的,可以報考專業限製法學或者法學類的職位。
(6)法學分兩種擴展閱讀
報考程序
報名時,報考者應當仔細閱讀誠信承諾書,提交的報考申請材料應當真實、准確、完整。報考者提供虛假報考申請材料的,一經查實,即取消報考資格。對偽造、變造有關證件、材料、信息,騙取考試資格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資格審查貫穿招考工作全過程。在招考各環節發現報考者不符合報考資格條件的,招錄機關均可以取消其報考資格或者錄用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學
Ⅶ 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和法律(法學)專業學位兩種
150 分、法理(60分),「法律碩士(法學)」只能是法學專業的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只能是非法學專業的報考。
民法:
1、單選題20 分(20×1 分) 2、多選題10 分(5×2 分)非常肯定的告訴你、多選題10 分(5×2 分)簡答題12 分(2×6 分) 4、辨析題8 分(1×8 分)5:憲法(50分)。
都是法律碩士,因為本科專業不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和教育部考試中心)
(2)《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可以報考
跨專業的同學目前根據教育部的規定是法律碩士,只是考試難度不會因為你是跨專業的而降低、法學碩士都能考的,以前的要求是法學本科的學生不允許報考法律碩士,每年也有跨專業考上的學生。
法律碩士考試要求如下、法條分析題10 分(1×10 分) 6。具體題型及分
值分布情況如下,但是之後又增加了法律碩士(法學)這個專業,也就是允許法學本科的學生也能參加法律碩士的考試了。法學碩士是一直都允許跨專業的考生參加的,其中法理60 分,憲法50 分;綜合課(150分、3小時):
專業基礎課(150分、3小時):
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
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法律碩士有兩種一種是「法律碩士(法學)」一種是「法律碩士(非法學)」,這個對報考專業有限制、簡答題12 分(2×6 分) 4、辨析題10 分(1×10 分)、法條分析題8 分(1×8 分) 6、案例分析題15 分(1×15 分)總題量共計30 題,主觀性試題45 分,因此很多跨專業的考生考上的難度比較大,但是如果你學習能力強,所以考察難度也有區別,但是初試階段考察的科目及考試題型是一樣的。
法律碩士的專業課是全國聯考、案例分析題15 分(1×15 分):民法(75分),主觀題45 分i
綜合課、刑法(75分)、法制史(40分) 考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具體分值如下:
刑法:1、單選題20 分(20×1 分)2、總題量共計30 題(客觀性試題30 分,其中客觀題30 分,法制史40 分:
1、多選題36 分(18×2 分)(法理6 憲法7 法制史4)3、簡答題24 分(3×8 分)(法理8 憲法8 法制史8)4、分析題30 分(3×10 分)(法理10 憲法10 法制史10)5、論述題15 分(1×15 分)(法理15)、總題量共計70 題,其中客觀題81 分,主觀題69 分
教材、單選題45 分(45×1 分)(法理15 憲法18 法制史14)2:
(1)《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編
Ⅷ 法學術語的概念(定義)有哪兩種區別是什麼
0、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羅馬-日耳曼法系或成文法系。在西方法學著作中多稱民法法系,中國法學著作中慣稱大陸法系。指包括歐洲大陸大部分國家從19世紀初以羅馬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國家或地區仿效這種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它是西方國家中與英美法系並列的淵源久遠和影響較大的法系。
1、法律體系內除了劃分為公法、私法和社會法之外,還可以進行更細的劃分。這就是將法律體系按照社會關系與調整方式兩項標准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
法律調整對象,即社會關系是劃分法律部門的首要標准,法律調整領域十分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民族、家庭等方面。比如民法部門是調整平等主體間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據此把所有調整這種社會關系的同類法律規范組合在一起成為民法部門。行政法部門雖然也涉及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但是它不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所以行政法部門與民法部門區分開來了。
根據法律調整對象的劃分還不足以進行完全劃分,還需要從另一個標准進行劃分,這就是法律的調整方式。有時針對同類社會關系法律採用不同的調整方式。如前所述,法律調整方式表現為自行性調節、強制性干預和政策性平衡三種。當我們在具有相同調整對象的法律面前進行部門劃分時,會碰到無法進行劃分的情況。比如民法與刑法,它們都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典裡面涉及的財產關系在刑法典中也出現,如盜竊財產、搶劫財產等行為侵犯財產關系。這時仍然以調整對象作為劃分標准顯然是不能區分民法與刑法兩個部門。因此,法律調整方式就成為一項重要標准,民法以自行調節為主要方式,而刑法以強制干預為主要調整方式。這樣,就把兩個調整同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部門劃分出來了。
在法律部門劃分問題上,行政法與經濟法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兩者的調整對象有交叉和重疊,調整方式也存在共同之處。過去理論上認為兩者調整對象不同,其實兩者的調整對象有較多交叉和重疊。因此劃分行政法與經濟法,應當從雙方的調整方式來進行。行政法主要是以強行干預為調整方式的,而經濟法則是結合了私法的自行調節和公法的強行干預,形成政策平衡的獨特調整方式。
在論述兩項標准之後,有必要說明法律部門劃分的標准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各法律部門之間存在相互聯系、銜接和配套關系,所以,在有的情況下根據這兩項標准還不足以進行法律部門的完全劃分。因此,我們還應當注意法律部門劃分的若干指導原則。
2、一、行使主體不同。權利的行使是一般主體,而權力主要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處分方式不同。權利一般可以放棄和轉讓,而權力必須依法行使,不得放棄和轉讓。
三、推定規則不同。權利的推定規則為「法無明文禁止及可為。」而權力只以明文規定為限,否則為越權。
四、社會功能不同。權利一般體現私人利益,權力一般體現公共利益。
3、歸責原則是指據以確定侵權民事責任由行為人承擔的理由、標准或者說最終決定性的根本要素,是貫徹於整個侵權行為法之中、並對各個侵權法規范起著統帥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是司法機關處理侵權糾紛所應遵循的基本准則。
歸責原則有很多種類,目前各國適用的國家賠償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包括主觀過錯、客觀過錯、職務過錯或公務過錯〕、違法原則、主觀過錯加違法原則、無過錯原則〔危險責任〕等
Ⅸ 法學有分類嗎可以分為哪幾類有什麼區別
一般人們說的法學專業,就是指法學(法律)專業。但從教育部的回專業劃分來講答,像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之類的一些學科也劃分為法學大類。
如果只是指狡義的法學本科專業,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大學都只設這一個專業,即法學。但是在一些政法院校還是會細分出來招,比如分為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經濟法學等。
法學的專業方向,從考研的專業方向設置角度來看,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民商法,訴訟法,國際法,環境法,經濟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