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我國的環境立法

我國的環境立法

發布時間: 2025-04-24 23:27:54

A. 《環境保護法》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案】:《環境保護法》立法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四個:
(1)協調發展原則。是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是指國家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採取各種預防措施,以防止環境問題的產生和惡化,或者把環境污染和破壞控制在能夠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體健康和社會物質財富及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限度之內,而對已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破壞積極治理的原則。
(3)環境責任原則。是指人們基於對環境和資源的利用,或對環境造成污染破壞、對資源造成減損,即應承擔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即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
(4)公眾參與原則。是指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事業,保護他們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進行監督的權利。這項原則最集中地體現了現代環境法的民主與法制要求,是環境法制建設的重要保證。

B. 簡述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由下列各部分構成:
1、憲法關於環境保護的條文。其體現了國家環境保護的總政策;
2、環境保護基本法。是我同環境保護的基本法;
3、環境保護單行法。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單行法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數量最多,佔有重要的地位;
4、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
5、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目前,在我國環境保護領域存在著大量的行政規章,如《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辦法》《環境標准管理辦法》等;
6、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及規章。是享有立法權的地方權力機關和地方政府機關依據《憲法》和相關法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特定環境問題制定的,在本地范圍內實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7、環境標准。環境標準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技術標准,是國家為了維護環境質量、實施污染控制,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種技術規范的總稱;
9、環境保護國際公約。是指我國締結和參加的環境保護國際公約、條約及議定書等。

熱點內容
來賓興賓區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05:08:40 瀏覽:481
為什麼精神病不用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8 05:01:43 瀏覽:165
贈予與遺囑婚姻法 發布:2025-08-18 05:01:40 瀏覽:689
1980年婚姻法年齡 發布:2025-08-18 05:00:40 瀏覽:121
陳敏子律師 發布:2025-08-18 04:56:52 瀏覽:829
電子工資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8 04:38:40 瀏覽:862
法治安全徵文 發布:2025-08-18 04:34:20 瀏覽:837
國家司法部門 發布:2025-08-18 04:17:16 瀏覽:557
法律責任是由特定法律實施 發布:2025-08-18 04:17:15 瀏覽:729
約束性辯論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的體現 發布:2025-08-18 04:17:09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