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護平安
❶ 關於法治的對聯
關於法治的對復聯:
①
上聯:人心是桿秤制
下聯:法律是准繩
②
上聯:世間有公道
下聯:法域無私情
③
上聯:以法治國鑄偉業
下聯:秉德安民興中華
④
上聯:政通人和民心暖
下聯:法嚴風清國運昌
⑤
上聯:絆人的樁不在高
下聯:違法的事不在小
⑥
上聯:憲法精神家喻戶曉
下聯: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⑦
上聯:事理情理依法明理
下聯:慎斷善斷秉公決斷
⑧
上聯:民主凸現充分尊重人權
下聯:法制彰顯規矩成就方圓
⑩
上聯:民主凸現充分尊重人權
下聯:法制彰顯規矩成就方圓
❷ 2024年治安綜合治理標語
1、努力做志願者保安員,牢記社區安全;防賊防火防破壞,帶頭抓壞人。
2、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3、把安全拋在腦後,把事故拋在腦後。
4、退一步,自然穩定,耐心一點,安全一點。
5、增強法治意識,減少犯罪。
6、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7、防止盜竊搶劫火災和詐騙,戒掉賭博毒癮和貪婪。
8、黨人民和人民是團結的,人民的努力是團結的。
9、禮貌誠實與和諧的基礎,互助與和平的基礎。
10、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和諧和平建設。
11、關注民生氣象氣候變化。
12、阻止甚至成千上萬的家庭,愛你,我和他。
13、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幹部群眾綜合治理,全面平安。
14、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15、弘揚社會正氣保一方平安,保一方繁榮。
16、社會秩序應該一起管理;警方齊心協力維護長期穩定。
17、鄰里合作共建平安社區;警民攜手共創和諧家園。
18、防防結合,預防為主,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19、加強治安,減少犯罪。
20、固根固本,注重預防,維護治安安寧。
21、安全,防事故,不忘危險,不忘憂愁。
22、家家戶戶爭做文明家庭,人人參與創建活動。
23、努力做一名志願者保安員,牢記社區安全。
24、加強防雷知識教育,提高防雷意識。
25、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和諧穩定。
26、利用好氣象信息提高生活質量。
27、完善雷電檢測體系,杜絕雷電災害隱患。
28、全市人民積極行動,堅決打擊毒品犯罪。
29、生活在一個社區,保持一個安全的社區,共享更好的生活。
30、創建文明城市,建設文明社區,做文明公民。
31、心中有數,安全在身邊。
32、你貢獻,我貢獻,共建平安社區;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諧果實。
33、加強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社會治安防範基礎。
34、安全預防措施維護公共秩序是每個人的職責。
35、積極提供線索,共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36、嚴打促穩嚴防保。
37、夯實基礎,夯實基礎,重點防控,落實責任,確保安全。
38、健康的居民,幸福的家庭,和諧的社區。
39、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40、行人靠邊,車輛靠右行駛交通秩序良好,人車安全。
41、一盞小小的走道燈,安全缺一不可。
42、人人參與禁賭,凈化社會風氣,創造美好家園。
43、綜合治理靠你我大家。
44、一人賭博,全家遭殃;如果每個人都賭博,很難管理一個小康社會。
45、鄰里多一點關愛,社區多一點安寧。
46、保民生聚人心,發揚參政議政的良好政治作風,依靠基層單位發動群眾參與社會治安巡邏防控。
47、在門口安裝一個探頭,確保您可以高枕無憂。
48、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和綜合治理。
49、防災減災,預警先行。
50、確保穩定,人人參與社區治安,防盜搶戶,加強鄰里團結。
51、人人參與社區衛生,健康生活惠及每個家庭。
52、每個家庭都是安全委員會,每個人都是安全官員。
53、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全面建設平安新鄭。
54、防災減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5、禁毒斗爭是全民族的大事,關繫到中華民族的興衰。
56、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57、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58、增強全民法制觀念,積極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59、實施預防措施,防止各種犯罪。
60、不要幸運地去防禦雷電保護你的生命是一項重大責任。
61、攜手警民共建平安社區;鄰里合作,看好你我的家。
62、鄰居守望相助,小偷無處藏身。
63、多一份防範少一份隱患。
64、防洪防颱責任重於泰山,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6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66、防雷不要僥幸,要注意生命安全。
67、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努力維護一方平安。
68、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家庭,社區安全靠每個人。
69、穩定促進發展和平與和諧。
70、鄰里守望,互相映襯;志願巡邏,處處健康。
71、實現社會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72、因地制宜,整合力量,確保和平。
73、弘揚互助禮讓精神,建設和平安寧的城區。
74、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助力高層崛起。
75、警民攜手共建社區平安;鄰里合作,共建天堂。
76、警察人民魚和水一起努力確保和平。
77、寧做防範,不做破案累;**抓綜合治理,齊心協力保平安。
78、採取預防措施並放鬆睡覺前檢查一分鍾。
79、當你平靜時,你必須考慮危險當你想到危險時,你會有所准備如果你有準備,你就不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擔心,你會有長期的穩定性。
80、社區衛生服務始終可用,以確保健康惠及每一個家庭。
81、鄰里守望,他家的保險,就是你家的平安。
82、依法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
83、不要輕信血腥災難破財不能阻止災難。
84、加強防雷安全管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85、服務社會是以人為本,關心健康和情感的人。
86、勇敢一點,為了你,為了他,為了我;安全國家安全和人民家園。
87、做好安全防範是每個人的責任,維護公共秩序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88、防範突發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❸ 依法治市宣傳標語
導語;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是依法治市宣傳標語大全100條,歡迎參考。
1、播下法治之種,綻放公正之朵,收獲和諧之果。
2、(法)酒淡清漿泉(下),吏(治)得其方(沙)航。
3、愛城市,建法治環境;共努力,創和諧家園。
4、愛城市,建和諧新城;講法治,促社會安寧。
5、唱響法治城市主旋律,譜寫和諧發展新篇章。
6、誠信——和諧社會的生命線;法治——和學發展的`保護傘。
7、誠信是人生命運的支撐點,法治是和諧城市的長明燈。
8、誠信是文明城市的晴雨表,法治是和諧城市的指南針。
9、城市,共同的家園;法治,共同的祈盼;和諧,共同的心願。
10、城市國際化,產業高端化,環境品質化,城市法治化。
11、乘法治理念之風,劃艱苦奮斗之槳,行科學發展之舟,建和諧城市之城
12、乘法治舟,奔向幸福彼岸;栽法治樹,蔭澤和諧家園。
13、乘普法之風,揚學法之帆,航法治之船,登和諧之岸。
14、乘宣傳教育之風,揚法治城市之帆,航科學發展之船,登和諧社會之岸。
15、崇尚法治鑄就城市開放兼容人文精神三化戰略增進新城科學發展不竭動力。
16、創建法治城市你我參與,構築和諧社會大家受益。
17、創建法治城市人人參與,打造品質之城個個受益。
18、創建法治城市人人參與,構築和諧新城人人受益。
19、創業創安創優共建和諧城市,學法守法用法同享法治家園。
20、打造法治城市,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品質新城。
21、打造法治城市出於一點一滴,構築和諧新城源於一心一意。
22、打造法治城市個個出力,享受和諧生活人人受益。
23、法律是燈,照亮征程;法治是槳,邁向希望。
24、法抑罪惡,法護平安,法建和諧,法治天下。
25、法治城市靠你靠我靠他,和諧新城為你為我為他。
26、法治城市,律動城市,和諧中華,文明天下。
27、法治絕不是僵硬的規則,而是社會文明的標志。
28、法治建設全靠你我他,和諧城市造福千萬家。
29、法治與城市時時相伴,和諧與新城息息相關。
30、和諧社會,法治先行:文明城市,依法懂法。
31、弘揚法治,崇尚文明,做誠信守法好市民。
32、和諧社會源自一點一滴,法治城市始於一言一行。
33、和諧是千家萬戶的執著信念,法治是魅力城市的平安名片。
34、和諧中國,品質城市,法治城市,文明生活。
35、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開創城市新貌。
36、弘揚法治精神,培養法治意識,促進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城市。
37、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常識,共建和諧城市。
38、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共創和諧城市品質之城。
39、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進「五五」普法宣傳教育。
40、環境、教育、科技,和諧為首宜居、宜業、宜學,法治起步。
41、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治文明,共建和諧城市。
42、堅定法治理念,落實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城市。
43、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營造城市良好法治環境。
44、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45、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全力創建「平安城市」。
46、加強普法教育和民主法治建設,走依法治區道路,促進經濟發展。
47、建設法治城市,不能沒有您;構築和諧社會,就從我做起。
48、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治文明,共建平安和諧城市。
49、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治文明,構建法治城市。
50、和諧城市情系你我他,法治社會引領新風尚。
51、開展法治建設,構建和諧城市,提升生活質量。
52、建設法治城市始於一磚一石,謀取穩定發展出於一點一滴。
53、建設法治社會,利己利民利國家;構建和諧城市,你好我好大家好。
54、建設高素質的執法隊伍,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
55、講法治,共建美好家園;倡和諧,共圖科學發展。
56、金山銀山,法治是靠山;千好萬好,和諧真正好。
57、舉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風,走小康之路,建和諧城市。
58、你學法,我學法,權益保障有辦法;掙金山,賺銀山,法治社會作靠山。
59、美麗的城市,我們的家,用心守望,共創一個文明法治的美好明天。
60、謀科學發展決非朝夕之功,創法治環境當從你我做起。
61、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誠信待人,法治城市。
62、民以居為安,城以法為道,人居城市,法治新城。
63、你我樹立一點法治意識,城市增加幾分和諧美好。
64、你出力我出力法治城市齊出力;你添彩我添彩和諧社會更精彩
65、你有情,我有情,普法教育獻真情;你添彩,我添彩,法治城市更精彩。
66、舉法治大旗,倡學法新風,走守法之路,建和諧城市。
67、落實《科學發展觀》,普及「法治城市『關』」。
68、科學發展鑄就城市精彩,法治家園演繹城市未來。
69、你心我心,文明同心;你行我行,法治同行。
70、立人民之法,做法之人民,構建法治城市。
71、同築法治城市,共建品質城市,攜手走向國際城市。
72、同心同德創建法治城市,盡心盡力構築和諧新城。
73、同心同德創建法治城市,群策群力打造和諧家園。
74、手牽手同創法治城市城,心連心共建美好新生活。
75、手牽手,誠信與城市同在;心連心,法治攜城市同行。
76、萬眾一心弘揚法治精神,眾志成城創造和諧城市。
77、手拉手拉起法治的長城,心連心連起和諧的港灣。
78、同心同德建設法治城市,群策群力打造和諧新城。
79、學法知法打造法治城市,守法用法構建和諧新城。
80、學習法治,始於一言一行;遵紀守法,源於一舉一動。
81、心手相牽共創法治城市,你我並肩構建和諧家園。
82、攜手並肩同創法治社會,齊心協力共建和諧城市。
83、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共同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84、一點一滴匯聚你我之力,一舉一動共建法治城市。
85、一點一滴砌起誠信基石,一言一行築就法治大廈。
86、一二三四五六七,法治城市是第一,七六五四三二一,和諧新城齊受益。
87、一舉一動弘揚法治精神,一心一意構建和諧城市。
88、一舉一動建設品質城市,一磚一石築就法治長城。
89、知法,守法,法治城市;人和,家和,和諧新城。
90、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
91、依法治理城市,人人遵法守法,共創和諧家園。
92、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攜手面向八方來客,共同創建精品城市。
93、與國際接軌,與法治同行,與和諧共進,與城市共享品質生活。
94、種法治之樹,開文明之花,行科學發展,建和諧城市。
95、追求和諧是你我的心願,參與法治是你我的責任。
96、一舉一動情系法治城市,一點一滴彰顯和諧社會。
97、一言一行推進法治城市發展,一心一意共創新城家家幸福美滿。
98、一言一行推進法治城市和諧發展,一心一意共創新城家家幸福美滿。
99、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100、一點一滴樹立法治形象,一舉一動展示城市風采。
❹ 法治的對聯
1、罔違抄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無怍
不容情,不受賄,招搖撞騙,法所必嚴
2、聽訟當審事實,觀色偽,則自然曲直分明
斷案須采言詞,察心理,庶不致是非顛倒
❺ 如何以法治精神推進平安建設
如何以法治精神推進平安建設
(一)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規律的科學總結,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政治原則,是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人民司法事業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的推進而推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二)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推進平安建設,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維護經濟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滿足感和安全感。基於這一點,以法治精神推動平安建設,就要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絕不能因極少數人的不合法、不合理要求而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積極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平安建設的最高標准,讓老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的成果。築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最後一道防線。
(三)清醒認識到基層法院在平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維護社會穩定過程中,基層人民法院工作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層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通過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實現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基本任務;通過訴訟調解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合理、妥善地解決和控制民間糾紛,促進農村穩定;通過法律宣傳工作的開展,使得廣大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得到加強;通過組織開展回訪、幫教工作,使得重新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通過提司法建議等形式參與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使得社會穩定大局得到鞏固和加強。基層人民法院工作是貫徹我國依法治國方略,實現民主與法治社會的必然選擇,也是確保社會長效穩定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審判具體案件,開展法律宣傳工作等提高法人和自然人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高他們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推動民主與法治以及社會法制化進程。再者調解工作在形式上也起到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作用,其實質就是反映調解是社會民主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人民群眾自選、自主、自治的民主與法治精神,體現黨和國家政權的本質特徵。
(三)樹立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平安的責任意識。法院的審判和執行工作直接面對社會群眾,承辦的每一起案件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可以說,辦案的過程,就是處理矛盾糾紛的過程。同時,在這個處理的過程中,我們所面對的利益沖突關系又是具體的,所解決的矛盾糾紛也是具體的,所維護的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而恰當、合理、合法地處理和化解這些矛盾糾紛,毫無疑問將贏得群眾的尊重與信任,推動社會的和諧進步。因此,應始終牢固樹立「三個至上」意識,貫徹「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官除了要具有較高法律理論知識外,還要做到轉變審判作風,平等地對待各方當事人,更積極運用和諧的方式,化解消除矛盾紛爭,平衡利益關系。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歷史責任感,才能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充分發揮法院審判工作職能,依法嚴厲打擊犯罪。審判工作是運用法律、法規和政策,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權利,促進社會發展。平安社會的構建,要求刑事審判工作要繼續貫徹依法嚴打各類刑事犯罪,保衛國家主權,保護國家和公民個人、各種社會組織的政治、經濟、人身、生命財產安全權益,依法保障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個人人權。使社會生產安全,生活安寧有序。在我國,民商事審判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要部分,案件數量多、涉及范圍廣,與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與百姓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與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更是密不可分,直接影響到社會和諧、平安穩定,人民法院審理好民商事案件,有效運用司法手段,調節利益關系,消解社會矛盾,促進人民內部團結,維護家庭、社區和鄰里關系的安定,有效地防止「民轉刑」案件的發生,有利於在更大范圍、更廣大的領域內維護社會穩定。法院審判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佳手段。公平正義是司法制度賴以存在和具有至上權威的基礎,是司法永恆的主題,更是一個社會法治公平的基本保障。在和平時期,對於大量一般性的社會矛盾和沖突的化解,很大程度取決於當事人的訴求能夠得到充分表達,正義能夠得到申張。法院通過公正審判,能夠及時地使違法行為受到制裁和糾正,消除社會的緊張關系,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這事關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五)要依法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及時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是推進平安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絕大多數是人民內部矛盾的反映,能否處理好這些案件,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安定團結。法院工作者要進一步強化司法為民的思想,落實司法為民的措施,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
7
的原則,努力暢通人民群眾通過司法手段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渠道;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因土地徵用、城建拆遷、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群體性民事和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既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又切實保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審理各類婚姻家庭、債權債務、損害賠償、勞動爭議等案件,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勞動權利;加大對下崗職工、農民工、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力度,審理好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及勞動報酬等案件,制裁職業中介的欺騙行為,防止引發不穩定因素和影響穩定的事件;審理好各類涉農案件,依法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加強刑事自訴案件以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既依法制裁違法犯罪行為,又依法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加強法院信訪工作,強化責任意識,及時妥善處理人民群眾申訴信訪中反映的問題,疏導化解矛盾糾紛。
(六)努力把法治精神深深根植於自身及人民的心中。毋庸置疑,在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今天,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當成為廣大法院幹警的一種內心信念和文化自覺。盧梭有一句至理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法院幹警要堅持「法」字當頭,從內心深處尊重和信仰法律,把「依法辦事」作為一種穩定「基因」注入思考模式,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推進平安建設,善於運用法治方式研究、解決平安建設面臨的問題。同時還要結合執法辦案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要激發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並形成共同的法治信仰,化有形的法典於無形一般將其刻在民心,結合典型案例引導人民群眾自覺把法律作為指導和規范自身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以理性合法方式表達訴求、維護自身權益。
(七)創新推進平安建設的有效機制。
人民法院作為判斷是非、定紛止爭的國家審判機關,要善於運用改革和創新機制,將社會矛盾的化解工作、維護人民群眾正當利益的工作貫穿審判和執行的各個環節。要正確處理調解與判決的關系,充分發揮這兩種審判方式的作用和優勢,強化訴調對接工作;要完善和推動協作員制度、司法公開機制、涉訴信訪機制等便民利民的工作機制;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法院的職能作用,切實加強與信訪、紀委、政法委等相關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建立經常性的協作網路,實現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樹立法律的權威和法院良好的社會信譽,提升司法公信力。要充分考慮案件的特定背景及當時的綜合社會因素,寬嚴相濟、深入細致,防止簡單地從執法角度出發處理案件。既要集中力量嚴厲打擊嚴重犯罪,對於具備從寬情節的,又要依法從輕、減輕處罰,給犯罪人以改過自新的機會,減少社會的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八)發揮化解社會矛盾的延伸職能。
法院在抓好司法辦案第一要務的同時,還要積極發揮司法延伸職能,參與社會建設、承擔社會責任。因此,要注重發揮司法建議職能。法院雖然不直接參與經濟建設、行政管理,但在政法機關中接觸社會生活最廣泛、觸及社會管理問題最深入,必須注重通過各項審判執行工作,發現經濟建設、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提出可行的司法建議,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機制的法治化。其次要充分發揮隱性司法職能,善於開發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陣地,宣傳司法、宣傳法制,引導社會法治意識進一步加強。注重以案講法、以案釋法,選擇一批符合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對法治意識有強化作用、對依法辦事有引導作用、對防範法律風險有指導作用的典型生動案例,增強廣大群眾學法用法守法意識,特別要注重廣大農民、工人群體和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普法教育工作。
在新的時期,要推進平安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就要求法院工作者充分發揮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遵循法治精神,努力做好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實踐者、引領者,守好保障人民利益的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