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刑法學第五版

刑法學第五版

發布時間: 2025-05-03 01:22:50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法第二百八十條證件包括哪些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由於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每年都會出現新變化,蘇義飛律師將在此網站頁面每年更新一次該罪名的刑法理論和量刑標准:
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P1038頁:這里的國家機關包括立法機關、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機關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各級機關。
公文,是指以國家機關名義製作的處理公務的文書,即公文書。
證件,一般是指有權製作的國家機關頒發的,用以證實身份、權利義務關系或者其他事項的憑證。
印章,包括印形和印影。印影,是指印形加蓋在紙張等物體上所呈現的現象。印章既包括表示國家機關名稱的印章,也包括國家機關用以表示某種特殊用途的專用章。但專用章與省略文書的界限是微妙的。例如,法院在判決書上所加蓋的「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的正本核對章,重在表達意思,而不是重在證明人或者單位的同一性,故屬於省略文書,不屬於印章。
偽造公文證件,包括有形偽造和無形偽造。有形偽造公文、證件,是指沒有製作許可權的人,冒用國家機關名義製作公文、證件。無形偽造公文、證件,是指有製作許可權的人,擅自以國家機關的名義製作與事實不相符合的公文、證件。
變造,是指對真實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進行加工,改變其非本質內容的行為,如果改變了公文、證件、印章的本質部分,則應認定為偽造。
同時實施上述行為的,也只認定為一罪,不實行並罰。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後,又利用該公文、證件、印章實施其他犯罪的,一般從一重罪處罰(牽連犯),不實行數罪並罰。
P1040頁:偽造、變造、買賣民用機動車號牌的行為是否成立本罪?這種行為雖然值得科處刑罰,但似乎難以按照本罪處理。刑法第280條第1款規定了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但第281條規定了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將警用車輛號牌歸屬於警察專用標志,法定刑卻明顯低於前者。顯然,如果將民用機動車號牌認定為國家機關證件,那麼,對偽造、買賣民用機動車號牌的行為的處罰反而重於偽造、買賣警用機動車號牌、武裝部隊車輛號牌,因而明顯不當。所以,對於偽造、變造、買賣民用機動車號牌的行為,不能認定為本罪。
盜竊、搶奪、毀滅當事人持有的判決書的,盜竊、搶奪、毀滅多餘的公文或者沒有重要意義的公文的,不能認定為本罪。多次盜竊或者搶奪民用機動車號牌的,以盜竊罪、搶奪罪論處。

❷ 馬克昌主編的《刑法學》 第五版和第四版差別大嗎

主題架構差別不大,一般根據刑法修正案重新修訂一下!
有電子版的話,大家可以分享!

❸ 張明楷教授的《刑法學》第五版什麼時候出版

刑法學(2014年版) 平裝 – 2014年9月1日
刑法學(第5版) 平裝 – 2011年9月1日
是這個嗎

❹ 張明楷的刑法學為什麼一直沒出第五版阿

中國刑法典變動頻繁,修正案九經人大常委會會議多次討論無果但離出台不遠了,個人認為修正案九出來後,第五版就快了。但第四版的理論已經比較成熟,再出新版本也只是在技術層面完善。

❺ 什麼是敲詐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P1015頁:敲詐勒索罪(既遂)的基本結構是:對他人實行威脅(恐嚇)-對方產生恐懼心理-對方基於恐懼心理處分財產-行為人或第三者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P1016頁:行為人加害自己身體的行為,形成了對被害人的恐嚇時,可能成立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中的脅迫,是指以惡害相通告,是對方產生恐懼心理。惡害的種類沒有限制,包括被害人的生命、身體、自由、名譽等進行脅迫。所通告的被加害的對象既可以是交付財物的被害人,也可能是與被害人有密切關系的第三人。通告虛偽事實使對方產生恐懼心理進而交付財物的,也成立本罪。以在信息網路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路信息為由,威脅要寫他人,索取財物的,屬於敲詐勒索。此外,並不要求惡害的實現自身具有違法性。例如,行為人指導對方的犯罪事實,以向司法機關告發進行脅迫勒索財物。盡管向司法機關告發是合法的,但依然成立敲詐勒索罪。
單純使被害人產生困惑的行為,不成立敲詐勒索罪。例如,盜竊他人車牌後告知對方,如果交付200元即可返還車牌。對此只能認定為盜竊,不能認定為敲詐勒索。再如,拾得他人財物後告知對方,如果不給付一定的酬謝費就不返還財物的,也不成立敲詐勒索;但是,如果聲稱不給付一定酬謝費就毀壞財物的,則屬於敲詐勒索。
P1017頁:
敲詐勒索不動產的,只要對不動產進行轉移登記,或者行為人實際支配了不動產,就應認定為既遂。
P1018頁:1.正確區分權利行使與敲詐勒索的界限。
(1)以脅迫手段取得對方不法佔有的自己所有的財物的,不應認定為敲詐勒索罪。例如,盜竊罪的被害人以脅迫手段迫使盜竊犯人將其竊取的摩托車返還給被害人的,不成立敲詐勒索罪。
(2)債權人為了實現到期債權,對債務人實施脅迫的,應如何處理?國外刑法理論上有三種學說:無罪說;脅迫罪說(我國刑法沒有規定該罪);敲詐勒索罪說。我國司法實踐上一般採取無罪說。但是,當債務人一方具有期限的利益、清算的利益,對方使用脅迫手段取得財物的,或者債權的內容未確定,債務人在民事訴訟中存在請求的正當利益,對方使用脅迫手段取得財物的,或者脅迫手段獲取財物明顯超出債權范圍的,依然可能成立敲詐勒索罪。
(3)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原則上不成立敲詐勒索罪。例如,行為人從生日蛋糕中吃出蒼蠅,以向媒體反映或者向法院起訴相要挾,要求生產商賠償的,即使所要求的數額巨大乃至特別巨大,也不成立敲詐勒索罪。因為行為人的手段與目的均具有正當性,至於賠償數額,則取決於雙方的商談。但是,如果行為人以加害生產商的生命、身體、財產等相要挾,而且所要求的賠償數額明顯超過應當賠償的數額的,由於手段不具有正當性,目的超出了應當賠償的范圍,應以敲詐勒索罪論處。
(4)行為人向有關部門反映權利受侵害的事實(或上訪),有關部門主動提出給予賠償或者補償,行為人接受賠償或者補償的,不成立任何犯罪。在確實存在權利受侵害的場合,即便主動要求賠償或者補償,聲稱如不賠償或者補償就上訪或者繼續上訪的,也不應成立敲詐勒索罪。
2.正確處理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的關系。搶劫罪表現為當場以暴力侵害相威脅;敲詐勒索罪的威脅方法基本上沒有限制。搶劫罪中的暴力、脅迫必須達到足以壓制他人反抗的程度;敲詐勒索的暴力、脅迫只要足以使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即可。因此,脅迫被害人當場交付財物,否則日後加害被害人的,宜認定為敲詐勒索罪。
3.正確處理敲詐勒索罪與綁架罪的關系。實施綁架行為,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等勒索了財物的,宜評價為牽連犯,從一重罪處罰。
4.正確處理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關系。行為同時具有欺騙與脅迫性質,被害人既陷入認識錯誤又產生恐懼心理,進而處分財產的,在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之間形成想像競合,從一重罪處罰。

熱點內容
法院賣編制 發布:2025-05-03 13:59:08 瀏覽:923
道德經第四十章的論文 發布:2025-05-03 13:41:30 瀏覽:351
俠客風雲傳道德悟性 發布:2025-05-03 13:32:34 瀏覽:246
房屋過戶登記條例 發布:2025-05-03 13:32:33 瀏覽:859
廉政法規教育 發布:2025-05-03 13:14:25 瀏覽:111
義務植樹條例 發布:2025-05-03 13:14:22 瀏覽:97
行政法法與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5-03 13:04:56 瀏覽:437
以資抵債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3 13:02:06 瀏覽:604
殯葬管理條例2015 發布:2025-05-03 13:00:36 瀏覽:767
信訪禁毒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5-03 12:58:57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