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道是規律

道德道是規律

發布時間: 2025-05-03 04:15:49

1. 道德經的道是指什麼

《道德經》中的「道」主要有三層意思:

1、「道」指世界本源,這是延續易經的說法,比較晦澀難懂,可以略過。《易經》日:「一陰一陽謂之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

2、"「道」指思想或統治體制,類似於「採用什麼方式」的意思;

3、「道」指規律,自然規律或社會行為規律,如:春夏秋冬為季節規律,內憂外患容易出現政權更迭為社會規律等。

在道的思想體系裡,任何一種生命或者物質,都是由道所構成的。因為道是最原始的,是構成萬物的最基礎的因素。任何東西的構成、運行都離不開道。哪怕是對陰陽的認識也好,對太極之前的太虛的認識也好,都是基於道的觀點上所產生的。

雖然道產生出了萬物,但是它始終都是按照自身的特點來運行的。並不會因為產生多了東西就要按照衍生出的這些東西來改變自己的狀態。這樣,萬事萬物都會因為各自有道的規則存在而以各自的道的標准來運行。

2. 人為什麼要有道德

理解人為什麼要有道德,首先要弄明白」道德「二字的真正含義。道內,是客觀規律;而德容,是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並按規律辦事。

一、道德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如果人類一開始不順從自然之道,缺乏」動物准則「,不分配食物,照顧弱小,是無法繼續生存的。

二、道德是人類公平進行活動的基礎,即人類進步、發展的基礎。人類發展到今天,並未脫離」動物「的特性,或者說人是高級動物。人類的獸性不受到道德約束,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標准,就無法融入社會,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三、道德是人們自身需要的基礎。人們需要家庭,需要親情,需要朋友,需要分工協作,需要和平相處,需要公允,要達到和諧相處,這一切都需要自我道德約束來完成。

四、道德人類相互制約的方式。如果人人不守道德,社會缺乏人的自律和他律,社會就會處於混亂無序狀態,而這卻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環境。

五、道德是人類發展的需要。如果每個人都極度自私,就無法產生社會文明;如果每個人都短視,只注重當下,而缺乏推進技術進步的力量,人類社會是無法在物質文明方面產生本質進步的。

3.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

道,就是規律。規律,就是道。按規律辦事方能做到過猶不及,從而得以水到渠成。生活中處處都是道,比如在規律的時間吃飯,睡覺。規律的時間上學,放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道。我對你好,你對我好。我希望你好,幫助你,同時也成就了我,使我變得更好。「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反之,加害別人的同時,也會累及自身,家庭,乃至整個家族,這就是道。「入圓則圓,入方則方」,「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幫人成牆,土幫土成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要想人愛已,必須已愛人。一人行善,全家受益。一人作惡,禍連子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就是規律,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的規律,客觀的規律。

講個比喻:地球就是一艘太空船。你、我、他,全世界的人們,都同處在這一艘太空船上。當我們視野狹窄的時候,就會對立、廝殺,把對方的環境、設備破壞掉。當我們打開視野之後,才會發現:毀掉對方,就是在毀滅我們自己。新冠狀病毒同時也說明了這個道理,人一旦生病,眾人都有被傳染的風險,只有大愛合一,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保護地球,保護這個世界!

《道德經》告訴我們:「道」、宇宙的運轉法則是什麼。大自然、人體都有自動的調節機制、免疫系統。我們順天之道,不去破壞,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破壞生態環境,才有所謂的風不調、雨不順。我們作息混亂、飲食無度,才會生病,再來被葯物所傷。道,就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道法自然,一切順其自然,符合道德理念,就是一種大智慧。很多事情,就是圍繞著道來的,道也是形容這一種自然規律,一個人只有符合道的時候,就是符合一種自然規律。自然會得到萬物的一種賞識與幫助,而他違反道的時候,也就違反了自然規律。

一旦我們的行為違背道,它就會毫不客氣的懲罰我們。道是永恆的,也是恍惚虛幻的。沒有等級,沒有獨立,遍及整個宇宙,從整個意義上說,它繁衍了天地的根源。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天地在我們眼裡是神秘莫測,非常虛幻的,蘊藏著一種巨大的一個力量,我們遵循道的自然規律。其實顯示出來的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渺小,無法與天地和巨大的力量去對比。

因為人是非常渺小的東西,這是一個自然規律,如果說你一味的從自己內心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高大,非常巨大的一種力量,那就是一個錯誤的一種心態。這樣的心態讓你得不到好處,反而會遭受痛苦和災禍。

所以,做人做事要順從「天道」,順天而為,執守本心。按規律辦事,尊重人和大自然,尊重天和地,不違背天道,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誠懇做事,真誠做人,互幫互助,大愛合一。順天道,應人道,得正道。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反而積福積德,造福自己,造福子孫後代。人人都做到這一點,就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4.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

《道德經》中的“道”指的是世界萬物都是有規律的,隨著事物的發展,每個人的思想也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而自然界的萬物又是自發的一種狀態,並不是人為能夠控制的,所以老子也就會用“道”來進行總結。“德”則指的是某一種事物具有的特性,每一種事物包括人類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和個性,之所以有因為有這樣的差距,所以才存在著“德”。

最後學習《道德經》是需要長期的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認識到真實的世界,也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 發布:2025-05-03 18:11:30 瀏覽:67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 發布:2025-05-03 17:57:36 瀏覽:154
港溝司法所 發布:2025-05-03 17:57:20 瀏覽:853
新疆自治區省水路交通條例 發布:2025-05-03 17:54:20 瀏覽:534
微博發文後又刪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03 17:48:54 瀏覽:615
民事訴訟法時間有效期 發布:2025-05-03 17:46:53 瀏覽:323
違反行政行為法律責任第幾條 發布:2025-05-03 17:46:42 瀏覽:125
屈辱條例 發布:2025-05-03 17:46:06 瀏覽:575
周至縣律師 發布:2025-05-03 17:45:27 瀏覽:935
崑山法院拍賣淘寶 發布:2025-05-03 17:45:20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