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悖科研道德
Ⅰ 克隆為什麼說喪失倫理
多數學者認為克隆人技術違背了倫理學上的自主、不傷害、行善和公正等四大原則。
(一)克隆人違背了自主原則
個體的獨特性是神聖不可剝奪的。在有性生殖配子的產生過程中,精母細胞 / 卵母細胞經過 2 次減數分裂,染色體經歷了大量的交換,父系和母系基因組都發生了重組,每個精子和卵子中所攜帶的基因組都不完全一樣。這樣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哪個精子與卵子結合純粹是偶然發生的。這種偶然性就是新的生 命不可剝奪的自主權利。而生殖性克隆在這個意義上就剝奪了個體的自主權,把新個體的不確定性和唯一性給剝奪了。
(二)克隆人違背了不傷害原則
克隆人實際上是被傷害的,這種傷害除了為了某種特殊的目的,比如為了基因組提供者的健康而被克隆的人以外,克隆人本身在社會上的地位的不確定性,也是其精神痛苦的原因之一。 (三)克隆人違背了行善原則
有人說,克隆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將來有病的時候,取克隆人的器官用於替換已經喪失功能的器官。這種想法和做法顯然都是有悖於倫理道德的。一個新的生命,它絕不是為了另一個生命活的時間更長,也不是另外一個生命零件的生產者,更不是為了另外一個生命來飽受傷害和折磨的。也就是說人絕對不應該作為一種工具而沒有尊嚴地被克隆。因此,這樣的克隆人不是行善,而是形成新的傷害。
(四)克隆人違背了公正的原則
生殖性克隆的不平等表現在對被克隆的人不平等,而不是對提供體細胞的那個人不平等。相對於提供體細胞的人來說,取幾個體細胞是沒有什麼痛苦的。但是對於被克隆的人卻不同。因為自然出生的人,其相貌、基因組、社會環境都是先天賦予的,而不是被人為指定的,而克隆人的這一切以及可能被歧視的身份都是別人賦予的,這對克隆人是不公平的。
Ⅱ 廉潔自律十不準指的是什麼
具體內容如下:
1、不準違反決策程序擅自決定重要幹部任免、重要事項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事關學校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
2、不準在幹部選拔任用中拉選票、打招呼,封官許願,任人唯親,營私舞弊,或採取不正當手段為本人或他人謀取職位。
3、不準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學校基建(修繕)工程項目、物資設備采購、資金借貸、重大項目投資等經濟活動,以及校辦產業、後勤服務等經營管理活動。
4、不準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招生、錄取、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科研項目評審等工作。
5、不準違反規定在校內外經濟實體中兼職或兼職取酬,以及從事有償中介活動。
6、不準以本人或者借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
7、不準收受學校所屬單位及個人的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財物。
8、不準違反規定在學校所屬單位領取津貼、補貼、獎金,或違反規定買賣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9、不準以不正當手段為本人或他人獲取榮譽、職稱、學歷、學位等利益,或者從事有悖學術道德、職業道德的活動。
10、不準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本人或領導幹部之間利用職權相互為對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親屬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在考試、入學、就業、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職務晉升以及經商、辦企業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
(2)有悖科研道德擴展閱讀
提出廉潔自律十不準的社會背景: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通知指出,2010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對於促進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不斷深化,該准則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通知強調,《准則》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重在立德,是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規范全黨廉潔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法規。
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對於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黨內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