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概論代理

法學概論代理

發布時間: 2021-01-11 23:10:25

Ⅰ 法律系都學什麼

不是主要背法條的,法條到用時可以查
分兩部分
一、學理論,比如這些法條為什回么這么規答定,有什麼理論依據社會背景等等
還有就是著名的思想、社會的本質起源之類的
二、程序法,學這些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條了,但還不夠,還有些具體操作的規則要掌握
三、司法解釋、條例、會議紀要等也要學的

Ⅱ 一篇3000字的法學概論作業,是對個熱點事件或話題,用法律知識分析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容幸來到律師發展講壇,就知識產權的問題講一點心得。昨天,我在重慶參加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中國知識產權審判研究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大會,我把這個會稱為是知識產權領域學術界和司法界最完美的一次聯誼,因為我和錢剛院長分別做專業委員會的正主任,我覺得這個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今天來到這個會上,我想要與各位律師朋友來再度合作,我今天的講題是《網路時代的版權產業和版權保護問題》。可以這么講,我們進入了一個以知識革命為基本特徵的創新時代,這個時代的技術特徵可以用兩句話來說,它是一個網路技術的時代,也是一個基因技術的時代,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只能講網路技術。

在今天互聯網可以說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正在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享受互聯網技術為我們帶來的便利,同時也不得不忍受這個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用狄更斯的一句話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所謂它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確實要承認網路技術給我們帶來信息傳遞,進行獲取的極大的便利,而且網路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它已經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發展的工具,據我所掌握的資料,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網民人數已經達到了2.5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增9100萬人,這是相當於德國一個半的總人口,凈增是56%。第二個數據,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中國互聯網的商業規模達到了146億,而在2001年,互聯網的商業規模只有3000萬。我們現在正在看到,美國去年發生的次貸危機,今年引發的金融危機,有可能成為一個震動全球的經濟危機,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擁有了2.5億網民的支撐,互聯網這個產業的發展將會是方興未艾,勢頭良好。所以我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最快的時代,因為互聯網技術已經打破了傳統的版權的所有者、傳播者和使用者之間的利益格局,這個互聯網領域來說,我覺得傳統的電影業、音響業和出版業,與網路技術產業發生了激烈的利益沖突。我們看到在網路業務方面,基於網路視頻、網路音樂、網路新聞、網路購物、BBS、博客、視頻這些網路技術無一不涉及到版權問題。

因此,作為律師應該最關注的是版權糾紛,網路版權糾紛,可以說現在是急劇增加。據北京高院07年上半年的統計,當年接受受理的版權案件一共達到1700多件,涉及到網路版權糾紛的佔到了75%,所以用一句形象的話說,在網路時代所產生的這樣一些法律糾紛,是影視公司最揪心,網路公司最鬧心,版權公司最開心。如果說幾年前網路版權的糾紛還是一個——這種糾紛風雨愈來愈滿樓,現在我覺得是一個急風驟雨勢未休,所以網路版權糾紛是在所難免。在我看來,我想講三個最重要的網路版權問題。

首先我談談搜索引擎服務商的法律問題。搜索引擎可以說是網路技術及其商業模式運用當中最普遍的一個問題,搜索引擎涉及到音樂搜索,視頻搜索,圖片搜索,圖書搜索,以及關鍵詞搜索,除了關鍵詞搜索以外,其他幾個搜索都涉及到版權問題,而關鍵詞的搜索涉及到版權還涉及到商標和反不正當問題,現在問題在哪裡呢?搜索引擎的服務商在為用戶提供搜索和連接服務的時候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現在有一個條例專門是避風港條款,問題對這個避風港條款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說05年網路一案是網路勝出,08年迅雷一案是迅雷敗訴,完全是不同的一個效果,但是都涉及到搜索引擎服務商所承擔的問題法律。我覺得要害問題就在於如何理解避風港條款。

我想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律師來思索,第一搜索引擎的服務商他的主觀過錯是根據直接的具體的侵權行為來考量,還是根據他所提供的技術本身來確定。我以為搜索引擎服務商他根據避風港條款所承擔的責任是什麼呢?當他接到版權所有人的權力通知書以後,應該斷開你的搜索引擎技術與有版權作品直接的鏈接,換句話說你要斷開這個鏈接,停止這種侵權。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你的搜索引擎技術與有版權的作品之間有鏈接的,你恐怕要承擔共同的侵權責任。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判斷他的主觀過錯是根據這樣一個直接具體的侵權行為還是根據技術的本身?我想我的觀點是不能根據搜索引擎技術的本身來直接認定搜索引擎服務商的侵權責任,來認為他們主觀有過錯,這是因為在高技術領域,歷來有一個技術中立原則,這項原則在美國法院又稱為是說理原則,但是30年前,日本的說理公司發明了攝像技術、錄像技術的時候,當時也是電影和音樂公司提供了侵權技術,要由判斷說理公司支付巨額賠償,美國聯邦法院就認定錄像技術它本身不包括非法使用的目的。從而會理的中立原則,這項技術可以用來合法目的,也可以用來非法目的,本身不覺得價值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認定這個技術的提供者、使用者不構成侵權。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根據技術的本身來認定搜索引擎的服務商有過錯,這是我說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如何認定搜索引擎的服務商的主觀是明知而是認知,這個明知比較判斷,明知它是一種實際認知,當權利人同志搜索引擎的服務商主張權利的時候,如果服務商依然把他的搜索引擎與有版權的作品加以連接而不改正,這個時候改革明知,問題就在於認知,認是一個什麼狀態?認知我認為它是一種推定認知,要求這個服務商對顯而易見的侵權行為不能夠視而不見,他有義務來識別,有義務來監測。因此,一些法官包括一些律師主張引進美國的紅旗原則,這個紅旗原則是一個什麼意思呢?紅旗就很打眼,很容易識別,作為一個引擎服務商要看到有可能發生的侵權行為,就像看到鮮艷的紅旗一樣,不能夠視而不見,應該負起一個監測、刪除、排除的義務。我想關於搜索引擎服務商在互聯網時代提供相關服務的時候,應該盡可能注意這方面。這是我談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談談數字圖書館的責任問題。數字圖書館也是互聯網時代所參考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而且這種商業運作模式可以說方興未艾,勢頭良好,但是由此產生的版權糾紛問題也是接連不斷,最早應該追訴到04年英國的政治教授狀告數字公司,非法的把他的作品搬上了數字圖書館,供他人付費使用。去年發生了幾百個學者狀告超星,今年就更厲害了,今年有兩單非常有影響的官司,一共有148個博士和碩士狀告萬方,緊接著又有100多個碩士和博士狀告中國學術期刊網,因為這兩個數字圖書公司把中國的碩士、博士論文未經允許進行數字化處理,由此就帶來了數字圖書館的商業模式,是一種著作權法上的合理使用還是侵權使用,數字圖書館應該承擔一個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我們國家的數字網路傳播條例對數字圖書館的合理使用是有著嚴格的限制,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范圍上有限定,也就是說進行數字化使用的圖書僅限於是本館館藏的圖書,就是范圍上有限制。第二,目的上有限制。你這種使用必須是為了保存和展覽這些版本的需要。第三,使用上有限制,它限制於非營利性使用,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數字圖書館的商業運作模式,除了少數有公立目的以外,絕大多數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就是說一種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它是通過對圖書進行數字化儲蓄或者叫數字化掃描,然後歸檔到數字型檔之中,供網民付費使用。

由此我們看來,這顯得非常——看到它是合理使用,但是我們的法律又沒有規定這種法律許可使用,所以說數字圖書館通過授權許可才能加以使用。授權許可使用是一個海量授權,很難做到。由此帶來的上述一系列的官司。在這里想到的酷狗,他也有數字館的模式,但是它的命運完全不一樣,酷狗有一個圖書搜索的商業模式,它也是對圖書進行數字化掃描,然後製成文檔,歸到酷狗的圖書資料庫,供用戶進行檢索,對於被檢索的圖書,用戶可以免費閱讀6頁的內容,免費閱讀完了之後可以通過酷狗提供的銷售圖書的鏈接,直接到供應商那裡購買紙質的圖書,這是酷狗的一種圖書搜索的商業模式。酷狗在07年在中國開始營運,目前還安然無事,但是美國的情形不妙,美國在3年前,美國的作家協會,美國的出版商協會已經把酷狗告上了法院,打了3年的官司,今年下半年達成了和解,現在達成和解的結果是什麼呢?酷狗必須要支付1.25億美金給作家協會,出版社協會以及相關的協會,同時達成一個新的協議,酷狗可以有權繼續對這些圖書進行數字化處理,來滿足用戶的搜索鏈接,由於圖書搜索所產生的銷售、廣告以及其他相關的收入,67%歸原來的版權所有人,33%由酷狗所享用。酷狗這種商業模式和我上面談的3個糾紛,引起了我們的一些思考,它至少涉及了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對公益性的數字圖書館我覺得應該擴大合理的使用范圍,不要限制的過於嚴格,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對一般性的數字圖書館未來的著作權法的修正案可以考慮征訂法律使用的有關條款。

第三個問題,應該考慮數字環境下,就是網路條件下的文字作品的授權問題,可以成立文字作品的集體管理組織來解決海量作品授權問題。這都是未來的著作權法修正案所要解決的。

下面談最後一個問題,版權作品技術保護措施的合法性問題。這個問題是大家感興趣的微軟公司的黑屏問題。來之前看到網上現在正在流傳一個笑話,微軟公司的黑屏是一個小時給你黑一次,黑一次你就可以休息一小會兒,好處在哪裡呢?現在頭也不昏了,眼也不花了,走路有勁了,身體倍兒棒,吃什麼都香。說微軟公司真是人道,在真心的呵護你的身體。這是一個黑色幽默。其實現在網民對於這個微軟公司的黑屏措施可以叫做義憤填膺,我們也注意到北京的一些律師正在躍躍欲試,我們的用戶要控告微軟,有的說黑屏的措施構成侵權,有的說危害了我們的信息安全,還有的說已經構成了反壟斷。當然,律師如何來進行訴訟,我想你們的經驗比我更為豐富,在這里作為一個學者如何對律師起訴談一點看法和想法。

首先我談版權問題,版權訴訟肯定涉及了兩大問題,第一個訴訟主體的問題,第二個訴訟標點問題,就是技術措施的問題。訴訟主體解決你所代理的客戶,也就是軟體的用戶能不能夠成為訴訟主體。我以為盜版軟體的使用者不構成合法意義上的微軟用戶,恐怕我和很多人的觀點不太一樣,因為義憤填膺譴責微軟是很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作為律師代理這個官司的話,我覺得更多的是需要理性的思考。我覺得訴訟的主體它肯定是權力的主體,就本案而言,它限於正版軟體的使用者。換句話說,盜版軟體的使用者不適用合法意義上的微軟用戶,關於盜版軟體的使用者我以為又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使用者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應當知道使用的軟體是盜版軟體。一般來說,這一類的使用者他不承擔賠償責任,因為他不知道和不應該知道。他以為購買的是正版軟體,結果買的是盜版軟體,他主觀上應該說沒有太多的過錯。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不可以說這類用戶沒有責任。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根據計算機保護條例與信息網路版權的有關規定,該類用戶應該承擔停止侵權,銷毀非法復製品的責任。據來自微軟公司的統計,中國使用盜版軟體的用戶大概20%屬於是此類,為此,微軟公司採取一個救急措施為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如果說他停止使用這種盜版軟體,他可以持合法有效的票據到微軟公司的客戶部來更換一套正版軟體。這是第一類使用者。

第二種,使用者明知使用的軟體是盜版軟體,應該說這一類使用者肯定不構成合法意義上的用戶,明知盜版軟體而使用之,我想他就是一種侵權行為,而且這種侵權行為是兩個侵權行為,第一,他非法購買並使用了盜版軟體,而且通過這種不正當的途徑而享有提供這種軟體的有關服務。所以,我認為所謂的黑屏,用一句術語來說,用微軟公司的術語來說,他實際上是一種正版增值的驗證措施,你可以接受這個驗證,是不是正版的驗證,你可以接受這個驗證,也可以不接受這樣一個驗證,如果接受了這樣一種驗證,而且又是使用的盜版軟體,他就給你有一個警示的措施。因此,我認為驗證的使用對象他應該是WindowsXP的正版用戶,只有他們才能夠成為合法意義上的用戶。當然這種正版軟體包括我剛才講的20%,我購買的正版軟體,實際上買的是盜版軟體,他不知道和不應該知道,名知道是盜版軟體而故意使用之,不屬於合法意義上的用戶。

以上我講的是訴訟主體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談談訴訟的對象,就是黑屏技術措施的合法性。軟體技術措施它指的是利用加密技術來制止未經許可和法律容許而採取的解密行為和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簡單來說,權利人要求對自己的版權作品有資料庫,採取加密的保護方式,而侵權人,或者說盜版軟體的作者是採取解密的方法,或者說規避技術措施的方法兩見智見是針鋒相對。一般來說技術保護措施,它包括了控制接觸作品的技術措施,控制使用作品的技術措施,控制傳播作品的技術措施,以及識別非授權作品的技術措施,在這里我要說一下,技術措施本身它不是版權所有人的一項權力,而是維護自己權力的一種手段,是一種保護權利的手段。在這里我要說明一下,前一段時間很多人指責微軟公司是一種私力救濟,這種私力救濟不合法,其實我認為採取保護的技術措施,作為一種私力救濟手段已經為國際公約和中國的相關法律所認可,所以這種技術措施是由法律意義的,也是有法律依據的。

接下來,我們要看這種技術措施是合法還是不合法的,有兩大疑點。有人認為,這種技術措施只能使用在前,不能防護(使用)在後,也就是說你在聽正版軟體的使用,你可以使用加密保護的技術措施,而不能在銷售軟體之後採取補充的技術措施。我認為,對技術措施既可以在事前採取,也可以在事後補充,關鍵這種措施的性質它應該是保護性的,警示性的,而不是進攻性的,破壞性的,有人把黑屏的措施跟2000年江寧公司採取的技術措施來進行類比,我認為是不合適的,江寧公司的殺毒軟體最終造成什麼呢?造成死機,造成數據的消失,它是一種破壞性的,關於版權問題我就講到這里。另外還有兩個問題我在這里簡單的概括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微軟公司這種黑屏的措施引起我們法律思考的不僅僅是一個版權問題,還應該有深層次的思考,一個就是信息安全問題。微軟公司作為國際上最大的軟體提供商,它確實在利用自己的市場資本定位,它有害於或者存在及危害我們信息安全的這樣一種可能。

上個月我在北京參加軟體和集成電路的高層論壇,碰見了倪光南院士,他是專門研究軟體的,他就說國家信息涉及到國家安全,企業信息涉及到企業安全,個人信息涉及到個人安全,我們一定要開放我們的技術軟體,來保障我們的信息安全。第二個問題,涉及到壟斷經營的問題,也就是反壟斷的法律。現在可以這么說,微軟公司有壟斷之嫌,已經形成了國際共識,04年4月,包括洛杉磯、舊金山加州的一些知識分子狀告微軟公司,在制定了個人Windows軟體下,指控他構成壟斷。同年12月,歐洲法院責令微軟公司執行了歐盟委員會的有關決定,歐盟委員會認定微軟公司構成壟斷。要改變目前的商業運作模式,改變目前的捆綁銷售的做法,同時向一些競爭對手開放。這個問題我想只是談談自己的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時間到了,對不起,謝謝大家!

Ⅲ 《法學概論》案例分析練習

1、根據特權法的規定,張某是善意取得,既發辦理了過戶登記,張就已經內取得該房屋容的所有權,張某無返還義務。

2、建築公司向甲、乙、丙三水泥廠發出的只是要約邀請,並非要約,所以不需要對乙、丙兩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3、乙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乙假借購買之名,實為惡意磋商,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損失。

4、王冬行為有效,構成表見代理。合同有效。

Ⅳ 求蘇州大學訴訟法學考研復習資料

法學概論復習資料-2
一、填空題

1、法律是 統治階級 意志的體現,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 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 決定的。

2、法律關系是由法律關系的 主體 、 客體 、 內容 三個要素構成的。

3、法律的作用包括 規范 作用和 社會 作用兩個方面。

4、法律關系是由法律關系的 主體 、 客體 、 內容 三個要素構成的。

5、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它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是對人民 民主 和對敵人專政的有機統一。

6、我國實行的 單一 制國家結構形式。

7、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8、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9、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情況,叫做法律行為_。

10、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 的自由。

11、工農聯盟 是人民民主專政最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

12、訂立合同一般分為:要約 和 承諾 兩個階段。

13、依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作為專利權客體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 和 外觀設計 三種。

14、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行政合法性 原則 和 行政合理性 原則。

15、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 調解 ;如 感情確已破裂 ,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16、我國現行稅法適用的稅率有 比例 稅率、 累進 稅率和 定額 稅率。

17、 聯合國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職權范圍最廣、最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18、對外國人的民事訴訟地位,目前普遍的實踐是實行 國民待遇 制度。

19、在我國法院系統,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是一種監督和被監督關系,而非行政隸屬關系。

20、 商業秘密 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21、由於代理權產生的根據不同可以把代理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2、財產所有權的內容包括四項權能: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

23、對於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 或者 免除處罰。

24、《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 辯護 ,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 辯護 。

25、夫妻關系的內容包括 人身 關系和 財產 關系。

26、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27、一國的領土由領陸、領水、領空組成。

28、 法律規避 是指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故意製造一種連結點,以避開本應適用的法律顧問,而使對自己有利的某個國家的法律得以適用的行為。

29、單邊沖突規范是直接規定某種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只適用 內國法 或只適用 外國法 的沖突規范。

30、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 財產關系 和 人身關系 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31、依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作為專利權客體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 和 外觀設計 三種。

32、根據行政行為實施的對象及適用力的不同,可以將行政行為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33、國際法上的承認是以一定形式,對新國家或新政府等的出現加以確認,以表明自己願意與它們在一定范圍內建立相互關系的一種政治行為兼法律行為。

34、對外國人的民事訴訟地位,目前普遍的實踐是實行國民待遇 制度。

35、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 1年 ,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 6個月 。

36、行政聽證只適用於行政處罰較重的行政處罰案件,即 ? 、 ? 、處以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

37、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和勞務服務各個環節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38、行政行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 確定力. 拘束力. 執行力。

39、我國對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 20 年。

二、名詞解釋

國家結構形式是國家的統治階級所採取的、按照一定原則來劃分國家內部區域,調整國家整體與組成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相互關系的國家外部總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與政權組織形式共同構成了國家形式。

法律的淵源(法律形式):指那些來源不同(制定法與非制定法、立法機關制定與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義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現形式。

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代理民法上的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從而對被代理人直接發生權利義務的行為。商法上的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據與被代理人達成的某種合同關系,從事合同規定領域、程度、時間的商務活動行為。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權利的制度。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准據法是指經沖突規范援用來確定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特定法域的實體法。

公海指不包括國家 領海 或 內水 的全部海域。

Ⅳ 繼承權、所有人拋棄所有權為什麼不是形成權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財產的所有人拋棄內所有權,屬於其個人自容己對自己的財產處置行為,所以不是形成權。
形成權是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如撤銷權、解除權、追認權等。

Ⅵ 法學概論的目錄

第一編 法學基礎理論
第一章 法的基本概念、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章 法的運行
第一節 立法
第二節 法的實施
第三節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
第四節 法律解釋
第三章 法的淵源與法律部門
第一節 法的淵源
第二節 法律部門
第三節 法律匯編與法典編纂
第四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 法律關系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關系的要素
第五章 法律與政策、道德
第二編 憲法
第一章憲法基本理論
第一節 憲法的概念
第二節 憲法的歷史發展、分類及我國憲法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
第一節 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第二節 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三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五節 選舉制度
第六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七節 特別行政區制度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一節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概述
第二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第三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四章 國家機構
第一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第二節 國家主席
第三節 國務院
第四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五節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六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第三編行政法學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三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行政法律關系
第二章 行政主體
第一節 行政主體概述
第二節行政機關
第三節 國家公務員
第三章 行政行為
第一節 行政行為概述
第二節 行政立法
第三節 行政執法
第四節 行政司法
第四章 行政法制監督
第一節 行政法制監督概述
第二節 行政法制監督的種類
第四編 民事法學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 民法的概念和任務
第二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民事法律關系
第二章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第一節 公民(自然人)
第二節 法人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第一節 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節 代理
第四章 物權
第一節 物權概述
第二節 財產所有權
第三節 財產共有和相鄰關系
第五章 債權
第一節 債權概述
第二節 合同之債、侵權行為、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
第六章 人身權
第一節 人身權
第二節 人格權
第三節 身份權
第七章 訴訟時效
第一節 訴訟時效概述
第二節 訴訟時效的阻卻和延長
第五編 知識產權法
第一章 知識產權與知識產權法
第一節 知識產權
第二節 知識產權法
第二章 商標法
第一節 商標法概述
第二節 商標權及商標權的取得
第三節商標注冊
第四節 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和轉讓
第五節 注冊商標的撤銷和無效
第三章著作權
第一節 著作權法概述
第二節 作品
第三節著作權
第四節 鄰接權
第五節 著作權的保護
第四章 專利權
第一節 專利權概述
第二節 專利權的主體
第三節 專利權的客體
第四節 專利權的內容及限制
第五節 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
第六節 授予專利權的形式條件
第七節 授予專利權的原則
第八節 專利權取得的程序
第九節 專利權的法律保護
第六編 婚姻法和繼承法
第一章 婚姻法
第一節 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結婚
第三節 家庭關系
第四節 離婚
第二章 繼承法
第七編經濟法
第一章經濟法概論
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調整對象和原則
第二節 經濟法律關系
第二章 市場主體法
第一節公司法律制度
第二節 企業法
第三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
第四節 破產法
第三章 市場運行法
第一節合同法
第二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節證券法
第四節 票據法
第五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六節 產品質量法
第四章 宏觀調控法
第一節稅法
第二節會計法
第三節 審計法
第五章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節勞動法
第二節社會保障法
第八編 刑法
第一章刑法概說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刑法的適用范圍
第二章 犯罪
第一節 犯罪構成要件
第二節 排除犯罪性行為
第三節 故意犯罪的形態
第四節 共同犯罪
第三章 刑罰
第一節 刑罰的概念和體系
第二節 刑罰的裁量
第三節 刑罰的執行
第四節 時效和赦免
第四章 罪刑各論
第一節 犯罪的分類和體系
第二節 我國《刑法》規定的具體犯罪概述
第九編 訴訟法
第一章 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管與管轄
第三節 訴訟參加人
第四節 證 據
第五節 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六節 普通程序
第七節 簡易程序
第八節 第二審程序
第九節 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節 督促程序
第十一節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二節 執行程序
第十三節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第二章刑事訴訟法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概述
第二節 管 轄
第三節 辯 護
第四節刑事證據
第五節 強制措施
第六節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七節 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
第三章 行政訴訟法
第一節 行政訴訟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三節 證據
第四節 行政訴訟的審理程序
第五節 行政訴訟裁判
第六節 執行
參考文獻

Ⅶ 法學概論的圖書目錄

第一編法理學第一章法的基礎理論第一節法的一般原理第二節法的理念第三節法與其他社會規范第二章社會主義法的一般理論第一節社會主義法概述第二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第二編國內公法第三章憲法第一節憲法基本理論第二節國家的基本制度第三節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第四節國家機構第五節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第四章行政法第一節行政法概述第二節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第三節行政行為第四節行政程序與政府信息公開第五節行政復議第五章刑法第一節刑法概述第二節犯罪與犯罪構成第三節正當行為第四節未完成罪第五節共同犯罪第六節罪數形態第七節刑罰第八節刑法各罪第六章經濟法第一節經濟法概述第二節市場規製法第三節宏觀調控法第四節循環經濟法第七章勞動法第一節勞動法概述第二節勞動合同法第三節勞動基準法第四節勞動爭議與勞動者維權第八章行政訴訟法第一節行政訴訟法概述第二節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第三節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第四節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第五節行政訴訟的管轄第六節行政訴訟參加人第七節行政訴訟證據第八節行政訴訟程序第九節行政訴訟案件的執行第九章刑事訴訟法第一節刑事訴訟法概述第二節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第三節刑事審判的組織和程序第四節刑罰的執行第三編國內私法第十章民法第一節民法概述第二節民事主體第三節民事法律行為與代理第四節物權法第五節債權第六節知識產權第七節人身權第八節民事責任第九節訴訟時效第十一章婚姻家庭法第一節婚姻法第二節收養法第三節繼承法第十二章商法第一節商法概述第二節公司法第三節保險法第四節票據法第五節證券法第十三章民事訴訟法第一節民事訴訟法的概述第二節主管與管轄第三節訴訟參加人第四節民事證據與證明制度第五節財產的保全與先予執行第六節審判程序第七節執行程序第四編國際法第十四章國際公法第一節國際公法概述第二節國際公法的主體第三節國際公法上的個人第四節領土、海洋法和空間法第五節國際條約法第六節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第七節其他法第十五章國際經濟法第一節國際經濟法概述第二節國際貿易法第三節國際投資法第四節國際金融法第十六章國際私法第一節國際私法導論第二節沖突法的基本理論第三節國際私法案件的審理後記

Ⅷ 專利代理人需要什麼書籍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專用書籍包括:《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專利法律知內識》容《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相關法律知識分冊》。
沒有專利相關經驗的報考人員,還要詳細閱讀《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

Ⅸ 重慶大學網院2012年9月考試法學概論 A 卷 求答案

我做了 100分
AAACD BCBCD ADBAD ADBBA CCABD CDCAB BBAAA
多項:ABD ABD ABCD ABD ABD
行政訴訟原告,是指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相對人。
仲裁亦稱公斷,是平等主體之間達成協議,自願將其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提交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作出判斷或裁決,以解決糾紛。
四.1、1) 法律是國家制定並認可的
2)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3) 法律規定了權利和義務
4)法律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
5)法律是相對穩定性、科學性和適用標準的唯一性相統一的規范
2、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有主刑有以下五種: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有: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3、沒收財產; 4、對外國人還可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五.1、(1)該案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可能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2)該案由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刑事案件主要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在案例中,周某作為一個完全行為能力人,違反學校學生作息制度,熄燈後仍在床上點燃蠟燭,引發火災,造成陳某人身傷害的嚴重後果,周某是直接的過錯侵權行為人,對陳某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應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學校與學生之間是一種教育和管理關系。只要學校在預防火災方面已盡到謹慎義務,則對陳某被燒傷一事不承擔經濟責任。
六.我國民法通則以自然人的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為標准,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三種: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年滿18周歲的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此外,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自然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年滿10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
未滿10周歲的兒童和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
法律設定行為能力制度,目的在於保護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表達自己意志的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他人損害。因此,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獨立地實施法律規定自然人有權實施的一切民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們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實施民事行為,只能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但是,不管是哪種行為能力人,只要他們在民事活動中部位自己設立民事義務,應該是允許的,例如接受獎勵、贈與及報酬等等。

熱點內容
稅收立法形式 發布:2025-05-08 23:35:20 瀏覽:828
四川省喜德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8 23:35:16 瀏覽:804
法院法官劉艷 發布:2025-05-08 23:13:38 瀏覽:460
思想道德學生 發布:2025-05-08 23:12:45 瀏覽:789
法治公益海報 發布:2025-05-08 23:12:44 瀏覽:262
西政民商法學考研范圍 發布:2025-05-08 23:08:25 瀏覽:562
大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5-08 22:59:37 瀏覽:741
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5-08 22:55:21 瀏覽:350
法律詞彙第一責任人 發布:2025-05-08 22:52:38 瀏覽:423
民事訴訟法解釋三 發布:2025-05-08 22:50:38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