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古人道德名言

古人道德名言

發布時間: 2025-07-16 14:39:29

『壹』 《道德經》中的名句,你感悟最深的有哪些

最早知道《道德經》這部經典,應該是在上初中的時候,當時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名言。然後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到了大學,對儒釋道三家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就更加入迷。下面就分享幾句《道德經》中感悟最深的句子:

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我們姑且把人的悟性分為三種:上等、中等、下等。悟性最上等的人,他聽了「道」的理論,馬上就明白了,就會積極地去實踐,把這些理論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悟性中等的人呢,他聽了「道」的理論,半信半疑,有時候相信比較多一點,有時候懷疑比較多一點,有時候也會去實踐一下,但不久又放棄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這一類人。悟性最下等的人在聽完「道」的理論後,他完全聽不懂,他以為你在講故事,開玩笑,所以就會哈哈大笑起來,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稱為「道」了。

一部《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句句都是經典,句句都意趣無窮,值得我們反復閱讀,細細品味。


『貳』 七句德行的經典名言,古人的境界超脫你的想像!

一、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
麒麟之所以是麒麟, 是因為它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外表。
二、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聲之平,不求響之和而響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遠而名自遠。
自己身體正直不必求影子正直,則影子必然正直。名聲好不求他人附和,名聲自然遠揚。道德崇高,不求聲名遠播,自然有人知道。
三、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
選自唐韓愈《原道》。我所說的道德,都是結合仁和義說的,是天下的公論。
四、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侍於外之謂德
謂:叫做;宜之:適宜,確當;由是而之焉:根據這(指仁法)去做而達到境界;足乎己:完全發於內心;無侍於外:不必靠外來推動。博愛叫做仁,合宜於仁的行為叫做義,從仁義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賴外界的叫做德。博愛可以稱得上仁義,行動要講究義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道」。具備了這些條件便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了。
五、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風:象風一樣;草:象草一樣;上:加;偃:倒下。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官員的道德水準決定著整個社會的道德大環境。
六、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懷:懷念;土:鄉土:刑:法度。惠:對自己的恩惠。君子懷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處,必然選擇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鄰里。小人懷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如陞官發財等,以為居處,定居後,則安安而不遷徙。此為上二句,就擇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懷刑,刑即典刑,經典法則。
七、君子以果行育德
果行:踏實的行為;育德:培育厚德。君子必須下定決心,果斷行事,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上48休48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7-17 00:40:41 瀏覽:864
勞動法一年有幾天年假 發布:2025-07-17 00:40:40 瀏覽:173
法院法官送書 發布:2025-07-17 00:38:21 瀏覽:755
香港國安立法重要性 發布:2025-07-17 00:29:17 瀏覽:440
美國衡平法院 發布:2025-07-17 00:13:55 瀏覽:286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破案一線 發布:2025-07-17 00:13:54 瀏覽:98
勞動法對提成的規定 發布:2025-07-17 00:09:43 瀏覽:614
遼寧大學2016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17 00:00:57 瀏覽:157
司法拘留環境 發布:2025-07-17 00:00:46 瀏覽:703
民法典個編 發布:2025-07-17 00:00:06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