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法工委立法
Ⅰ 法工委是干什麼的
1、受委員長會議委託,擬訂有關刑事、民事、國家機構以及其他方面的基本法律草案。
2、為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草案服務。對提請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有關法律草案進行調查研究,徵求意見,提供有關資料,提出修改建議。
3、對省級人大常委會及中央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的詢問,進行研究答復。
4、研究處理並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有關法制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的有關提案。
5、進行法學理論、法制史和比較法學的研究,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6、負責匯編、譯審法律文獻等。
(1)全國人大法工委立法擴展閱讀
法律委和法工委的區別
1、兩者機構性質不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法制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在大會期間受大會領導,在大會閉會期間,受本級人大常委會的領導。
也就是說,法律委員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工作機構。而法工委是人大常委會的一個內設辦事機構。
2、法律地位不同。在大會期間,法律委員會與人大常委會的法律地位相當,同是為大會服務的工作機構。因此,法律委員會的法律地位要高於法工委。
3、承擔的職責不同。法律委員會的職責是在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案等;而法工委不是提議案的主體,也不具享有對議案審議的職權,其主要職責是協助常委會做好有關方面具體工作。
4、組織形式和組成人員不同。法律委員會採用委員制,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組成。法律委員會的成員由同級人大代表組成,其中有相當的委員還是同級人大常委會的委員;法工委的組成形式不是委員制,而是按相應的行政級別由人大常委會任命產生的。
其組成人員有的是同級人大代表,多數不是同級人大代表,但是他們都是人大常委會機關的行政工作人員,他們是專職的而不是兼職的。
Ⅱ 法律出版社出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 屬於立法解釋嗎
立法解釋的主來體按憲自法規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理上立法者也有資格解釋自己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在中國立法解釋合格主體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下屬的法工委沒有立法解釋的主體資格。
性質屬於無權解釋、學理解釋,就跟大學教授寫一本《合同法釋義》一個性質。
Ⅲ 請問,沒有通過全國人大或者常委會,人大法工委對某個問題的解釋算不算立法解釋
不能算做法律解釋抄。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故而。法工委的批復不是法律解釋。
另外,立法法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律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可見,法工委的批復只能算做就某個問題的答復。
補充:
法工委的答復是就具體問題的答復,可以做為法院判決時的參照。
Ⅳ 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歷史沿革
197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成立,彭真同志任法制委員會的主任。1983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名稱改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1983年9月2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
決定
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任命
王漢斌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兼)
宋汝棼、項淳一、裘劭恆、顧昂然、高西江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顧昂然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
岳祥、楊景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1985年1月21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
任命
岳祥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王著謙(女)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免去
顧昂然兼任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職務
岳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職務
1985年3月21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
任命
楊景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免去
楊景宇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職務
1985年9月6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
任命
張昕若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1986年1月20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
任命
鄔福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1987年9月5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
任命
高西江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顧問
免去
高西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1988年9月5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
免去
宋汝棼、項淳一、裘劭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1991年9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
免去
楊景宇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任命
卞耀武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1992年2月25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
任命
喬曉陽、胡康生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1993年7月2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
免去
王漢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職務
任命
顧昂然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3年12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
免去
鄔福肇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1994年5月12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免去
岳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職務
王著謙(女)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職務
1997年7月3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
任命
張春生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03年3月1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員會第一次會議
免去
顧昂然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職務
卞耀武、喬曉陽、張春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任命
胡康生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李飛、王勝明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03年8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
任命
安建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04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
任命
信春鷹(女)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07年4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
任命
沈春耀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Ⅳ 全國人大法工委所作出的法律解釋是立法解釋嗎
我國法律解釋制度分為立法解釋和具體應用解釋兩種,(應用解釋包括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1954、1978、1982年憲法和2000年立法法均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法律」;根據立法法第四十二條,最高立法機關關於法律問題的解釋是完整的、當然的立法解釋。
除此之外,還並存由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組成的「具體應用解釋」;雖然立法法沒有明確肯定這種制度,但也沒有明令廢止支撐這種制度的有關法律文件,如195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解釋法律問題的決議》、1981年《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1979年《人民法院組織法》等。具體應用解釋的主體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其中,由「兩高」對於在審判、檢察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行使司法解釋職能。因此,立法與司法乃至與之相適應的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的區別,無論在字面還是法理依據上均是很明顯的。不時出現的高級傳媒的失誤,從另一個方面實證了普法工作的必要性、長期性、艱巨性。
行政解釋 是指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對法律、法規、規章的含義、適用、具體執行等所作的說明。它包括行政機關對上級國家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如何具體運用所作的解釋,稱為執行解釋;還包括行政機關對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規、規章的含義和適用所作的解釋,稱為制定解釋。
Ⅵ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是否有立法權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沒有立法權
Ⅶ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與全國人大法工委有什麼區別
兩者都是全國人大的下屬機構,但全國人大法工委是立法部門,全稱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法制工作機構;而內務司法委員會是內務行政部門,主要是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並協助進行司法監督。從名稱上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
在」中國人大網「官網上,有這兩個機構的欄目,其中有詳細的介紹,包括委員會組成人員、職責、工作動態、下屬機構、歷史、研究報告等。由這些細節內容,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具體區別:
一、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是於1988年3月根據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設立的,現任主任委員是馬馼(女)。委員會具體職責是(以下引自官網):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具體職責有:
1、審議全國人大主席團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交付的議案;
2、向全國人大主席團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屬於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議案;
3、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交付的被認為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命令、指示和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和規章,提出報告;
4、審議全國人大主席團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交付的質詢案,聽取受質詢機關對質詢案的答復,必要的時候向全國人大主席團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
5、對屬於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議。協助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對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議、決定貫徹實施的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進行監督。
二、全國人大法工委(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197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成立,1983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名稱改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現任主任是李適時。
法工委主要職責為:
1、受委員長會議委託,擬訂有關刑事、民事、國家機構以及其他方面的基本法律草案。
2、為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草案服務。對提請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有關法律草案進行調查研究,徵求意見,提供有關資料,提出修改建議。
3、對省級人大常委會及中央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的詢問,進行研究答復。
4、研究處理並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有關法制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的有關提案。
5、進行法學理論、法制史和比較法學的研究,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6、負責匯編、譯審法律文獻等。
Ⅷ 治安管理處罰法為什麼是由全國人大法工委刑法室負責立法工作而不是行政法室呢
說明治安管理處罰法屬於刑法的范疇,而不屬於行政法范疇。
Ⅸ 法律委員會與全國人大法工委一樣嗎
全國人民代表大復會法律委員會,是全國制人大的專門委員會。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向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法律案;其他專門委員會就有關的法律案進行審議, 向法律委員會提出意見,並印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常委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簡稱「全國人大法工委」,也可簡稱人大法工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下設的工作委員會之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機構。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不是同一機構。
Ⅹ 全國人大法工委的介紹
全國人抄大法工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的簡稱,也可簡稱人大法工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下設的工作委員會之一。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不是同一機構。法工委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沒有單獨設立辦事機構,法工委的辦事機構,同時也是法律委員會的辦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