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行的含義
⑴ 關於「品德」、「品格」、「品行」和「品質」的含義
品德:品質道德復
品格:制1品行2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
品行:有關道德的行為。例品行端正。
品質:1行為、作風上做表現的思想、認識、品行等的品質。例如道德品質2物品的質量,例如江西的瓷品質優良。
我是從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里查的,建議你給孩子買一本,自己查能夠加深印象,助於學習。能夠用很久的詞典,我小學中學到現在還有時會用。
⑵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2)道德品行的含義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⑶ 關於「品德」、「品格」、「品行」和「品質」的含義
品德所講的是一個人可以表現出來的。比如當你在考場考試的時候,你的回朋友問你要答案,你因為自答己有原則沒有給。這就是品德,最好的例子就是當一個觸犯你的時候,你是否能夠寬恕他。品格主要注重的是內在,也可以說是品質。是一個人內在世界是否厚實。品行則純粹是外在的,它與品德差不多,它要建立在品德之上。品味則就是你的喜好,品位么就是指你品味所在的檔次。希望可以幫到你。這只是我的解讀。
⑷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怎麼理解道德
道德是社會抄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抑何以立言行樹道德。作禁戒之堤防。出世之根本也哉。故四分戒本為正法關鑰。諸佛以之同證。菩薩以之同修。眾生以之同具者。以戒為體。以戒為用。
(4)道德品行的含義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
⑸ 品德的含義和功能
我的來這個是用教育心理學的定義,不源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品德的心理結構:三個: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其中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認識。
功能: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
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進行某種活動,參與某件事情或完成某個人物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
⑹ 簡述個人品德的內涵
品德是道德品質這一倫理學概念的俗稱,也可叫做德性。所謂品德,是指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徵和傾向。
個人品德不是人類個體的生理特徵和一般個性心理特徵,而是人們後天形成的具體體現一定社會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的他個人意識和行為總體的特徵。因此,個人品德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種具體體現在個人道德行為中的實踐現象,個人品德與個人的道德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沒有一個人的行為不表現出他的行為德性的。
因此,人的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是密切聯系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為總是以一定的品德為基礎的,而人們的品德又總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為體現出來的。我們通常贊賞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並不是因為這個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學說,而是稱頌他在人生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從而也有利於自己人格完善發展的行為表現一般說來,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的關系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道德行為是個人品德的基礎。沒有一定的道德行為積累,就不可能形成個人品德,道德行為是個人品德的客觀內容,個人品德是道德行為的綜合表現。一定的道德行為經常表現出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為習慣,就表現為具有穩定特徵個人品德,而一定的個人品德只有通過道德行為才能表現出來。個人品德一方面表現為個人內在的心理和價值意識特質;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個人外資的行為活動和行為習慣,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品德表現為一個人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
其次,個人品德是個人自覺自主的行為過程。個人品德不僅是一種道德生活習慣或習性,更重要地還是一種由個人行為充分展示出來的自覺自主的意志選擇過程,是憑借個人意志選擇而獲得的行為習慣。個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習慣,而是在行為的每一場合或每一時期,都能憑借一定的道德判斷和意志抉擇,憑借意志的控制和堅持的結果。在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意志是個人品德的核心,個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個人品德是在行為整體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特徵和傾向。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所謂行為整體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構成個人道德行為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統一,即個人的道德行為意識和道德行為時間活動的統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個人的一系列道德行為的綜合,即一個人在某一實踐活動領域、某一活動時期或活動階段的行為,乃至於一生的全部道德行為的綜合。因此,個人品德不是一種個別的行為現象,也不是一個人偶然表現出來的一兩件具有善或惡的性質的行為,個人品德是一個人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的穩定特徵和傾向,具有特定行為的連貫性和重復性。所以,個人品德不僅體現在一個人的某個持續進行的行為中,而且更充分地體現在這個人的一系列行為構成的行為整體中。
一般說來,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會表現出善的行為,善的行為體現著良好品德的價值實質。由於一個人的品德是長期形成的穩定傾向,因此,作為人格表現在一般情況下是比較一貫的。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個公民都不可忽視良好品德的養成,只有重視個人良好品德的養成,才可能在人生實踐中展現出高尚的人生品質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備做一個全面素質發展的人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