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漢中法治

漢中法治

發布時間: 2021-01-15 20:15:46

『壹』 <<曹操煮酒論英雄>>縮寫

a950727b 助理 二級(123) | 我的提問 | 我的回答 | 個人中心 | 退出 資訊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幫助

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快到期問題
• 求最新ATI RAGE 128PRO顯卡驅動程序?
• 樹脂工藝品是怎樣進行表面處理的?求教高手詳細說明,
• 苦氨酸鈉的性質和測定
• 各位請教一下INTEL(R)82915G/GV/910GL 怎樣升級?
• 2005年半月談1-24期時事
更多>>

訂閱該問題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請到
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待解決
曹操的資料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3 天 23 小時
詳細資料
問題補充:簡介
提問者:a950727b - 助理 二級
• 問題補充:可以對您的提問補充細節,以得到更准確的答案;
• 提高懸賞:提高懸賞分,以提高問題的關注度;
• 發起投票:不知道哪個回答最好時,可讓網友投票來選出最佳答案;
• 無滿意答案:沒有滿意的回答,還可直接結束提問,關閉問題。
答復共 2 條
曹操(155—220),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統帥。

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長子,他「少機警,有權數」,自幼博覽群書,善詩詞,通古學。曹操也有過人的武藝。曹操「任俠放盪,不治行業」,未被時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橋玄一見曹操就大為驚奇,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隨之,橋玄又讓曹操去拜訪漢末主持「月旦評」的名士許子將,許子將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由此,曹操漸知名於世。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農民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託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中平五年(188),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准備討伐董卓。

破追兵,陣斬袁紹另一大將文丑。顏良、文丑為袁軍名將,二戰分別被殺,袁軍大震。曹操初戰得勝,主動撤軍,繼續扼守官渡。

八月,袁紹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里,依沙堆為屯,進逼官渡。曹操分兵堅守營壘,伺機而動。袁軍向曹營發動猛攻,先是作高櫓、起土山,由上向曹營中射箭,接著又挖地道,欲從地下襲擊曹營,皆被曹操以相應辦法擊破。兩軍一攻一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為困難。

十月,袁紹從河北運來糧草萬余車,派大將淳於瓊等帶萬餘人看守,屯於離袁紹大營四十里的烏巢。恰好這時袁紹謀士許攸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曹操大喜,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乘夜從小路偷襲烏巢。曹操軍至烏巢,命四面放火,袁軍大亂,淳於瓊拒營死守。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見「『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操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遂大破之,斬瓊等,盡燔其糧草」。當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時,認為這正是攻破曹操大營的好機會,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圍攻曹操大營。但曹營未破,烏巢敗訊已經傳來,袁軍潰散,大將張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於是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余級,盡獲袁軍輜重圖書珍寶。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寫給袁紹的信,盡燒之,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從客觀條件上說,曹操本處於劣勢,但由於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採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勝利。

官渡一戰,曹操擊潰了最大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建安七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並。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鬥志崩潰。鄴城遂被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州平定。於是,曹操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一直很好,並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這年五月,曹操親率大軍到達無終(今河北薊縣)。時正雨季,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一條久已斷絕,但「尚有微徑可尋」的路線進軍。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大軍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帶),「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里時,烏桓才發現,於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八月,二軍相遇,時曹軍輜重在後,「被甲者少,」而放軍軍勢甚盛。曹操登高瞭望,見敵軍雖多,但陣勢不整,遂命大將張遼為前鋒,乘敵陣稍動之機,向敵軍發動猛攻。烏桓軍大亂,曹軍陣斬蹋頓,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餘萬,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這時,有人勸曹操乘勢進擊公孫康,曹操說:「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也。」遂率軍還師。不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並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諸將不明所以,曹操說:「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並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於是,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這時,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的劉備屯駐於樊城(今湖北襄樊),聽說劉琮投降,便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江陵為荊州重鎮,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聽說,怕江陵落入劉備之手,遂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今湖北襄樊)疾馳三百里,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並將其軍擊潰,隨後進占江陵。

由於曹操的進軍威脅了孫權的統治,孫權命大將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聯軍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暫駐軍於烏林(今湖北洪湖縣東北,長江北岸鄔林磯),與對方隔江對峙。

周瑜用詐降之計,命大將黃蓋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里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後藉助風勢,直向曹軍沖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遂撤軍北還。

赤壁大敗後,曹操採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目的是盡量把人材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鍾繇率大將夏侯淵以討伐漢中(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張魯為名進兵關中。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將曹仁進攻關中,馬超等人屯據潼關。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九月,大破關中諸軍,馬超、韓遂逃至涼州,楊秋逃至安定(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南)。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關中地區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正月,曹軍進至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二軍相持月余,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割冀州的河東、魏郡等十郡以為魏國封地。曹操封魏公後,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權勢愈來愈大。七月,曹操建魏國社稷宗廟,又在魏國內設置尚書、侍中。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陝西沔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隨後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候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於定軍山(今陝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劉備殺掉,曹軍大敗。曹操遂放棄漢中,軍隊全部撤回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於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大破於禁所統七軍,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孫權因關羽處其上游,很不願意讓關羽勢力發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荊州之心,於是聯結曹操,准備以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後,將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繼續堅守,自己進至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臨近指揮,又派兵十二營增援徐晃,命他反擊關羽。不久,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撤兵,路上被孫權軍擒殺。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死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的《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都是不朽的文學作品。
回答者:我認得你xixi - 高級經理 七級 5-6 14:41

曹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雖然沒當皇帝,但自196年迎獻帝都許,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東漢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沒有名號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漢末征戰群雄的戰爭中,他用兵用計,勝人一籌,多次取得勝利,尤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曹操善於用人,招攬賢能之士,凡能治國用兵者,都盡力網羅,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才濟濟。

曹操喜文學,其詩作慷慨悲涼,頗具感染力,不少名篇傳留至今。他與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曹操之所以成為歷史上傑出的人物,還由於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時,他始終以漢相自居,堅持不稱帝。曹操晚年,已經占據了東漢十三州的九州,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仍然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孫權寫信勸他稱帝,曹操說:「是兒欲著吾爐火上邪!」意思是,這小子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曹操始終不稱帝,並非他不願意當皇帝,只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以天下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個人的慾望。曹操始終奉行漢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亂,他曾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不稱帝,雖然是一種政治謀略,但更主要的是出於自己的理想主義。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說,春秋時齊桓、晉文「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謂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稱贊周文王說:「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曹操對周文王情有獨鍾,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功業與周文王有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後世儒家美化為「聖德之君」,曹操卻被視為「漢賊」,周瑜就說曹操:「雖名托漢相,其實漢賊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敵,當然不會說曹操好話。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雖然有不少污點,但他的一生,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為吸引人才不遺餘力;為發展文化,精心創作。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體現了政治家的情懷。曹操始終是的理想主義者,又具有堅定的實踐精神。

我們應該剝去對曹操的種種歪曲之詞,還原真實的曹操。可以說,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胸懷博大的理想主義者。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說:「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1) 。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②;「撥亂之政,以刑為先」③。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①。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②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③,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④。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⑤。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⑥。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威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①。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②。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歌以詠志 蘇東坡在《後赤壁賦》中寫曹操道:「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僅「橫槊賦詩」這一點,就使曹操在三國英雄中出類拔萃,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鮮有匹敵。 「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作為一世之雄,曹操並非一介武夫,除了有武略能氣勢豪邁的馳騁於戰場外,他還有著不俗的文學才能。他的許多詩詞還留傳至今為人們所激賞。曹操的詩「蒼涼雄健,才華縱橫,」那詩中展現的氣象,無人可比。 他的名詩《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蒿里行》等膾炙人口,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佳作。我們先看《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雀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此詩表達了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在人生的憂患與考驗,建立起更堅定有力的樂觀精神。詩中以周公自比,非大政治家不能言也。再讀其《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大概是曹操晚年的作品。短短幾句,凝煉剛健,慷慨激昂之情畢現,我們再看其《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打敗袁紹以後,次年又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鞏固了北方。他勝利歸來,佇立在碣石山,面對茫茫大海,心情激動,詩興大發,賦此名作。此寫登山觀海之勝,情景交融,意境開闊,令人百誦不厭,充分展現了英雄志在天下的躊躇滿志。再看曹操的詩史《薤露行》: 惟反二十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盪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這首詩是敘述何進召董卓,禍國殃民。董卓為人殘酷,進洛陽時,殺人放火,無惡不為。《薤露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痛斥了董卓兇殘不仁、倒行逆施的罪惡行為。 清代詩人沈德潛曾說:「曹公四言,於三百篇(指《詩經》)外自開奇響。」其論頗為精到。可以說,曹操的詩代表了一個時代。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社會急劇動盪,人民流離失所。曹操的詩作,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也表現了英雄豪傑建功立業的宏偉志向,詩風蒼涼悲壯,又不失剛健清新,是時代的「史詩」。 曹操在「外定武功」的同時「內興文學」。 在曹操的影響下,曹丕 和曹植也是「登高必賦」,所作詩賦,文采斐然。父子三人都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 他憑借政治上的優勢,廣羅天下知名文士,當時有名的建安七子多是曹操僚屬,如「建安七子」,形成了著名的「鄴下集團」。他們的作品,都具有蒼涼悲壯、剛健清新的鮮明特色,所以後人將這種特色稱為「建安風骨」。這種詩風,對後世文人的影響極大。而曹操,無疑是「建安文學」的開山鼻祖,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當時詩壇上還有一位才女就是蔡文姬,是文學家蔡邕之女,在戰亂中為胡人擄去,流落北方匈奴,曹操將她迎回,叫她整理其父親的作品。建安時期的一些文人,多受曹操的影響,有一顆熱情的心,想干出一番事業。這些文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國家危亡,更加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詩中多有雄心壯志,想建功立業,開辟了一個文學新時代。,毛澤東對曹操的詩歌贊嘆不已:「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作文賦詩對於曹操只是「經綸外,詩詞餘事」。曹操以參與鎮壓黃巾軍起家,戎馬倥傯三十多年,既熟讀兵書,又身經百戰,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魏書》說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兵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余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他還親自撰寫兵法著作,計有十餘萬言。
回答者:雨中飛鴻 - 魔法師 四級 5-6 14:44

&;2006 Bai

『貳』 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土管局不作為,亂作為,本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依法判決書載明辦的了別人,互相推諉

依法判決書載明辦的了別人
換句話說就是
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土管局
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書
履行法定義務
這個是必須作為的事情
這個沒有什麼不妥的

熱點內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
司法救助決定書 發布:2025-08-24 01:25:38 瀏覽:874
建設法治軍營做的工作 發布:2025-08-24 01:14:56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