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中的故意

法學中的故意

發布時間: 2021-01-16 23:58:57

㈠ 求助刑法學中無罪過事件的案例包括直接故意,間接故意;疏忽大意過失,過於自信過失四個方面各一個例子

直接故意:某人要殺他老婆
間接故意:使用投毒的方法殺他老婆,因專為目的是為了殺他屬老婆,但他明知這種行為可能對他們的孩子造成傷害,並放任這種危害的發生,當他孩子死了,就屬於間接故意了
疏忽大意過失:夫妻2人吵架,男方拿刀亂揮嚇嚇女方,不小心把鄰居家的孩子砍到了
過於自信過失:夫妻2人吵架,男方把女方砍了,但男方認為砍的並不重,就自己幫她包紮了一嚇,最後導致死亡

法學,刑法,關於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問題

法學,刑法,關於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問題

葉赫那拉聞多解答;

一、正規大不老師,不會以這樣的案例分析案情,只有司法考試的才師這幫騙子用這樣的案例欺騙學員;

二、從法學案例分析角度,朝代不一樣,適用的法律不一樣,所以,不能以古代的行為,適用今天(中國)法律,這是法律人起碼的水準。

三、關於你所說,『拳打鎮關西「的歷史背景;

1、水滸第三回
魯智深與史進李忠喝酒遇到賣唱兩父女:金老漢和女兒金翠蓮。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後來被其妻趕出門,到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魯智深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後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故意挑唆並一切肉為名耗其體力,最後鄭屠不堪忍受與魯智深沖突,魯智深邊罵邊打三拳將其打死,急中生智稱其詐死,揚長而去,恐此地不宜久留,後出城,最終投奔五台山。

2、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魯提轄聽了金翠父女的遭遇,非常生氣。第2天把金翠父女送走.然後就去找鎮關西算賬.一開始魯提轄慢慢叫他做臊子,打他弄的生氣讓他先動手.魯提轄見鄭屠一刀過來就朝鄭屠小腹一腳,鄭屠倒在地上.魯提轄沖過去往一拳比一拳厲害,先是打在眼睛,鄭屠直叫好,魯提轄又一拳打在鼻子上使鼻子外道一邊,鄭屠哭著求饒,魯提轄又一拳過去打在太陽穴上,鄭屠躺在地上,魯提轄看了鄭屠死了就借鄭屠假死的理由,然後就逃之夭夭 .

就以上案例而言,如果說是當今法律適用,也屬於故意傷害。根本談不上過失。

四、故意與過失;

(一)故意;

1、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包括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

2、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3、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二)過失;

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

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

綜上所述,筆者願與任何司法考試所謂的老師PK法學。

㈢ 法學專業者如果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還能從事什麼職業

不能從事了。法律工作人員有了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要吊銷職業證,如果重新找相關的工作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不能從事這種職業。

㈣ 法律上的故意是什麼意思

法律上的故意一般是指刑法中的。刑法理論中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內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容己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損害去為之,也即行為人為達成損害目的而去故意事實行為,對損害後果是期望的;間接故意是指明知會給他人造成傷害而仍然為之,對損害後果不期望也不反對,是一種放任損害後果發生的心態。

㈤ 刑法學中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的區別是什麼

間接故意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對結果的發生專持放任的態度。屬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過於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有相似之處,二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但二者卻是有區別的。從本質上說,間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對社會關系的積極蔑視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所反映的是對社會關系消極不保護的態度。這種本質上的差別,又是通過各自的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體現出來的。首先,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於自信的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明知」比「預見」要具體、要全面。其次,間接故意是為了實現其他犯罪意圖或非犯罪意圖而實施行為,而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過於自信的過失之所以實施該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最後,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於自信的過失並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

㈥ 張明楷教授《刑法學》一書第280頁提到的「構成要件的故意」的內涵是什麼與「責任的故意」有什麼區別

我不太理解你想問的是什麼,但是我看了張明楷教授這部分內容之後,我對這段的理解是,如果行為人以為自己實施的是正當行為(如正當防衛),但是實際上其實是假想防衛,那他對於行為的違法性是不存在故意的,因此不能認為是故意。
若甲明知乙出現了假想防衛而利用乙,比如乙一直以為丙要殺他,丙其實也一直威脅乙說要殺乙,一天丙拿著鋤頭出現在乙的門前(丙可能只是剛從地里回來,當時並沒有要殺乙的意思),乙覺得自己生命受到了威脅,就想在丙「動手」之前把丙殺掉,而甲剛好有一直與丙有過節,甲也知道丙此行並不是來殺乙的,因此,甲就利用這次機會,幫助乙實施了乙所認為的「正當防衛」,對於這個行為,根據法律效果的限制責任論,乙為故意,甲構成幫助犯,根據張明楷觀點,乙為過失,甲為故意利用他人過失行為的間接正犯,即使甲不構成間接正犯,也能成立故意的幫助犯,這是因為張明楷教授認為對於正犯的假想防衛行為並不以故意為前提,而是以不法行為為前提。也就是是說,只要乙的行為構成假想防衛,甲的行為就可構成犯罪。

㈦ 《刑法學》概念中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的過失,二者如何區分,最好有例證

間接故意就是應該做且能做二沒有去做。過於自信的過失就是通過一些客觀判斷後認為不會發生,因而沒有做。

㈧ 刑法學書上說:不存在對基本犯罪持過失,而對加重結果持故意的結果加

就像樓上說的一樣。
後面的已經不是結果加重犯,而是故意殺人了。如果前面的行為構成犯罪,就是交通肇事罪與故意殺人罪了。

㈨ 請教各位法學院高手和法律界高手,本人司考生,請教各位一個問題,即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殺人罪的競合

個人認為你分析的對,只是故意殺人這個環節,如果其知道下面掛了人,因害專怕而繼承開屬車,最後致死,此才為故意殺人,如果是不知道的話,更像是交通肇事!

從上面的信息看,前後是兩個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數罪並罰;

㈩ 刑法總論問題 法學問題 為什麼案例中,若丙為死,則乙是故意傷害而不是故意殺人未遂

雖然看不抄清,但還是回答一下。死亡有可能造成四種結果:意外事故,過失致人死亡,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的結果加重犯),故意殺人罪。
區別就在於主觀,主觀上沒有故意也沒有過失,意外事件,主觀過失,過失致人死亡,然後重點來了,主觀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雖然都是故意,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要求只有傷害故意,帶著傷害故意過失致人死亡才屬於故意傷害罪,如果帶有故意殺人的故意致人死亡才屬於故意殺人。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