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社會性是指什麼
『壹』 性道德的特徵有哪些
性道德是社會道德滲透在兩性生活方面的行為規范,調節人們生理機能與社會文明之間的矛盾,是人們性行為的標准,也是衡量人類兩性關系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性道德是一種社會形態,它和其他社會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態一樣,有著各自的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主要特徵如下:(1)是特殊的規范
性道德所制約的對象比較特殊,制約著人們的兩性關系,是指導自己性生活的行為准則。而兩性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具有感情色彩、最隱蔽、最動人心弦的一部分。其次表現在性道德的制約作用十分敏感,一旦有人越軌,很快就會引起輿論嘩然,人們就會議論、譴責,連親友都感到有失臉面。
在輿論的壓力下,個人也易於產生良心上的責備。同時性道德規范與法律法規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違反性道德,進而走上性違法犯罪。
(2)有特殊層次性
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性道德的形成有著民族自身的不同特點。如有的民族至今允許一妻多夫的性關系,不認為是不道德。有的民族曾流行抱婚,有的民族仍有掩婚等,都不認為是不道德行為。
對現代文明的正當的異性間的某些交往方式,在某些地區則可能會遭到非議。人類社會本身的多層次性,反映在性道德方面也出現了多層次的要求。
(3)有一定穩定性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來說都具有穩定性特點,既使經濟基礎改變以後,原來的上層建築還將穩定地保留一定時期。性道德規范比其他上層建築變化的速度更慢,有著更大的穩定性。
因為改變舊的觀念,需要人們的思想文化、社會風尚和心理結構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比較緩慢的。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封建的道德觀念仍然在有形無形地對人們發生影響的原因所在。
(4)有廣泛社會性
性道德貫穿於人類社會的始終,是與社會共存的。從橫向來看,性道德涉及到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到了生長發育期,都要受到性道德的約束,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都很大。
『貳』 德育的社會性功能的具體表現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一、功能分類
(一)社會性功能與個體性功能
德育的社會性功能是指德育活動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它是德育的衍生性功能或工具性。
德育的個體性功能是指德育活動對個體身心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它是德育的固有功能或本體功能。
(二)正功能與負功能
正功能與負功能是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在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維度。
正功能是指德育活動對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起到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負功能是指德育活動對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起到的消極影響和阻礙作用。
(三)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顯性功能是指依照德育目的、任務和價值期望,德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符合的結果;隱性功能是指非預期的且具有較大隱藏性的功能。
二、德育的個體性功能
(一)品德形成功能
德育的品德形成功能即德育活動對個體思想品德發展的作用和影響。
1、德育在個體道德認識發展中的作用
2、德育在個體道德情感發展中的作用
3、德育在個體道德行為發展中的作用
(二)智慧發展功能
德育的智慧發展功能即德育對個體智慧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1 、德育影響著智慧發展的非智力因素
2、德育為認知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
3、德育引導著智力發展的方向
(三)審美愉悅功能(享用功能)
德育通過提升個體的道德水平與精神境界,是個體達到一種道德自由的境界,從而實現個體的精神愉悅。這種審美方面的愉悅是一種精神生活而非物質生活方面的享用。
1、德育可以滿足個體精神發展的需要
2、優良的德性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工具
3、高尚的道德行為能使人感到快樂
4、高尚的道德意境能帶來審美愉悅
三、德育的社會性功能
(一)政治功能
1、政治(階級)關系的再生產。
首先,通過學生的政治社會化,實現一種政治角色的認同。其次,通過公民道德教育,培養政治接班人。最後,通過樹立一種寬容的道德觀念,實現不同階級(階層)的政治融合
2、政治意識觀念與政治輿論的生產、傳播
3、對社會政治行動的引導
一方面,德育引導人們選擇正確的政治目標;另一方面,德育引導人們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
(二)經濟功能
1、德育對社會生產領域的影響
2、德育對社會消費領域的影響
『叄』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出處是什麼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出自中央電視台12套社會與法頻道的節目《道德觀察》。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主打節目之一,為了給觀眾搭建一個展示個性觀點、探討道德觀念的平台,突出體現欄目的「觀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欄目組以普通人、公眾人物、具爭議性人物為對象,講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觀眾的現身說法,還有嘉賓的平民視角參與,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針引線,節目流暢而又有節奏。
道德的淪喪是指嚴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人性的扭曲是指人的自然、社會和精神屬性嚴重失常。
(3)道德的社會性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宗旨和定位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系統、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的電視欄目;是中國第一個日播的道德欄目。
《道德觀察》並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目,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於: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境,共同築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現了自己。
『肆』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出處是什麼
出自中央十二套以前的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道德觀察》作為中國惟一一檔全國平台播出的道德類全日播欄目,直擊種種道德事件,一方面對可歌可泣的高尚行為進行謳歌,在感動中激發每個人心中向善的力量;
另一方面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揭露和鞭撻,在震撼中讓每個人用思考完成心靈的凈化,已成為「深刻反映中國道德現狀、深入進行道德思考、促進中國道德生態建設」的電視互動平台。
我們只是有一個信念:當我們都學會自律,學會承擔責任,當我們都真心向善時,我們會和每一個人一樣受惠。
我們的原則和信念使我們不會虛妄到認為自己可以教化大眾。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更不能惡毒、尖酸。
當我們文明地對待和處理不文明時,當我們以道德的方式糾正不道德時,我們就和觀眾一起踏上了成為合格公民的道路。
(4)道德的社會性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主創人員
主持人:路一鳴
昵稱:路易
生日:3月16日
屬相:虎
座右銘:很多,還沒想好
畢業學校:西安交通大學
業余愛好:讀書、聽音樂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主持人:徐君
2004年11月份進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工作,曾擔任《法治視界》節目主持人。有多年從事記者、編導、主持人的豐富經驗。編導並主持的專題片曾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和山東省廣播電視彩虹獎等優秀獎項。
參考文獻:網路-道德觀察
『伍』 道德的本性是什麼
《孟抄子》的道德本性:《孟子》當中講述了一個有關齊宣王的故事,人們過分地關注"以羊易牛"這件事,而忽視了對直接導致此事發生的"見牛"的分析,從而也就沒有認識到"見"當中所蘊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來,我一旦"見到"了某物,它就已經依賴、從屬於我,我就對它的生死存亡負有了道德責任,更不忍心去加害於它。而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不道德行為的發生,恰恰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我們對一些傷害視而不見或見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對象。
社會和諧的道德本性: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弄清楚和諧的本質是什麼。本文通過分析社會和諧與道德內在聯系,揭示出社會和諧的道德本性,使道德在社會和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以被重新認識。本質上,和諧社會就是一個德性社會。這種本質的認識和分析,對於構建我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陸』 性道德的核心有哪些內容
文/木蟲性道德不僅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社會道德的基礎之一。衡量一個社會是否進步,是否民主,是否平等,是否自由,是否覺悟,只要看看這個社會對性的態度,就可以基本確定。性是有道德的,其道德是變化發展的。在不同的社會,人們的性觀念不同,性行為不同,性方式不同,性愛好不同,性興趣不同,性取向不同。在一個文明社會性道德的核心內容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自願。性必須是性雙方自願的,不能存在任何強迫行為。一方違背另一方的真實意圖,而進行的性行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這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台階。二是平等。性雙方必須是平等的,在人格上必須是獨立的。如果一方能夠控制另一方的人身自由,一方能夠決定另一方的生死存亡,比如,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監獄長和犯人之間,就沒有公平可言。失去公平的性,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痛苦。三是私密。人類的性必須是私密的,是在私密狀態下完成的,因此,在此時此刻,私密就是道德,私密就是文明,私密就是尊重,私密就是理智。如果失去私密性,性就變得誇張、囂張和不道德。性的私密性是人類社會進化的結果,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四是成人。性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性雙方都應該是成人,是身體、心理都發育成熟的男人、女人,而不應該是未成年人,更不能是童年、幼年。五是快樂。性是快樂的,而且是人類的終極快樂。失去快樂的性,沒有快感的性是不道德的。那時,性會變為利用、利益、犧牲、折磨,等等,一切不文明的代名詞。快樂是性的精神實質,是人類用之抵抗災難的法寶,是幸福的源泉之一。性是一種文明,是一種釋放,是一種情愛,是一種繁衍,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是一種道德,是一種讓人類生生不息的美好行為。
『柒』 一個社會的道德的性質內容是由什麼決定的
道德的性質,強調的是性質,
所以是基礎經濟決定。
或許你說的社會經濟是另一個方面的。
『捌』 道德的社會性和多層次性特徵是什麼意思啊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回階級的答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玖』 道德的社會作用
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
1、道德為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服務,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著重大的影響。
3、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5、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道德反作用於社會經濟關系是普遍的現象,但它所起的能動作用卻具有不同的性質,存在著革命與反動、進步與保守的區別。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充分肯定道德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能動作用,但並不把它看作是變革階級社會經濟關系的決定性力量。
(9)道德的社會性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表現為:
(1)始終為產生它的經濟基礎服務,它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從道義上論證產生它的經濟基礎的合理性和正義性,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並譴責和否定不利於自己經濟基礎的思想和行為;
(2)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工具之一,統治階級的道德為統治階級的利益辯護,是維護其階級統治的精神力量。被統治階級的道德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末來的利益。
(3)一切進步的道德,總是對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一切落後、腐朽的逍德則對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4)道德還對上層建築的其他領域以及社會生活秩序起著重要影響。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拾』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鮮明的什麼性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道德特徵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回不同階答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階級性
它指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可也要以和諧為目的。
4.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5.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