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禮道德

行禮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17 02:32:49

① 在中國行納粹禮違法嗎,有違道德

吃錯葯的人、腦殘弱智才會去干這種不倫不類的事情……

② 我國傳統道德包括哪些

我國傳統道德即中華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一、仁愛孝悌
這是中華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是各種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仁」德的核心是愛人,即「仁者愛人」;孝悌之德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形成了一種濃烈的家庭親情,對家庭的關系,從而也對中國社會的穩定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團結的基石,孝悌之情擴展時「忠恕」,「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即「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社會風尚。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社會生活中濃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愛人、孝悌、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
二、謙和好禮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義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禮」是中華民族的母德之一,她根源於人的恭敬之心,辭讓之心,處於對長上,對道德准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謙受益、滿招損」這是中國人自古就懂的道理,謙德亦根源於仁德辭讓之心,其集中體現就是在榮譽、利益面前謙讓不爭,以及人際關系中的互相尊重。「和德」體現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氣」,在人際關系中為「和睦」,在價值取向上為「和諧」,而作為一種德性為「中和」,「禮」、「謙」、「和」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操。
三、誠信知報
「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涵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以「誠」為基礎,中國人形成了許多相關的道德,如為人的誠實,待人的誠懇,對事業的忠誠。「信」是守信用、講信義、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報」即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些也都是組成中國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國道德質朴性的重要表現。

四、精忠報國
對祖國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最質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為一種「千萬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是愛親人愛家的情感升華,由此也形成一種捍衛民族尊嚴、維護祖國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報國、保家衛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五、克己奉公
中華民族由於家庭本位的社會結構和禮教文化的傳統,培育了一種整體主義的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禮」的精神本質上是一種秩序的精神,突出的是整體秩序對個體的意義,要求個體服從並服務於整體。因而奉公就必須克己,克盡己私便是公,亦即是天理,「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從整體。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的精神。這種「公」的精神培育是強化對社會、民族的義務感和歷史責任感。
六、修己慎獨
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論的傳統,使得中國倫理道德,乃至整個中國文化,都建立在對人性尊嚴的強調與期待上。這種集中體現以律己修身為特徵的道德修養學說強調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維護人倫關系和整體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諸己」,「慎獨」就是在自我獨處時要嚴於律己,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己慎獨的修養傳統培養了中華民族踐履道德的自覺性於主動性,造就了許多具有高尚品質和堅定節操的君子人格。
七、見利思義
對義利關系的處理集中體現了中國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先義後利以義制利是傳統義利觀的基本內容和合理內核,也是中華民族十分重要的傳統美德。以義為人的根本特點和價值取向,是中華道德精神的精髓,她升華為「生以載義」,「義以立生」的人生觀,升華為中華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道德境界。這種道德觀念是鼓舞志士仁人為民族大業義無反顧地獻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輝寫照。
八、勤儉廉政
中國人民歷來就以勤儉節約、廉明正直著稱於世。他們以勞動自立自強,形成了熱愛勞動,吃苦耐勞,誠實勤奮的優質品質。「儉以養德」就是要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對為政者說則主要是廉德。廉既是對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應有的品德,因為無「廉」則不「潔」,無「廉」則不「明」。「廉」的本意是在取捨之間,取道義,舍邪心,嚴格自我約束。有了「廉」才可能做到「正」。「正」是遵循公益和道德。勤儉廉政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也是中國人共有的美德。
九、篤實寬厚
中國傳統道德崇尚質朴、樸素的精神。中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以「實」為標准,反對虛偽虛妄。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以「實」為價值標準的規范和美德。如老實、誠實、求實、踏實、實在等等,形成崇尚實干,反對空談的務實精神和實踐精神。在待人接物上,中華民族一向以寬厚為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人際交往中,中國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寬厚的道德人格來打動別人,達到任我溝通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宏大量,忠厚長者等道德評價,都是中華民族寬厚品德的體現。
十、勇毅力行
這是中華民族在踐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說是在道德意志方面所體現的美德。「勇」有憑力氣的血氣之勇,有憑意志的意氣之勇,理直氣壯、恪守堅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勇」。「毅」是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守道德准則方面的毅力。中國人十分重視「力行」的美德。中國文化認為,人格的完善,社會的進步,重心不在知遇言,而在於行。「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正是這種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中華民族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中能夠化險為夷,自強不息,不斷前進。

③ 作者認為儒家試圖把發自內心的自覺的道德行為外化為禮儀式和禮節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請談你對這觀點的認識

迷信理智的人不特假定理智能支配生活,而且假定理智的生活是盡善盡美的。第一個假定,是與現代哲學和心理學相矛盾的。現在我們來研究第二個假定。
理智的生活是很狹隘的。如果純任理智,則藝術對於生活無意義,因為離開情感,音樂只是空氣的震動,圖畫只是塗著顏色的紙,文學只是聯串起來的字。如果純任理智,則愛對於人生也無意義,因為離開情感,男女的結合只是為著生殖。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很刻薄寡恩的。理智指示我們應該做的事甚多,而我們實在做到的還不及百分之一。所做到的那百分之一大半全是由於有情感在後面驅遣。純信理智的人天天都打計算,有許多不利於己的事他決不肯去做的。歷史上許多俠烈的事跡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人類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則不特人生趣味剝削無余,而道德亦必流為下品。純任理智的世界中只能有法律而不能有道德。純任理智的人縱然也說道德,可是他們的道德是問理的道德,而不是問心的道德。問理的道德迫於外力,問心的道德激於衷情。問理而不問心的道德,只能給人類以束縛而不能給人類以幸福。
比方中國人所認為百善之首的「孝」,就可以當作問理的道德,也可以當作問心的道德。如果單講理智,父母對於子女不能居功,而子女對於父母便不必言孝。但是我們要知道真孝並不是一種報酬,並不是借債還息。孝只是一種愛,而凡愛都是以心感心,以情動情,決不像做生意買賣,計算你給我二五,我應該報酬你一十。世間有許多慈母,不惜犧牲一切,以養護她的嬰兒;世間也有許多嬰兒,無論到了怎樣困窮憂戚的境遇,總可以把頭埋在母親的懷里,得那不能在別處得到的保護與安慰。這就是孝的起源,這也就是一切愛的起源。這種孝全是激於至誠的,是我所謂問心的道德。
把孝看成一種義務,於是「孝」就由問心的道德降而為問理的道德了。許多人「孝順」父母,並不是因為激於情感,只因為他想凡是兒子都須得孝順父母,才成體統。禮至而情不至,孝的意義本已喪失。儒家想因存禮以存情,於是孝變成一種虛文。像胡先生所說,「無論怎樣不孝的人,一穿上麻衣,帶上高梁冠,拿著哭喪棒,人家就贊他做『孝子』了」。
孝不過是許多事例中之一種。其他一切道德也都可以有問心的和問理的分別。問理的道德雖亦不可少,而衡其價值,則在問心的道德之下。孔子講道德注重仁字,孟子講道德注重義字,仁比義更有價值,是孔門學者所公認的。宋儒注仁義兩個字說:「仁者心之德,義者事之宜。」這是很精確的。
一言以蔽之,仁勝於義,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生活是多方面的,我們不但要能夠知,我們更要能夠感。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而理勝於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④ 道德小故事,還有它的寓意==關於知禮、守義、行仁中的任意一方面的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版.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權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 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⑤ 行禮的重要性

第一,禮儀是一種首德行為規范.
規范就是規矩、章法、條條框框,也就是說禮儀是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的條條框框,告訴你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如你到老師或領導辦公室辦事,進門前要先敲門,若不敲門就直接闖進去是失禮的.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表明禮儀比起法律、紀律,其約束力要弱得多,違反禮儀規范,只能讓別人產生厭惡,別人不能對你進行制載,為此,禮儀的約束 靠道德修養的自律.

第二,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禮儀的本質.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當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照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會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

第三,禮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
沒有它,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就會遭到破壞,在這方面,它和法律、紀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目的,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都非常重視禮儀規范的建設.

第四.禮儀要求全體成員共同遵守.
道德體系中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職業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會道德.因此它屬於社會公德的內容.社會公德是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行為規范,如果一個人連社會公德都不能遵守,那麼就說明這個人的道德修養太差了.由此也說明禮儀修養的重要性.

第五,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活動中遵守.
這是它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禮儀規范就不一定適用了.如在公共場所穿拖鞋是失禮的,而在家穿拖鞋則是正常的.

⑥ 怎麼用明禮修身強素質,積聚道德正能量做手抄報

「見來賢思齊知德禮,積善成德匯源能量」。近日,石阡縣委黨校「道德講堂石阡總堂」第5期在古典音樂《高山流水》中開講,全省第四屆道德模範候選人石阡工行小伙牛洲林登台現身說德,全縣第10期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初聘培訓班學員及黨校黨員幹部50餘人參加本期「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主題活動。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主體價值觀和基本道德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戰和沖擊,誠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會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為 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搭建思想道德建設新平台,該縣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德」建設為重點,以縣委黨校為依託建立「道德講堂石阡總堂」,廣泛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⑦ 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

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譽.——《荀子》
這句話將內修身與治國容結合起來,告訴我們:善的理念與追求可以使我們修身正行.文明禮儀教育歷來被中華民族所看重.而作為當代學生,文明修身,厚德正行尤為需要.「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尊重別人,並仁德的人.才會使大家尊敬與贊譽.

⑧ 關於寫做人的基本道德,禮儀,之類的文言文。。或者孔子的也行,多多益善。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孝: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孝順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往大了說,可以是對國家盡忠,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相互幫助。擴而充之,對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這樣人和人之間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謙讓。
忠: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國民的責任,就是要忠於祖國和人民。「忠」也是要忠於組織和自己的工作職責。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對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將來到社會服務時,「言必忠信,行必篤敬」,說出的話,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騙他人。所做的事,必須要有恭恭敬敬的態度,認真去做,絕對不敷衍了事。
禮:是禮節。見到人要有禮貌,我們應該遵守各種規定,遵紀守法(也包括禮貌)。學生見到師長要敬禮,見到父母要敬禮,見到客人要敬禮。不但表面上要敬禮,心裡上更要恭敬,這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體現。
義:是義氣。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無論誰有困難,要盡力去幫助,解決問題。對朋友要有道義,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絕無企圖之心。(當然這不是那種狹隘的「哥們義氣」,那不是義,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潔。有廉潔的人,無論見到什麼,不起貪求之心,沒有想佔便宜的心,而養成大公無私的精神。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於禽獸一樣。「恥」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恥近乎勇」,知道錯誤就去改過,為當所為,不也是勇的表現嗎!
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礎,以上也是大致的意思,沒有擴展開說(也不是一言半語所能盡也 ),但是我們大致能夠做到這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何況更能探索它的深意呢!。

⑨ 古之為君者,深行之謂之道德,淺行之謂之仁義,薄行之謂之禮智翻譯T_T

過去的人說,為君者修行的深懂道德,淺懂仁義,再淺其嗎知禮智

⑩ 禮讓行人,這個禮到底是法律還是道德

禮讓行人,這個「禮」現在是以法律的形式,體現道德的高度。可以說「禮讓行人」是法律與道德統一的整體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