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瞭望網

法治瞭望網

發布時間: 2021-01-19 23:53:26

Ⅰ 人民法治監督網是個什麼網站

人民法制監督網是替百姓維權網站

Ⅱ 法制嘹望是什麼媒體

法治瞭望》已匆匆走過三年,這三年,《法治瞭望》在成長,而我作為《法治瞭望》的「粉絲」也在成長。
回想三年前,我還是基層人民法庭的一名審判員,那時法院對法庭有一個綜合考核,其中一項就是宣傳信息和調研工作,庭里根據我的情況讓我負責該項工作,認為我有多年從事審判的閱歷和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一定能擔當此任。雖然幾年的審判實踐,除了書寫裁判文書和與之相關的案例分析、審理報告外,不曾拿起筆寫文章,更談不上在電腦上打字爬格子啦。記得2005年初我和庭長去縣政法委,在政法委辦公室第一次看到了《法治瞭望》這份刊物,政法委的同志見我如此喜愛,便把剛發行的三期給我,並囑咐有時間寫篇稿子投一投,我欣然默應。當時我拿到的幾期《法治瞭望》已過數月,雖屬「舊聞」,但那設計新穎的版面,以及那或辛辣、或優美的文字,那彰顯法制,鞭打丑惡,呼喚公平正義的字里行間,依然讓我痴愛有加。
仔細研讀了幾期《法治瞭望》以後,我便試著結合法院、法庭的工作和辦案實際,開始給《法治瞭望》投稿。記得我投給《法治瞭望》的第一篇稿子是關於我院改革的文章,題目叫《方圓鑄就的前後——記茌平法院設立廉政、審判責任基金制度》。說來好笑,那個時候的我,主要是用筆寫,然後找人給打出來,修改後再找人打,來回幾次。列印出來後,我准備用信封郵寄過去,一位同事說現在誰還用信封寄啊,在電腦上用信箱滑鼠一點就行。最後還是借用別人的信箱發走了我的第一篇稿子。大約過了一段時間,編輯劉繼孟打來電話,認為我寫的稿子不錯,擬發表,要我作進一步的修改,然後再發回,我遵照劉編輯的要求修改後,又從電腦上發過去。很快我的這篇文章《「方圓」規范出來的變化》在2006年《法治瞭望》第 二 期刊發出來。手捧登有自己文章的《法治瞭望》我激動得夜不能寐。
以後的日子裡,我一發不可收,不斷把自己的習作發給《法治瞭望》的各個欄目,同時,並有幸得到主編王長福、孟昭詩和劉繼孟的賞識和提攜,因為有了諸位老師的提攜我的稿子頻頻見諸報端和《法治瞭望》,2006年我成為聊城法學會的會員,作為會員和讀者,我更加鍾愛《法治瞭望》。先後發表了《法官兵媽媽 》、《法官 職業道德 公正》、《由謝覺哉「慎刑少殺」想到的》等十幾篇通訊、文學、新聞、案例和理論調研文章,在聊城法學會主辦的《十五省市自治區地方法學會工作論壇》上,我發表的《構建和諧社會與法院信訪》一文獲得二等獎並收入法學會論文集,2006年被《法治嘹望》評為優秀通訊員。這一年我在《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山東法制報》《聊城日報》等各大媒體發表的文章也是碩果累累,同時被《山東法制報》(審判周刊)評為優秀通訊員,年終被單位樹為」調研標兵」並嘉獎,今年《法治嘹望》又邀請我為特邀通訊員和兼職評刊員,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
2006年5月,我從基層人民法庭調到法院研究室專職從事宣傳信息調研工作,研究室除日常的文字工作之外,還有理論研究和法制宣傳的任務。從基層法庭到院機關,我知道,除了院領導的垂愛以外,更重要得是多級媒體培養了我,尤其是《法治嘹望》的諸位編輯老師,可以說,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法治嘹望》是我成長的平台。現在我不僅用筆寫,也可以在電腦上打字,並且還十分熟練,再也不用著找別人幫忙發稿子了,同時也能編排、編輯、校對,成了信息宣傳的骨幹,這一切都得益於與《法治嘹望》的相識和結緣。
翻開《法治嘹望》,除了重新閱讀一些現在仍覺新鮮的文章之外,翻看自己登在上邊的文章——也叫自我欣賞吧,也算是一大樂趣了。一直以來我堅持每期必讀,從創刊到增刊至今完好保存,對《法治嘹望》的那份情感,猶如陳年老酒一般,愈醇愈濃,每每忙碌一天後,晚上回到家中,沏上一杯清茶,然後斜躺在客廳的沙發,邊品茶邊仔細品讀《法治嘹望》上的每個欄目、每一行文字,那種感覺,如同在和一位老友天南地北的神侃,亦如在聆聽一位情深意厚的師長的教誨…….
《法治嘹望》,我的良師!我的益友!

Ⅲ 什麼是法治觀念如何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

法治觀念的定義:所謂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回看法也就是依靠法答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

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在西方哲學中,「超越」雖然在不同哲學流派、不同哲學家語境下,內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種界限之意,而不是將其全盤否定。

(3)法治瞭望網擴展閱讀

「法律浪漫主義」認為,法律無所不能,解決任何中國一切問題的良方。在遇到社會問題,他們幾乎都會情不自禁地提出要制定相關法律,既有法律不能滿足治理期望時,總是希冀於修改法律。

賦予法律功能過高期望和過於理想化的思維,屬於典型的法律浪漫主義情結。法律浪漫主義者忽視了社會關系的多元性、復雜性以及法律調整對象和介入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有限性。

將法律的功能無限誇大,偏離法律的本性和國家建立法律制度的初衷,也忽視其他非法律社會控制措施的意義和作用,法律浪漫主義必然會面臨現實困境。

Ⅳ 關於法治的作文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談到「法」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有法的社會里,然而作為21世紀的我們就要「知法、學法、遵法、用法」。像我們這些中學生就有《未成年保護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老師有《教師法》,我們只有做好自己應遵守的法律才能快樂地生活。馬路上的車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不然就會發生交通事故。我們生活在社會上,必然也要受到法律的約束與制裁,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一旦違反法律觸犯法律,也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我們正在成長,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時候,我們在面對世界時,有美好有難過有陽光有黑暗有競爭有壓力,同時也在面對著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不守法則的現象莫非是打架、勒索、搶劫等。舉一個例子:曾有一篇報道說過,一個16歲的中學生,因為長期被所謂的學校「老大」勒索,不敢跟家長學校說,終於惱羞成怒,用一把小刀將一個人刺死,這個中學生就這樣毀了自己的前途,如果這個中學生能在被勒索時會用「法」,也許就不會釀成今天的大錯。鄧小平爺爺曾就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而現在正在處於青少年的我們,正在懵懵懂懂,對於所謂的「法制」還只是略懂一二。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為了祖國的繁華穩定,我們必須選擇一條正確的路,然後我們就必須懂法,必須知法,這樣我們才能邁出人生的第一好步。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可能會有無數個誘惑在等待著我們,但是我們必須無時無刻都想著「法」,在每一次抉擇之時,都要想著「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好公民。只有學好法律,我們才能用好法律。當我們遇到一些危險時,我們能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甚至也可以維護到他人的利益。祖國未來的事業都由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繼承,將要承擔依法建設國家、依法管理國家、依法發展國家的神聖使命,這都關於到「法」,可想而知,「法」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法」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是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必須做到「知法、學法、遵法、用法」當一個真正的好公民。

Ⅳ 法治信息網是什麼類型網站

法治信息網屬於信息門戶網站

Ⅵ 法治中國網路電視 法治觀察頻道是不是正規國家新聞媒體機構

你想它是還是不是

Ⅶ 新華法治網是正規網站嗎

巨龍之魂

Ⅷ 聽說最近有個縣市瞭望的時政網站不錯,問下他的論壇好不好

興國論壇,還不錯!很好的,更新很快,實效很強!

Ⅸ 青少年普法網學生法治平台

宣傳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Ⅹ 中國法治網是真的嗎

都是紙上談「法」,只能作為打發時間用的

熱點內容
華為不遵守勞動法 發布:2025-05-24 07:50:19 瀏覽:502
法制化與法治化的區別 發布:2025-05-24 07:36:13 瀏覽:221
台中地方法院 發布:2025-05-24 07:34:44 瀏覽:471
如何認識民商法 發布:2025-05-24 07:30:20 瀏覽:813
民事訴訟法第93條的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5-05-24 07:26:32 瀏覽:293
按勞動法孕婦要上夜班嗎 發布:2025-05-24 07:26:31 瀏覽:44
法院起訴要帶什麼 發布:2025-05-24 07:26:27 瀏覽:991
李永升刑法 發布:2025-05-24 07:26:22 瀏覽:25
勞動法法定每月正常出勤 發布:2025-05-24 06:55:41 瀏覽:610
2009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真題 發布:2025-05-24 06:51:32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