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兩份
A. 合同的簽訂必須是一式兩份嗎
書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須條件。合同訂回立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除非是法律規定必須采答用書面形式的,否則口頭達成一致的合同同樣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達方式,作為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載體,對合同的效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合同的形式可以分為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不能當然認定其為無效。根據立法精神,對合同書面形式的要求主要是基於證據上的考慮,以便更容易地解決這類合同糾紛。也就是說,這里的「應當」不同於「必須」,即使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也成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B. 甲方持兩份合同,乙方持一份合同合法嗎
合同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如果乙方一份不夠用,可以修改合同,增加份回數,只要不是《中華人答民共和國合同法》中下列情況,合同都是有效的。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C. 合同法是否規定所有合同需一式兩份
不是的,一式好幾份或一份都可以。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只有一份合同,那麼雙方當事人應該會有一方沒有合同。那麼當對方違反合同時,就很麻煩了,因為合同原件在對方手裡,對方肯定會刁難。
D. 勞動合同能同時擁有兩份嗎
勞動合同能同時擁有兩份,雙重勞動合同均可以同時合法存在,兩份合同互相嚴重影響執行的除外。
其一,依法成立且生效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亦是合同,除了由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特別規范外,有關合同的訂立、履行、效力等方面可以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一般原則之規定。
我國《合同法》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只有不違反法律法規定強制或禁止性規定,依法成立且生效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同樣,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亦具有法律效力。不因是否能同時履行而影響其法律效力。
其二,雙重勞動合同並非不可能同時履行
作為勞動合同關系提供勞動力的一方,盡管可能面臨同時履行雙重勞動合同之客觀障礙,但也並非不能同時履行。下列情形,就不影響勞動者在雙重勞動合同關系中同時履行:
勞動者與A公司和B公司雖同時訂有時間重疊的勞動合同,但其中A公司經營面臨困維,出現勞動力過剩又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下崗或不需要對A公司提供勞動力,而可以在同一時間向B公司提供勞動力;
勞動者與A公司和B公司雖同時訂有時間重疊的勞動合同,但其中A公司是全日制用工,B公司是非全日制用工,勞動為兩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互不影響;
勞動者與A公司和B公司雖同時訂有時間重疊的勞動合同,但兩公司採用的是不定時工作制,如聘作勞動者為經理、業務外銷員等崗位,勞動為兩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互不影響。
其三、勞動合同的效力與能否履行並無直接聯系
無論依據《合同法》,還是《勞動合同法》等相關規定,均無合同履行不能則合同無效之規定。勞動合同如果存在因時間沖突而無法履行或履行不能的情形,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要求另一方承擔違約或賠償責任,但認為其因此無效並無法律依據。
其四、勞動合同法亦不禁止存在雙重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E. 關於兩份合同的問題
在合同法上不存在假合同的說法。
你絕對是不應該和他這樣簽約的。難免會承擔責任。
你的客戶有可能用這個合同去報假賬之類,這樣你就是夥同詐騙。問題很嚴重
至於說他給你簽一個私下的補充說明條款,那麼不合法的。
F. 同時簽訂的兩份合同,其中條款不一樣,應該以哪份為准
以最後一份為准,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對合同的專內容和條款進行協屬商並達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斷依據是承諾是否生效。
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際,就是合同生效之時。兩者在時間上是同步的。
(6)合同法關於兩份擴展閱讀
當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的載體。我國《合同法》第10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該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經濟合同的形式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之間明確權利義務的表達方式,也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的表現方法。根據經濟合同法規定,經濟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兩種。
G. 合同必須是兩份的嗎
有效合同有四個要件一、主體資格合法。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合法,指勞動者必須是年滿16周歲、具備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公民。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作為主體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文體部門招收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須經勞動人事部門特批)。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合法,指用人單位須經主管部門批准依法從事生產經營和其他相應的業務,享有法律賦予的用人資格或能力。
二、合同內容合法。主要指勞動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勞動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這里, 「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就是法律關於勞動合同試用期的強制性規定。假若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為十個月,由於違背了上述「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的強制性法律規定,顯然是無效的。
三、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根據《勞動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因為違背了當事人的真實意願,所以是無效的。另外,如果有證據證明當事人對合同內容有重大誤解,這樣的勞動合同也應無效。
四、合同訂立的形式合法。《勞動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對於以口頭、錄音、錄像等形式訂立的勞動合同,均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