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旅遊合同法的特徵

旅遊合同法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03 07:31:59

A. 如何辨別旅遊合同

只要是合同就具有效力,注意騎縫章和公章,注意合同的違約事項規定。可以下一個旅遊合同範本看一看,亦或者搜索下簽訂旅遊合同注意事項。 簽訂合同規范詳細旅遊者出行前一定要與旅行社規范、詳細簽訂旅遊合同,在旅遊合同中要明確游覽景點數目、導游服務標准等等,明確旅行社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是否提供規范性的合同文本 二、是否加蓋單位公章 三、是否提供國家正式使用的銀錢收據等 四、要明確約定合同內容 1、旅遊合同中應包括旅遊行程、旅遊價格、保險金額、違約責任等基本內容。 2、合同應對旅遊線路和旅遊景點、乘坐的交通工具及標准、用餐及住宿標准作明確描述。 3、旅遊景點一項,應明確所有景點與參觀的起始時間,必要時,可將旅行社廣告中約定的日程作為合同附件。 4、住宿標准一項,應注意「標准間」一詞只有在星級飯店裡才有具體意義,因而,當住宿的地方是一般的旅館、招待所時,應明確約定床位數、有無衛生間、電視機、電話等住宿設施及條件。 5、購物一項應明確購物次數、購物點名稱及停留時間。違約責任一項應包括糾紛處理方式、投訴受理機構等。 在旅行中,雙方要按合同履行自己的承諾。如果旅行社不按合同辦事,像改變酒店星級、降低用餐標准、飛機改火車、卧鋪變硬坐等行徑,旅遊者要將其違約事實和造成的後果真實的記錄下來,盡可能的保留物證,以便今後向有關部門投訴。 反之,旅遊者變更協議,如暫時離團、提前返回等也要事先通報旅行社,並最好達成書面協議。擅自變更,旅遊者要「小心」旅行社的反投訴。對導游改變行程、收受回扣、帶團「扎店」等違法違規現象,國家旅遊局於1999年10月發布實施了《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從法規上進行了嚴格的制約處罰。

B. 合同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1)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內容而引起民事法律關系設立、變更和終止的行為。而合同是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結果,是以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且合同的內容即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由意思表示的內容來確定的。因而,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2)合同是一種雙方或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互相或平行作出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的協議。
(3)合同是以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首先,合同當事人簽訂合同的目的,在於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因而合同的內容為當事人之間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其次,合同當事人為了實現或保證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以合同的方式來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4)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這其中包括:合同的主體必須合法,訂立合同的程序必須合法,合同的形式必須合法,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合同的履行必須合法,合同的變更、解除必須合法等等。
(5)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所謂法律約束力,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必須遵守合同的規定,如果違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合同的法律約束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二是違反合同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望樓主採納

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

C. 旅遊法律關系具有哪三個特徵法律行為必須具有哪四個條件旅行社對導遊人員的管理職責有哪些

特徵1以現存法律規范為前提2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3是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條件:行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和形式合法。職責1培訓2訂立合同3建立檔案4導游員的等級評定

D.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什麼類型的合同屬於無效旅遊合同

適用於《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內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容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旅遊合同中有以上情況的為無效合同。

E. 旅遊法規的表現形式和特徵

你們復的書應該和我的不一樣制吧~我的書上說呢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沒有寫旅遊法規的特徵
1,旅遊法律責任是一種強制性的法律責任
2,旅遊法律責任是一種綜合性的法律責任
3,追究旅遊法律責任的機關具有多樣性.

不過應該差不多~它是在第一章介紹旅遊法規說的~
至於表現形式就沒呢~

F. 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1 9 9 9年1 0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

(2)合同的當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雙方自願協商,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觀點、主張強加給另一方。

(3)合同的目的性在於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4)合同的成立必須有兩個以上當事人;兩個以上寧事人不僅作出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是一致的。

(6)旅遊合同法的特徵擴展閱讀: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於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計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條。

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

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的含義

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自然人或法人)關於建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此類合同是產生債的一種最為普遍和重要的根據,故又稱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規定的經濟合同,屬於債權合同的范圍。合同有時也泛指發生一定權利、義務的協議。又稱契約。如買賣合同、師徒合同、勞動合同以及工廠與車間訂立的承包合同等。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劃分為:

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等。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無息借貸、無償保管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為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取得權利需向對方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無償合同即當事人一方只取得權利而不償付代價的合同,故又稱恩惠合同。前者如買賣、互易合同等,後者如贈與、使用合同等。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以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為諾成合同。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實物給付,合同始能成立,為實踐合同,亦稱要物合同。

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凡合同成立須依特定形式始為有效的,為要式合同;反之,為非要式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規定,法人之間的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公民間房屋買賣合同除用書面形式訂立外,尚須在國家主管機關登記過戶。

主合同與從合同

凡不依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而能獨立成立的合同,稱為主合同。凡必須以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始能成立的合同,稱為從合同。例如債權合同為主合同,

保證該合同債務之履行的保證合同為從合同。從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故主合同消滅時,從合同原則上亦隨之消滅。反之,從合同的消滅,並不影響主合同的效力。

本約與預約

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的協議為預約。嗣後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為本約,即本合同。凡訂有預約的,即負有訂立本合同的義務,違背預約而使對方遭受損失時亦應負民事責任。

其他合同

通常合同當事人均為自己或自己的被代理人取得一定權利而締結合同。但在某些情況下,締結合同的一方是為第三人取得權利或利益的,從而賦予第三人對債務人的獨立請求權,故稱為第三人利益締結的合同。

依據法律或合同規定向受益人給付保險金額的人壽保險合同,是典型的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因被保險人死亡後,受益人為第三人。此外,合同還可分為總合同與分合同;要因合同與不要因合同;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等。

G. 結合相關實際說說什麼是旅遊合同、旅遊合同的法律特徵和形式是什麼談談旅遊合同的作用和意義

財大旅遊法規的哥們哈

H. 合同法 旅遊合同法


第九章 合同法與旅遊合同
一、合同法的含義與基本原則
(一)合同法的含義。
 廣義合同法是關於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專門調整合同的《合同法》和
散見於各種法律規定之中的合同法律規范;它是民法的組成部分,歸屬於民法。
狹義的合同是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 平等原則 2 自願原則 3 公平原則 4 誠實信用原則
5 遵守法律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二 合同的概念、分類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協 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 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二)合同的分類 1 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2 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3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4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5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6 為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三 合同的訂立
(一)訂立合同的主體
訂立合同的主體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組織。 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是民事主體從事
民事活動的前提條件。 (二)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其他形式。

1 口頭形式:它指當事人用語言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不用文字表達協議內容的
合同形式。
2 書面形式:它指以文字等有形方式表現合同內容而達成的協議。如合同書、信
件、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3 其他形式:它指當事人未用語言明確表示成立,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或特定情
形推定成立的協議。
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這三種合同形式,但為有效解決爭議,應以書面合同形式為
最佳選擇;
注意:《合同法》第10條第2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
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三)合同的內容。
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當事人名稱、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
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的方法等條款。 (四)合同的訂立方式
合同的訂立方式也稱合同的訂立過程。
合同訂立的方式為要約和承諾,也就是合同訂立經過要約和承諾的過程。 1 要約.它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和
對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 承諾:
承諾是受要約人做出的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做出,承諾通知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承諾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合同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四、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效力的含義:合同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的依法成
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拘束力乃至對第三人的強制力。 (二)合同的生效(有效合同)
1、合同的生效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真實是當事人內心願望,不是違心的願望。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指不違反法
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范,不損害社會公共秩序,不違背道德准則和風俗習慣。

I. 旅遊合同是什麼合同類型,它是15種合同中的哪一種

關於旅遊合同的法律性質,理論上一向分歧很大,主要有委託合同說、行紀說、居間說、承攬契約說、服務合同說等觀點。但在旅遊合同中,旅行社並不受旅遊者指示的拘束,相反,在旅遊過程中各項旅程、食宿及活動等基本是由旅行社安排,旅行社與旅遊者訂立旅遊合同時,並無將旅遊服務的內容和條件詳細報告給旅遊者的義務,在旅遊結束後,也無將其所支出經費的詳細內容、帳目向旅遊者報告的義務;這與委託合同、行紀合同明顯不同;在實踐中,大部分旅遊活動是由旅行社以自己的名義與其他服務者直接訂約,這與居間合同中當事人約定一方向他方報告訂約機會或為訂約媒介、他方支付報酬顯有區別;旅遊合同中旅行社「先收費、後接待」的商業習慣又和完成工作後再給付報酬的承攬合同相沖突;服務合同又明顯忽視了絕大部分旅遊活動並非旅行社提供的客觀事實,而且也不能指出旅遊合同的特殊中介性質。旅遊合同應是一種新型的合同,不能歸入傳統民法中的任何一類有名合同。因此,應從立法上直接進行規制,使旅遊合同典型化、有名化。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在不違反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強行性規范的前提下,允許當事人訂立任何內容的合同,這就是合同類型自由原則。據此,當事人訂立了法律未規定的非典型合同系自然之事。何況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交易活動日益復雜,當事人不能不在法定合同類型之外,另創新型合同,以滿足不同需要。但這並不意味典型合同無存在的必要。原因之一,當事人往往不是法律專家,所擬合同不周全、未達利益平衡系常有之事,而典型合同規范是立法者就實際存在的具有成熟性和典型性的交易形式,斟酌當事人的利益狀態和各種沖突的可能,以主給付義務為出發點所作的規定,一般都能體現公平正義,符合當事人的利益。以典型合同規范補充當事人約定的疏漏,使合同內容臻於完備是十分必要的。原因之二,典型合同規范中可設有強行性規范,在當事人的約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或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狀態嚴重失衡時,可以給強行性規范矯正,從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正因為如此,在合同類型自由的原則下規定典型合同,仍然必要。非典型合同產生以後,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具有成熟性和典型性時,合同立法應適時地規范,使之成為典型合同。從這種意義上說,合同法的歷史是非典型合同不斷在變成典型合同的過程。外國旅遊合同立法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旅遊合同立法是和旅遊法的發展分不開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前,人類社會已有一些關於旅遊法的萌芽,但長期以來,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法並未產生,更談不上旅遊合同的立法了,直至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各國逐漸意識到一種新的商事關系和新型合同正在出現,傳統法律和商業習慣並不能有效安排這種新的商事關系,也不能公平地處理所產生的合同糾紛,於是各國紛紛頒布旅遊法,並相應地在旅遊法和民法中制定、增補了大量調整旅遊合同的法律規范,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立法活動中,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民法典>第651條、《南斯拉夫債務關系法》第859條至896條、《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編第4章第5節以及日本、英國等國旅遊基本法中的一些相關規定。另外,聯邦德國還於1979年制定了單行的《旅遊契約法》 與各國國內旅遊合同立法相適應,1970年4月布魯塞爾外交會議還通過了《關於旅行契約的國際公約》,標志著世界旅遊合同立法開始趨向統一。綜上可見,旅遊合同是一種新型的合同,參照國際通行作法及港澳台旅遊合同立法的成功經驗,應將旅遊合同典型化、有名化。

J. 旅行社法律特徵

旅行社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為旅遊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招徠、接待旅遊者,為旅遊者安排食宿等有償服務活動的企業。 從旅行社概念中,可以看出旅行社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第一,旅行社是企業法人。作為企業法人,須具備法人的條件。設立旅行社企業,必須具備《條例》所規定的條件,須經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後,即取得旅行社企業法人的資格。 第二,旅行社是從事旅遊業務的企業法人。旅行社所從事的旅遊業務主要是代辦出入境和簽證手續,招徠並接待旅遊者。招徠,指旅行社按照批準的業務范圍,在國內外開展宣傳促銷活動,組織旅遊者的工作;接待,指旅行社根據與旅遊者達成的協議,為其安排行、游、購、食、宿、娛等並提供導游服務。 第三,旅行社是以營利為目的企業法人。旅行社作為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通過收取服務費,為旅遊者提供有償服務,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也才能實現這一目的。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貪污受賄罪 發布:2025-09-14 14:19:24 瀏覽:272
科技法庭法院 發布:2025-09-14 14:19:23 瀏覽:529
中國人民最高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4 13:44:41 瀏覽:587
行政法修訂溯及力 發布:2025-09-14 13:44:40 瀏覽:502
與法社會學有關的思考點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548
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44
北京民告官律師 發布:2025-09-14 13:33:40 瀏覽:165
山陽司法網 發布:2025-09-14 13:22:23 瀏覽:129
十二道菜刑法 發布:2025-09-14 13:20:48 瀏覽:814
看社會與法的感想 發布:2025-09-14 13:11:03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