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調崗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調崗

發布時間: 2021-02-03 08:06:23

Ⅰ 勞動合同法 工作崗位與調崗

有這種可能,但勞動合同中崗位只填寫「員工」是不合法,必須有工作內容的條款。
《勞回動法》第十九條答 【合同形式和條款】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Ⅱ 解讀《勞動合同法》 怎樣的"調崗調薪"才合法

有三種方式是合法的:
1、跟勞動者協商一致,簽訂協議書後作出調整。
2、根據勞動者回的工作能力按有答效的標准評定其屬於「不能勝任工作「,就可以要求其接受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並相應按新崗位調整工資。
3、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可以作出調整。如改營、業務運營原因需關閉原先某些生產部門等等。
至於怎樣的標準是有效的,要根據各崗位的工作情況或相關標准規定,同時要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通過,才能作為本單位中合法、有效的評價標准、依據、規定。

勞動法關於調崗到底是怎麼解讀的

按實來際情況,調崗屬於對勞動合自同內容的更改,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進行調崗。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雖然上述中用人單位調崗行為合法,但是在員工拒絕的情況下,仍不可作為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若勞動者已掌握用人單位解僱你的證據,可以申請仲裁,要求經濟補償金。

如果在你不同意調整新的工作崗位,用人單位又不能提供證據證實對你進行了新的工作崗位培訓的前提情況下,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應屬於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該情況下應支付你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賠償金的計算方式是二倍的經濟補償金,並非如你所說是二倍的賠償金)。

Ⅳ 勞動合同法背景下如何調崗調薪

立法者而言,《勞動合同法》作為一部從一審到四審經歷了近3年的新生法律,它的臨盆可能不是一句「瓜熟蒂落」能輕易概括的,就立法程序而言,它的降生將是一個過程的結束,而對於法律的施行而言,對於廣大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它僅僅才剛剛開始。 在新法的模式下,法律條款剛性明顯增加,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將面臨更多、要求更高的精細化管理的新挑戰,調崗調薪就是一個重要問題。調崗調薪會牽涉到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處理好這方面的工作,緩解矛盾,保持員工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 1、分析利弊,勤思考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著眼於共同發展,側重強調「人性化管理」。在調崗的問題上,首先應該考慮公司的整體工作安排,通過崗位的調換是否確實能促進公司的整體發展,同時對員工的基本情況,如學歷、專業、資歷、工作經歷等方面作綜合評估:一方面評估該員工是否能勝任新的崗位,以達到公司調崗的目的,另一方面評估該崗位是否適合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對員工會帶來什麼樣的促進和影響。這些都關繫到調整崗位的效果,需要最先考慮。 2、慎重決斷,先做好 充分的利弊權衡之後,做好決斷是下一個關鍵。公司應當建立一套合理的人員調配製度,對於人員調配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報批,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對調崗所設計的各項內容,包括利弊、意義、新老崗位的安排、薪水、交接等向領導匯報,以確保公司領導層在調配中決策中的准確性,為日後的工作以及糾紛的預防和控制大好基礎。 3、換位思考,有成效 調崗調薪往往都是直接牽涉到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們在操作時必須站在員工的角度,為員工考慮一下,通過換位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員工的想法,以促進調動其積極性,同時也能為面談積累素菜,以期員工的更大理解和支持。 4、准備充分,講技巧 在作出調配決定告知員工之前,一些資料的准備必不可少,如整理和分析調整的充分理由,抉擇的依據,草擬訂員工崗位調動協議書、談話記錄、調配通知單、以前的工資單和調整後的工資等級、員工以往的表現以及能夠充分說明調動對員工有利的材料等,以便在面談時逐一使用。 5、親切面談,態度好 調崗的成功關鍵並不在於把員工調整到某個崗位,而是調整以後員工能一如繼往甚至更努力地為企業服務,獲得員工的支持是調崗的嘴關鍵的步驟。 從管理的角度看,獲得支持的前提是良好的溝通,當企業決定對某一員工進行崗位調整時,就應當及時的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獲得員工的支持。從實踐來看,面談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面談可以交流雙方對於這一問題的認識,求同存異,以達到最終的目的。 在面談的時候要注意:1、盡可能傾聽;2、不要輕易改變決策;3、掌握主動,態度和藹;4、氛圍平等和諧;5、適當做好記錄。 6、簽訂協議,很重要 簽訂變更協議是勞動關系管理對調崗法律手續的要求,對於確保雙方合法權益,防止日後發生爭議都很有意義。建議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崗位名稱、到崗時間、新崗位的職責和許可權、上崗培訓與考核,以及調崗後可能涉及的調薪,語言應盡量規范,言簡意賅,協議應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7、崗前培訓,不可少 經過調崗後,出於對崗位和員工的負責,用人單位有義務安排崗前培訓。內容一般有:新崗位說明書職責、許可權、條件、新崗位的操作流程、與新崗位有關的專業知識等,可採用集中培訓與帶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通過制定和執行帶教計劃的方法,在工作中進行培訓,這樣效果往往會更好,經培訓考核後正式上崗。 8、加強考核,能確保 對於員工在新的崗位尤其要增加考核的頻度和深度,根據PDCA循環的原則,以達到對調配行為的驗證和監控,使該項管理行為處於一個閉合的環節。當發現問題時,也能及時的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在考核的技巧上,要著重對崗位的適應性,崗位工作指標的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可採用關鍵事件法、行為錨定量表測定法和兩兩比較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9、依據充分,錯不了 對於調崗中牽涉的各類資料均應認真分析,妥善保存,尤其是因業績不好,被認為不勝任原崗位的員工,因為這是以後可能發生的解除合同所需之重要依據。 10、預防糾紛,莫輕瞧 調崗調薪是當前勞動爭議的焦點之一,關鍵是在於調崗和由此產生的調薪問題,直接關繫到每個人的最根本的經濟利益。

Ⅳ 公司擅自調動員工工作崗位,適用勞動合同法哪條司法解釋

根據《勞來動法》第十七源條第一款的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調換工人崗位應與工人協商一致才可以。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貪污受賄罪 發布:2025-09-14 14:19:24 瀏覽:272
科技法庭法院 發布:2025-09-14 14:19:23 瀏覽:529
中國人民最高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4 13:44:41 瀏覽:587
行政法修訂溯及力 發布:2025-09-14 13:44:40 瀏覽:502
與法社會學有關的思考點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548
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44
北京民告官律師 發布:2025-09-14 13:33:40 瀏覽:165
山陽司法網 發布:2025-09-14 13:22:23 瀏覽:129
十二道菜刑法 發布:2025-09-14 13:20:48 瀏覽:814
看社會與法的感想 發布:2025-09-14 13:11:03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