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錦屏鄉土社會的法與民間糾紛解決

錦屏鄉土社會的法與民間糾紛解決

發布時間: 2021-02-03 22:26:42

『壹』 民間借貸糾紛如何處理,黑惡勢力如何插手民間借貸

一、民間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在金融資源匱乏、投資渠道較少的廣大農村及城鎮地區,民間借貸發展勢頭迅猛。雖然民間借貸彌補了正規金融的缺位問題,支持了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繁榮發展,但由於民間借貸發展中尚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由此釀成許多糾紛,給民間借貸帶來了諸多風險。為正確引導民間借貸行為,准確掌握民間借貸糾紛情況及其處理機制,以下為處理糾紛的常用方式:
(一)訴訟是解決民間借貸糾紛的主要手段。據調查,當前處理民間糾紛的方式主要為訴訟,通過其他形式解決的民間借貸糾紛數量較少。在法院受理的借貸糾紛案件中,被告大多不願出庭應訴,並且還存在被告拒簽法院應訴手續或於原告起訴前離家外出的情形,導致法院在開庭審理時只能作出缺席判決,對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和送達裁判文書造成很大的障礙。民間融資出現糾紛後,有的債務人為逃避債務,外走他鄉,對債權人的催款要求置若罔聞;有的借款人本身是因為生活困難而借款,一旦借款到期仍無力還款,到法院打官司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個別債務人違約失信,採取隱匿、轉移財產等方式,抗拒執行,逃避債務。通過對人民法院民間融資糾紛被告人的答辯書的了解測算,債務人辯稱無力歸還的佔90%以上,致使債權人難以維護自身權益。
(二)調解是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最常用的方式。調解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訴訟調解,包括訴前調解和訴中調解。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申請人撤回申請或者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終止調解。第二種是人民調解。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街道或村集體、以及鄉鎮司法所等基層組織或單位主導進行的調解,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優勢,為當事人降低訴訟成本,為法院減輕負擔。第三種是非公調解。即通過本村、村片德高望重之人進行的調解,這種調解主要適用於居民個人之間的小額民間借貸。
(三)仲裁是處理民間借貸的補充形式。仲裁法頒布後,仲裁在全國各地飛速發展。仲裁程序一裁終局,避免了訴訟一審,二審甚至再審的冗長程序,可以迅速對當事人的爭議作一個了斷,更適宜金融市場及金融交易的需求。仲裁還有一些其他優勢,比如費用低廉,等等。由於仲裁以雙方當事人簽訂仲裁協議為前提,但民間借貸操作上的不規范決定了在辦理借款手續時很少規定仲裁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仲裁協議,糾紛發生後就更難達到仲裁協議了,所以目前仲裁還只是民間借貸的補充形式。
二、黑惡勢力如何插手民間借貸
黑惡勢力插手民間借貸糾紛時有發生。調查顯示,部分私人借款公司與黑惡勢力聯系緊密,在借款人逾期還款或無力還款時往往動用黑惡勢力催款,因債務索取導致的非法拘禁、扣押人質等案件時有發生,危及社會穩定,但具體情況難以掌握。

『貳』 如何解決鄉土社會和現代法治的沖突

首先,鄉土社會的秩序往往基於儒家所指出的(而非其主張的)人類普遍存在的"愛有差等"的自然情感,"愛有差等"是主張"兼愛"的墨家對其對手儒家觀點的一種既確當又不確當的概括。確當,是因為儒家看到了並承認人的自然情感是愛有差等的,社會秩序不能違背人的自然情感,在這一點上他們是現實主義者;而墨家主張的"愛無差等"是違背人情的,是一種必定落入空想的理想(墨家為歷史所湮滅因此是個必然)。不確當,是因為儒家僅僅是承認現實,而不是要將之作為一種理想。儒家的理想,如孟子所言,是在承認愛有差等的現實的基礎之上"推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梁惠王上》);正是人在感情上有這種差別推恩才可能。關於"愛有差等"的自然情感的分析,又請看休謨的分析,《人性論》,下卷,關文運譯,鄭之驤校,商務印書館,1980年,卷3,章2和章3,頁645.
這種秩序發生在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的關系緊密的小型熟人社會,具有很高的同質性,也往往具有很大的狹隘性,說好聽的就是"愛你的鄰人" (《聖經》)
,而另一說法就是"胳膊肘向里拐". 參見,埃里克森,
前注7,特別是第10章的分析。它優先關注和滿足內部人的利益(這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正當性,因為這里的關系有更多的互惠),一旦內部人與外來的陌生人發生沖突和糾紛,往往會以犧牲外來者的利益為代價來維護社區的利益。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盜亦有道",
在其群體內有道,但對於群體之外的人則無道。而由於這一特點,又往往加劇這種社會的封閉性。

其次,由於建立在熟人社會上,由於這種封閉性,鄉土社會的秩序必然無法形成一種哈耶克所說的"擴展的秩序",無法以此作為一個地域遼闊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組織構架,參看休謨的分析論證,人的自然道德不足以構成"廣大的社會"的秩序,甚至會與這種秩序相抵觸,廣大社會的秩序是人們在必要的社會交往中形成的既是"人為"的也是自然的措施和協議。同前注19.
盡管可以成為一個大國的社會秩序的基礎。因此,我們也許可以理解,為什麼近代民族國家出現之前西方的所謂"國家"的形式(帝國除外,帝國是以軍事力量強制聯結為"一個"國家的)往往一直是邦國,並且常常圍繞商貿中心出現。即使近代早期出現了絕對主義"國家",地域管轄擴展了,而各地的法律秩序仍然是不一致的,以至於啟蒙時期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嘲笑當時法國的法律,說,他旅行時所經過的不同法域比他更替旅行用的乘馬還頻繁。

『叄』 民事糾紛的調解怎麼調需要注意些什麼

一、善於做到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調解矛盾糾紛既要堅持依法調解,又要貫徹以德感化。道德教化具有棄惡揚善的無形力量。很多情況下,道德倫理教育更容易使當事人心悅誠服地接受調解意見,可以減少其抵觸心理,主動履行義務,這種情況在婚姻家庭與遺產糾紛中表現尤為明顯,因為感情因素在這類糾紛中起著相對決定的作用。

法律的局限性和民事行為以及道德調整的廣泛性,決定了在調解矛盾糾紛時,要重視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我們知道,民事行為的特點是: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禁止的,人們都可以為之,都是合法的行為,因此,民事行為的范圍非常廣泛;我們知道,法律,只是調整人們最基本的行為規范,絕大部分的民事行為都沒有現成的法律條款來規范;我們也知道,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行為,而且調整人們的思想意識,幾乎無所不包。因此,在調解矛盾糾紛時,我們既要重視依法調解,更要重視依靠道德規范,依靠社會輿論,依靠人的良知,用基本的道德觀念去規勸、疏導、教育、挽救。

二、善於動員多種力量參與協助調解

人們生活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受到周圍各種力量的影響,許多情況下,矛盾糾紛的發生和解決,並不是一個人所能辦到的。因此,調解員要善於調動影響糾紛和當事人的外部因素,取得當事人的親友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

調解員在調解糾紛時,要善於利用熟悉當事人情況的親人、知心信任的朋友參與調解。因為這些 人了解當事人的心理動態,一般能夠從當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與當事人談話投機,他們的意見往往得到重視,易於被接受。尤其是對婚姻家庭和遺產繼承的糾紛,家人、朋友和長者參與調解,及時進行疏導、勸說,一般是能夠促使雙方相互諒解,消除隔閡,解決糾紛。在調解涉及宗族群體的糾紛時,更應注意動員輩分大聲望高的人協助。

社會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性質多樣化和內容的復雜化,決定了調解矛盾糾紛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當建立「大調解」的工作格局,由全社會共同參與,相互配合,聯合調解。實踐中的普遍做法是:對於重大疑難的糾紛,應主動取得牽涉到的當事人的單位、行業協會和當事人居住的基層組織的支持;對於一些比較難解決、有現實危險的糾紛,應主動與公安政法部門聯系。

三、演好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的角色

我國的調解主要有法院(司法)調解、仲裁調解、律師(法律工作者)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等等。在這里,我們只是探討調解絕大多數糾紛的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要求扮演好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兩種角色。

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聯系方面來看,一是調解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幫助糾紛當事人排難解紛;二是調解的依據相同,都是以國家的法律為明斷是非的標准;三是調解的原則相同,都是以當事人完全自願為前提;四是調解的方法相同,都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勸導當事人自行解決糾紛。它們的區別是:一是調解的性質不同。行政調解是一種准司法性質的調解,而人民調解是人民群眾行使民主自治權利的一種形式;二是調解的主持者不同。行政調解由政府的工作人員主持,而人民調解則是由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主持;三是調解的管轄范圍不同。行政調解所管轄的是公民與法人、法人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的特定經濟民事糾紛,而人民調解管轄的是公民與公民、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民間糾紛;四是調解的程序不同,行政調解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而人民調解則沒有這樣的規定;五是調解協議的效力不同。有的行政調解協議具有強制效力,當事人不履行協議的,可以依法強制執行,有的行政調解協議既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也不具有「民事合同性質」,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只能就原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與行政調解協議不同的是,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六是不履行協議的後果不同。有的行政調解協議的履行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一方如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自行強制執行,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行政調解協議,當事人只能就原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當事人不履行人民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即確認調解協議有效、當事人必須履行協議條款的訴訟。

由於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具有不同的性質,而調解人員有時會出現身份的重疊,例如,司法助理員同時又是該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人民調解員,因此,在調解矛盾糾紛時,要善於根據具體情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應當弄清楚自己是人民調解員還是政府的工作人員。在人民調解時,調解員是「紅娘」和「月老」,是「和事佬」,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禁止的行為都可以為之;而在行政調解時,調解員是執法者,是「裁判員」,要嚴格執行法律規定,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行為,調解員都不得為之。因此,在調解中,要根據角色的不同,嚴格執行有關規定。

四、善於做到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的方法運用,會讓當事人感到調解員考慮問題全面,處事公正,是從他們的利益出發,從而消除對調解員的抗拒心理,聽取調解員的合理建議,便於調解的順利進行。

墳山糾紛是當前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大因素,調解這種糾紛時,最能體現換位思考。這類糾紛的當事人大多封建迷信思想嚴重,他們往往以他方侵犯了自己的 「龍頸」、「破壞了風水」為由,聯系宗族群體參與糾紛。此時,如果調解員只是站在國家工作人員的立場上思考和處理問題,機械地說破除封建迷信,禁止聯宗祭祖,這樣一開口,便有可能使當事人散了場,沒有人接受調解。正確的做法是,調解人員首先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可以和當事人拉「家常」、講風俗習慣、講情理。面對加害方的當事人,調解員對他們指出:以封建迷信為由,做出破壞他人祖墳、甚至挖棺暴屍、破壞他人財產等行為,挑起了事端,引發群體性惡性事件,對社會造成了危害,人民政府是要處理的, 處理方式有多種,以什麼方式處理,可以說,主要由雙方當事人決定--即根據糾紛發展演變情況決定。在糾紛剛發生時,作為民事案件,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允許當事人自由處分其權利義務、友好協商達成協議;有些糾紛當事人不能協議解決,案件可能轉化為行政案件或者輕微的刑事案件,此時,如果是情節顯著輕微,加害方認錯態度好,取得受害方的諒解,政府可以依法不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但是,如果態度惡劣,情節嚴重,危害大、影響壞,案件轉化為嚴重的行政案件或者刑事案件,則要承擔行政拘留、罰款甚至刑事責任。面對受害方當事人,調解員應當表示對他們同情和支持,秉公為他們主持公道,引導、教育他們接受調解。在提出調解方案時,要分別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去思考,要考慮對方是否接受。這樣,經過反復細致的思想疏導,雙方互諒互讓,大部分的墳山糾紛都能達成協議。

五、講究語言藝術

高明的調解員在進行調解時,善於將大道理同當事人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轉化為貼近實際生活的小道理;調解人員和當事人傾心交談中,情真意切,和風細雨,富有人情味,在潛移默化中,當事人受到了教育,接受了調解員的意見,矛盾糾紛得到化解也就順理成章了。與此相反,有些調解員簡單粗暴,空泛說教,平淡枯燥,當事人越聽越反感,甚至有的調解員言語傷害了當事人,遭到當事人的圍攻。講究語言藝術,是做好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關鍵。

講究語言藝術的方式方法很多。褒揚激勵當事人常被調解員運用。通過表揚鼓勵當事人,當事人會感覺到調解員了解自己,減輕生疏感,綜短了調解員與當事人的距離, 對調解員的話聽得順耳,為調解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批評當事人時要多用間接委婉、含蓄的方法,做到「點到即止」,即是把在調解過程中發現當事人的錯誤行為和錯誤思想,尋找適當的時機、在適當的場合提出,做到既糾正當事人的錯誤,又能保護當事人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對抗心理,有效地避免了糾纏不清、傷害感情、貽誤工作的弊端。詼諧風趣的語言在化解矛盾糾紛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這樣的事例:國外某名人妻子是個潑婦,經常在眾人面前對名人撒潑。一次,名人與朋友聚會,潑婦大吵大鬧還不解恨,拿起一盆水淋上名人身上。名人非常幽默,他說:「我知道,雷響之後便會下大雨。」大家聽後,忍不住笑了起來。

『肆』 最近有一幫婦女在丘北縣錦屏鎮擾亂社會風氣,白天在麻將室晚上賓館酒店這樣法律

人家又沒有賣淫。不算擾亂社會風俗呀。打麻將如果到一定金額的話,那是聚眾賭博。

『伍』 關於民間糾紛處理方法

都是親屬,最好協商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考慮用法律解決,你這種屬於相鄰權被侵害。
相鄰關系中較常行使的權利包括:
土地或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相鄰各方享有通行的權利,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鄰一方因建築施工、鋪路架線必須臨時佔用他方土地的,他方應予以方便,但施工方應合理使用,完工後恢復原狀,造成損失要給予補償。
對自然流水,相鄰各方都有權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鄰一方必須通過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應當允許,但使用者應採取措施減少損失,並給予對方損失補償。
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當以不損害其他相鄰人的合法權益為原則。如果因權利的行使,給相鄰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危害的,相鄰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在處理相鄰關系時,相鄰各方應該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互諒互讓,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陸』 有幾部是關於民間(民事)經濟糾紛法律書籍它們分別是哪幾部法律書籍例如《合同法》是關於個人與企...

合同法並非只是解復決個人與企業制之間的經濟糾紛,其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經濟糾紛,包括個人與個人的經濟糾紛。您的問題可以進一步明確。比如,如果你想問的是民間借貸,可以看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司法解釋,各地高級人民法院也由指導意見。

『柒』 法律和民間習俗在糾紛解決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最高行為准則,具有最高效力和強制執行力等;民間習俗版從法律角度講權是習慣法,屬於道德范疇,沒有強制執行力,如鄉規民約等。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有強制執行力。
在解決糾紛時通過法律途徑依法做出的解決方案受法律保護由國家機器保證其得到實施,在民事糾紛中如果當事人不執行生效的判決、裁定等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在刑事案件中則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軍隊等機構強制執行法院的判決;民間習俗在民事糾紛中只能起到道德約束作用,如果當事人不執行也只會受到道德責難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強制執行。
此外,就中國而言,在部分少數民族聚集區在法律沒有介入的情況下民間習俗依然有很強的效力。

熱點內容
教育機構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4 20:31:08 瀏覽:766
行政訴訟法獨立 發布:2025-09-14 20:29:20 瀏覽:444
村法治宣傳欄內容 發布:2025-09-14 20:29:11 瀏覽:131
法律援助窗口服務職能 發布:2025-09-14 20:28:24 瀏覽:358
行政法學熱門冷門 發布:2025-09-14 20:11:32 瀏覽:398
欠薪按勞動法處罰程序 發布:2025-09-14 20:10:39 瀏覽:961
訴訟法一百五十六 發布:2025-09-14 20:09:37 瀏覽:175
蘇州吳江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4 19:55:41 瀏覽:869
中國刑法起源 發布:2025-09-14 19:28:36 瀏覽:660
我自願遵守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19:05:50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