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節日表

社會與法節日表

發布時間: 2021-02-05 20:29:56

『壹』 中外傳統節日一覽表

世界節日列表

日期 節日名稱 開始年度

1月1日 元旦
1月第一個星期日 黑人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國際麻風節(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1954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2月7日 國際聲援南非日 1964
2月10日 國際氣象節
2月14日 情人節
2月15日 中國12億人口日 1995
2月21日 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 1949
2月24日 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 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3月1日 國際海豹日 1983
3月3日 全國愛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0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1979
3月14日 國際警察日(節)
3月15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 國際航海日
中國國醫節 1929
3月18日 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 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 1972
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1976
世界兒歌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1950
3月24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1996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月1日 國際愚人節
4月2日 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7日 世界衛生日 1950
4月21日 全國企業家活動日 1994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70
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 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 1957
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 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 1986
4月26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2001
4月27日 聯誼城日
4月30日 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三個星期日 世界兒童日 1986
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秘書節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1889
國際示威遊行日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國青年節 1939
五四運動紀念日 1919
科技傳播日
5月5日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
5月8日 世界紅十字日 1948
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 國際護士節 1912
5月15日 國際家庭(咨詢)日 1994
5月17日 世界電信日 1969
5月18日 國際博物館日
5月20日 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 1990
中國學生營養日 1990
5月26日 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 1993
5月30日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 1925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1988
5月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 1914
救助貧困母親日 1997
5月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牛奶日 1961
5月第三個星期日 全國助殘日 1990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1949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國愛眼日 1996
6月11日 中國人口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20日 世界難民日 2001
6月22日 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國土地日 1991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 1987
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聯歡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
7月1日 中國共產黨誕生日 1921
香港回歸紀念日 1997
國際建築日 1985
亞洲「三十億人口日」 1988
7月2日 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7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1937
7月11日 世界(50億)人口日 1987
7月26日 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
7月30日 非洲婦女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 國際合作節
8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
8月6日 國際電影節 1932
8月8日 中國男子節(爸爸節) 1988
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 1945
8月26日 全國律師咨詢日 1993

9月3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
9月8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1958
世界掃盲日 1966
9月10日 中國教師節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 1931
9月20日 全國愛牙日 1989
9月26日 節日·民謠網建站日 2001
9月27日 世界旅遊日 1980
9月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和平日 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 全民國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個星期日 國際聾人節 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世界心臟日 2000
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 國慶節 1949
國際音樂日 1980
國際老人節 1990
10月2日 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斗爭日 1949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 1949
10月8日 全國高血壓日 1998
世界視覺日
國際左撇子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 1969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紀念日 1911
世界居室衛生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 1992
10月11日 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3日 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 1949
世界保健日
國際教師節
採用格林威治時間為國際標准時間日 1884
10月14日 世界標准日 1969
10月15日 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984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1979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貧困日
10月22日 世界傳統醫葯日 1992
10月24日 聯合國日 1945
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8日 世界"男性健康日" 2000
10月31日 世界勤儉日
10月第一個星期一 國際住房日 1982
10月第一個星期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1990
每年重陽節 中國老年節(義務助老活動日) 1989
11月9日 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992
11月10日 世界青年節(日) 1946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946
11月21日 世界電視日 1996
世界問候日 1973
11月第四個星期四 感恩節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988
12月2日 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 世界殘疾人日 1992
12月4日 中國法制宣傳日 2001
12月5日 (經濟和社會發展)國際志願人員日 1985
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 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935

世界足球日 1995
12月10日 世界人權日 1950
12月11日 世界防治哮喘日 1998
12月12日 西安事變紀念日 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
12月15日 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20日 澳門回歸紀念日 1999
12月21日 國際籃球日
12月24日 平安夜
12月25日 聖誕節
12月29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1994
12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 陰 歷 節 日 ◆◆◆ 正月初一 春節
正月十五 元宵節
二月初二 龍抬頭節
五月初五 端午節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節
八月十五 中秋節
九月初九 重陽節
中國老年節(義務助老活動日)
臘月初八 臘八節
臘月二十四 小年</< p p<>

『貳』 中國傳統節日表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中國傳統節日)

第年第一個節氣:打春
(每年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人們通常叫「打春」。為什麼這么叫呢?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種風俗,每年立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日的服裝,抬著一頭紙糊的大耕牛,載歌載舞上街遊行。遊行後,把紙糊的耕牛抬到縣衙的公堂上,由縣官新自執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趕緊耕種。因此,人們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歷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三月八日:婦女節

三月十二:植樹節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之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於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表示悼念。後來便形成了在寒食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五月一日:勞動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
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六月一日:兒童節

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建黨日

七月七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准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農歷七月十三:敬老節

八月一日:中國建軍節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制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九月十日:教師節

十月一日:國慶節

農歷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農歷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交替];「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除」乃除舊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除夕」在古時還有許多別稱,如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等。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
(是農歷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春節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歷為公歷[陽歷]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年:
(人人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凶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於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夥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裡徹夜點上燈。「年」晚上來了一看,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後,「年」一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後來,人們才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

哇,找了好多資料才找出這些傳統節日,自己邊打字邊了解古代節日,原來都是這樣由來的呀。

『叄』 求全年的節日表。

序號
節日名稱
日期

1
元旦
1月1日

2
春節
陰歷正月初一

3
元宵節
陰歷正月十五

4
情人節
2月14日

5
國際婦女節版
3月8日

6
植樹權節
3月12日

7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15日

8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9
世界水日
3月22日

10
愚人節
4月1日

11
清明節
4月5日

12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13
青年節
5月4日

14
母親節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15
國際護士節
5月12日

16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

17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18
父親節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19
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

20
建黨紀念日
7月1日

21
香港回歸紀念日
7月1日

22
建軍節
8月1日

23
七夕情人節
陰歷七月初七

24
教師節
9月10日

25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9月18日

26
世界旅遊日
9月27日

27
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

28
國慶節
10月1日

29
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

30
世界愛滋病日
12月1日

31
澳門回歸紀念日
12月20日

32
聖誕節
12月25日

『肆』 中國節日總匯表

一、陽歷節日

1月日:元旦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4月5日前後:清明節

4月23日:中國海軍建軍節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5月4日:中國青年節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6月1日:國際兒童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8月8日:中國男子節

8月19日:中國醫師節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1985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

10月1日:國慶節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11日:雙十一單身節

二、陰歷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初五:破五節

正月初七:七草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七月初七:七夕女兒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中國老年節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二十三:小年

臘月最後一天:除夕節



(4)社會與法節日表擴展閱讀

元宵節節日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伍』 社會與法頻道4月8日節目表

00:00 普法欄目劇
01:35 夜線
02:15 平安365
06:00 夜線
06:41 熱線12(重播)
07:22 法律講專堂(文史版)
07:55 一線
08:35 夕陽紅
08:55 平安365
09:16 普法欄目劇
10:08 法律講堂
10:38 一線
11:19 道德觀屬察(日播版)
11:39 平安365
11:59 熱線12
午間節目
12:42 普法欄目劇
13:35 天網
14:15 法律講堂
14:48 一線
15:28 道德觀察(日播版)
15:48 夕陽紅
16:08 法律講堂(文史版)
16:38 熱線12(重播)
17:21 天網
晚間節目
18:01 普法欄目劇
18:52 法律講堂
19:24 一線
20:10 天網
20:49 普法欄目劇
21:39 道德觀察(日播版)
22:00 夜線
22:40 法律講堂(文史版)
23:14 普法欄目劇

『陸』 中央十二台社會與法2015年1月3號節目表

00:38 平安365
01:02 法律講堂(文史版)
01:35 心理訪談
06:00 心理訪談
06:41 熱線12
07:22 法律講堂(文史版)
07:55 一線
08:35 夕陽回紅
08:55 平安365
09:16 普法欄目劇
10:08 法律講堂
10:38 一線
11:19 道德答觀察(日播版):道德事件大盤點
11:39 平安365
11:59 熱線12
午間節目
12:42 普法欄目劇
13:35 心理訪談
14:15 法律講堂
14:48 一線
15:28 道德觀察(日播版)
15:48 夕陽紅
16:08 平安365
16:28 熱線12
17:16 普法欄目劇 迷你劇集 蘆花似雪 七
晚間節目
18:01 普法欄目劇 迷你劇集 蘆花似雪 八
18:52 法律講堂
19:24 一線
20:07 庭審現場
20:49 普法欄目劇
21:39 道德觀察(日播版)
22:00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23:24 法律講堂(文史版)
23:58 小區大事

『柒』 今天中午的社會與法播的節目表

午間節目
12:42 普法欄目劇
13:39 天網
14:15 法律講堂
14:48 一線
15:28 道德觀察(日播版內)
15:48 夕陽容紅
16:08 法律講堂(文史版)
16:38 熱線12(重播)
17:21 天網

『捌』 普法欄目劇 (社會與法頻道)是中央幾台什麼時候幾點播出

中央12台社會與法頻道,普法欄目劇在首播在20:50,重播在次日10:25,18:00
周六直播在18:00,20:49,重播在周日的9:50,10:47
周日直播在17:10,18:00

熱點內容
法院第一封 發布:2025-09-15 22:12:01 瀏覽:486
民法總則房地產 發布:2025-09-15 22:07:28 瀏覽:716
畢於鳳律師 發布:2025-09-15 22:07:20 瀏覽:279
2016中山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9-15 21:56:54 瀏覽:923
社會救助法學 發布:2025-09-15 21:39:20 瀏覽:475
會計師行政法律風險防控 發布:2025-09-15 21:23:09 瀏覽:137
合同法及司法解釋pdf 發布:2025-09-15 21:15:18 瀏覽:339
民事訴訟法的舉證條款 發布:2025-09-15 21:06:09 瀏覽:625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