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民商法行政法
民商法的主要范圍包括民法(包括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親屬法等等)和商法(包括票據法、破產法、公司法、證券法)等等。從公司企業的生產經營到個人的日常生活,民商法無處不在。從工作適應性的角度講,民商法專業的適應性范圍是最廣的,從它涉及的法律部門就能一目瞭然。
經濟法學是一個幾乎說不清它的專業范圍的專業。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經濟法的范圍應該是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等。如果從這個范圍來考察,經濟法專業的工作適應性其實非常狹窄。但目前大多數經濟法專業的學生其實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本屬於民商法的商法領域,比如證券法、公司法、票據法等等,經濟法幾乎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專業。而許多公司企業又望文生義,覺得「經濟法」聽上去似乎更符合企業需要,所以雖然大部分民商法專業的學生對經濟法專業多有不屑,但經濟法專業的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其實比民商法專業的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憲法與行政法學的主要研究范圍是國家的憲政制度(包括人大制度、地方制度、政黨制度等等)和行政法律制度(包括行政組織、行政執法、行政訴訟、國家賠償等等)。雖然憲法與行政法是一個專業,但通常學生們都會非常明顯地偏向於某一個方向,比如憲法方向或行政法方向。憲法方向的學生通常可能會去一些研究機構或人大常委會。行政法方向的學生多會去行政機關擔任公務員,也有一部分會進入法院從事行政審判。當然,目前行政機關對行政法方向的學生的需求遠多於憲法方向的學生。
如果你想去公司企業或從事律師工作,當然民商法或經濟法是首選;如果想當公務員,行政法專業也不失為一個選擇,畢竟目前行政機關對這個專業的需要還不少,而且競爭壓力較之於民商經濟法也會小很多。
㈡ 大家比較一下,民商法、經濟法、行政法 不要復制,解釋一下、全面點!
民商法屬於私法,也就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法律關系的法律。
行政版法權屬於公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公權力關系。
經濟法介於公法與私法之間,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
論我國現狀而言,民商法更具實用性、更廣泛、更有發展前途。
㈢ 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 這些法律部門分別包含哪些分支法律
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經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票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物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㈣ 民商法 經濟法 行政法 刑法 國際法的就業和學習難度以及發展前景的比較
民商法主要是學習民事法律和商事法律,學習難度一般,就業前景主要是回做律師和公答司的法律顧問。
經濟法主要是學習宏觀經濟法律,內容不及民商法實際,就業前景主要是公務員。
行政法,內容太空太泛,且實際應用十分困難,如果做研究可以選擇。
刑法,表面看來,刑法是中國大陸最完善的法律,實際上很多基本問題存在分歧,內容較實在,發展空間很大,就業前景主要有大學法學老師、公檢法(檢察院和法院必須考司法考試)
國際法,內容較多,且對英語要求較高,但學成後就業前景比較樂觀,很有錢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㈤ 經濟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哪個專業學起來簡單
1、民法、刑法,貼近我們的生活,容易入門。
2、商法、經濟法因為遠離我們的生活,學起來是比較累的。
3、行政法,很繁瑣。
㈥ 法學中的民商法和經濟法刑事法行政法國際法哪一個好
肯定民商法好,和有錢人和金融領域打交道,起步點就高了經濟法無用武之地刑法版被打權的牙滿地行政法你就不敢打國際法,如果是國際經濟法還好,但你要熬到名望或有家底關系法律是條死胡同,進程是迷宮,門坎太低,出口太遙遠。。
㈦ 簡述經濟法與民商法的區別
1、調整對象不同
經濟法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而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主體及主體之間關系不同
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主要指行政機關中的經濟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及有關人員、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公民。民商法主體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組織。民商法的主體是平等的,沒有管理關系;經濟法的主體地位卻不要求平等。
3、調整方式不同
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其調整方式相應地採取意思自治原則,即由當事人自己意志設定其權利和義務,國家並不予以過多干涉。商法的主體是商事慣例,但在現代社會中,為保護交易安全,其中也滲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國家的強制性規定也在逐漸增加。
4、本質功能不同
保護利益的不同,必然導致法律本質功能的差異。民法維護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換者以自己意志設定權利和義務。因此,民法的本質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權利法。它站在當事人平等這一平面上對商品關系加以保護,其功能主要是維護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商法的本質功能基本與此相同。
5、價值取向不同
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著重於社會整體利益為導向,協調個體利益的矛盾與沖突,實現利益均衡,促進社會共同加之目標的實現。民商法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保護個人利益為導向,著重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個人利益最大化。
(7)經濟法民商法行政法擴展閱讀:
經濟法以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為保護重心,為解決民商法、行政法均無法解決的社會經濟問題而產生。它的本質是國家管理經濟的法,是平衡協調國民經濟運行的法。
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生活發揮著機制效用功能,即從更高層次上全面、一體、綜合系統地調整經濟關系。它通過引導、促進、保障和制約途徑來指導預測、激勵限制、整體協調與個別規制經濟活動。可以這樣認為,在現代社會,沒有經濟法,整個經濟秩序將重復本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經歷的「磨難」。
參考資料:
經濟法-網路
民商法-網路
㈧ 經濟法與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所謂關系,無非就是聯系和區別,來源和發展,作為論述題,自然要長篇大論了,偶水平不夠,簡單議論幾句吧。
總的來說,民商法是是經濟法產生的基礎,沒有民商法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經濟法的出現,經濟法是來源於民商法之後才獨立於民商法的。而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則促進了經濟法的發展,行政法的調整手段是經濟法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手段的重要來源。
從調整對象來看,傳統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行政法調整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是這兩者的綜合,既要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又要維護市場秩序的和諧發展。在彌補了民商法無法強制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又限制了行政權力對於公民權利的侵犯。
從主體來看,傳統民商法只包括平等的市場主體,行政法則是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經濟法則是把公權力機關對市場主體的影響納入到調整的范圍內,直接在民商法和行政法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在兩者之間的權利(權力)義務(職責)之間進行了一次明確的再分配。
從調整手段來看,傳統民商法採取的是一種消極的調整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很少強制性的對主體的行為做出規定;行政法則正好相反,積極地調整社會生活,維護秩序,規范人們的行為。經濟法介於兩者之間,可是說經濟法是用行政法的手段來調整民商法的關系。